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近日,由刁亦男執導,胡歌、桂綸鎂、廖凡、萬茜等人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開始在各大影院熱映。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雖然這是一部偏文藝性質的劇情長片,屬於小眾題材,但是它的熱點標籤卻很多,比如:導演是曾經憑藉《白日焰火》榮獲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的刁亦男;它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圍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選單元的華語電影;男主角是備受中國觀眾喜歡、熱度超高的胡歌等等。

正是因為上述種種原因,使得這部《南方車站的聚會》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

該電影講述一位名叫周澤農的盜車團伙頭目,在與其他偷盜團伙發生地盤爭奪時,誤殺警察成為了通緝犯。自知死罪難逃的周澤農,為了讓老婆楊淑俊得到自己的30萬懸賞金,和一位名叫劉愛愛的陪泳女與警方、犯罪團伙等多方周旋的故事。

這部電影,通過對社會底層人們人性的生動描述,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們的善惡悲喜、愛恨情仇。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1、人性善與惡的碰撞

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導演刁亦男在專訪時,曾經說過創作這部電影的目的: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些狂野的東西,特別是邊緣的人、弱小的人,他的夢也許更強大,電影應該去展現這些人非同尋常的舉動。

在這部電影中,刁亦男導演不僅生動再現現實生活中,處於社會底層邊緣的人們的生活處境,更是將這些人內心世界的善與惡血淋淋地解剖在了觀眾面前。

貓眼貓耳兄弟倆可以說是周澤農走上死路的罪魁禍首。劇中貓眼貓耳對地盤劃分不滿,與周澤農的偷車團伙起了糾紛。在打鬥中,周澤農的小弟黃毛拔槍打了貓耳一槍,讓兩個偷車團伙徹底水火不容。

經商議,雙方通過偷車比賽來決定地盤的歸屬。在比賽過程中,貓眼設套,殺死了黃毛。後又決定槍殺掉跟蹤而來的周澤農。身中兩槍,死裡逃生的周澤農,意識不清中,誤殺了執勤的警察,最終走上逃亡之路。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後來,貓眼貓耳兄弟倆設計抓住周澤農,不僅打起了30萬賞金的注意,而且為了不讓周澤農落到警察手裡後,透漏自己的罪行,僱兇企圖殺害周澤農,然後再殺死兇手,偽造自相殘殺而雙雙死亡的現場。豈料機關算盡,最後卻落了個被反殺的可憐結局。

從貓眼貓耳兄弟倆身上,我們似乎看不到人性善的一面。為了地盤之爭,為了報私仇,為了30萬賞金,費勁心機,殺人滅口。他們被慾望迷失了心智,視生命如草芥,最後毫無價值地在黑暗世界中死去。

崇尚黑暗和暴力,有一天生命也會在黑暗和暴力中終結。貓眼、貓耳兄弟倆的命運似乎早已註定。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華華之死,耐人尋味。周澤農逃亡時,第一時間通知華華,希望他能幫助自己找到老婆。這件事給人一種“臨終託孤”的感覺,由此可以看出周澤農對華華的信任。

而作為周澤農多年好友的華華,一開始的行為確實也對得起周澤農的信任,他讓劉愛愛到處打聽楊淑俊的下落,最終幫周澤農找到了老婆。但是由於楊淑俊和警察通風報信,導致周澤農想讓老婆舉報自己的計劃落湯了。

正是這件事,讓華華也開始打起了這筆賞金的主意。有案底在身的華華,深知即使自己去舉報周澤農,也只能做汙點證人,不會拿到一分錢,於是他將主意打到了劉愛愛的身上。

華華計劃先讓劉愛愛去騙取周澤農的信任,然後將周澤農的下落出賣給貓眼貓耳,一石二鳥,吞掉這筆賞金。豈料周澤農很快便得悉了這個計劃,他將計就計,假借貓眼貓耳之手,幹掉了華華。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著名學者于丹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

敵人變成戰友多半是為了生存,戰友變成敵人多半是為了金錢。

通過華華,我們可以發現,一開始基於情義,他是真心幫助周澤農。但是,後來在30萬賞金的誘惑下,他迷失了心智,不僅打起了30萬賞金的主意,甚至將周澤農出賣給敵手,企圖藉助他們,至周澤農於死地。其用心之歹毒,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更甚於貓眼貓耳兄弟。

2、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南方車站的聚會》的劇情主線,是圍著周澤農和劉愛愛的行動軌跡而展開的。通過兩個人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

2.1、自我重生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劉愛愛,一位身份低微的陪泳女。她受華華保護,聽華華指使。所以當週澤農拜託華華幫助尋找老婆時,自己不方便直接出面的華華,便是將活兒交給了劉愛愛。

