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銘的入展心得:學《聖教序》不得要領,轉學米芾行書取得成功

張文銘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行書作品《傅山十則》

張文銘的入展心得:學《聖教序》不得要領,轉學米芾行書取得成功

張文銘的入展心得:學《聖教序》不得要領,轉學米芾行書取得成功

黑龍江張文銘入展十二屆國展的行書作品《傅山十則》創作手記:

我學行書先從王羲之《聖教序》開始,然不得要領,轉而學宋人的行書,而被宋人的尚意書風所吸引,所以一直研習至今,尤其在米芾處著力最多,其次吳琚,旁涉宋代其他大家。

這次投稿作品,我以宋人筆意進行創作,在這過程中,對結字、章法、線條的粗細變化進行了反覆的調整,力圖達到一種率意灑脫的效果。其中加有少量的草字,增加了結字的變化,同時使整體的節奏得到了調節。

張文銘的入展心得:學《聖教序》不得要領,轉學米芾行書取得成功

張文銘的入展心得:學《聖教序》不得要領,轉學米芾行書取得成功

作品局部

王羲之的《聖教序》是學書者繞不過去的一座山,歷史上的書法家幾乎都學過《聖教序》,但因為《聖教序》是集字刻石作品,不善學者往往難得其筆法章法要領。初學行書,在無明師指點的情況下,從《聖教序》入門反而不及學宋人行書有章可循,張文銘的學書經驗就證明了這一點。可見,學書法不可好高騖遠,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正確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