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祖大寿为何投降满清后就销声匿迹了?

亮仔学史


祖大寿投降了清朝,但是,他本意并不愿意投降清朝。可以说,都是被崇祯皇帝给逼的。

祖大寿一直是明朝的一员骁将,他在李成梁的手下,在熊廷弼的手下,在孙承宗的手下,在袁崇焕的脚下,都骁勇善战,多次打败清军,立下了汗马功劳。

(祖大寿剧照)

而且不仅仅是祖大寿为明朝立下了大功劳,祖大寿家族的人,包括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纷纷在明军中任职。

祖大寿跟随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后,皇太极把宁远及锦州攻不下来,就绕过那里,取道蓟门攻进长城,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没有办法,只好带着祖大寿等人,回援北京城。

那时候,崇祯皇帝已经对袁崇焕起了疑心,不准军队进城。袁崇焕只好在城外驻扎和皇太极决战,把皇太极打败。皇太极打不赢,便散布谣言,说袁崇焕投敌;同时,与袁崇焕有矛盾的满桂,也诬告袁崇焕的军队炸伤他;接着,魏忠贤的余党也诬告袁崇焕。于是,崇祯命袁崇焕进去见他。袁崇焕带着祖大寿进去。刚进去,崇祯就把袁崇焕抓了起来。当时祖大寿吓得发抖。出城来后,没过几天,就吓得带着军队逃回了辽东。

当时,恰好满桂在皇太极的攻击下,全军覆没,因此,崇祯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让祖大寿的老领导孙承宗把祖大寿叫回来。可是,祖大寿怎么敢回去呢,于是他一直不动。

皇太极了解到这种情况,在大凌河城把祖大寿围困起来。祖大寿是仓促守城,粮草不足。很快粮食就吃光了,接着杀马吃,接着杀城中老百姓吃,这样一直坚持了三个月,皇太极也是反复不断地劝降他。不过,祖大寿都不为所动。

(皇太极剧照)

由此可见,他实在是不愿意当汉奸的。

后来,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祖大寿才决定开城投降。

皇太极这时候正在劝降明朝的那些将领们,所以,对祖大寿特别厚待。祖大寿一投降,他对祖大寿恩宠有加,极尽优渥。

不过,祖大寿依然不愿意投降,于是他说,他要回去把妻子儿女带出城来,并希望趁机夺取锦州。尽管皇太极知道祖大寿可能有变,但他还是同意让他回去。

祖大寿一回锦州,立刻组织人马抵抗清军。同时,崇祯皇帝也明白过来,不但不降罪祖大寿,还给祖大寿极大的封赏,把他封为左都督。

不过,崇祯显然并没有皇太极真诚,也没有皇太极有智慧。他三次下诏,让祖大寿回京。谁都知道,祖大寿要回京,就肯定没有活命了,他怎么敢回去呢?所以,崇祯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再一次逼迫祖大寿投降。

不过,祖大寿依然还在犹豫,还是不愿意投降。

皇太极不是这样做的。尽管祖大寿背叛他,但他一直没有对祖大寿动粗。虽然派兵围困了锦州,但却并没有让军队真打,而是一直派使者与祖大寿联系,并推心置腹地给祖大寿写信。甚至还对自己的军队曾屠城一事,表示道歉。但是祖大寿一直不为所动。不回复,也不投降。

(洪承畴剧照)

接着,皇太极加紧了进攻,崇祯皇帝派洪承畴带着吴三桂等人前往救援。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洪承畴不但没有把祖大寿救出来,最终还在被清军打败的情况下,投奔了清军。

这样一来,孤立无援,又弹尽粮绝的祖大寿,只得再次投降皇太极。

皇太极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皇帝,在处理再次投降的祖大寿的问题上,真是表现出了极大的睿智。尽管祖大寿降而复返,但是,他依然没有为难他,还对他以礼相待。对他的家人,也是很好地保护了起来。

不过,皇太极当然不可能重用祖大寿。祖大寿和洪承畴等人都不一样,他其实一直不想投降,一直对自己投降一事感到羞愧。但是,他在明朝却又没有坚决抗战的决心,同时也明白他不容于崇祯皇帝,最终只能投降皇太极。

这样摇摆不定的人,皇太极是绝对不敢把他投入战场的。一旦投入战场,祖大寿随时都可能反叛。但是,皇太极也不会把祖大寿杀掉。只有留着并优待祖大寿,才会有更多像洪承畴、祖大寿这样的明将,投降清朝。

所以,祖大寿投降清朝后,虽然经历了14年,但一直没什么表现。


张生全精彩历史


岁数大了

祖大寿1579年生,1642年第二次降清,时年64岁。在那个时代,64岁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再在战场上厮杀显然不合适了。



