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午戰爭清政府堅持打下去,結果會怎樣?

肖凡


不請自來,我是架空歷史頻道的北狼後裔,下面由我來分析如果甲午戰爭清政府堅持打下去會怎樣?

導語:

提起甲午戰爭我們普遍會想到,甲午戰爭中國的戰敗,無能的清政府簽署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使得我們賠償日本兩億白銀,同時最重要的是,將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臺灣島割給了日本,甲午戰爭的失敗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就在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

那麼如果清政府堅持打下去會怎樣?

分析


這得要從經濟、政治兩個方面來分析

經濟上

現在有不少人都認為甲午戰爭使日本財政緊張撐不了多久!如果清政府堅持打下去,那麼日本會首先崩潰,但是這一看法並不正確,清政府未必比得過日本。

日本對中國開戰後,共籌集了22523萬日元的軍費,到戰爭結束時,共開支了20047.6萬日元,結餘2475.4萬日元。從表面上看上看,似乎日本籌集的軍費已經花的差所剩無幾了!

然而,日本的這個軍費開支並沒有算到《馬關條約》簽訂之時,而是解職到了1896年3月,不但包括了之後日軍進攻臺灣的軍費開支,還包括了安置退伍士兵等一系列開支。到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本的軍費開支遠遠沒到20047.6萬日元這個數字。

另外,日本的這個統計數字中並沒有包含在戰爭中所掠奪所得。據日方資料,日本當時共在戰爭中掠奪了價值8982.2萬日元的物資和大約相當於3000

萬日元的現金。

所以在《馬關條約》簽訂時,日本實際可用的軍費應該已經超過了5000萬日元,大約相當於3000萬兩白銀。另外日本所籌集的軍費,主要是通過發行國債所得,如果真的不夠,大可以舉借外債。日本當時局勢佔優的情況下,要借外債並不困難。

而反觀當時的中國國內情況恰恰與日本相反。

在整個甲午戰爭期間清政府開支了6000萬兩白銀,其中借了大約4000萬兩的外債。

時間來到1895年3月4日,當時清政府無論在海戰還是陸戰都失敗了。從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戰,清軍遂全面潰退,而日軍以微小的代價佔領了朝鮮全境;

到1894年9月17日的黃海海戰,鄧世昌以及全艦大部分官兵葬身魚腹,壯烈犧牲;

再到1895年1月威海衛之戰,清政府耗費重金打造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最後1895年3月9日,遼東大部分清軍防線被日軍擊破,導致遼東喪於敵手。此時節節敗退的情況下,清政府要繼續靠借外債維持戰爭是十分困難,所以實際上當時財政上應該緊張的是清政府,在經歷以上這些戰敗,以及財政緊張,光緒只能承認戰爭的失敗,由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到日本馬關與日方進行談判。

政治上

我認為很可能如果戰爭繼續進行下去,那麼日本將攻佔北京,而這個結果是慈禧和光緒都無法承受的,那麼清政府的權威和威信將會進一步削弱,不僅如此國內的權力帶來洗牌。為什麼?

這得要從甲午戰爭前說起!

甲午戰爭前明治政府排了宗方小太郎作為間諜潛入中國,試探中國的民情,最後他得出結論:

“彼因起於滿洲異族,奪取明亡之天下,正如元之於宋,出自異族而統治中國則一也!”

大致意思:絕大多數漢人對於滿洲人奪取了漢人江山一直不服,滿漢之爭由來已久,因此日本政府覺得如果製造滿漢矛盾,可以減輕日本在戰爭中的損耗。後來甲午戰爭開打,黃海海戰日本獲勝後,在入侵中國本土時,為了讓中國的老百姓不要抵抗日軍,日本發佈了居心可測的《佈告十八省豪傑書》書中提到:

“滿清氏原原塞外之蠻族,即非索命之德,又不行了無功於中國……夫貴國民族之與我日本民族同種、同文、同倫理,有諧榮之宜,不有仇之情也。”

