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男低音歌唱家有沒有?

演盡了世間所有的繁華


中國真正能稱得上的男低音歌唱家應該是……原上海音樂學院的溫可崢教授,上世紀七九年曾為電影《苦惱人的笑》配唱了一首歌《誠實的眼睛》而紅遍全國,東方歌舞團的彭康亮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因演唱臺灣校園歌曲《龍的傳人》而紅,但彭康亮屬於偏低音的男中音歌唱家,而當紅的上海音樂學院院長昌永教授屬於偏高音的男中音歌唱家,偏高音的歌唱家有原空政歌舞團佟鐵鑫,原總政的楊洪基,而現在男低音較出名的歌手現中央軍委政治部文工團的青歌賽流行唱法金獎獲得者《聲入人心》第一屆的王淅,另外一個是趙鵬,都屬於男低音範疇。男低音只能是屬於西洋美聲唱法歌劇當中扮演老人,所以在中國基本沒有多少聽眾,屬於小眾藝術,王淅,趙鵬都是跨界唱流行歌,各自都有一些粉絲,中國民族聲樂沒有男低音,男中音,也沒有女中音,戲劇女高音,沒有花腔女高音,所以不被世界聲樂界認同。


手機用戶55996346070


1、廖昌永。\r

1968年10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郫縣,中國內地男歌手。\r

1995年碩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繫系主任、教授,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上海音樂協會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上海青聯常委,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上海市委委員,九三學社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r

廖昌永的熱門歌曲有《愛上你是一個錯》,《錦江放歌》,《世界夢想》。

2、劉和剛\r

1977年11月26日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拜泉縣,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空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畢業於黑龍江藝術學校和解放軍藝術學院。\r

1992年考入黑龍江藝術學校哈爾濱分校,1997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1994年11月師從楊博亞教授學習聲樂1997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師從孟玲教授。\r

2001年考入空政歌舞團,2003年2月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並演唱《歡聚一堂》 。\r

2006年獲第十二屆“隆力奇”杯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榮獲民族唱法專業組金獎。\r

2009年發行專輯《媽媽》。2012年在春節聯歡晚會表演相聲《小合唱》。\r

2015年2月18日,劉和剛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並演唱《拉住媽媽的手》。\r

劉和剛的代表作品有:《離家的時候》,《祖國的海洋》。

3、佟鐵鑫\r

滿族,1958年11月出生於遼寧省錦州市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現任空政歌舞團獨唱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r

自幼隨父—聲樂教育家佟笑夢學習聲樂,受到了嚴格正統的啟蒙訓練;1976年入伍,1979年考入空政歌舞團任獨唱演員。1981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楊彼德等著名的聲樂教育家學習。\r

曾經創作出《常回家看看》《好日子》《越來越好》以及春節晚會上謝小東與孫燕姿合作的《與世界聯網》和這首《妻子辛苦了》的詞作家。

4、楊洪基\r

楊洪基,男中音歌唱家,1941年2月8日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 祖籍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俚島鎮,總政治部歌劇團演員隊一級演員。 \r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男中音歌唱家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一級演員、解放軍藝術學院聲樂系教授。少將軍銜。\r

1959年,考入大連歌舞團歌劇院。1962年,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歌劇團。\r

197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參演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音樂劇《新龜兔賽跑》。\r

2010年,參加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7週年文藝晚會和“魅力東方”新年晚會。先後榮獲“五個一工程獎”、“文華表演獎”、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金唱片獎、中央電視臺音樂電視金獎等。\r

楊洪基的代表作品有:《橘子洲情思》,《澳門歌謠 》。

5、張海慶\r

張海慶,男中音歌唱家,籍貫內蒙古包頭市,1993-1996年就讀於內蒙古藝術學院附中,學習美聲唱法,師從古月明教授。\r

2002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歌劇演唱及歌劇表演專業,中國音樂學院聲歌系,師從於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宋一教授。\r

代表作品有《花木蘭》、《再別康橋》、《木雕的傳說》。

6、袁晨野\r

袁晨野,男,中音歌唱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美國皮博迪音樂學院以及休斯頓大歌劇院歌劇培訓中心,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r

袁晨野出生在一個音 樂家庭,父親是少年宮的音樂創作教師,母親是少年宮的聲樂教師,1980年——1982年間,他在大連少年宮學習手風琴並參加了綜合音樂班,學習樂理、聲樂和作曲,1982年輸送到瀋陽音樂學院附中,1985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r

