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模拟考试作文:《传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吗?


中学生模拟考试作文:《传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吗?

【文题要求】

日本人在给湖北的捐赠物资上写道“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人同裳”。很多人看了之后惭愧地说,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更懂修辞,更懂文化,不像我们都是粗浅的口号。但也有人时说生死攸关的特殊时期,我们更需要的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脱口而出,振奋人心的口号。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中学生模拟考试作文:《传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吗?

【优秀作文】

传承

我们称赞日本人捐赠物资的配文,不是一种媚外,而是作为起源的我们,真的保护好我们最淳朴的爱了吗?

或许“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对我们而言熟悉一些,因为这篇诗歌收录在了课本里。可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却从未听过,这是一位日本道士在访华是袈裟上的一句话。生僻却精辟,也看出了日本对我们真诚的祈福。

中学生模拟考试作文:《传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吗?

真的只有喊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才算真正的祝福吗?我想导致这个思维混乱的原因有三。

第一是自身文化水平有限。俗话说知识多大,眼界多宽。在他们的眼里,通俗易懂的话语更能打动人心,相反,你运用较为生僻一点的诗词,他们不会觉得美,只会觉得你矫揉造作,没事找事。这种心理其实像极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原理,因为他们并没有接触过这一类诗歌,相应的知识面匮乏,所以他们只好用嘴硬的狡辩来逞强,为自己的无知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武汉加油是通俗易懂更深入人心的。

中学生模拟考试作文:《传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吗?

当然,谁也没有否定这一句话的正确性和普遍性,只不过在当下广泛的使用中,这似乎逐渐变成了一种空喊的口号,似乎少了点什么,可能就是真情实感吧。为什么日本的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引起了那么大的反响,可能也就是我们长期处于同一种环境下的新意吧,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而不是肤浅的有些人理解的“崇洋媚外”。

第二是对日本做法的强烈反差。经过抗日战争,许多人对日本的印象就是“无耻”“卑鄙”,虽说后辈不该承受前辈的罪过,但仍有些人存在偏见,近些年随着媒体网络的扩张,信息传递的广泛让一些国人更加了解邻国日本,这一次的支援,让一些暖心的行为变得更加透明化,虽然存在“小题大做”的意味,但也令我们吃惊,是否我们的眼界格局太小了些,亦或者是单纯的夸赞日本认真暖心的支援态度。与此同时,我们更加要自省,为何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将一些传统的美好与当今社会的一些事件结合起来,去传承属于我们的文化之根。

中学生模拟考试作文:《传承》,真的需要喊“加油”才是祝福吗?

这也引出了第三个方面,就是当下国人没有意识到传统诗词的独特之美。记得《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选手武亦姝在她的第一次采访中谈及传统文化,她举了一个例子,“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它的意思就是我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我就送给你一种整个春天吧。古人的话似乎比现在的土味情话更加有韵味和存在美好。如果我们都可以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有着自己的喜爱之处和独特见解,那么传承一次对于我们而言就会变得极其容易。

总而言之,我们缺乏的不是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而是一整个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