不僅如此,當時的漢人真的信以為真,據《日清戰爭實記》記載日軍進攻滿洲九連城時,當地老百姓簞食壺漿,迎接日軍;在進攻岫巖的時候,當地老百姓跪拜相迎,還嚷著日軍推翻滿清復興大漢江山;日軍進攻蓋平時,附近的熊嶽城等地的青年,居然紛紛跑來解決日軍的運輸問題。由此可見當時,因為滿漢矛盾,清政府很難讓老百姓和自己一起齊心協力,而且沒有像日本日本一樣樹立現代民族意識。

畢竟清政府是一個異族建立的封建政權,他們非常害怕漢人起義推翻自己。他們只是漢人的寄生蟲,只要能保證自己的統治就行,漢族百姓的艱辛和中國的國際地位是不值一提的,所以割地賠款實在無關痛癢。

如果但是清政府不投降而是繼續打下去,那麼南方會出現獨立的現象,原本已經逐步做大的漢族官僚集團會脫離清政府的宣佈獨立,並且列強也會扶持新的代理人,中國也就成為一盤散沙,最後,逐步分裂中國。

結語:這就是如果甲午戰爭繼續打下去的結果了!


架空歷史—北狼後裔


中日甲午戰爭,是一場決定中國和日本未來命運的重要戰爭。戰爭的結果我們都知道,清政府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日本獲得最終勝利。

因此日本獲得了清政府高達兩億三千萬兩的鉅額賠款,並且割讓了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給日本,使得日本具備了現代化的資本。

而清政府這邊,因為甲午海戰的失敗,使得各國對清政府都是拳腳相加。不給錢不割地不開通商口岸,那他們就用大炮轟。

那麼如果當初這場甲午戰爭,清政府沒有喊停,而是繼續堅持打下去的話,結局又會是怎樣的呢?

01甲午戰爭是光緒帝奪權之路上的一步大棋。

光緒皇帝是非常憋氣的一個皇帝,因為他在外面要受洋人的氣,在家裡要受慈禧太后的氣,兩邊不討好的情況下,光緒皇帝想要成為實權派。

只有擁有真正的權力,才能夠說話硬氣。他不害怕和外國人打仗,他唯一害怕的是,自己一直都是一個空架子。

  1. 於是帝黨、變法之類的點子都想了出來,其實我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發動甲午戰爭。這是光緒皇帝一直打算乾的事情。
  2. 因為光緒皇帝飽讀詩書,認為歷史上很多皇帝都是通過發動戰爭,奪取了皇權。比如說漢武帝,他的權力一直受到竇太后和王太后外戚力量的掣肘,可是他通過打擊匈奴的戰爭,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3. 這次戰爭的罪魁禍首當然是日本,因為日本的野蠻擴張路線,使得他們對朝鮮動手。
    作為宗主國,清政府有責任保護朝鮮的安危,所以這個時候清政府必須要拿出一個章程來處理這個問題。

以光緒、翁同龢為首的主戰派認為,經歷了數十年的洋務運動,清政府的軍事力量已經足以擊敗弱小的日本。

光緒皇帝也可以通過這次戰爭的勝利,樹立自己英明偉大的形象,從而掌握兵權。可惜慈禧太后和李鴻章卻不願意參戰。

秋七月乙亥朔,日本侵朝鮮,下詔宣戰。戊寅,命李瀚章毀南海舉人康祖詒所著書。己卯,諭遣道員袁世凱往平壤撫輯。丙辰,命臺灣布政使唐景崧、南澳鎮總兵劉永福助邵友濂籌防。辛巳,諭李鴻章擴充海軍,慎選將才,精求訓練,通籌熟計以聞。乙酉,免賓川等州縣田租。丙戌,敕神機營兵防近畿,駐通州,旋移南苑。---《清史稿》

慈禧太后擔心戰爭影響他的60大壽,而李鴻章則希望保存北洋艦隊的力量,作為自己的政治籌碼。最終光緒主戰派佔據了上風,開始了這一場大戰。

02慈禧太后阻止了甲午戰爭的延續,以恥辱換取了他們安寧。

慈禧太后不願意參戰,因為她要過60大壽了,可是主戰派的確佔了不少道理,這個時候慈禧太后也表示妥協。

丁卯,日人襲旅順船塢,總辦龔照璵遁煙臺,黃仕林、趙懷業、衛汝成繼之,徐邦道與張光前、薑桂題、程允和奔復州依宋慶。諭李秉衡嚴防威海。吳大澂請自任山海關防務,並俟各軍會合,規復朝鮮。諭曰:“臨事而懼,古有明訓。切勿掉以輕心,致他日言行不相顧。”以旅順失守,責李鴻章調度乖方,褫職留任。壬申,奪丁汝昌海軍提督,暫留任。宋慶自請治罪,特原之。詔各路將帥嚴約束,禁擾累民間,犯者立正軍法。褫葉志超職。---《清史稿》