1996年,袁晨野獲得了赴美深造的機會。\r

1996年旅美前,是中央歌劇院 國家一級演員、文化部直屬藝術表演團體演員應聘資格評審委員、文化部優秀專家、中國音協會員、全國青聯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2005年回國任教\r

主要作品有《弄臣》,《唐磺》,《茶花女》,《福斯塔夫》,《波希米亞人》,《拉美摩爾的露其婭》,《浮士德》,《卡門》,《愛情的靈藥》,《丑角》,《外套》,《奧菲歐》,《瑤姬傳奇》,《鬼雄》,《拉美摩爾的露其婭》,《尼克松在中國》。

以上簡單介紹了幾個,還有很多男中音,如楊共基(較低男中音)、劉克清、廖昌永、、袁晨野、傅海靜、黎信昌、修鐵鑫、馮國棟(年輕新秀)等。








精品視頻每日更新


有,原東方歌舞團男低音歌唱家彭康亮,代表作《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 張學友 我真的受傷了 如果這都不算愛

郭品超 趙鵬 品冠 掌心 李玖哲 我會好好過

說實話 中國低音歌手很少,可能是更中國人欣賞的習慣有關係 外國的就比較多了 中國的男低音很少,有人甚至認為中國沒有男低音,也難怪,因為聽不到。其實,在中國男中音也屈指可數。一段時期男聲女性化的歌曲風靡一時,幾乎讓人感到中國不再有真正的男聲了。 本人沒有經過任何專門的聲樂訓練,只是自然的音域寬廣低沉,從低音兩點G到高音一點G,跨越三個八度。因為有了網絡才能得以展示和傳播,自我製作,缺乏專業設施,當然水平也比較低,不足之處很多。


王小丫說電影


中國有男低音,上海以前有溫可崢(在上海工作了五年)、中央音樂學院有吳天球,現在有沈洋都是標準的男低音歌唱家。


楊惠平799


武漢音樂學院李大新


男高音歌唱演員


中國男低音有沒有,中國最佳男低音~趙鵬,我喜歡低音歌曲,我喜歡趙鵬低音歌曲。俗語~護泥成牆,護人成王,人抬人高,水漲船高,趙鵬我最愛


高盛26


男低音其實極少,多數還是屬於低男中音。中國學習西洋唱法以來,俄羅斯學派唱法流行,但男低音學習侷限於身體。西方著名的意大利美聲唱法,中低音聲部是一短板。德國及中北歐長於演唱藝術歌曲和瓦格納樂劇的德國歌唱方法影響面小。

.

中國男低音到建國之後,達到一定演唱水平高度,但多數還是低男中音。他們的個人藝術修養和表現都有限,很多人的知名度並不高。真正可稱著名,或有知名度的,可以說屈指可數。

.

國際上也是一樣,相比其他聲部,優秀的男低音少,演出市場需求很大。西方歌劇舞臺,尤其佔據國際歌劇半壁江山的德國各大歌劇院,一些男低音角色也不得不由低男中音承擔演唱。

.

我國男低音及低男中音還是有一些,只是他們多數再優秀,也沒有什麼影響及知名度。如很少人知道的原上海樂團優秀的低男中音殷誠基(說他是著名鋼琴家殷承宗兄弟更為人所知)。

.

著名歌唱家級別在全國有影響的,文革前有吳天球、溫可錚和總政寇家倫(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出現的唯一帶低音歌唱);改革開放以後有田浩江等,現在大家都熟悉的有沈洋、馬家三子等;還有活躍在海外上的崔宗順、李曉良等。

.

閩南人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閩南人唱歌是很厲害👍。福建的福州廈門等地的歌唱,及專業院團合唱隊中,閩南人所佔比數字很大,且從知名歌唱家等級來說,除了上述吳天球、殷承基,還有一個低男中音吳培文,他們都非常優秀。


南伯陽


王凱平,朝鮮族,原中央歌舞劇院演員,他唱的俄羅斯歌曲跳蚤之歌,那才是真正的男低音


王尚10


答.是揚洪基老師.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堵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兩隻紫燕


吳天球是與溫可崢同時期的男低音歌唱家。他極少出現在商業演出中,全身心投入音樂教育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