手下无兵了

祖大寿坚守锦州,城中无粮,向崇祯求救。崇祯派洪承畴率十几万大军解锦州之围,结果兵败,祖大寿没得到一粒粮食。

祖大寿几次突围,没有成功,损兵折将。城中粮食吃光了,出现了人吃人现象,老弱病残士兵被杀死吃掉,祖大寿开城投降时,已经没有多少兵了。


失信皇太极了

祖大寿之前守大凌河时曾经投降过后金,他欺骗皇太极说,放他回锦州,后金进攻大明时他可以做内应。结果到了锦州,祖大寿杀了随行后金兵,坚守锦州,和后金对抗。祖大寿出尔反尔,皇太极上了一次当,不会再上第二次当,不可能把后金兵分给他一部分,让他带。



祖大寿年龄大了,手下没兵,皇太极不十分相信他,不愿给他拨兵,没有兵的将军还算什么将军。

一个武将不能在战场上叱诧风云,也就失去了作用,当然也就销声匿迹了。

互关互动 ,互利共赢!


有得观史


祖大寿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降清和洪承畴、三顺王,甚至吴三桂都不太一样。他降清一共投降了两次。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弹尽粮绝”,为了保存实力、避免全军覆没,祖大寿杀了宁死不降的何可纲、大开城门,第一次降清。祖大寿虽然投降了,而且还杀了人,但实际上这家伙并不是真心投降,仅仅是为了保存实力。在投降之后不久,祖大寿便忽悠起清太宗皇太极来,说什么趁着锦州守军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投降,自己愿意带一支人马去锦州,然后充当内应,与皇太极里应外合拿下锦州城。皇太极一听,没毛病啊!老祖同志一来就给咱递上这么一张“投名状”,必须鼓励!于是便同意了祖大寿的建议。可祖大寿这一去如同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仅没有和皇太极里应外合拿下锦州,反而协助锦州守军加固城防,积极防御清军进攻。



之后,皇太极多次派人联络祖大寿,并且把祖大寿留在自己身边的人质——祖大寿的儿子祖可法当大爷似的养着,以此催促祖大寿兑现诺言。可是祖大寿压根儿就是诈降,根本不出面回应皇太极!就这么一拖,硬是拖了近十年。十年之后,松锦之战时,因洪承畴率领的援军兵败、洪承畴降清,坐困愁城的祖大寿彻底孤立无援,不得已第二次降清。按理说,祖大寿这样出尔反尔,皇太极应该恼羞成怒、一刀把他咔嚓了才对!但是,皇太极非但没有,反而授予其汉军正黄旗总兵之职,大肆拉拢、赏赐。



难道皇太极抽风了?傻了?怎么可能?实际上,皇太极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之所以如此优待祖大寿,是因为另外一个人!谁呢?吴三桂!吴三桂是祖大寿的亲外甥,而且彼时手握重兵,坐镇宁远并兼着辽东提督,是清军入关的一道巨大屏障。如此一来,皇太极如此巴结祖大寿也就不奇怪了,他是想利用祖大寿招降吴三桂!结果,吴三桂彼时兵强马壮、在明王朝也是春风得意,压根儿还没想到投降的问题,直接拒绝了。皇太极到底是做大生意的人,为了稳住吴三桂以便来日再招降吴三桂,皇太极依然对祖大寿待之以礼,高官厚禄供养了起来。



但是,祖大寿以前诈降的经历也让皇太极对他不得不防。虽然给了高官厚禄,但是实权、尤其是兵权,皇太极是不敢再让祖大寿染指了,把他放回去就更加不敢了。于是,祖大寿就这样被皇太极变相“软禁”了。顺治元年,吴三桂降清,并且以大败李自成之功受封平西王。自此,祖大寿的用处彻底终结,成了“废品”。如果投降的是其他人,祖大寿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但是,投降的吴三桂是祖大寿的亲外甥,而且多尔衮还要利用吴三桂为自己开疆拓土。这个时候杀了祖大寿或者虐待祖大寿,无异于把刚刚投降的吴三桂逼向对立面。别说,祖大寿的命那是真好!凭着吴三桂的面子,顺治元年祖大寿被多尔衮派济尔哈朗恭恭敬敬地护送到了北京城!回到北京之后的祖大寿在顺治九年又被清世祖封为了一等精奇尼哈番(子爵)兼一拖沙喇哈番(云骑尉)、世袭罔替,成为了清王朝的世袭贵族,小日子过得要多滋润有多滋润。顺治十三年,祖大寿去世,因为彼时清王朝还要倚重他的外甥吴三桂,清世祖给了祖大寿极大的死后哀荣。



至于后来吴三桂反清,那是祖大寿去世十几年以后得事情了,和祖大寿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命好”的祖大寿这辈子,值了!只可惜,在祖大寿去世很多年之后,他的墓被人整体盗掘并运到了国外,现藏于加拿大的一家博物馆之中……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报应呢?


