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賽中五個位置的站位示意圖是怎樣的?

玩的就心機


隨著籃球與時俱進的發展,傳統意義上的1到5號位已經發生了改變,位置開始模糊化,大個子球員可以打控衛(西蒙斯和詹姆斯),小個子球員同樣也能司職內線(格林和蔡恩),這一趨勢還會隨著人類身體的提升和進化,進一步加深。

當然再怎麼演變,籃球場上這五個位置的站位和作用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五個位置。

1號位:控球后衛(PG-Point Guard)

這個位置也稱組織後衛,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頗有指揮員和導演的意思。

通常這位置的球員身高並不高大,為了能得到更好的視野,一般來說站在弧頂和罰球線附近,能更好的傳導球,而且也不容易被包夾導致丟球失誤。

2號位:得分後衛(SG-Shooting Guard)

這個位置也稱攻擊後衛,主要具備兩項能力,一是有很好的持球單打能力,二是極為穩定的接球跳投和三分投射能力,對於穩定性有著重要要求。

通常這個位置的球員身高要高於控衛,位置會根據能力作用而定,一般來說是選擇埋伏在45°的弧頂位置,也可以有在高位單打的戰術,可中遠跳投可突破上籃,位置並不一定。

3號位:小前鋒(SF-Small Foward)

這個位置也稱前鋒,是隊內主要的得分者,能中距離投射,突破得分,突破分球等,是一個較為全面的位置。

他們一般站在在三分線內且罰球線外,除了因為進攻的原因,在防守的時候,小前鋒通常也需要負責搶斷和籃板球。

4號位:大前鋒(PF-Power Foward)

這是一個藍領的位置,盡幹一些辛苦活和髒活,一般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當然他們同樣也要具備一些進攻能力,背籃單打和一定的中投能力。

這個位置的球員對抗性很強,尤其是有著不俗的力量,因為主要工作就搶籃板,所以他們的位置也很簡單,就是鎮守籃下附近。

5號位:中鋒(C-Center)

這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攻防兩端比較核心的位置。所以他們的位置基本是在三秒區、罰球弧以裡一帶活動,不管是傳統中鋒還是其他類型的中鋒,只要是場上打這個位置的,就必須要經常落到這個位置來接球、策應。

當然如今的籃球趨勢也導致了,很多中鋒會拉開空間,跑到三分線外投射三分。

單純熱愛籃球,純屬個人觀點

歡迎大家點評,我是右手邊的上帝


右手邊的上帝


籃球比賽中五個位置分別是:

控球后衛(PG) 控球后衛(Point Guard)是球場上拿球機會最多的人。他要把球從後場安全地帶到前場,再把球傳給其他隊友,這才有讓其他人得分的機會。如果說小前鋒是一齣戲的主角,那麼控球后衛便是這出戏的導演。比如克里斯保羅。

得分後衛(SG) 得分後衛(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不難得知,他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不過也就因為如此,他的外線準頭與穩定性要非常好。比如科比布萊恩特

這兩個位置的球員一般是在外圍進攻,但是也有內線穿插,形成錯位或是突破分球或是突破之後進行第二次組織。

小前鋒(SF) 小前鋒(Small Forward)乃是球隊中最重要的得分者。對小前鋒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能得分,而且是較遠距離的得分。小前鋒一接到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如何把球往籃框裡塞。他可能會抓籃板,但並不必要;他可能很會傳球,但也不必要;他可能彈跳很好,但仍不必要;他可能防守極佳,但還是不必要。小前鋒的基本工作,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比如勒布朗詹姆斯

大前鋒(PF) 大前鋒(Power Forward)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比如安東尼戴維斯

中鋒(C) 中鋒(Center)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他多數的時間是要待在禁區裡賣勞力、賣身材的,他在攻在守,都是球隊的樞鈕,故名之為中鋒。比如奧尼爾

一般來說,大前鋒和中鋒主內,得分後衛和控球后衛主外。現代籃球和傳統籃球相比,提倡小個陣容,淡化中鋒,球風講究快和靈活多變、球員之間的位置也在不斷變化,經常出現死亡五小的現象。即使是中鋒也具有後衛那樣的組織能力,比如約基奇,因此他們在場上的位置可以說是變化無窮,小打大,大打小。開場跳球站位:中鋒站裡面跳球,其餘球員站四周。罰球站位一般是罰球運動員站罰球線罰球,中鋒和大前鋒站籃板左右兩側,當然也有例外,如中鋒或大前鋒罰球時,其他球員相應調整站位。


金石足籃


控球后衛(PG--Point Guard)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得分。

得分後衛(SG--Shooting Guard)由其字義我們不難得知,他在場上是以得分為主要任務。他在場上是僅次於小前鋒的第二得分手,但是他不需要練就像小前鋒一般的單打身手,因為他經常是由隊友幫他找出空檔後投籃的。

小前鋒(SF--Small Forward)技術非常全面,基本可以勝任場上任何一個位置,也叫鋒衛搖擺人,主要任務就是得分 得分 再得分。

大前鋒(PF--Power Forward)NBA最佳陣容在隊上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 大前鋒,有時稱作強力前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在中國也有「二中鋒」的說法。

