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祖大壽為何投降滿清後就銷聲匿跡了?

亮仔學史


祖大壽投降了清朝,但是,他本意並不願意投降清朝。可以說,都是被崇禎皇帝給逼的。

祖大壽一直是明朝的一員驍將,他在李成梁的手下,在熊廷弼的手下,在孫承宗的手下,在袁崇煥的腳下,都驍勇善戰,多次打敗清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祖大壽劇照)

而且不僅僅是祖大壽為明朝立下了大功勞,祖大壽家族的人,包括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紛紛在明軍中任職。

祖大壽跟隨袁崇煥取得寧錦大捷後,皇太極把寧遠及錦州攻不下來,就繞過那裡,取道薊門攻進長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沒有辦法,只好帶著祖大壽等人,回援北京城。

那時候,崇禎皇帝已經對袁崇煥起了疑心,不準軍隊進城。袁崇煥只好在城外駐紮和皇太極決戰,把皇太極打敗。皇太極打不贏,便散佈謠言,說袁崇煥投敵;同時,與袁崇煥有矛盾的滿桂,也誣告袁崇煥的軍隊炸傷他;接著,魏忠賢的餘黨也誣告袁崇煥。於是,崇禎命袁崇煥進去見他。袁崇煥帶著祖大壽進去。剛進去,崇禎就把袁崇煥抓了起來。當時祖大壽嚇得發抖。出城來後,沒過幾天,就嚇得帶著軍隊逃回了遼東。

當時,恰好滿桂在皇太極的攻擊下,全軍覆沒,因此,崇禎才發現問題的嚴重性,讓祖大壽的老領導孫承宗把祖大壽叫回來。可是,祖大壽怎麼敢回去呢,於是他一直不動。

皇太極瞭解到這種情況,在大淩河城把祖大壽圍困起來。祖大壽是倉促守城,糧草不足。很快糧食就吃光了,接著殺馬吃,接著殺城中老百姓吃,這樣一直堅持了三個月,皇太極也是反覆不斷地勸降他。不過,祖大壽都不為所動。

(皇太極劇照)

由此可見,他實在是不願意當漢奸的。

後來,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祖大壽才決定開城投降。

皇太極這時候正在勸降明朝的那些將領們,所以,對祖大壽特別厚待。祖大壽一投降,他對祖大壽恩寵有加,極盡優渥。

不過,祖大壽依然不願意投降,於是他說,他要回去把妻子兒女帶出城來,並希望趁機奪取錦州。儘管皇太極知道祖大壽可能有變,但他還是同意讓他回去。

祖大壽一回錦州,立刻組織人馬抵抗清軍。同時,崇禎皇帝也明白過來,不但不降罪祖大壽,還給祖大壽極大的封賞,把他封為左都督。

不過,崇禎顯然並沒有皇太極真誠,也沒有皇太極有智慧。他三次下詔,讓祖大壽回京。誰都知道,祖大壽要回京,就肯定沒有活命了,他怎麼敢回去呢?所以,崇禎的這種做法,其實是再一次逼迫祖大壽投降。

不過,祖大壽依然還在猶豫,還是不願意投降。

皇太極不是這樣做的。儘管祖大壽背叛他,但他一直沒有對祖大壽動粗。雖然派兵圍困了錦州,但卻並沒有讓軍隊真打,而是一直派使者與祖大壽聯繫,並推心置腹地給祖大壽寫信。甚至還對自己的軍隊曾屠城一事,表示道歉。但是祖大壽一直不為所動。不回覆,也不投降。

(洪承疇劇照)

接著,皇太極加緊了進攻,崇禎皇帝派洪承疇帶著吳三桂等人前往救援。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洪承疇不但沒有把祖大壽救出來,最終還在被清軍打敗的情況下,投奔了清軍。

這樣一來,孤立無援,又彈盡糧絕的祖大壽,只得再次投降皇太極。

皇太極作為一個有遠見卓識的皇帝,在處理再次投降的祖大壽的問題上,真是表現出了極大的睿智。儘管祖大壽降而復返,但是,他依然沒有為難他,還對他以禮相待。對他的家人,也是很好地保護了起來。

