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拳聖澤井健一的傳奇人生

京武功夫如是說:

  澤井健一(1903-1989):日本的武術名家,意拳(大成拳)宗師王薌齋先生唯一外國親傳弟子,日本創太氣拳(意拳),譽為日本的拳聖和太氣至誠拳法宗師。曾先後收服日本的空手道名家、極真流開山鼻祖大山倍達,和身高1.92米,體重110公斤的,獲歐洲空手道冠軍荷蘭的克蘭巴赫。


武林往事系列 | 日本拳聖澤井健一的傳奇人生

日本拳聖澤井健一先生演示意拳樁功

  1903年12月生於日本東京部,1937年左右34歲時來到北平,其自幼酷愛武術,來中國後四處挑戰中國武師。曾先後與中國的摔跤名家沈三、寶三試過藝,結果雙方互有勝負。他也曾與少林、八卦、太極門的一些名家交手,由於鮮遇對手,便甚為自負,甚至產生了中國武術不過如此的想法。

  澤井健一拜師王薌齋經歷

  聽說王薌齋功夫不錯於是前來挑戰,經與王薌齋弟子介紹,在北京太廟與王薌齋老師比武,參加在場評判的是北京武術館館長許笑羽及日本高級顧問武田熙 (京武注:他學過中國武術通臂拳出過一本書)。當場最先比試的是劍,澤井健一用劍劈王薌齋頭部,王薌齋先生用文明手杖只在澤井健一劍的背上一按,即將其摔出丈餘倒地,如此三次澤井健一均被王薌齋老師用杖摔倒。實際王薌齋先生後來說“手杖只是腕、手、臂力量的延長”。最後澤井健一提出必須抓住王薌齋老師的手腕,實際是要用柔道的絕技。但澤井健一的手剛要抓住王薌齋老師的手腕,即被王薌齋老師的發力將澤井健一摔倒在地,也是三試三敗。澤井健一當即拜倒在地,要求拜師學習意拳。澤井健一在1976年在東京出版的《中國實戰拳法太氣拳》一書中寫到“當時我是柔道五段劍道四段,年輕力壯,很有自信,當時我抓住王先生手腕擬摔倒他,但卻被他反制,我又抓住他的左袖和右襟擬用寢技摔倒他,先生問‘抓好了嗎’?我說抓好了’。就在這說話的一瞬間,我的手完全失控而被摔出去了,我不知是怎樣被摔出去的,我反覆試驗二次結果每次均被摔出,

我感覺就象觸電一樣的刺痛,每次都象在心臟部位被拍了一下,好像心臟被電擊而動搖的樣子,有一種奇特的震動而恐慌的感覺,至今仍記憶猶新”。這是澤井健一和王薌齋老師比武時的感覺,數十年過去了,澤井健一現已八十六歲仍在鍛鍊意拳,以求得到更高的深度。從他在太廟比武后一直到45年回國前都是經常和姚宗勳學拳並由王薌齋老師指導,並將他的得意門生佐藤聖二介紹到中國向姚宗勳學意拳,可以預見澤井健一對中國真正的武術—意拳卓絕的認識,現在他仍鍛鍊不止。

  澤井健一回國後創太氣拳(意拳),被譽為日本的拳聖。

  澤井健一是王薌齋先生唯一的外國弟子,他的著作中常常提到王薌齋先生。如他在向弟子談太氣拳中腕的使用有重要意義時提出王薌齋先生曾多次指導他用腕的內側。澤井先生說:“王先生對於對手攻擊過來的拳,總是用腕的內側迎著掛上,一下子把對方彈回去,好像把對方的拳吃進去,再吐出來。當時覺得不可思議,想這可能是神技,後想不讓被掛住,上下搖晃去攻擊,但總是被用腕彈回。

普通都是用腕的內側把對手引過來,再用腕的外側轉為差手(手向前,插向對方之意)、拂手(手向旁撥之意)攻擊。而像王先生用腕的內側也能攻擊的,確實不多。一般人幾乎不知用腕的內側,只是上下、內外來回擋,從感覺上不懂如何把拳吸過來。”因而,澤井認為王薌齋先生的這種技巧達到了絕妙的地步。

  但澤井健一談到他當年向王薌齋先生學習基本訓練,尤其是站樁時,還是有懷疑的。澤井先生說:“我是從開始見到王先生被他打了一頓後,才練站樁的。我每天在樹下站樁時總是想,這樣站著有什麼用?在真的動起來就能產生氣和力嗎?這樣想了大約三年,但如果要放棄,則有失日本武士的門面,懷著這樣的心情,但因實際交手時王先生確實非常厲害,所以,不論怎樣也想學到真正的技藝,當時像著魔一樣,一有空就站樁。”

