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筆者小時候,是在一條“大河”邊長大的,每天下了學或者是在寒暑假都和小夥伴們到河邊去玩,有時候趁家人看管不到時機還到河裡“扎個猛子”,但最終換來的是幾句狠狠的斥罵或者屁股上火辣辣的疼。所以,更多的時候是在岸邊抓那些擱淺在沙灘上水坑裡的的魚、蝦、蚌、蟹,或者是看遠方的渡口的擺渡人拉著鋼絲將渡般來兩岸來回運客。

但有一次一個發著轟轟巨響、有著尖銳汽笛的怪船卻把小夥伴們都嚇的夠嗆,旁邊的大人卻不以為然,說在20多年前這種船來來往往的多了去了,後邊還拖著一大串拉著貨物的船。就是河水少了,這類的船才不多見了。

這一年是1980年左右。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河流域圖

等到再大一些的時候,經過上學、就業,眼界比上一輩有了很大的開闊,才知道小時候身邊的那條河名字叫作“衛運河”,是我國海河流域的一條支流,是一條名氣和影響不小但水量真不算大的河流。她在歷史上是曹操開鑿的白溝、是隋煬帝開鑿的大運河永濟渠,在宋代之後是御河、到了明代被稱為衛河,直到清代咸豐之前這條河流一直是皇家糟糧運輸重要通道,在河道兩岸促成了一串富庶的城市、鄉村。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元代的御河與會通河

但由於這條河流受臨近的黃河改道、氾濫的影響,也經常成為黃河水流北溢、氾濫的輸水通道,給兩岸人民帶來深重的苦難。最終還是黃河在1855年的改道,終結了大運河在黃河以北的繁忙運輸的歷史,隨著淤積加重和水量的減少,航運結束。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光緒三十一年的山東省地圖,工,黃河已北流阻斷了運河,但圖上依然顯示連通

而衛河由於在元代時大運河從山東省臨清取直南下,由運河運輸的主航道變為主要溝通河南北部、直隸(河北)南部地區的糟糧通道後,上游還有衛河、漳河兩條漂流供給水源,一直保持著一定的運力。在1948年由衛河和漳河匯合處館陶縣的徐萬倉村到德州四女寺水利樞紐一段改名為“衛運河”。這時候,衛運河的輪船依然能夠上溯到新鄉、道口。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上圖為光緒年間地圖上的河南北部的新鄉、道口,道口還因為道清鐵路與衛河成為了水陸聯運樞紐,今天焦作的煤可以道清鐵路、衛河、衛運河直達天津出海。

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由於大興水利樞紐建設,上游截水建水庫,中游建設蓄水閘、壩,徹底把衛河、衛運河航運的功能給廢掉了,不過由於當時工程技術條件的限制,部分水利工程建設進程緩慢,衛運河裡的水流尚能支持小噸位航運的需要,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某機構的衛星圖片上還能看到山東省德州市、河北省館陶縣城附近的河面上依然有成串的運輸艦隊。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衛星圖上德州運河裡的船隊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衛星圖上館陶縣城附近的船隊

時間到了1970年,衛運河主要水源之一的漳河上游的嶽城水庫最終建成,開始蓄水,衛運河水逐漸不足。隨著各地的水庫陸續投用,已經無法支持航運,成為了季節性河流。筆者開篇時所講的情況正是衛運河最後的輓歌。從那之後,隨著國家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兩岸的工廠紛紛選擇把衛運河道作為了排汙的通道,在筆者的記憶裡,上個世紀的80年代後期、整個90年代,衛運河的水是發黑、發臭、毫無生機的。

進入20世紀後雖然經過大力治理,水質有了大的變化,但河水的水量始終不大,僅有的幾次需要當做“洪災”對待的過水,也是上游因為降雨量過大,嶽城水庫洩洪所致。這幾年,這條河流甚至在夏季豐水季時還斷流、乾涸,今天盛夏時候7月底,筆者趕到了衛運河的源頭——衛河、漳河的交匯處,發現每年應該是水量最大的時節,這裡露出了白花花的河床,像是大地上一道刺目的傷疤,讓見者心中隱隱作痛。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常年乾涸無水的這條河流,為何能夠列入大運河的重要組成部分?

照片正面為衛河方向、右側為漳河,為上游。左側為下游衛運河

雖然知道最近幾年,由於氣候原因,降雨量偏少,上游也是處於少水的狀況。但看到這種情景,遙想當年的盛景,很難讓世世代代生活在兩岸的人們能夠接受。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以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主線,不能只侷限於大運河流經了哪,河道經過了哪?大運河裡流淌的水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河流沒有了水,何以載動這麼多歷史賦予的責任?

您認為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