不過,皇太極當然不可能重用祖大壽。祖大壽和洪承疇等人都不一樣,他其實一直不想投降,一直對自己投降一事感到羞愧。但是,他在明朝卻又沒有堅決抗戰的決心,同時也明白他不容於崇禎皇帝,最終只能投降皇太極。

這樣搖擺不定的人,皇太極是絕對不敢把他投入戰場的。一旦投入戰場,祖大壽隨時都可能反叛。但是,皇太極也不會把祖大壽殺掉。只有留著並優待祖大壽,才會有更多像洪承疇、祖大壽這樣的明將,投降清朝。

所以,祖大壽投降清朝後,雖然經歷了14年,但一直沒什麼表現。


張生全精彩歷史


歲數大了

祖大壽1579年生,1642年第二次降清,時年64歲。在那個時代,64歲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再在戰場上廝殺顯然不合適了。



手下無兵了

祖大壽堅守錦州,城中無糧,向崇禎求救。崇禎派洪承疇率十幾萬大軍解錦州之圍,結果兵敗,祖大壽沒得到一粒糧食。

祖大壽幾次突圍,沒有成功,損兵折將。城中糧食吃光了,出現了人吃人現象,老弱病殘士兵被殺死吃掉,祖大壽開城投降時,已經沒有多少兵了。


失信皇太極了

祖大壽之前守大淩河時曾經投降過後金,他欺騙皇太極說,放他回錦州,後金進攻大明時他可以做內應。結果到了錦州,祖大壽殺了隨行後金兵,堅守錦州,和後金對抗。祖大壽出爾反爾,皇太極上了一次當,不會再上第二次當,不可能把後金兵分給他一部分,讓他帶。



祖大壽年齡大了,手下沒兵,皇太極不十分相信他,不願給他撥兵,沒有兵的將軍還算什麼將軍。

一個武將不能在戰場上叱詫風雲,也就失去了作用,當然也就銷聲匿跡了。

互關互動 ,互利共贏!


有得觀史


祖大壽這個人非常有意思,他降清和洪承疇、三順王,甚至吳三桂都不太一樣。他降清一共投降了兩次。大淩河之戰,祖大壽“彈盡糧絕”,為了保存實力、避免全軍覆沒,祖大壽殺了寧死不降的何可綱、大開城門,第一次降清。祖大壽雖然投降了,而且還殺了人,但實際上這傢伙並不是真心投降,僅僅是為了保存實力。在投降之後不久,祖大壽便忽悠起清太宗皇太極來,說什麼趁著錦州守軍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投降,自己願意帶一支人馬去錦州,然後充當內應,與皇太極裡應外合拿下錦州城。皇太極一聽,沒毛病啊!老祖同志一來就給咱遞上這麼一張“投名狀”,必須鼓勵!於是便同意了祖大壽的建議。可祖大壽這一去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不僅沒有和皇太極裡應外合拿下錦州,反而協助錦州守軍加固城防,積極防禦清軍進攻。



之後,皇太極多次派人聯絡祖大壽,並且把祖大壽留在自己身邊的人質——祖大壽的兒子祖可法當大爺似的養著,以此催促祖大壽兌現諾言。可是祖大壽壓根兒就是詐降,根本不出面回應皇太極!就這麼一拖,硬是拖了近十年。十年之後,松錦之戰時,因洪承疇率領的援軍兵敗、洪承疇降清,坐困愁城的祖大壽徹底孤立無援,不得已第二次降清。按理說,祖大壽這樣出爾反爾,皇太極應該惱羞成怒、一刀把他咔嚓了才對!但是,皇太極非但沒有,反而授予其漢軍正黃旗總兵之職,大肆拉攏、賞賜。



難道皇太極抽風了?傻了?怎麼可能?實際上,皇太極此舉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之所以如此優待祖大壽,是因為另外一個人!誰呢?吳三桂!吳三桂是祖大壽的親外甥,而且彼時手握重兵,坐鎮寧遠併兼著遼東提督,是清軍入關的一道巨大屏障。如此一來,皇太極如此巴結祖大壽也就不奇怪了,他是想利用祖大壽招降吳三桂!結果,吳三桂彼時兵強馬壯、在明王朝也是春風得意,壓根兒還沒想到投降的問題,直接拒絕了。皇太極到底是做大生意的人,為了穩住吳三桂以便來日再招降吳三桂,皇太極依然對祖大壽待之以禮,高官厚祿供養了起來。



