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如何種植楊梅樹?

愛情之死神


楊梅是我國南方特有的水果,楊梅及楊梅酒具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的功效,即使多吃也不會傷及脾胃,並且還有解毒祛寒的作用。但還是要提醒一下患有潰瘍、血糖過高的患者不要食用。這一篇文章主要是講解一下怎麼種植楊梅樹,你準備好了嗎?

種植選擇

  時間:楊梅樹繁殖一般在2~3月開春前後,這時氣溫也開始回升,陰天或雨天最好。

  土壤:楊梅樹喜紅土或黃土,土質鬆軟且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最好。

  溼度:保證雨水充足、溼潤得度,楊梅樹酒結果早,並且產量高、品質好。

  溫度:楊梅喜溫暖氣候,最適合生長的平均氣溫在15~20℃之間。

  光照:陽光照射較少的楊梅樹,樹體生長會比較好,而且果實碩大多汁。

施撒肥料

  楊梅樹需補充適當的氮肥,非常喜愛鉀肥(東魁楊梅忌磷肥),鉀肥可以提高楊梅果實含糖量。秋季施重基肥可以使楊梅樹積聚大量營養,保障花芽分化,花器官發育。配合秋剪的作用,可使得母枝上呈春梢茂盛的狀態。

  一年施多次肥料,每次量不用過多。從3月份枝梢發芽開始,每月施一次肥,每次0.1~0.5公斤,一直到7月份夏梢停止生長。9~10月份施基肥,每株農家肥(複合肥)10~20公斤。施肥量隨樹齡增大而稍增加。

對於已經開始結果的楊梅樹,在楊梅硬核期間(一般在4月份)。每株施草木灰5~10公斤,或著鉀肥1~2公斤,或含鉀複合肥2~2.5公斤,這樣能提升楊梅品質。

澆水要點

  水對楊梅樹的影響不僅在於果實產量與品質,還會影響楊梅結果狀態以及壽命。楊梅樹需要水分,但並不是水分越多越好。適度的缺水能促進樹根往深處扎,並儘早進入花芽分化階段,使楊梅樹早結果,提高果實的含糖量等。

  給楊梅樹澆水不要等到已經明顯看得出缺水了才澆水,這對楊梅樹的生長和結果將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楊梅樹灌水時間一般分為兩個時期:

  (1)催芽水。在楊梅樹發芽前後到開花前期,保證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可促進新梢的生長,增大葉片面積,為豐收打下基礎。

  (2)催梢水。新梢生長和幼果膨大期,此時楊梅樹的生理機能最旺盛。若土壤水分不足,會致使幼果皺縮和脫落,並影響根的吸收功能,減緩楊梅樹生長,降低產量。

  楊梅樹最適宜的灌水量是在水分溼潤楊梅樹根系範圍內的土層,灌溉完成後將楊梅樹底部覆蓋雜草或塑料薄膜,以利於保溫保溼。





閩鄉小志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關於如何在農村種植楊梅?說到楊梅,我還是很熟悉的,我老婆就是浙江蒼南那邊的,他那邊有個種植基地,每年的產量一年比一年好。個頭特別大,顏色特別紫紅,口感超甜。銷量也還是不錯的,一上市就很多經銷商過來搶了。我瞭解到歸類了下如下:

1、挑選樹苗

對比多種苗種,然後要看下楊梅樹苗葉子要多為綠色,葉子比較茂盛的,說明還能生長,可以移植栽種。沒有枯萎,比較挺拔的這一類。觀察樹苗的乾枝部,根鬚多不多,多的肯定存活率就高,那種就剩幾根的,都快枯萎肯定不能要。

2、挑選合適花盆 、土壤

一些有經驗的種植戶他們都會選一些合適花盆。因為楊梅樹屬於小喬木,長大了佔用地方就會蠻大,在移來一些合適土壤,土壤要求也蠻高的,最好是酸性的。選擇砂質土最好。往花盆裡填三分之一的土壤,把樹苗豎著種在土壤裡,一定要保證樹苗筆直不要歪歪扭扭。不是特別烈日炎炎感覺澆一點水就好。因為楊梅樹水分多了,根部樹木自身就會爛掉。

3、合理栽種按時間修剪整理

等長大到一定程度,修剪樹葉是必須要的步驟。修掉一些分枝樹杈,有利於營養集中供給,不會因為分散,影響到樹木發育情況。主要分幾個步驟,第一步:將樹苗栽入土中把它的頂部樹杈給剪掉,促進樹木發芽發育。第二步:當果樹發芽後,減掉下面所有的芽,留上面一部分分芽。第三步:等來年留下2到2根主要的樹枝,把其他分叉全減掉。在主枝留二三個新芽,讓它們繼續分枝。

結合上面一些方法在加一些經驗,在在種的間距也是很有要求的,不能長大了這顆樹葉擋住另一顆,間距一定要大,隔開幾米。這樣才能有充足陽光照射,補充光源,光合作用下才能長的大,長出來量才會多,營養供給充分了,味道口感就會得到保證,希望我的一些見解能幫到你,謝謝!