但是慈禧太后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儘快結束戰爭,最好以和談解決問題。在慈禧太后眼裡,日本畢竟是小國家,根本不足以和泱泱大清國相抗衡。

這種輕敵的想法,會讓慈禧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清軍其實根本就不是日本軍隊的對手。大戰主要分成了三個階段。

  1. 第一階段,歷時兩個月,主要是在朝鮮境內開戰。分為兩大戰役,陸地上的是平壤戰役,清軍以失敗告終。海面上主要是黃海海戰,打了5個多少小時,彼此都有傷亡,可是日本控制的黃海的制海權。
  2. 第二階段,歷時三個月,主要戰場在遼東半島。也分為兩大戰役,首先是鴨綠江江防之戰,3萬清軍駐守的鴨綠江全線崩潰。其次是金旅之戰,日軍猛攻旅順港,清軍再次失敗,造成慘絕人寰的旅順大屠殺,4天內死傷民眾兩萬人。
  3. 第三階段,主要以威海之戰為主,這是北洋艦隊的最後一場大戰,結局非常慘烈,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其次便是遼東之戰,持續時間較長,結局依舊是清軍慘敗。

三個階段,清軍基本上都沒有取得過勝利,所以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恥辱之戰。在這種情況下,慈禧太后主和派掌握了話語權,選擇和日本談判,徹底結束了這場中日甲午戰爭。

慈禧太后希望通過和日本的和談,將清政府的損失下降到最低。這是無奈之舉,卻是慈禧太后認為能夠換取和平的最好辦法。可惜和談的結局卻是恥辱。

03繼續下去,日本耗不起。

從1894年7月到1895年3月,這場震驚中外的中日甲午戰爭,以清政府認慫告一段落。慈禧太后派遣李鴻章前去日本和談,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乙亥,日兵寇威海。丁丑,我海軍與戰於南岸,敗績。己卯,吳大澂始出關視師。辛巳,威海陷,守將戴宗騫死之。改命聶士成統兵入關。丁亥,詔責李鴻章。庚寅,劉公島陷,水師熸,丁汝昌及總兵劉步蟾死之。諭張之洞、松椿防海、贛、清江水陸要衝,保清、淮通運。辛卯,授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使日本。---《清史稿》

短暫的和平的確換來了,可是清政府同樣也換來了長期的恥辱。沉重的賠款壓力,割地的恥辱,一直壓得清政府喘不過氣來。

  • 那麼如果當初主戰派依舊堅持下去,戰局會不會有所改觀呢?我認為解決一定會有變化。雖然清軍在這過程中節節敗退,可是不可忽視的是,這場戰爭消耗的資源實在是太多了。
  • 從海軍到陸軍,日本幾乎是全民皆兵地動員了這一場大戰。據說當時他們的天皇飯都吃不飽,全國上下省下來的糧食支援前線的士兵。
  • 而慈禧太后這邊,一頓飯還有一百多道菜。可見日本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而清政府卻依舊有強大的後背力量。