但是,祖大壽以前詐降的經歷也讓皇太極對他不得不防。雖然給了高官厚祿,但是實權、尤其是兵權,皇太極是不敢再讓祖大壽染指了,把他放回去就更加不敢了。於是,祖大壽就這樣被皇太極變相“軟禁”了。順治元年,吳三桂降清,並且以大敗李自成之功受封平西王。自此,祖大壽的用處徹底終結,成了“廢品”。如果投降的是其他人,祖大壽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但是,投降的吳三桂是祖大壽的親外甥,而且多爾袞還要利用吳三桂為自己開疆拓土。這個時候殺了祖大壽或者虐待祖大壽,無異於把剛剛投降的吳三桂逼向對立面。別說,祖大壽的命那是真好!憑著吳三桂的面子,順治元年祖大壽被多爾袞派濟爾哈朗恭恭敬敬地護送到了北京城!回到北京之後的祖大壽在順治九年又被清世祖封為了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兼一拖沙喇哈番(雲騎尉)、世襲罔替,成為了清王朝的世襲貴族,小日子過得要多滋潤有多滋潤。順治十三年,祖大壽去世,因為彼時清王朝還要倚重他的外甥吳三桂,清世祖給了祖大壽極大的死後哀榮。



至於後來吳三桂反清,那是祖大壽去世十幾年以後得事情了,和祖大壽已經沒有什麼關係了!“命好”的祖大壽這輩子,值了!只可惜,在祖大壽去世很多年之後,他的墓被人整體盜掘並運到了國外,現藏於加拿大的一家博物館之中……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報應呢?


農民工歪說歷史


祖大壽是明朝末期的著名將領,明朝滅亡後投降滿清,並隨清兵入關。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自稱祖逖之後,生平最偉大的一場戰役是寧遠大捷。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中祖大壽詐降之後逃往錦州。清朝曾多次招降祖大壽,但後者始終沒有順從,直到明朝無力迴天,將要滅亡的時候,祖大壽才選擇投降,不過祖大壽投降滿清之後就銷聲匿跡了,原因何在?

第一,祖大壽投降滿清以後一直心有不甘

之前面對清兵的多次招降祖大壽都果斷拒絕,而且為了抗擊清兵用了渾身解數,可見祖大壽對明朝的深厚感情,哪怕後來迫於無奈投降滿清,他還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選擇用銷聲匿跡來表達對明朝的思念與無奈。祖大壽對明朝的忠貞是顯而易見的,這不僅是因為他在明朝的待遇更好,最主要的是他內心深處對明王朝的嚮往,作為一個武將,他只能用實際行動去守護明王朝。祖大壽向清朝投降兩次,一次是詐降,另一次是無奈之舉,無論何時清朝都不能夠真正降服祖大壽,在他的心裡只有明王朝。

第二,祖大壽在清朝的地位一落千丈

這其實依然與祖大壽之前詐降滿清有關,祖大壽第一次向滿清投降,其實是“耍”了他們,祖大壽只是想要裡應外合拿下錦州城,並不是真心投降滿清,這一點在皇太極等人的意料之外,當然他們也對此非常惱怒,直到錦州城被攻陷,祖大壽無奈投降。祖大壽身為武將為了明朝不惜失信於清王朝,在展現出他對明朝的忠貞的同時,也難免會讓皇太極等人惱羞成怒,因此祖大壽在清朝的地位一落千丈,待遇遠不如之前在明朝,這也是祖大壽為何在清朝銷聲匿跡,甚至於隱姓埋名的原因。

