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是真正的三農自媒體?難道發幾個在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就叫三農?

農業三哥


你好,三農自媒體創作人員鑫西蘭回答您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三農自媒體

簡單的來說以農村、農民、農業為基礎作內容輸出,宣傳三農領域的正能量和優質農產品,我覺得就是真正的三農自媒體。

1、內容輸出要建立在三農領域基礎之上

如果你自稱是一名三農自媒體創人員,但是所發表的文章和視頻都是旅遊、開著車到處吃喝玩樂的,這肯定就違背了初衷。其實這樣的行為,平臺也是不會認可的。

我們三農自媒體人,所發表的內容必須要以三農為背景。這不是一種義務,而是一種責任。農村所發生的一切都會靠著我們的內容通過自媒體宣傳出去,我們要盡心盡力的做的更好。

2、內容輸出要能解決三農痛點

隨著三農自媒體創作競爭越來越激烈、創作人員越來越團隊化,能夠解決三農痛點的內容才會得到共鳴。什麼是三農痛點?打二個簡單的例子,什麼地方的留守老人無人照顧,我們可以能過自媒體尋求大家的幫助。

另一點,什麼地方的農產品銷售不出去,我們可以通過自媒體尋求大家一起銷售。

無病呻吟、為了吸引眼球而成為網紅的三農自媒人,最終都是要被淘汰的。

3、三農網紅要為三農領域做貢獻

有很多人成了網紅之後就忘記了初衷,瘋狂的圈錢。但是真正為三農做的事卻少之又少。我們都應該向巧婦9妹、鄉村小喬等知名的三農網紅學習。成名之後,努力的為家鄉的農產品銷售而儘自己的責任,甚至有一些網紅還帶動了家鄉的旅遊業發展。

當然有些槓精會說,他們鈔票大把的賺,做點好事是應該的。我只想說,等你有能耐了再說這樣的話。

第二個問題:發表在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也屬於三農自媒體

有多少城市人吃不到農村純天然的綠色食品?又有多少人渴望擁有一畝三分地?在農村的生活不就是吃飯種地這麼簡單?

1、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代表著原生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農村打魚、上山搞野、種地的一些視頻播放量一直很高,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因為城市裡的人和一些上班的白領渴望這樣原生態的自然生活。他們想擁有,但卻沒有條件。而我們農村人卻覺得這是很平常的,並且想擺脫這種生活。

我們可以隨手在自家的菜園摘一些菜,用不了多久的功夫就能炒幾盤下酒菜。可是城裡人呢?他們總是擔心買的菜是不是綠色的、有機的。

2、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代表著健康

前不久一個號稱養生專家的人在60幾歲就因為健康問題離開了人世,對這件事我們無從評價。現在農村好多爺爺奶奶80幾了,還能下地幹活。我們農村人,吃的喝的都是健康的,並且我們每天都在勞動。

現在農村,好多農產品摘下來就可以吃,在城市,他們敢嗎?

3、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可以為優質農產品做宣傳

不可否認,三農自媒體創作都會去變現賣產品。但是優質的農產品為什麼不賣?就應該讓更多的消費者認知、接受。

當消費者看到我們把農村放養的雞鴨魚肉、瓜果蔬菜做出來吃的時候,他們一定是羨慕的。而這,不就是最好的宣傳手段嗎?

總結:這就是我個人對三農自媒體的一些看法,希望大家一些和我討論。

我是“鑫西蘭”,期待你的關注,我們一起分享和交流農產品和農村電商方面的話題。


鑫西蘭


什麼是真正的三農?這個問題看似大家都明白,就是農民、農村、農業,但現在似乎不是這麼回事了,比如有的人天天發美食視頻,但是是用農村土灶燒的,你說美食領域也行,三農也沾邊。

還有的是寶媽寶爸,雖然住在農村,可每天的視頻都是圍繞著孩子轉,這就不是純粹的三農了,可以和育兒掛鉤了。

所以說,什麼是三農,就是農村人、農村事、農村的新景象。

農村人 是一個時代的代名詞,包含了農民工,三留人員、返鄉創業人員等,他們的存在為這個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關鍵還輸入了太多的正能量。我們國家的農村人口占比三分之二,但現在真正生活在農村的只有三分之一,還有三分之一的是具有農村戶口卻生活在城裡的農村人。我就是個例子,所以取名為“科叔進城”,也是個三農領域的創作者,每日記錄的就是城裡農村人的生活。

農村事 在農村,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並不比娛樂圈的八卦關注少,只是沒有那麼多的狗仔而已。現在好了,有了今日頭條等一些自媒體平臺,讓很多的農村創作者加入進來,把農村的一些新鮮事,稀奇事都通過視頻圖文形式分享出來,把最真實的農村生活展現在大家面前。