所以我認為,當時也已經是日本的極限,這就好像是一個拋物線,有制高點沒錯。可是一旦過了那個制高點,再往前,可就呈下降趨勢了。

可惜這個時候慈禧太后這些主和派的代表們是承受不起連番失敗的打擊,毅然決然地阻止了事態的蔓延。

總結:一場大戰,所比較的不僅僅是戰士的素質,還有國家的經濟實力。

清政府到了後期,已經變得腐敗無能,但是中華大地,地大物博,資源是非常豐富的。而且百姓上交的糧餉,完全夠清政府去打這一仗。

日本就不一樣了,他們的地盤狹小,百姓數量也少,完全不能跟當時的清政府去作比較。所以說日本只能忍受著煎熬在打這一仗。

他們的策略是一戰定乾坤,如果不能定,那就製造旅順港的慘劇,以此震懾清政府,迫使清政府早點投降。

因為他們也知道,再拖下去,早晚把他們自己給拖死。結果清政府還真的吃了這一套,也就出現了割地賠款的情況。


江湖小曉生


別看日本搞了明治維新,國力蹭蹭上漲。其實,它是拖不起那麼浩大的戰爭的。

因為甲午戰爭開始的時候,日本滿打滿算,也才“改革開放”了20多年。本來就歷史基礎薄弱,常年閉關鎖國,內部又割據嚴重,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勉強完成了大一統。西方那一套社會經濟制度,完全是舶來品,一時半會也不可能完全被日本吸收。

所以,其實19世紀末的日本,是不具備發動大規模戰爭的條件的。對清發動戰爭,完全是日本的一次豪賭。

但,這不代表滿清堅持下去,就能翻盤打贏日本。

因為,自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滿清政府的對外戰爭,從來不敢進行一場全國總動員。大多數時候,其實就是那麼二十多萬腐朽無能的八旗兵在疲於奔命四處滅火。

自1644年滿清入關以後,統治者最怕的是漢人,防範最深的也是漢人。滿人總共就那麼幾十萬,漢人卻有上億,而且大多數都對滿人有怨念。

雖然滿清統治者通過上百年的奴化教育,暫時駕馭住了這個龐大的漢人群體,但他們始終不敢放手發動漢人。包括在朝堂之上,這些滿清皇帝也不是特別敢重用漢人。

吳三桂,打出來的旗號是“反清復明”。

臺灣鄭氏,打出來的旗號還是“反清復明”。

還有各路民間組織,比如天地會、紅花會,朱三太子等等,都是以反清復明作為旗號。雖然他們未必真的願意復明,但是這個口號確實像一把利器,讓滿清統治者們寢食難安。

嘉慶朝和咸豐朝爆發的白蓮教、太平軍叛亂,逐漸讓滿清統治者認識到了漢人地方團練的力量。但,記住,依舊只是發動部分漢人成為地方團練,這些漢人軍隊並無正式編制,自負盈虧,而且隨時可以解散。

後來以曾國藩為首的湖南籍漢族士大夫崛起之後,漢族團練勢力越來越龐大,對太平軍的戰鬥也越打越順。但即便如此,咸豐皇帝依然投鼠忌器,不願意給曾國藩一個地方實職,只給了一個兵部侍郎的虛銜。

這也導致曾國藩在很多時候,募集不到軍餉,處處受制於人,經常缺兵少馬。當然,後來咸豐駕崩之後,恭親王為首的滿清開明貴族,大膽啟用漢臣,給湘軍集團實權,這才勉強解決了太平天國。在湘軍攻佔南京之後,滿清統治者第一時間想的是裁撤湘軍。可見在他們眼裡,太平軍是第一大禍患,湘軍則是第二大禍患。

後來,也是在曾國藩李鴻章等漢族大臣的運作下,大清開始了所謂的洋務運動。

可是,滿清貴族們,依然不是特別信任漢臣和漢民,處處提防。

甲午戰爭開始之後,滿清統治者是想把李鴻章的淮軍給順勢消耗掉,而李鴻章則是想保存實力消極應戰。於是就讓日本人鑽了空子。

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小小的日本和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國開戰,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既然滿清發動不了人民戰爭,日本最終勝利也是情理之中的,雖然可能會打得更艱難一點。

更諷刺的是,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一直在有意資助漢人反清,他們甚至一度以“宋明後人”自居,說大家都是華夏文明的繼承人,因此要幫助漢人打敗共同敵人滿清。所以,在甲午戰爭之後,中國民間漢人群體,和日本人是走得很近的。那時候漢人很流行去日本留學,很多革命黨人也喜歡跑去日本避難或者集資。

所以在二戰期間,日本又開始玩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的套路,說要聯合中國人把英美鬼畜趕出亞洲。當然,這一次,沒有民族內部矛盾,大中國終於靠著人民戰爭,趕走了日本侵略者。



四象八卦


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使得中國人的黃粱美夢徹徹底底的驚醒了。一個曾經以中原王朝為政治、文化偶像的彈丸小國,竟然以一己之力,擊敗了大清國北洋水師,佔領威海衛,水陸並進,直逼北京。1895年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帝國侵吞我國土地、傾銷本國商品、掠奪廉價原料,發了不小的橫財。

《馬關條約》的簽訂北京真的是清王朝絕對的不堪一擊嗎?《馬關條約》背後還隱藏著怎樣的帝國惆悵?

