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歷史題 | 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元末因為統治階級的荒淫無道,再加上官員不斷對百姓的盤剝致使民不聊生,屍橫遍野。而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他深知糧食對於天下百姓的重要。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沒有了糧食這個基本生存之道百姓自然會不惜一切代價的謀反。甚至是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農民出身的洪武大帝深諳此道。

一、 大明糧儲基本情況

倉儲是“天下之大計”,只有平時多儲備,戰時才能補充軍需。而且主要是在饑荒之年,可以賑濟災民穩定人心。明朝統治者深知其利害,於是逐步建立了史上最完整的倉儲制度,而且各色各樣類型齊全。明朝皇室對糧倉極為重視,全部由中央和地方具體控制。所以在平抑物價,把控市場,資養軍隊等方面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明朝享國三百餘年,其歷任統治者都對倉儲制度或多或少的做出過調整。逐步的出臺和完善糧食儲存制度,並且運用了京和大運河也就是漕運和極其嚴苛的制度來保證糧食倉儲制度的正常運行。

1.預防備用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設立預備倉的朝代,其中有很多門道。這裡邊主要是有直接受朝廷所管控的用於官員俸祿,部隊餉銀還有王室自己所用的儲備倉還有在各郡縣由所在地方政府所管轄的賑災預備倉儲。

明太祖定都南京以後,便在首都設立了第一個預備倉,這是直接向軍隊輸送的。而過了幾年以後增加到了三十多個倉,從此在全國各地推行。為地方政府的官員提供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旱澇保收。

歷史題 | 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其繼任者,永樂大帝—朱棣也在此基礎上做出了一定的發展。“設東西南北四所,以備饑荒”。他命令每個州縣在一個預備倉的基礎上,逐步的增加,以便防備災荒之年,農民沒有了糧食。但是明朝卻是個命運多舛的王朝,在朱氏統治中國時期總共發生了一千多次自然災害。

因為自然災害,所以田間常年欠收,流離失所的百姓也逐年增多。在明中期對預備倉的依賴逐漸的增強,但是預備倉的糧食入不敷出所以就出現了《明史》中記載的“天下州縣多所儲蓄,後漸廢除”。預備倉得到了統治者的重視和青睞,也對於明朝的吏治和民生政策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2.存豐補歉

明代積極的吸取前朝倉儲經驗,並且作出了一定的變革。比如社倉,這是在隋朝時期就建立的倉儲制度。《隋書》“銀扶等州社倉,並於當縣安置。二月,又詔社倉”。但是其各朝代朝廷對於社倉的控制都比較嚴格並且也未曾全國推行。

雖然在明朝前期官員對義倉也有干預,但是在嘉靖時期就已經完全放開管控。嘉靖年間下旨命全國各地都組織籌備社倉並且推行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二十戶到三十戶是為一會,由家境殷實者擔任社首。

明朝的社倉制度對於平抑物價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穩定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秩序。但是統治者這一想法具有理想化主義成分,但實際卻是很難推廣的。到了清朝的時候這一倉儲制度才完全在各州縣完全推行開來。

歷史題 | 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3.接濟百姓

明朝時期政府允許各地因地制宜,設立適合地方發展的儲糧制度。而這其中最有成效的當屬兩江總督周忱。他曾經姑蘇城設立濟農倉,顧命思意就是從侵佔土地的豪紳手裡還有漕運中的耗米以及官倉中抽調出一部分糧食來救濟農戶。

而且他還上奏,要求在南京拿俸祿的北京官員轉而向蘇州,松江和常州索取而這就是著名的“京俸就支法”。而其管轄地區的農民百姓,則因此得到了極大的利好。如果家庭屬實有困難,且被查證之後則會無償給百姓糧食。《明史》對周忱大加讚賞“周忱撫南國,另立濟農倉。他人之所不能也”

除了這三個倉儲之外,還有水次倉,京倉,淮安倉等等。但是這三個倉儲是直接對接百姓利益的。而且即使在荒年,百姓也不會承受太大的負擔。在倉儲的來源上,也有著嚴格的規定,官員不能私自對百姓徵收餘糧。

二、 明朝糧儲為天下之所用

“國家大本,食足為先”糧儲制度設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穩定民生髮展,以及保障軍隊隨時有軍餉可發。明朝的糧儲運輸主要是通過漕運,《明史》記載在明成祖年間實行支運法和兌運法到了萬曆時期被長運代替。

1.供給軍需和廟堂開支

明朝是設立很多糧倉的,而京都糧倉以及行政地方的預備倉大部分是用來供給軍隊日常開支和官員的工資以及皇室日常的話費。比如在《永樂大典》中記載的閩清仙靈奏疏“本縣倉儲糧歲,悉數運往福州衛戍營及鎮東二營”就是說福閩清的備糧都送往了福州的軍隊。