第三,祖大壽年事已高,只能隱藏鋒芒

祖大壽第二次投降滿清時,已經64歲高齡了,打打殺殺顯然不是他這樣的年紀應該做的。而且他投降滿清之後內心裡會譴責自己,敗軍之將選擇投降,祖大壽肯定是過意不去的,起碼從明朝的角度來看,祖大壽投降的行為是錯誤的,可能祖大壽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投靠滿清後戰場上的事情他不再涉及,就算皇太極下達命令他也按兵不動,在祖大壽的眼裡,他已經是一個民族罪人,更不會幫助消滅自己國家的滿清,所以他選擇銷聲匿跡,頤養天年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也有人說是因為殺父之仇,皇太極報復祖大壽,所以讓他無法翻身,祖大壽銷聲匿跡是被逼無奈的,當然這種說法也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在沒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情況下,也不排除這種情況。

從祖大壽身上,我們看到了他作為一個武將對自己國家的忠貞,一次詐降,一次被逼無奈選擇投降,祖大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明朝能夠延續下去,然而最終的結果是失敗的,投降滿清後,祖大壽依然不忘初心,選擇用碌碌無為,銷聲匿跡來表達對明朝的懷念與對清朝的不滿。


尚武菌


祖大壽明末一代名將,從投降清軍到病逝於北京一共15年,前半生戰功彪炳,但是為什麼後半生確實銷聲匿跡,沒有任何消息傳出呢?這與他的一生經歷有很大關係。

作為抵抗清軍的主要將領,在親眼目睹袁崇煥因為崇禎帝的猜忌而被殺害,他的內心也是惶恐不安的,雖手握大權,但是都是當朝者給予的,他深知遠離權力政治中心才是最安全的,因此在清軍入關後,他選擇了急流勇退,這是其一。


明末後期,可堪一用的將領沒有幾個,祖大壽作為驍勇善戰的能人之一,多次被皇太極主動招降,但是他都不為所動,後眼見明
朝統治者的腐敗,百姓長年深受戰亂之苦,先後兩次投降清軍,第一個次詐降后皇太極也沒有怪罪於他,對他算是仁至義盡,對於祖大壽來說,他肯定內心是矛盾和慚愧的,一方面他投敵叛國,另一方面對皇太極的內疚感。所以入關後,他也就不好意思去做清朝的官職。這是其二。
清軍作為滿人入關,統治階級大多數都是滿人,祖大壽作為投降過來的漢人,肯定也知道不能完全被統治者所信任,心中不免有些唏噓。作為當權者雖說提倡滿漢一家,但是伴君如伴虎,自己始終是一個外人,也許及時的置身事外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其三。

為人臣子,能夠深得聖義固然是好的,但是能夠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才是安享晚年的關鍵,所以祖大壽才會銷聲匿跡十幾年啊!


一縷楓葉子


明末最出名的降將當非吳三桂莫屬,而他的舅舅祖大壽也曾投降過清軍,還是兩次。那為什麼祖大壽投降清廷後消失人間,不為熟知?下面我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次投降

祖大壽是遼東寧遠人,他是一個開掛般的存在。1626年正月,努爾哈赤攻打寧遠城,祖大壽用火炮把他轟傷。不久努爾哈赤因傷勢太重,卒。其子皇太極繼位。

崇禎元年(1628年),祖大壽奉命鎮守錦州。

崇禎四年(1631年)十月,祖大壽在大淩河一戰失利,終因彈盡糧絕被迫投降。皇太極終於抓到殺父仇人,大喜。祖大壽表明投降的誠意,願意為皇太極效命。然而沒過多久,祖大壽以妻子在錦州可幫助皇太極趁機奪取城池為藉口,請求返回錦州。皇太極深思熟慮好幾天,他打算賭一把大的,於是答應了祖大壽。然而祖大壽回到錦州後,立馬翻臉不認人,幹掉隨身帶來監視的清軍,繼續打著明朝的旗號抗擊清軍。

第二次投降

接上面說,被騙的皇太極惱羞成怒,兩次御駕親征攻打錦州、寧遠,但都無功而返。就這樣,祖大壽又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

崇禎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傾全國兵力包圍錦州城。這一次整整圍了一年,洪承疇的十四萬援軍在松山被擊潰,投降;祖大壽糧盡援絕,再次投降。意外的是皇太極仍然沒有殺他,不僅原諒了祖大壽,而且封為漢軍正黃旗總兵。當然這次皇太極沒有那麼傻了,自然不會放祖大壽再回明朝那邊了。

祖大壽第一次投降是詐降,後來繼續抗擊清軍,為人民群眾歌頌。第二次投降後沒有攻打明朝城池,而是退居二線,在清軍入關後病死。祖大壽投降不像吳三桂、洪承疇之流,他被世人“接受”,所以人們對他日後的關注點也少了,他也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就是銷聲匿跡了。


我是平常,如果覺得滿意請順手點波關注,謝謝!