報錯專業的小斌


”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價千金“,每到五月末,紅紅的楊梅掛滿枝頭,天南海北的客商們就會匯聚在楊梅林準備收取最新鮮的楊梅,不時的也會摘幾粒初夏的楊梅,酸酸甜甜沁人心脾,同時客商們摘楊梅也是為了討一個好彩頭,畢竟初夏的楊梅一顆價值千金。那麼小夥伴們知道楊梅樹怎麼在農村自家地裡種植麼?下面小農人就帶大家來了解下楊梅樹的種植技巧。

一,挑選合適的樹苗進行定植

”根正苗紅“,一個好的楊樹苗對於楊梅樹的成長極為重要,因為楊梅不耐寒,不耐強光,所以在選擇楊梅苗時一定要選擇葉子茂盛、根系健壯無蟲害的楊梅苗。出現枯萎或者根系不發達根鬚較少的情況就可以直接放棄了。在定植的時候一定要先施一遍底肥,最好是腐熟度高的農家肥,因為楊梅苗前期所需的營養成分較多,而農家肥具有這個優勢。最後就是覆土,覆土高度一定要高於地面5公分左右,主要防止有過多雨水天氣對楊梅苗進行雨涮,出現漏根爛根的情況。

二,肥水管理

楊梅的生長週期較長一般4-5年即可掛果,8年後才進入盛果期,所以在栽種的第一年可以套種一些別的蔬菜,比如生菜、油麥菜等,既可以給楊梅提供充足的水源,也可給楊梅提供更多的營養成分。

楊梅幼樹時期的肥料最好以一些速效肥料為主配合氮、磷、鉀肥根據實際生長情況進行施肥,也可以適當的參雜著些輔食度較好的土肥,可以給幼樹提供更好的營養。成年樹的時候可以主要施農家肥,如果農家肥不足的話可以施過磷酸鈣1-2公斤;或每株施硫酸鉀1千克加尿素0.2千克等肥料。在果實的發育期可以適當的施葉面肥,保證期果實營養的吸收。楊梅樹怕土壤過溼,所以在水分管理上儘量要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楊梅樹根發生爛根現象。

三,合理的整枝修剪

楊梅樹形以自然圓頭形為主。幼樹時修剪定型,把樹苗栽入土中後,把枝頭頂部一些小的分叉都給減掉,使之營養集中在主幹上並促進其生長。果樹發芽進行修剪主要是在果樹發出新芽之後把剩下的芽全部減掉,只留新芽即可。在翌年4月份的時候修剪就是把主幹和分叉出來的主幹留下,剩下的小枝頭都可以剪斷,保證其主幹的營養吸收。

四,病蟲的防害

雖然楊梅的病蟲害較少,但為了保證其安全可靠的生長,病蟲防害的過程還是不能少的,楊梅主要的蟲害有長白蚧、卷葉蛾和袋蛾類害蟲。主要病害有褐斑病、赤衣病[2] 等。瞭解了相關的病蟲之後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防治,比如加強樹木的日常管理,保證其營養吸收到位,讓其長勢喜人,還有就是及時剪除病枝和枯死枝,防治其病害進行傳染。

只要做好以上四步,那麼在種植楊梅上就不會有什麼太難的問題了,而且我們在種植過程中一定要本著科學、認真、負責的態度,不可馬虎。那麼在經過幾年的風風雨雨後,我們就可以每年在初夏來臨之際坐在自家的楊梅園摘最新鮮的楊梅了,其味美哉美哉。


布衣小農人


楊梅雌雄異株,但不授粉也能結果。


土球需稍大,而且楊梅帶菌根,移栽時最好帶些原土(土內的楊梅根瘤菌,幫助楊梅根吸收和分解營養物質),以利成活和迅速生長。土壤酸性土為好。

梅一般偏好用大苗移栽。培育楊梅應在3~4年後移植,株距以4m、6m為宜,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

挖穴規格視楊梅苗木粗細而定,以長0.5~0.8m×寬0.5~0.8m,深0.4~0.6m為宜。移植前,應在穴底部施足基肥(也可在種植成活後追肥)。

楊梅大苗必須帶土團,土團大小依苗木而定,一般胸徑3~5cm帶土團直徑為15~30cm。楊梅起苗時,先挖去土團周圍土壤,用草繩將土球上部縛牢並紮緊,以防土團鬆散。

然後將底部土挖去,切斷主根,輕抬至地面,再用草繩將整個土團縛好、扎牢。

楊梅栽植前應根據實際需要的樹型進行合理修剪枝葉,以防水分過度蒸發造成乾枯。

苗木放入栽植穴後,應將草繩四周剪斷,以利填土時緊密結合,並使草繩易腐爛,栽好時苗根際表土應高於地面5~10cm,並澆透水一次,視移栽季節考慮蔽蔭情況,成活率一般可達95%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