歷史題 | 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對於糧儲的這一用途在其他地方的奏疏中也有記載,比如重慶的官員報告中就曾說貴州各個守備營的俸糧都來自於重慶糧倉。可見,供給朝廷工作和生活的日常開銷是糧儲的重大用途之一。

2.賑濟災民

洪武十八年時江蘇嘉定因旱災發生了規模較大的饑荒,朱元璋命“著縣府開倉放糧,免其賦稅,待豐收償之。”這可以說是糧儲最大的用途,如果在災民長時間經受饑荒,則必然會激起民變。

像明朝的萬曆首輔張居正就曾將糧倉中的糧食換成馬吃的糠麩,對於這事他就表示災民已經不算是人了。只要他們能吃飽就行,因為倉儲裡的糧食可以換更多的麩子。這就能救更多的人,而這也成為他為後世所詬病的一個汙點。

3.各地互補

由於當時的糧食都是通過漕運運輸,所以比較方便兩地之間進行調劑和整合。就比如在邊陲地區如果陳設重兵而當地又異常貧瘠這就導致當地無法供應。

這時候便可以從有豐富糧食的地區調集糧食以備軍需。

而且如果某些地方常年欠收,導致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同樣也可以向豐裕地區借調糧食來緩解民生困苦。明孝宗在位時就發生過很多類似的情況,江浙富庶地區突遭大災。此時就從臨省江西籌借了糧食,緩解危機。

歷史題 | 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明朝糧儲制度不僅制度完善而且益處極多,對社會形式具有良好的推進作用。既保證了官僚機構和皇室的日常開銷同時又減輕了百姓的負擔。朝廷的威信就是在百姓患難之時所積累的,這些糧儲制度並駕齊驅加強了朝廷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有利於政權的鞏固。

三、 多方匯聚成儲糧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農民百姓心中最害怕的就是苛捐雜稅,即使手中有了餘糧也可能被朝廷巧立名目,橫徵暴斂而去。而明代卻並非如此,因為其開創者就曾深受其害。所以他更能體會民生疾苦,在倉儲的來源方面儘可能的在正常稅收之外不強迫百姓。

1. 儲糧來自稅收

歷朝歷代稅收都是支撐國家體系運行的主要經濟來源,而倉儲制度儲存的本就是糧食。所以其最重要的來源便是徵收的農業稅,在支付完正常開支之後剩餘的糧食則收歸糧倉,此為存留糧。

除了存留糧之外還有平倉儲糧。據《明實錄》記載明成祖九年,成功抵達京師糧倉的稅糧為二百餘萬石。這完全可以供給統治階級的日常開銷以及官僚體系的正常運營。所以官員完全沒必要再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搜刮百姓。

2.政府出資購買

“太祖設預備倉,出朝廷經費”朱元璋用正常的稅收購買糧食,為預備倉作出儲備糧食。“太祖選耄耋運送黍米,已備賑濟之需”。朱元璋曾派遣老人為官府運送糧食。

明代初期的中央朝廷,可以說是對於倉儲制度十分重視。為各朝代之最。但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到了明中後期之後此項支出就逐漸變少。但也可以看出其對糧食的看重程度

歷史題 | 農民“手中有糧心卻慌”怎麼辦?以明代為例來解決難題

3.捐稅買官

古代的時候想要出仕為官除了正常的科舉途徑之外,一些大戶人家也可以通過給政府捐款來謀取功名。這就是賣官鬻爵的另一種方式,而且一些罪犯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減輕罪行。

在《明實錄》中對這一現象也有所記載,說的是不論是兵卒還是僧道或者百姓只要願意為倉儲貢獻資金支持都可以當吏員或者小官或者受到朝廷獎賞。“納米賑濟贖罪者,雜犯死罪六十石”明碼標價了其所犯得罪行所對應的捐糧數量。

雖然這一政策有其不合理之處,但本意卻是好的。可以減輕朝廷倉儲的負擔,同時增多了儲糧的來源。由此便避免了向平民百姓所徵收糧稅。

這系列的稅收來源都是為了,保證各地方能夠不為了完成倉儲任務製造苛捐雜稅。百姓在洪武年間可以說是十分幸福的,因為有一個可以體察民情的好皇帝

結語:

雖然明代倉儲儲糧制度十分完善,類型也比較豐富但是一旦國力出現衰弱,就無法保證倉儲的正常運行。在崇禎年間連年對北方作戰的失利以及大饑荒造成了大面積的農民起義,都是因為自萬曆後的皇帝揮霍無度造成糧儲制度荒廢的原因。可見,糧儲對一個政權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明實錄》

《永樂大典》

《明史》

《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