讀耕


祖大壽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武將,在寧遠保衛戰、寧錦大捷和北京保衛戰中,都立下過汗馬功勞。他的另一個身份更有意思,那就是吳三桂的舅舅。後來祖大壽投降滿清後,還寫信勸過吳三桂,讓他和自己“團聚”。

皇太極對於這位明朝猛將,非常的欣賞。他知道自己家底子不如明朝厚,也就是這些年明朝天災人禍不斷才給了他們機會,所以皇太極非常喜歡用一招,那就是勸降。當年崇禎帝剛剛登基時,皇太極就給祖大壽寫信說,想要派使者去祝賀新皇帝登基。祖大壽直接回絕了,他當時根本沒將滿清放在眼裡。

可是皇太極不甘心吶,既然文的不行那就來武的,於是皇太極派人去永平三十里村把祖大壽的兒子侄子等一大家子親戚全都住到了盛京軟禁起來,好吃好喝伺候著,再寫信勸降祖大壽。誰知祖大壽不鳥他,就連自己兒子寫信來也沒用。他率領著袁崇煥的舊部,駐守寧遠、錦州這幾個大的要塞,就是不放滿洲人進來。

不過機會還是來了,崇禎四年祖大壽在孫承宗的命令下修築大淩河。皇太極馬上組織人馬就迅速將大淩河城團團圍住,他也不急著進攻,還想著勸降祖大壽。

皇太極說:“此城之兵,猶槍之有鋒,鋒挫柄存,亦復何濟?”他讓人在城外挖壕築牆,完全切斷了守城和外界的聯繫,做好了長期圍困的準備。祖大壽是個硬骨頭,打仗猛地很,他直接帶著人就出城和八旗兵野戰,但都因為實力懸殊突圍不出去。而明朝的4萬援軍也被皇太極打垮了。無奈之下,祖大壽只好閉門不出。

這時候皇太極又開始給祖大壽寫信,這個真誠的筆友不僅親自動筆,還讓投降的23名明朝官員寫信給祖大壽。總之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就差喊祖大壽親爹了。可是祖大壽絲毫不為所動,還依然硬挺在城中。

可是一座還沒修好的城牆還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裡面沒吃的了,不斷有人餓死,最後自然而然發展到吃人肉的地步,這樣下去,不用滿清來攻城,城裡的人就都自相殘殺個一乾二淨了。祖大壽這時終於出城投降。

祖大壽降了後,就和皇太極說自己媳婦還在錦州,不如他帶一隊人馬再穿著明軍的衣服混進錦州城,再和皇太極來一個裡應外合,如此一來他媳婦的命保住了,錦州也破了。皇太極很開心啊,於是利利索索的就給了祖大壽五千人馬,還問他夠不夠。誰料到祖大壽趁著大霧跑到錦州城,又反過頭對付滿清了。

皇太極惱羞成怒,這明顯的是侮辱他嘛,虧自己這麼信任他。後來皇太極兩次御駕親征,就想要擒住祖大壽出口惡氣,但都是無功而返。這一過就是十年。

直到崇禎十四年四月,皇太極再次將錦州圍住,並且一圍就是一年,而洪承疇的援軍再次被擊潰,他本人也投降了滿清。於是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再次在祖大壽麵前出現,吃人事件又一次出現了。皇太極又開始當起了筆友,不斷寫信給祖大壽。

祖大壽一想這些年來受到崇禎的懷疑,還讓洪承疇監視自己,再一想他當年被皇太極抓去的親人都還受到優待。這樣繼續下去也沒甚意思了,於是祖大壽就開城投降了。、

即使有了上次的詐降,皇太極還是用人不疑,非常坦然的任命祖大壽為正黃旗總兵,給足了祖大壽麵子。即使是周圍都勸皇太極殺了祖大壽,即使是祖大壽不願給滿清出力,但是皇太極還是保住了祖大壽,讓其平平安安的活到老。祖大壽之所以銷聲匿跡,其實和他自己有關,他雖然投降了,但還是不願給滿清出力回頭打明朝,而皇太極顯然有那份度量容得下他。