农民工歪说历史


祖大寿是明朝末期的著名将领,明朝灭亡后投降满清,并随清兵入关。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自称祖逖之后,生平最伟大的一场战役是宁远大捷。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中祖大寿诈降之后逃往锦州。清朝曾多次招降祖大寿,但后者始终没有顺从,直到明朝无力回天,将要灭亡的时候,祖大寿才选择投降,不过祖大寿投降满清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原因何在?

第一,祖大寿投降满清以后一直心有不甘

之前面对清兵的多次招降祖大寿都果断拒绝,而且为了抗击清兵用了浑身解数,可见祖大寿对明朝的深厚感情,哪怕后来迫于无奈投降满清,他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选择用销声匿迹来表达对明朝的思念与无奈。祖大寿对明朝的忠贞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是因为他在明朝的待遇更好,最主要的是他内心深处对明王朝的向往,作为一个武将,他只能用实际行动去守护明王朝。祖大寿向清朝投降两次,一次是诈降,另一次是无奈之举,无论何时清朝都不能够真正降服祖大寿,在他的心里只有明王朝。

第二,祖大寿在清朝的地位一落千丈

这其实依然与祖大寿之前诈降满清有关,祖大寿第一次向满清投降,其实是“耍”了他们,祖大寿只是想要里应外合拿下锦州城,并不是真心投降满清,这一点在皇太极等人的意料之外,当然他们也对此非常恼怒,直到锦州城被攻陷,祖大寿无奈投降。祖大寿身为武将为了明朝不惜失信于清王朝,在展现出他对明朝的忠贞的同时,也难免会让皇太极等人恼羞成怒,因此祖大寿在清朝的地位一落千丈,待遇远不如之前在明朝,这也是祖大寿为何在清朝销声匿迹,甚至于隐姓埋名的原因。

第三,祖大寿年事已高,只能隐藏锋芒

祖大寿第二次投降满清时,已经64岁高龄了,打打杀杀显然不是他这样的年纪应该做的。而且他投降满清之后内心里会谴责自己,败军之将选择投降,祖大寿肯定是过意不去的,起码从明朝的角度来看,祖大寿投降的行为是错误的,可能祖大寿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投靠满清后战场上的事情他不再涉及,就算皇太极下达命令他也按兵不动,在祖大寿的眼里,他已经是一个民族罪人,更不会帮助消灭自己国家的满清,所以他选择销声匿迹,颐养天年才是最合理的做法。

也有人说是因为杀父之仇,皇太极报复祖大寿,所以让他无法翻身,祖大寿销声匿迹是被逼无奈的,当然这种说法也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在没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情况下,也不排除这种情况。

从祖大寿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作为一个武将对自己国家的忠贞,一次诈降,一次被逼无奈选择投降,祖大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明朝能够延续下去,然而最终的结果是失败的,投降满清后,祖大寿依然不忘初心,选择用碌碌无为,销声匿迹来表达对明朝的怀念与对清朝的不满。


尚武菌


祖大寿明末一代名将,从投降清军到病逝于北京一共15年,前半生战功彪炳,但是为什么后半生确实销声匿迹,没有任何消息传出呢?这与他的一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作为抵抗清军的主要将领,在亲眼目睹袁崇焕因为崇祯帝的猜忌而被杀害,他的内心也是惶恐不安的,虽手握大权,但是都是当朝者给予的,他深知远离权力政治中心才是最安全的,因此在清军入关后,他选择了急流勇退,这是其一。


明末后期,可堪一用的将领没有几个,祖大寿作为骁勇善战的能人之一,多次被皇太极主动招降,但是他都不为所动,后眼见明
朝统治者的腐败,百姓长年深受战乱之苦,先后两次投降清军,第一个次诈降后皇太极也没有怪罪于他,对他算是仁至义尽,对于祖大寿来说,他肯定内心是矛盾和惭愧的,一方面他投敌叛国,另一方面对皇太极的内疚感。所以入关后,他也就不好意思去做清朝的官职。这是其二。
清军作为满人入关,统治阶级大多数都是满人,祖大寿作为投降过来的汉人,肯定也知道不能完全被统治者所信任,心中不免有些唏嘘。作为当权者虽说提倡满汉一家,但是伴君如伴虎,自己始终是一个外人,也许及时的置身事外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其三。

为人臣子,能够深得圣义固然是好的,但是能够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才是安享晚年的关键,所以祖大寿才会销声匿迹十几年啊!