《馬關條約》的博弈

《馬關條約》的簽訂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順利,清政府還是有些底氣的去與日本帝國在談判坐上較量了一番,領頭人物便是近代中國十分有名的政治家李鴻章。日本方面同樣派出了政治干將伊藤博文。

李鴻章於1895年3月19日抵達日本馬關,於4月17日簽訂條約,歷時29天。在這29天之中,殺機四伏,從內到外、從談判桌到煙柳巷,都充斥者不安分。雙方一共進行了六次談判,最終擬定出了現如今《馬關條約》的內容。

這次談判,李鴻章從原先的“割地則不行,議不成則歸耳!”,無奈轉變為“原冀爭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無可商改,即遵前旨,與之定約”。這是一種悲哀,亦是一種無奈。李鴻章做出了他能做到的一切,大清國做出了她最後的歇斯底里。

《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日本在華利益得到了保護,清帝國也開始“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動作,開始了新一輪的“休養生息”。那麼,清帝國究竟有沒有能力與日本帝國打一場持久戰?清帝國的決斷之中有和深層次的考慮?

清帝國可以與日本展開持久戰,結果是軍事上的失敗,確實政治上的成功,從而轉變為軍事上的成功。

甲午海戰之後,日本方面就談判之事十分心急。

“日清戰爭不能無限期繼續下去,媾和談判的時機早晚必會成熟”!

這句話體現出了兩個意思:一是清帝國無心再戰的意圖已經被日方知曉,第二層意思便是日本根本無力進行持久戰。

日本雖然取得了軍事上的成功,但是兵戰必累國傷民。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進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負擔,稅收不斷提高。自1894年底以來,日本不少地方都爆發了農民暴動,社會動盪不安,不安分的因素在空氣中充斥著。

日本當權者深刻的直到,清帝國是打不起,而日本國是耗不起,如果展開拉鋸戰,畢竟會深陷戰爭旋渦。這時候西方列強就會作壁上觀,從中漁利。

然而,就在日本當權者焦慮之際,中國方面卻為日本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消息:中國不願意打,中國要和談。

日本國掩飾住臉上的笑容,故作鎮定且信誓旦旦,在談判桌上耀武揚威。

其實,清帝國的退讓求和是有其道理的,換句話說,為了保證清政府統治階層的利益,當權者不得不如此作為!清帝國的退讓,有以下原因!

與日本拉鋸戰中平手!

如果清政府與日本的拉鋸戰最終獲得勝利,那麼付出的心血將會是空前的。就軍事力量差距來看,清政府就算勝利,那也是兩敗俱傷。這樣的局面日本不願意看到,中國更加不願意看到。清國本來就已經成為了刀俎上的魚肉,還因為一次求生的跳躍而入鍋中,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的做法。統治者們終將與清帝國一同入殮。

就如同愚蠢的獵手丟掉了最後一樣捕獵武器,留給他的生路便不復存在了。

與日本拉鋸戰獲勝!

如果說平手是在自取滅亡,獲勝則是在玩火自焚。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清帝國獲勝了,那將會是大振中華士氣,讓列強對我們刮目相看,從而獲得政治地位。

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太片面,只看到了一時,沒有想到後來。

當時的列強是西方先進工業的代表,而中國則是小農經濟的典範。生產力、科技力、創新力都不及列強五分之一,如何能獲得平等地位?