邯鄲醉


祖大壽的一生,簡直就是開掛的人生。第一次用火炮把努爾哈赤炸成重傷,第二次戲弄皇太極。但就算是這樣,祖大壽仍然是皇太極眼中的“貴賓”,活得好好的。那為何後來銷聲匿跡了呢,原因如下。

其一,積陰德。祖大壽出生於1579年,到第二次降清是1641年,這一年的祖大壽已經62歲了。62歲,在當時已經算是高齡和長壽了。

要知道,隨著年紀的增大,人就越想起自己前半生幹過那些不好的事,就越想後半生進行彌補。祖大壽他沒有對不起明朝,因為他力挽狂瀾,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降清了。投降就有罵名,罵名來自於那些活過來的明朝百姓,來自於史學家手中的筆。

所以,為了彌補自己“投降”這一汙點,就算他被皇太極封為總兵,也依舊不出力,不辦事,想積點陰德,以至福廕後代子孫。

其二,殺父之仇且反覆叛變。祖大壽是明朝中抗清最為積極,也是對明朝貢獻最為較大的一名將軍,他的事蹟被崇禎所讚賞,再加上祖氏一家鎮遼的功勳,更是使得祖大壽的名聲和威望空前的高昂。

他在第一次降清之前,就用火炮把帶兵攻城的努爾哈赤給炸傷,最後重傷而亡。這一件事,在皇太極看來,祖大壽就是他的殺父仇人。但是想到祖大壽在明朝的威望,又是抗清中最為出力的人。

皇太極就像把祖大壽逼降,只要祖大壽一降,明朝的抗清勢力就會被打壓,那樣一來,清朝的攻城就會容易很多。同時,也是利用祖大壽向其他抗清的明將表示,他皇太極對他們這些明朝將領抗清的行為過往不究,仍然會重用。

但皇太極沒有想到祖大壽這麼狡猾和無信,祖大壽降後又叛,逃到錦州繼續拉起勢力來抗清。最後被圍城才又投降。因此,對於這麼一個反反覆覆的人,就算皇太極再大度,也不敢輕易放鬆對他的監視。

所以,把祖大壽封為總兵後,便嚴格的派人監視他。也就是,名聲是給了祖大壽,卻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總兵,這也就是祖大壽後來難有作為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三,退居二線。祖大壽在第二次降清後,也看清了明朝的大勢已經無法挽回了,滅亡是遲早的事情。但是,祖大壽也是被迫降清,在大事不可為之後,便退居到二線。

因為這樣一來,祖大壽也不用再和明朝的殘餘勢力相鬥,讓自己的雙手染上明朝的鮮血,同時也不想讓自己四世鎮遼的祖傳名聲在自己手上被毀。

所以,退居二線是最好的選擇,反正皇太極也不指望祖大壽能真正心向大清,祖大壽也樂意偷閒,安享晚年。


韶華傾夢


公元1641年,明清之間的松錦戰役徹底打響,一度處於劣勢的錦州城在清軍的圍攻下而顯得越發孤立無援,當洪承疇所率領援軍兵敗的消息傳至錦州城中時,明朝守軍的最後精神防線終於崩潰了。祖大壽麵對著這孤立無援的錦州城以及回力無天的大明朝的時候,內心中的那最後一道堅守明朝的防線最終也淪陷了,於是他便趁著錦州城的危亡關頭率部降清了。如果當時的祖大壽不曾降清,而是同錦州城、同大明朝共存亡的話,那麼也許世人眼中的祖大壽還是那個曾一手創下了“寧遠大捷”的優秀將領;但隨著祖大壽的倒戈降清,他的名聲也至此淡出了歷史舞臺和世人視野。