  澤井先生回憶和王薌齋先生相會時王先生的形象說:“我和王先生相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在中國居住期間。王先生人並不高,行走的時候有點像鴨子一樣。”又說:“先生的腕很細,他皮膚搭拉在骨頭上,但一碰上就如木棍似的,與其說是硬,還不如說不知道有什麼感覺。

有一次同妻子去先生家拜訪,臨別時先生送到門口,我擋了先生一下說別送了,請回,王先生說沒關係,就反推了我一下,我感到他的手如圓的木桶。我想這可能是站樁的功夫。” 至於澤井先生師事王先生的原因,他說是由於和王薌齋先生交手時失去了自信,當即決心作王先生的徒弟,但被以“不收外國人作徒弟”而拒絕。經一星期的登門懇請,終於成為弟子。

  澤井健一在書中(《實戰中國拳法——太氣拳》,1976)寫道:“和王先生交手時,我是柔道五段,因而對自己的腕力有些信心。當我作為王先生對手時,我總是先抓王先生的手,想先施展我的手法,但都被王先生把我彈飛出去。因而我瞭解到想冷不防抓住王先生施展手法是不行的,所以我和王先生對手時,我要求先生作成對抓狀態,我想抓王先生的左袖和衣襟往外扔,如果失敗時再用寢技(自己倒下去的技巧),也許可以。然而,剛剛搭手的瞬間,我的右手就完全被扼住,而我突然被彈飛出去,我們幾次交手,結果都是一樣。而我每次被突然彈飛之際,心臟的部位也被輕輕打一下。當然,即使被輕輕打一下,我也感到刺痛和恐懼。就是這樣我還是不夠明白,我又一次想出了劍道。我用棒向先生打去,但先生手拿一根短棒撥開,終於我一棒也沒打著。學習之後,王先生輕聲說: ‘不管是劍,或是棒,都是手的延長。’” 。  

武林往事系列 | 日本拳聖澤井健一的傳奇人生

  我在那一瞬間完全失去自信,眼前一片黑暗,我只能求教於王先生,沒有其他辦法了。於是把先生常常說的站樁作為重點,每天不斷學習。學習當中我也明白了漫長的中國武術。以後,我又領會了大成拳,創造了太氣拳。因為我是外國人,我不稱大成拳,而使用氣字,從新的起點稱為太氣拳,得到了先生的許可。我在今日以能夠理解這種歷史拳法而自豪。

  我曾向中國最了不起的拳法家王薌齋先生請教真正的武道和真正的拳法,在這以前,我對武道,尤其是劍道和柔道是自信的,但自從師事王先生我才被教知真正的武道的偉大。

  以上言論成為外國知名的武術家談王薌齋先生,並以親身體驗對王先生的拳法,即王薌齋先生所代表的意拳(大成拳)武術作出評價。

  “拳聖”澤井健一先後收服大山倍達、克蘭巴赫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戰敗投降。澤井感到絕望,曾想到了死,經與夫人商量,他決定用槍先打死夫人和孩子,然後自殺。正在這時,有客來訪,原來王薌齋先生來了。面對恩師,澤井伏地叩拜,淚如雨下。王薌齋先生勸說道:“這是兩個國家交戰的事,你是個普通人,不必去死。即使再艱難也要堅持回國,要回去發展意拳!”還特別叮囑說:“我們這種拳已由張壁先生命名為‘大成拳’,你是外國人,不要用這個名字,回去以後自己在起個名字吧......帶著老師的囑託,澤井回到了日本,他不遺餘力地開拓發展著意拳事業。為了有別於“大成”二字,他的拳最初起名為“大氣拳”,最後命名為“太氣拳”。

  澤井健一後來在日本被尊稱為“拳聖”,他曾先後收服日本的空手道名家、極真流開山鼻祖大山倍達,和身高1.92米,體重110公斤的,獲歐洲空手道冠軍荷蘭的克蘭巴赫。......幾十年後他曾重提舊事,對恩師一句話打消他自殺念頭的事尤其感慨。

  在澤井健一的倡導下,日本太氣拳(意拳)日益發展壯大,影響迅速擴延,在日本享有極高的盛名。

PS:本平臺收錄的各武術前輩及武友的言論,只為個人學習,因個別圖文資料來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見諒。尊重原創作者版權,期望各友留言點評告知。

溫馨提示:網絡文章要結合自身的體證,是否適合自己,要辯證的看,不盲從。祝各位武運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