農村新景象 改革開放四十年,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如今又在推行“藍天碧水淨土”工程,各地都在建設美麗鄉村,如今的農村已經不是以前的農村,漂亮的小洋樓、寬闊的水泥路,通水通電,網絡全覆蓋。最重要的是,現在的農村自從可以進城打工賺錢,就再也不用沒日沒夜的辛苦勞作,只為了那一斗三升米。

城市建設少不了農村人,八卦新聞少不了農村事,時代的進步更需要農村的新景象,所以,好山好水好生活,才是未來人的最高享受。





雲清視記



kw觀世界


三農是指人民群眾的利益為至高無上,是代表農村農業農民為導向,推動總個國民收入的重中之重!重視三農是關係到國家的發展,繁榮,穩定為基礎。讓農民生活不斷的提高,讓精神文明,人口素質,吃,穿,住暖活得很有尊嚴,來縮小貧富差距,讓寧人為榜樣起示範作用再帶領更多的農民群眾走向共同富裕!來拉動市場消費,從而終合國力不斷上升,在科技,軍事,文化,外交,貿易等在國際上的人類共同起獲得更多的好評與尊重:因為當今世界上仍然還沒有在三農問題得到最好的全方面管理方法,其實,只有三農問題搞好了,人人有錢花,家家奔小康了才是安居樂業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三農交響曲……









有真愛才快樂


大家好,我是鎮巴三農,很高興參與“什麼才是真正的自媒體,難道在農村發幾個吃飯的圖片視頻就是做三農”?這個問題,我有我的觀點和看法。

首先我也是選擇三農領域的創作者,雖然我目前還沒有多大的成績,但是我對這個領的認識還是非常深刻的。我雖然現在沒有拍攝多少視頻,那是因為我現在也是正在學習階段,也在瞭解三農的真正意義,我們都知道,其實三農也就是指的農業、農民、農村這三個方向,要想做一個合格的三農自媒體,就必須要深入的瞭解三農,拍攝一些對農村有利的事情,儘量的去展現一些農村的特色特點,把很多農村沒有展現出來的人物事情,通過媒體,通過平臺來展現出來。儘量的去拍攝一些農村的文化,農村的風俗。

現在很多人都在選擇三農領域,當它選擇的時候可能會因為自己是個農村人,自己是個在外打拼的打工仔,而去選擇三農領域,可是等到自己創作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寫什麼,拍攝什麼,身邊也沒有什麼適合三農拍攝的素材。所以索性就拍拍身邊的吃、喝、玩這些平常事情,慢慢的就越來越和三農脫軌了,也就達不到平臺的要求了,對三農領域也不沾邊了。

所以我認為做三農自媒體,不是光拍拍自己在農村發生的和看到的一些平常事務,我們更應該把農村的風俗人情,技術知識,文化物質,通過媒體,通過平臺更好的展現出來,讓更多人知道和學習,這才是真正做三農自媒體的發展方向。


鎮巴三農


什麼才是真正的三農?發幾個在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就叫三農了嗎?

個人觀點:真正的三農是什麼?致力於農業發展的個人,團隊,其實不管什麼身份,都算是三農的組員。不一定要身居農村,是農民身份,像我們所熟知的“水稻之父”袁隆平老人,他本身就是一位中科院院士,一位科學家,但他對中國農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他是典型的三農領路人,但卻不是農民。


像袁老先生一樣致力於中國農業的人士還有很多,上致中科院,下致農科站,專研於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很多,他們都是三農人士。

所以,真正的三農,就是包括所有從事於農業的工作人員,從事於農業種養的人群,擁有農村戶口的農民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三農。

那麼,發一些在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就算是三農了嗎?

算是,也不算是,為什麼算是呢?因為這些視頻的拍攝就源於農村,也算是農村的一部分實際生活情況,但並沒有多少實際的實用價值,充其量只能說是娛樂性的小視頻。

為什麼不算是呢?就像剛剛所說的,類似的小視頻並沒有多少實際實用的價值,只是展現了一些人文環境,農村風貌,只能說是娛樂性的。

我認為,真正優質的三農視頻,要分享農業種植技術,分享養殖技術等等,有關於發展農村,農業,造福和引導農民增收,創收的視頻才算是好的三農視頻。


免貴姓和


所謂的“三農”是指農業、農村、農民。三者缺一不可。只簡單拍一下農村生活吃飯的視頻那並不叫“三農”。一些自媒體經常拍一下自家吃飯的視頻傳上去就宣稱是“三農”,其實那只是“三農”裡的一個小片段。