一缕枫叶子


明末最出名的降将当非吴三桂莫属,而他的舅舅祖大寿也曾投降过清军,还是两次。那为什么祖大寿投降清廷后消失人间,不为熟知?下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次投降

祖大寿是辽东宁远人,他是一个开挂般的存在。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城,祖大寿用火炮把他轰伤。不久努尔哈赤因伤势太重,卒。其子皇太极继位。

崇祯元年(1628年),祖大寿奉命镇守锦州。

崇祯四年(1631年)十月,祖大寿在大凌河一战失利,终因弹尽粮绝被迫投降。皇太极终于抓到杀父仇人,大喜。祖大寿表明投降的诚意,愿意为皇太极效命。然而没过多久,祖大寿以妻子在锦州可帮助皇太极趁机夺取城池为借口,请求返回锦州。皇太极深思熟虑好几天,他打算赌一把大的,于是答应了祖大寿。然而祖大寿回到锦州后,立马翻脸不认人,干掉随身带来监视的清军,继续打着明朝的旗号抗击清军。

第二次投降

接上面说,被骗的皇太极恼羞成怒,两次御驾亲征攻打锦州、宁远,但都无功而返。就这样,祖大寿又为明朝守了十年的城。

崇祯十四年四月,清兵再次倾全国兵力包围锦州城。这一次整整围了一年,洪承畴的十四万援军在松山被击溃,投降;祖大寿粮尽援绝,再次投降。意外的是皇太极仍然没有杀他,不仅原谅了祖大寿,而且封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当然这次皇太极没有那么傻了,自然不会放祖大寿再回明朝那边了。

祖大寿第一次投降是诈降,后来继续抗击清军,为人民群众歌颂。第二次投降后没有攻打明朝城池,而是退居二线,在清军入关后病死。祖大寿投降不像吴三桂、洪承畴之流,他被世人“接受”,所以人们对他日后的关注点也少了,他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就是销声匿迹了。


我是平常,如果觉得满意请顺手点波关注,谢谢!


读耕


祖大寿是明朝末年著名的武将,在宁远保卫战、宁锦大捷和北京保卫战中,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的另一个身份更有意思,那就是吴三桂的舅舅。后来祖大寿投降满清后,还写信劝过吴三桂,让他和自己“团聚”。

皇太极对于这位明朝猛将,非常的欣赏。他知道自己家底子不如明朝厚,也就是这些年明朝天灾人祸不断才给了他们机会,所以皇太极非常喜欢用一招,那就是劝降。当年崇祯帝刚刚登基时,皇太极就给祖大寿写信说,想要派使者去祝贺新皇帝登基。祖大寿直接回绝了,他当时根本没将满清放在眼里。

可是皇太极不甘心呐,既然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于是皇太极派人去永平三十里村把祖大寿的儿子侄子等一大家子亲戚全都住到了盛京软禁起来,好吃好喝伺候着,再写信劝降祖大寿。谁知祖大寿不鸟他,就连自己儿子写信来也没用。他率领着袁崇焕的旧部,驻守宁远、锦州这几个大的要塞,就是不放满洲人进来。

不过机会还是来了,崇祯四年祖大寿在孙承宗的命令下修筑大凌河。皇太极马上组织人马就迅速将大凌河城团团围住,他也不急着进攻,还想着劝降祖大寿。

皇太极说:“此城之兵,犹枪之有锋,锋挫柄存,亦复何济?”他让人在城外挖壕筑墙,完全切断了守城和外界的联系,做好了长期围困的准备。祖大寿是个硬骨头,打仗猛地很,他直接带着人就出城和八旗兵野战,但都因为实力悬殊突围不出去。而明朝的4万援军也被皇太极打垮了。无奈之下,祖大寿只好闭门不出。

这时候皇太极又开始给祖大寿写信,这个真诚的笔友不仅亲自动笔,还让投降的23名明朝官员写信给祖大寿。总之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就差喊祖大寿亲爹了。可是祖大寿丝毫不为所动,还依然硬挺在城中。

可是一座还没修好的城墙还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里面没吃的了,不断有人饿死,最后自然而然发展到吃人肉的地步,这样下去,不用满清来攻城,城里的人就都自相残杀个一干二净了。祖大寿这时终于出城投降。