後來,劉愛愛在華華許諾抓住周澤農後,分給自己2萬塊的誘惑下,被安排到了周澤農身邊。

可是接觸沒多久,劉愛愛便在周澤農的追問下,將華華的謀劃坦白了出來。

在天橋下,劉愛愛告訴周澤農讓自己去舉報他,等拿到30萬賞金後,自己會將賞金分給他的妻兒。周澤農被劉愛愛說動了心,同意了她的計劃。

為了不讓警方懷疑舉報的真實性,劉愛愛將周澤農帶到了自己工作的湖邊,企圖偽裝成周澤農來找自己陪泳,被發覺逃犯身份並舉報的假象。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劇情到了這裡,我們能從劉愛愛身上發現的特質只有唯利是圖。不論是貞操,還是尊嚴,只要給價合理,都可以進行交換。此時的她,從內心認為,生命的一切,都可以用金錢來進行衡量。

後來,被貓眼貓耳埋伏,負傷逃脫的周澤農,騎車追擊劉愛愛時,慌不擇路的劉愛愛跑進了一個正在集會的廢舊車間,被一個叫閻哥的中年男人認了出來。閻哥當眾對其陪泳女身份的嘲諷,讓劉愛愛既自卑又惱怒。而隨後閻哥將劉愛愛拉到偏僻房間進行侵犯,讓她再次受辱。就在這時,周澤農趕到,擊倒了閻哥,將劉愛愛救了出來。

正是周澤農的搭救,讓劉愛愛早已麻木不仁的心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陪泳女的身份,讓她受盡了白眼和歧視,尊嚴也在世俗無情的踐踏下支離破碎。潛移默化中,她似乎慢慢接受了命運的奴化,對苦難習慣了逆來順受。

此時周澤農之舉,對精神即將徹底死寂的劉愛愛來說,有如雨後甘霖,讓她枯萎的心再獲新生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周澤農死後,劉愛愛遵守了承諾,將賞金與周澤農的妻兒共享。

其實這筆錢她完全可以私吞,但是她沒有。因為,對於現在的劉愛愛來說,金錢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2.2、自我救贖

周澤農是一個偷盜電瓶車團伙的頭目。自從得知自己那晚誤殺一名警察後,他便知道,自己走上了一條必死之路。

因為之前坐牢,周澤農已經五年沒有見過自己的老婆和孩子了。他深知這些年對妻兒虧欠良多,但此時想回歸家庭已無可能。

知道了自己結局的周澤農,放棄逃亡,想在人生的最後時刻,為妻兒“贏取”自己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30萬懸賞金。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周澤農是一位極具智慧和膽識的罪犯,精通犯罪心理學,這一點從他進出車站那場戲便能看出。誤殺警察後,全市開始對周澤農進行大搜捕。他推斷警察肯定會先對偏僻地區進行搜捕,不會想到他會藏身在公共場所。事情果然如他所料,警察甚至連動物園和地下賭場等偏僻場所都進行了搜查,愣是沒有想到他會反其道而行,大搖大擺地躲進了人來人往的車站。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以周澤農的智慧,如果想要潛逃,成功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是他卻選擇了一條必死之路,原因想必有如下三點: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第一,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逃得了一時,卻逃不了一世。與其東躲西藏,惶惶不可終日,不如束手就擒,一報還一報。

第二,逃亡,對妻兒以後的生活會造成惡劣的影響。本已感覺對妻兒虧欠良多的周澤農,知道自己不能再對妻兒加大傷害了。

第三,用生命進行最後的自我救贖。他用生命為代價,設計獲得自己的懸賞金,將其留給妻兒,以期彌補對家庭的虧欠。這是周澤農作為一個悲劇的小人物,用生命對家庭做出的最後的救贖。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周澤農的飾演者胡歌,在聊到他對該角色理解時這麼說:

“這個角色五年沒有回家,他覺得給不到老婆孩子好的生活,我想象他是對人生沒有希望的人,生活在邊緣底層,直到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值三十萬時,才給了他新的支撐。”

3、總結

張愛玲曾說:“我相信人,但我不相信人性。”人性的善惡,讓人變得複雜起來。劇中,面對30萬懸賞金的誘惑,有的人堅守了底線,內心變得強大;有的人卻沉淪墮落,墜入了地獄的深淵。

《南方車站的聚會》:剖析人性善與惡,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抉擇

任何個人財富都不能成為個人最終的生命價值。

現代社會,物流橫流,許多人把金錢財富作為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然而,英國著名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卻如是總結財富與人生價值的關係。

《南方車站的聚會》,實質上是一場人性善與惡取捨的聚會,是一場自我重生與自我救贖的聚會,是一場人生價錢與價值抉擇的聚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