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模擬考試作文:《傳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嗎?


中學生模擬考試作文:《傳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嗎?

【文題要求】

日本人在給湖北的捐贈物資上寫道“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人同裳”。很多人看了之後慚愧地說,日本人比我們中國人更懂修辭,更懂文化,不像我們都是粗淺的口號。但也有人時說生死攸關的特殊時期,我們更需要的是“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脫口而出,振奮人心的口號。對此,你怎麼看?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中學生模擬考試作文:《傳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嗎?

【優秀作文】

傳承

我們稱讚日本人捐贈物資的配文,不是一種媚外,而是作為起源的我們,真的保護好我們最淳樸的愛了嗎?

或許“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對我們而言熟悉一些,因為這篇詩歌收錄在了課本里。可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卻從未聽過,這是一位日本道士在訪華是袈裟上的一句話。生僻卻精闢,也看出了日本對我們真誠的祈福。

中學生模擬考試作文:《傳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嗎?

真的只有喊出“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才算真正的祝福嗎?我想導致這個思維混亂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俗話說知識多大,眼界多寬。在他們的眼裡,通俗易懂的話語更能打動人心,相反,你運用較為生僻一點的詩詞,他們不會覺得美,只會覺得你矯揉造作,沒事找事。這種心理其實像極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原理,因為他們並沒有接觸過這一類詩歌,相應的知識面匱乏,所以他們只好用嘴硬的狡辯來逞強,為自己的無知找一個合理的藉口——武漢加油是通俗易懂更深入人心的。

中學生模擬考試作文:《傳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嗎?

當然,誰也沒有否定這一句話的正確性和普遍性,只不過在當下廣泛的使用中,這似乎逐漸變成了一種空喊的口號,似乎少了點什麼,可能就是真情實感吧。為什麼日本的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引起了那麼大的反響,可能也就是我們長期處於同一種環境下的新意吧,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而不是膚淺的有些人理解的“崇洋媚外”。

第二是對日本做法的強烈反差。經過抗日戰爭,許多人對日本的印象就是“無恥”“卑鄙”,雖說後輩不該承受前輩的罪過,但仍有些人存在偏見,近些年隨著媒體網絡的擴張,信息傳遞的廣泛讓一些國人更加了解鄰國日本,這一次的支援,讓一些暖心的行為變得更加透明化,雖然存在“小題大做”的意味,但也令我們吃驚,是否我們的眼界格局太小了些,亦或者是單純的誇讚日本認真暖心的支援態度。與此同時,我們更加要自省,為何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不能將一些傳統的美好與當今社會的一些事件結合起來,去傳承屬於我們的文化之根。

中學生模擬考試作文:《傳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嗎?

這也引出了第三個方面,就是當下國人沒有意識到傳統詩詞的獨特之美。記得《中國詩詞大會》的冠軍選手武亦姝在她的第一次採訪中談及傳統文化,她舉了一個例子,“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它的意思就是我沒有什麼東西送給你,我就送給你一種整個春天吧。古人的話似乎比現在的土味情話更加有韻味和存在美好。如果我們都可以對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有著自己的喜愛之處和獨特見解,那麼傳承一次對於我們而言就會變得極其容易。

總而言之,我們缺乏的不是一句“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而是一整個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