脾斯麥曾經說過:“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只可惜清帝國的大炮射的實在是太近。

一隻病羊憑藉著最後一絲力量踢傷了獨狼,後果將會是群狼共擊之。被踢傷的終究是狼,他不會因為一點點傷害而停止覓食。然而病羊還是一隻病羊,反而用最後一次反擊傷到了自己。其命運將會是被果斷瓜分。

結束語:由此觀之,清政府讓列強在既得利益之中相互掣肘,不失為一種制約狼群的好方法。但是,當權者疏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羊始終逃不過被屠宰的命運,要想吃肉喝酒,就要化身為狼。如何蛻變成狼,這才是本質問題所在。


【文 / 楚南青史君】









楚南青史君


導言

清政府不會亡,日本有可能失去崛起機會。

歷史上甲午戰爭,日本獲得最終勝利,獲取大量賠款要其走上了富強之路。

清政府因甲午戰爭失敗,要各大列強知道清政府就是紙老虎。

清政府作為失敗者,要各國看知道清政府就是紙老虎,想從中國佔便宜,那就用大炮轟趴你,看你服不服。

這一戰要中國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可以說對中國損傷極大,這場戰十分恥辱可以說開啟了恥辱史,那個時候清政府繼續打會有什麼結果?


甲午戰爭前雙方國內情況

一、鴉片戰爭失敗要清政府知道必須改革,為了自救全面學習西方技術,只為改變落後不局面,可清政府並未實質性改革,僅對武器和設備全面學,也不願意改變國內政治,這注定清政府必敗。

二、“黑船事件”要日本認識到必須改革,為此發動倒幕戰爭勝利後,進行明治維新走上富強之路,日本脫胎換骨,有足夠實力對外叫板,日本為了可以要國家更好發展,就必須對外發展。

慈禧太后為了自己大壽,動用海軍軍費,要北洋艦隊沒錢買新艦及彈藥,日本天皇為了買軍艦一天吃一頓,從最高統治者態度看,這一戰清政府凶多吉少。

清政府對自身實力過於自信

清政府高層認為自己通過數十年洋務運動,有足夠實力能擊敗日本,這一戰也是光緒帝奪權之戰,只有打勝這一仗才有可能樹立自己權威,併成功奪權。

大清王朝實權在慈禧之手,自小生於深宮光緒,認為就是通過一場戰爭樹立威信從而奪取權力,這一仗光緒必須打贏,如果輸了一切都白搭。

清政府內部政治博弈

光緒想打贏這一仗,可慈禧、李鴻章為首實權派並不願意打這一仗,慈禧想過六十大壽,李鴻章想保護北洋艦隊,作為政治籌碼,翁同龢等人想通過這一仗消耗李鴻章勢力,打垮李鴻章。

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打算,可如果慈禧不發話必然沒人敢議和,慈禧才是大清王朝實權派人物。

慈禧不想要這一仗毀了自己六十大壽,她這種想法要清政府付出慘痛代價,雖清政府不足以為戰,可上樑不正下樑歪,她的態度如此戰果還會多好。

清軍無論在朝鮮、遼東半島、威海衛都未能取勝,可以說清日戰爭從頭到尾都沒贏過,這要原本國內主戰派沒了話,慈禧為首主和派佔上風,這個時候慈禧希望可以通過和談,結束這場戰爭,無論結果如何她都可以接受。

局勢發生變化,清政府不想打

清政府雖失敗了,可清軍還有大量有生力量,完全有機會跟日本繼續打下去,可別忘了,我們有廣闊領土、團結民眾這都是清政府優勢,一旦繼續打下去清政府有機會扭轉敗局。

日本進攻山海關後之所以不繼續打,因為國內經濟已經承受不住了,及時和談方能獲取最大利益,日本也深知一旦貿然進攻內陸,戰線過長、補給跟不上都會成為日軍噩夢,為此日本只能儘快和談,奪取最大利益,方為上策。

這一仗日本耗不起只能談判,為此他們通過屠戮旅順恐嚇到清政府要其儘快和談,還有就是清政府主和派佔主動權,這個時候就是最佳求和之機,日本抓住清政府不願打心思,從而獲取了最大利益。

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

結語:清政府不想打日本抓住機會從而走向富國強兵之路

清政府之所以和談,害怕北京失守並對其統治產生影響,為此願意和日本和談不管會不會賠款、割地就為了止戰。日本政府抓住機會獲取大量賠款從有足夠資金髮展自己,日本就此騰飛富國強兵。

可我們設想另外結局,清政府發佈全國動員令,完全有可能打贏這一仗,日本綜合實力原低於清政府,不願意繼續打下去只想見好就收,打下去不穩國家政治。


莫地方


首先甲午戰爭是因朝鮮而起,日本的目的主要是吞併朝鮮,而且當時中國一直是亞洲老大,日本肯定沒做好和中國全面開戰的準備,而且是陸戰。

甲午戰爭,中國投降的太快,快到俄法德來不及干涉的地步,就在《馬關條約》簽署之後6天,“三國干涉還遼”。很明顯事先也是沒有通知其它列強,請問一向“擅長制衡的李鴻章”在哪裡?