中鋒(C--Center)中鋒,顧名思義乃是一個球隊的中心人物。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板球的保護。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


體育美文段子手


 NBA籃球場上的位置可以分為控球后衛、得分後衛、小前鋒、大前鋒和中鋒。這些劃分主要是基於戰術的調配,在進攻中一般沒有特別具體的站位,只有大概的移動範圍或者移動方向等,在防守的時候要根據具體的戰術和對方戰術來佈局。

  一、控球后衛

  控球后衛,又叫組織後衛(PointGuard),是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固定位置。控球后衛往往是全隊進攻的組織者,並通過對球的控制來決定在恰當的時間傳球給適合的球員。控球后衛典型的進攻模式就是在對手得分之後,由控球后衛在底線運球,開始一輪新的進攻。這個位置要求球員具有良好的傳球技術和敏銳的比賽觀察能力。人們往往通過助攻次數而不是得分的高低來衡量一名控球后衛的成功與否。同時,一流的控球后衛往往也能夠有效地跳投,並能夠通過外線投籃威脅對手。

  控球后衛的特點

  一般控球后衛都是各隊陣容中身材最小巧的球員,但在現代籃球中也有很多像NBA中的魔術師約翰遜這樣高大的控球后衛。籃球比賽在發球後,通常由控球后衛通過運球將球運過半場並將球傳給隊友來發動進攻。所以一般擔任控球后衛的隊員都是隊內控球能力最好,助攻能力最強的球員.控球后衛往往在球場上擔任領導者的角色,很多球隊都由控球后衛來決定進攻套路。控球后衛需要很強的控制比賽的能力,需要掌握比賽雙方的進攻時間和比賽時間,控制比賽的節奏,將球輸送給位置最好的得分手上。所以控球后衛又常常被稱為是場上的教練。

  二、得分後衛

  得分後衛(ShootingGuard),是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固定位置。一般擔任該位置的球員身高和體格都低於前鋒球員,但在速度上具有優勢。他們往往是比賽中最好的跳投手,但往往也能上籃。許多得分後衛都可以兼任小前鋒。大多數得分後衛的身高在6英尺3(如本·高登)到6英尺8(如特雷西·麥格雷迪)之間,體重通常在190到240磅之間。

  三、小前鋒

  小前鋒(SmallForward),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傳統上以進攻得分為主要任務,強調快速推進上籃的能力。隨著各種半場進攻戰術以及三分線的發展,現今籃壇的小前鋒除了速度以外,往往還被要求具備運球突破以及長距離投射的能力。由於強調速度多於強調力量,小前鋒通常較大前鋒靈活,而體格不如大前鋒壯碩。受限於人類先天的體型條件,能夠達到小前鋒技術要求的籃球運動員,很少有身高超過2米10的;以現今世界男子籃壇的一般水平而論,通常小前鋒的身高介於1米96(6呎5吋)與2米05(6呎9吋)之間。由於對靈活走位及外圍投射能力的要求,在現今的籃球場上,許多優秀的小前鋒球員往往也可兼任得分後衛;能夠兼打這兩個位置的球員通常被稱為“搖擺人”。

  四、大前鋒

  大前鋒(PowerForward,有時稱作強力前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在中國大陸也有“二中鋒”的說法。一個典型的大前鋒是球場上體格較壯,而仍具備一定速度的球員。傳統上,大前鋒被要求利用他們壯碩的體型,在籃下積極強攻並爭奪進攻籃板球;而在禁區防守和防守籃板球的保護方面,則被認為是中鋒的主要任務。但在現今的籃球趨勢中,由於中鋒球員的靈活度,以及前鋒球員的高度均有普遍提升,導致兩者之間的區別日益模糊。查爾斯·巴克利與卡爾·馬龍是公認大前鋒位置的代表性人物。現今世界籃壇中著名的蒂姆·鄧肯與保羅·加索爾,由於兼具過人的身高(2米13,7英尺)以及靈活的身手,在所屬的職業球隊當中常以大前鋒位置上場,而在國家代表隊當中則以中鋒位置上場。另外,德克·諾維茨基雖然常以大前鋒位置上場,但他經常運用運球切入、長距離跳投等技術,使其球風有時更接近於一名典型的小前鋒。

  五、中鋒

  中鋒,籃球比賽陣容中的一個位置;一般都由隊中最高的球員擔任,傳統上強調籃下的防守,以及防守籃板球的保護。由於具有身高的優勢,一些具備進攻天份的中鋒球員也常常成為在禁區附近投籃得分的主要進攻點。中鋒雖沒有固定的“身高標準”,但以現今世界籃壇的一般水平,男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2米08(6呎10吋)以上,女籃中鋒的身高普遍在1米90(6呎3吋)以上。在技術統計上,中鋒通常能貢獻最多的蓋帽數,且常能達到較高的投籃命中率(Fieldgoalpercentage)以及籃板球績效。在現今的國際籃壇以及職業聯賽當中,中鋒和大前鋒經常有條件相似的球員擔任,或被賦予相似的任務,因此已難以明確區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