祖大壽,吳三桂的親舅舅,放眼於明朝末期,祖大壽亦算是個威震關外的人物了。公元1628年,即崇禎元年,祖大壽因首創“寧遠大捷”,並在戰爭中成功擊傷了努爾哈赤而被升遷為前鋒總兵官,進而被派往錦州駐紮。公元1631年,大淩河之戰爆發,因明朝陣容不敵清軍故戰敗,祖大壽因此詐降於皇太極,最終祖大壽詐降成功,在有幸返回錦州城之後繼續對抗清軍。公元1641年,松錦之戰爆發,祖大壽麵對孤立無援的錦州城之時,再次降清。祖大壽的這次降清,一直持續到了公元1656年病逝北京。

其一:愛國情愫繫於故國

如同我上邊所提到的那樣,祖大壽能夠選擇在降清之後再次高舉愛國旗幟的這一舉動,足可以充分證明祖大壽當時至少還是忠君愛國的。爆發於公元1631年的大淩河之戰,祖大壽因詐降而騙取皇太極信任,進而留有時機再次禦敵保國。後來的10年間,皇太極面對這位晚明的愛國將領,曾多次設計言和,欲將祖大壽從明朝“挖”過來,但當身為一位護國將領的祖大壽在面對滿清對他的這一度招降之時,卻顯露出了一份極其堅貞不屈的氣概。至於祖大壽之後“松錦之戰”的再次降清,依我個人之見,祖大壽這個舉動則是表明出了其對“明朝必亡”的無奈。不過儘管祖大壽投降了清廷,但是他卻以“餘生的碌碌無為”表達了他對故國的深厚念想。

其二: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論祖大壽降清之後的待遇)

明朝末期降清的“明人”倒是不少,細細數來的話,出名之人有這麼幾個:洪承疇、祖大壽、吳三桂以及白廣恩。但如果細究他們降清後的“俘虜待遇”的話,其實我們不難發現:洪承疇的待遇是遠遠高於祖大壽的,這也是祖大壽在降清之後為何淪落至隱姓埋名的重要原因。①祖大壽本人並不如同洪承疇一般首次降清,而是經歷了滿清對其的反覆招降,如若不是錦州淪陷,恐大壽再難降清!②祖大壽身為遼人將領,降清之時身邊隨從了大批士兵,如若清廷冒然對之施以重用,恐後祖大壽“翻雲覆雨”,進而威脅到清朝統治。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從中發現這樣一個道理:“清廷對祖大壽的反覆招降”並不與“之後清廷必須重用祖大壽”有著必然性的內在聯繫。簡而言之,清廷之所以耐心招降祖大壽,是因為祖大壽對於那些愛國將士起著重要的心理支持作用,正所謂“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亦是如此!


歷史課課代表


祖大壽,明末著名抗清將領,當時關寧鐵騎的領袖級人物。他曾是袁崇煥得力的部下,也是吳山桂的舅舅。1642年被皇太極兵圍錦州一年多後,二次降清。

明末降清比較著名的人物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三個:吳三桂、毛文龍的兩舊部尚可喜、耿仲明(耿精忠的爺爺),他們都被封王封侯。吳被封平西王,尚被封平南王,耿被封靖南王。這三人都是清兵入關後,率部隨清軍南征北戰,對自己的同胞作戰非常兇猛,很快就肅清了大明殘部和農民起義軍,為大清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所以被封王封侯。

而祖大壽降清後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作為,好像是銷聲匿跡了,在降清15年後因病去世。這15年關於他的記載很少。那麼,為什麼名氣更大的祖大壽降清後沒有像上述三人一樣為大清建立“不世之功”呢,我想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清廷方面不敢用他。要知道,祖大壽第一次降清反悔逃走後,又足足和皇太極對抗了十年,這十年也是讓皇太極吃了不少苦頭。皇太極再次接受他投降後,不敢再給他擁兵的機會。

第二,祖大壽已沒有軍隊,價值大打折扣。在錦州被圍一年後才投降,手裡已沒有多少兵馬,他僅剩下大明著名降將這面旗的價值。

第三,或許他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矛盾,或許他不忍心親手屠殺大明殘部和大明的子民,也或許他已被大明的悲劇折磨的麻木了。

總之,祖大壽降清後,沒有像上述三王及洪承疇一樣調轉槍頭以屠殺同胞,也沒有再次謀反,最終也壽終正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