再說甲午戰爭中國的損失,首先就是賠了2億多兩白銀,加上贖遼費加利息最後賠了3.2億。這個數目大大超過了前面兩次鴉片戰爭的總和,差不多是清朝4年財政收入的總和,日本10年以上的財政收入。如果這比錢拿來打仗,保守估計再堅持10年沒問題,再加上列強的干涉,收穫到西方的盟友也不是不可能。

很多人說工業文明打農業文明堅持不了那麼久,只要不投降,就算日軍能打到北京又如何呢?大不了在跑西安躲一下。日本之前的軍費大部分是挪到了海軍,日本的陸軍也是後來才發展的,尤其是得到清朝2億的賠款之後。

站在日本的角度看得更清楚,日本是借英國的錢來打的仗,時間是站在清朝這一邊的,日本賭的就是國運,賭清朝迅速投降,可能都沒想過要賠款,然後自己合法吞掉朝鮮好好經營朝鮮殖民地來還錢。在這場賭博中,大清完敗,甚至站在賭桌前的勇氣都沒有。

讓我們看看隨後的日俄戰爭,日本打完甲午戰爭國力已經非常虛弱,因此才有“三國干涉還遼”,日本用大清的賠款大力發展了10年,湊出40萬大軍,一共動員了國內118萬士兵,此時日本國內所有兵力才200萬,而且又借了10億美元(一筆鉅款)。戰爭打了1年半,沙俄的海軍打光,但是沙俄就是一個原則:不割地不陪款。沙俄如果真不投降,日本又能如何?

以鬥爭求和平,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和平亡。

在甲午戰爭投降18年後,清朝亡了。日俄戰爭投降20幾天後,沙俄帝國也亡了。如果不投降呢?

如果大清真的努力了,列強都會幫她的。

“以地事秦,如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割地是送給對方跳板,賠款是資助對方軍費,結果當然可以想象。