近幾年國家為什麼要重視“三農”,就是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確定為當前“三農”工作的總方針。在我黨的重要政策文件中可以發現“三農”工作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只有把這一總方針落到實處,才能把“三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三農”視頻的初衷其實是讓那些自媒體創始人利用親身經歷,來反映當今農村農民的生活變化的,並不是拿來完全為自己創收益的。
為了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
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倡導“三農”視頻拍攝的範圍和作用包括:

1.視頻可以反映農民的生活,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可以反映農產品的生產概況,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3.可以反映農村人文環境,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

4.可以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5.可以深入推進質量興農戰略。


豫鄉劉姐


所謂的“三農”是指農業、農村、農民。三者缺一不可。只簡單拍一下農村生活吃飯的視頻那並不叫“三農”。一些自媒體經常拍一下自家吃飯的視頻傳上去就宣稱是“三農”,其實那只是“三農”裡的一個小片段。

近幾年國家為什麼要重視“三農”,就是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最大的一個亮點就是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確定為當前“三農”工作的總方針。在我黨的重要政策文件中可以發現“三農”工作一直佔據重要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只有把這一總方針落到實處,才能把“三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三農”視頻的初衷其實是讓那些自媒體創始人利用親身經歷,來反映當今農村農民的生活變化的,並不是拿來完全為自己創收益的。

為了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工作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倡導“三農”視頻拍攝的範圍和作用包括:

1.視頻可以反映農民的生活,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2.可以反映農產品的生產概況,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3.可以反映農村人文環境,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

4.可以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激發鄉村發展活力。

5.可以深入推進質量興農戰略。


胖丫與娟兒


你好,我是阿寶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三農?難道發幾個在農村吃飯種地的視頻就叫三農嗎?

若問什麼是三農,我想大家會異口同聲的說,三農當然是指農業、農村和農民了,這個回答當然沒錯。那麼,再如題主所問,在農村發一些吃飯、種地的視頻,算是三農嗎?我想,泛泛而言這類視頻當然也屬於三農範疇。

因為,首先視頻的內容發生在農村,種地本就與農業有關,而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本就是廣大老百姓關心的問題,所以毫無疑問,將這類視頻歸於三農領域一點問題都沒有。不過,若單純的以農村人的吃吃喝喝、玩玩樂樂來詮釋三農,未免顯得太過於膚淺了。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三農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農村人的就學、就醫以及養老是三農;也有人認為農村人種植、養殖、發展鄉村旅遊是三農;當然,也如同題主所說的農村人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等等,這些都屬於三農。但是,這些只能說是對三農片面的、不完整的解釋。那麼,對於“三農”有沒有較為權威或者完整的解釋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了。其實,對於三農的解釋以及三農所囊括和研究的內容,從國家每年所頒佈的中央一號文件裡面就可找到答案。從1982起,國家連續五年以農業、農村和農民為主題,對我國農村改革以及農業發展作出了詳細的部署。而在之後的2004-2019年,國家又連續16年,以“三農”為題,既向我們闡明瞭“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又給我國三農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

特別是2019年國家所頒佈的中央一號文件,不但給我們說明了什麼是真正的三農,同時,給更我們做好三農工作指明瞭道路。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內容如下: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主要內容:聚力精準施策,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夯實農業基礎,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紮實推進鄉村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完善鄉村治理機制,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發揮農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全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

因此,若問何為真正的三農,那肯定就是中央一號文件中所囊括的內容;若問如何經營三農,那必然是跟著黨和國家的路線放心大膽的走。我想,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發展三農,才能為三農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而對個人而言,在三農自媒體的發展道理上才能越走越遠、越做越強。


壯鄉阿寶


錯了朋友,三農並不是農村生活,三農是農業,農民,農村,幫助農民脫貧,增大農業豐產,是農村發展更穩定。

首先,你得成為一個合格的三農人,當然,農村生活也是拍攝三農視頻的一部分,可以讓人們更多的瞭解農村生活,瞭解農民種植農產品的過程,當你在平臺有了一定的粉絲,獲得更大的流量扶持之後,你才可以為農村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當你有了流量以後,你可以幫助農民推銷農產品,幫助農民脫貧,你也可以從中賺取一些收益,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一些質疑或者反對者,網絡上就是這樣,許多人見不得你好,這些你都不必去理會,做好自己就行了。

比如現在的三農合夥人,這些三農巨頭,就是從拍攝一些農村生活短視頻開始的,慢慢積累粉絲,獲得平臺流量扶持,然後就開始幫助農民賣農產品,這樣的效果其實很好,現在農村現象就是農產品過多,缺少銷售渠道,有了這麼一些人的幫助之後,可以到農產品產地直接給有需求的人們發貨,這樣何樂而不為,直接解決了農民起早貪黑上街賣農產品的問題。

所以做個新農人,讓更多人在你的鏡頭下了解農村,一起加油吧!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