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的紅色革命舊址

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

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1932年4月~1934年1月) 位於仙源鄉月山下王家屋,該屋坐西朝東,背靠青山,面臨稻田,土木結構,成“凹”字型,分正屋和側屋,側屋東面為“山”字型垛子牆。兩層,每層5廳10房,互相連通。正廳後牆上還保留著原書寫的“辦公廳”字樣。全屋總面積748平方米。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撥款修繕。1980年,修復後進行復原陳列,現陳列室宣傳的有省委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少共湘鄂贛省委辦公廳等,1984年9月,湘鄂贛革命紀念館新館在縣城建成後,將大部分文物移交紀念館收藏。1959年頒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載的紅色革命舊址

這是以前的老圖片,現在已經修繕一新


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1932年4月~1934年1月) 位於仙源鄉橋頭王家大屋(現仙源鄉政府大樓旁)。該屋坐東朝西,兩幢並列相銜接。南棟有高達10米的風火牆。土木結構,平房,分前後兩進,各有12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兩旁的照枋上還保存著當年書寫的標語“列寧之路”、“馬克思路”。全屋共4廳20間房,總面積1010平方米。該舊址建於清咸豐年間。1955年由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撥款修復。1959年頒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10月21日,在由紅色之旅萬里行組委會、江西省旅遊局主辦,江西日報、江南都市報、大江網協辦的“江西百姓喜愛的十大紅色旅遊景點”評選活動中,仙源鄉“中共湘鄂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群”以20320票,排位第五入選。2006年5月,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舊址批准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萬載的紅色革命舊址

這是以前的老圖片,現在的已經修繕一新


縣城毛澤東舊居

縣城毛澤東舊居 康樂鎮豬子墟路31號。該屋坐西朝東,系磚木結構民房,1969年按原貌修復,面積100平方米。1930年8月12日下午,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紅一軍團從宜豐出發,到萬載縣城後,毛澤東在此屋住了一個晚上。

萬載的紅色革命舊址

黃茅毛澤東舊居

黃茅毛澤東舊居 即黃茅鎮橋會公房,該屋坐西朝東,磚木結構,一廳兩房,廳堂後有一天井,天井兩邊各有一小廳。於1977年修復進行復原陳列,面積80平方米。1930年8月18日,毛澤東到達黃茅後住在這裡。當天,毛澤東、朱德在黃茅主持了高級軍事幹部會議,作出了殲滅文家市之敵的英明決策,發佈了《向文家市進軍的命令》。第二天,又寫了一封給贛西南特委轉閩西特委並轉中央的信。

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舊居

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舊居 在官元山西南6.5公里處的過山堝謝家上屋。該屋坐東北朝西南,背依青山,土木結構,上蓋青瓦,前後分水,面積為983平方米,民國民居。1929年8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從湘贛邊境返回湘鄂贛邊區。8月8日,部隊從永新出發,10日到達蓮花,11日抵萍鄉,14日,又一次攻克萬載縣城,繳獲了大量的物資,取得了返回邊區的第一個勝利。接著向萬載、銅鼓縣邊境遊擊,消滅了萬載高村的一個靖衛團。紅五軍軍部駐“萬四區邊特處”。後彭、滕率領的紅五軍與黃公略帶領的湘鄂贛邊境支隊匯合,同住於此。他們在萬載活動達數月之久。在此,參加了湘鄂贛邊特委在官元山城坑召開的“九·二”擴大會,決定紅五軍與邊境支隊合編,統稱紅五軍。下轄5個縱隊,軍長彭德懷、副軍長黃公略、政委滕代遠、參謀長鄧萍。10月中旬在此召開過紅五軍軍委會議和五軍隨營學校支部會議。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風塵僕僕,轉戰萬載城鄉,動員和教育群眾,發展革命組織,壯大革命武裝,加強湘鄂贛的武裝割據,對革命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1983年10月,該舊居經萬載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湘鄂贛革命紀念館 1960年籌建,館址原設仙源月山下中國共產黨湘鄂贛省委舊址,1962年5月1日開始預展,1963年9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共分3部分12單元,有291件展品。“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衝擊,停止開放。1982年在縣城籌建新館。1983年10月破土動工。1984年9月建成。新館位於縣城寶塔路中段,佔地1474平方米。1985年10月18日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典禮,原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江渭清題了館標,南京軍區政委杜平題了詞:“欣逢開館日,緬懷眾先烈,學英雄精神,成未竟事業。”館舍坐東朝西,面朝大街,是一座磚瓦結構的仿古建築,四合院式,外形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紀念館共有6個展廳,建築面積580平方米。整個陳列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鬥爭歷史。首為序廳,後分3部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的鞏固和發展;堅持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

萬載的紅色革命舊址

革命烈士紀念館

革命烈士紀念館 萬載縣革命烈士紀念館是經省政府批准公佈的省級烈士建築保護單位。全館佔地6畝,座落於縣城沿河東路128號。1995年6月,被縣委、縣政府授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年9月,投資12萬多元裝修了該館門面和擴建了店面,通過裝修、擴建,該館黑色的花崗岩館面,金碧輝煌的琉璃瓦和金光燦爛的館標及對聯,相互對應輝映,把整個烈士館的臨街門面裝點得更加雄偉、莊嚴,展示了老區黨政和群眾對褒揚和慰藉革命先烈的心願,再現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風貌。


萬載的紅色革命舊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