甲午戰爭告訴我們的道理,在40年後得到印證。

~~~~~~~~~~~~~~~~~~~~~~~

分割符以下放縱一下,個人觀點

1.甲午戰爭的失敗,清王朝的腐朽是主要原因,不瞭解國際局勢也沒有外交基本知識,沒有找到任何盟友,當時法德美都是潛在的盟友。這種盟友意識民國以後才有。

2.沒有把日俄兩國和其它西方列強作區分,日俄是爭取不了的對象完全不能妥協,其它國家都是可以爭取的。我指的完全不能妥協意思就是其他人都可以投降,就是不能投降這兩個,賠款其它人都可以賠,就是不能賠給日俄,割地也一樣,割給別人都不能割給這兩個。

總之,要分析各方的戰略目的。

3.對於附屬國太隨意,朝鮮和越南都一樣,還沒怎麼樣呢,就放掉了。人家朝鮮和越南也是有抵抗能力的。這就好像前線還在打仗,後方朝廷已經向對方投降了,這什麼東西嘛。我明白大清當時自顧不暇,但是依然有外交操作空間。你可以拖,可以避,可以不聞不問,可以拉外國進來利益均沾,甚至可以修改宗藩權益。

總之,要掌握戰略主動,不能總是被動應付,清朝一直在應付列強的各種要求,從來沒有把握過戰略主動。

4.甲午戰爭大大加速了清朝的滅亡,某種情況是一件好事。客觀的說當時的權力結構和國家整體的動員能力已經沒辦法滿足國家機器的需求。尤其是動員能力,當時日本4000萬人口,能拉出200萬軍隊。清末3億多人口,能拉出多少軍隊?民國時期以及軍閥混戰時期就完全不一樣。

5.縱觀歷史,一個國家總是需要一個目標,國家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這個目標是具體的,比如和誰競爭、打敗誰。當一個國家處於下降期的時候,這個目標是抽象的,僅僅是維持內部平衡、領土完整、國際地位等等,至於什麼叫平衡什麼叫完整這些都是比較抽象的。


輝哥史話


個人覺得最後還是面臨著失敗。

李鴻章雖然是一名有才華、學識的人,但是他效忠的畢竟是一個腐朽的朝廷。在得到所處的王朝要面臨著被毀滅的消息時,他仍然指揮著軍隊,為了攻下那座城池。

但是不得不說,李鴻章當時的戰略策略。李鴻章當時並沒有設計任何的反攻日本本土的計劃。只是一味地在進行安撫。

再加上當時所處的官員腐敗,武器供應不上,上面的官員想著保存實力,指揮也不是很明確。所以我個人覺得這一仗,本不該輸,但是不得不輸。



極高講歷史


不可能堅持下來,如果堅持下來,中國會損失更多,因為跟日本的艦隊比起來中國的四支艦隊,規模小,裝備差,遠距離對日本艦隊的傷害太小太小了,近距離還只能靠衝撞的方式去攻擊,所以堅持下來的話中國會損失更多的財力,人力和船隻的。


shuo歷史


當時清政府已經腐敗,甲午戰爭爆發前,清朝的財政狀況並不緊張。光緒十七年(1891年)歲入8698萬兩有餘,歲出約7936萬兩,尚不少盈餘。甲午戰爭開始後,清朝政府也是想盡各種辦法籌措軍費,甲午戰爭清廷通過各種途徑籌得款銀6009萬兩,其中用於戰費的有4465萬兩,到結束時還剩1654萬兩。

許多人看到剩餘1600萬多兩,會覺得我們還有能力接著打。但是日本的戰爭資源遠比我們豐富。戰爭期間日本在國內就籌措了2.5億日元摺合白銀17,857萬兩,幾乎是清政府所籌資金的三倍。這時日本戰費還剩餘很多,完全有能力打下去。要知道日本這2.5億僅僅是國內的籌款,還沒有向國際借款。

而當時的清朝已經向英國,德國等國借了多達三千萬兩之多的外債。可以說戰爭打到這個份上,雖然賬面上有1654萬兩白銀,但實際上清朝政府已經負債累累,山窮水盡。

晚清大臣

勝敗有憑

甲午戰爭的全程親歷者袁世凱在戰爭結束後就做過這樣的評價:「此次兵務,非患兵少,而患在不精,非患兵弱,而患在無術,其尤患者,在於軍制冗雜,事權分歧,紀律廢弛,無論如何激勵亦不能當人節制之師。」袁世凱認為中國的失敗是制度上的失敗,這是很有見地的。

大清與日本相比,不只是軍事實力的不濟,更是一個「古代」國家與一個近代國家的巨大差距。在戰前,日本的金融系統可以發行國債籌集軍力建設和戰爭所需的經費。保守的清政府卻沒什麼近代財政金融知識,19世紀末還在講量入為出,根本無力籌措經費。再打下去也是必輸的。


迷茫的你COC


我認為清朝還是會垮掉,因為日本打敗北洋水師,攻入遼東是外因,清朝內部矛盾是內因,內因為主,外因為輔。正是因為清朝統治者看到了如果堅持到底,不需要日本因素,內部就會先出現讓王朝突然死亡的力量,所以他們選擇了息事寧人,投降派佔上風,通過向日本割地賠款,達到其苟延殘喘的目的,歷史也是需要辯證的來看。

一方面日本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不斷凌辱給中國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災難,但也要看到如果大清的腐朽統治才是禍根,正是你國力的孱弱才引來了群匪的圍毆,你落後,外地來打你,逼迫你自強,落後就要捱打當你被打入絕路的時候,要麼在沉默中死亡,亡國滅種,要麼在沉默中爆發,奮發崛起。這就是人類社會的叢林法則,我們無力改變,只能順從規律。

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推動歷史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是人民群眾,也就是千千萬萬個你我他才是歷史滾滾洪流前進方向的決定因素,什麼日本,俄羅斯英美帝國主義,他們只會影響進程,但無法改變方向。

滿清滅亡是大勢所趨,日本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而作為大清的統治者也只是本能的選擇投降,妄想延緩自己終將死亡的壽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