祖大寿降了后,就和皇太极说自己媳妇还在锦州,不如他带一队人马再穿着明军的衣服混进锦州城,再和皇太极来一个里应外合,如此一来他媳妇的命保住了,锦州也破了。皇太极很开心啊,于是利利索索的就给了祖大寿五千人马,还问他够不够。谁料到祖大寿趁着大雾跑到锦州城,又反过头对付满清了。

皇太极恼羞成怒,这明显的是侮辱他嘛,亏自己这么信任他。后来皇太极两次御驾亲征,就想要擒住祖大寿出口恶气,但都是无功而返。这一过就是十年。

直到崇祯十四年四月,皇太极再次将锦州围住,并且一围就是一年,而洪承畴的援军再次被击溃,他本人也投降了满清。于是十多年前的那一幕再次在祖大寿面前出现,吃人事件又一次出现了。皇太极又开始当起了笔友,不断写信给祖大寿。

祖大寿一想这些年来受到崇祯的怀疑,还让洪承畴监视自己,再一想他当年被皇太极抓去的亲人都还受到优待。这样继续下去也没甚意思了,于是祖大寿就开城投降了。、

即使有了上次的诈降,皇太极还是用人不疑,非常坦然的任命祖大寿为正黄旗总兵,给足了祖大寿面子。即使是周围都劝皇太极杀了祖大寿,即使是祖大寿不愿给满清出力,但是皇太极还是保住了祖大寿,让其平平安安的活到老。祖大寿之所以销声匿迹,其实和他自己有关,他虽然投降了,但还是不愿给满清出力回头打明朝,而皇太极显然有那份度量容得下他。


邯郸醉


祖大寿的一生,简直就是开挂的人生。第一次用火炮把努尔哈赤炸成重伤,第二次戏弄皇太极。但就算是这样,祖大寿仍然是皇太极眼中的“贵宾”,活得好好的。那为何后来销声匿迹了呢,原因如下。

其一,积阴德。祖大寿出生于1579年,到第二次降清是1641年,这一年的祖大寿已经62岁了。62岁,在当时已经算是高龄和长寿了。

要知道,随着年纪的增大,人就越想起自己前半生干过那些不好的事,就越想后半生进行弥补。祖大寿他没有对不起明朝,因为他力挽狂澜,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降清了。投降就有骂名,骂名来自于那些活过来的明朝百姓,来自于史学家手中的笔。

所以,为了弥补自己“投降”这一污点,就算他被皇太极封为总兵,也依旧不出力,不办事,想积点阴德,以至福荫后代子孙。

其二,杀父之仇且反复叛变。祖大寿是明朝中抗清最为积极,也是对明朝贡献最为较大的一名将军,他的事迹被崇祯所赞赏,再加上祖氏一家镇辽的功勋,更是使得祖大寿的名声和威望空前的高昂。

他在第一次降清之前,就用火炮把带兵攻城的努尔哈赤给炸伤,最后重伤而亡。这一件事,在皇太极看来,祖大寿就是他的杀父仇人。但是想到祖大寿在明朝的威望,又是抗清中最为出力的人。

皇太极就像把祖大寿逼降,只要祖大寿一降,明朝的抗清势力就会被打压,那样一来,清朝的攻城就会容易很多。同时,也是利用祖大寿向其他抗清的明将表示,他皇太极对他们这些明朝将领抗清的行为过往不究,仍然会重用。

但皇太极没有想到祖大寿这么狡猾和无信,祖大寿降后又叛,逃到锦州继续拉起势力来抗清。最后被围城才又投降。因此,对于这么一个反反复复的人,就算皇太极再大度,也不敢轻易放松对他的监视。

所以,把祖大寿封为总兵后,便严格的派人监视他。也就是,名声是给了祖大寿,却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总兵,这也就是祖大寿后来难有作为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三,退居二线。祖大寿在第二次降清后,也看清了明朝的大势已经无法挽回了,灭亡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祖大寿也是被迫降清,在大事不可为之后,便退居到二线。

因为这样一来,祖大寿也不用再和明朝的残余势力相斗,让自己的双手染上明朝的鲜血,同时也不想让自己四世镇辽的祖传名声在自己手上被毁。

所以,退居二线是最好的选择,反正皇太极也不指望祖大寿能真正心向大清,祖大寿也乐意偷闲,安享晚年。


韶华倾梦


公元1641年,明清之间的松锦战役彻底打响,一度处于劣势的锦州城在清军的围攻下而显得越发孤立无援,当洪承畴所率领援军兵败的消息传至锦州城中时,明朝守军的最后精神防线终于崩溃了。祖大寿面对着这孤立无援的锦州城以及回力无天的大明朝的时候,内心中的那最后一道坚守明朝的防线最终也沦陷了,于是他便趁着锦州城的危亡关头率部降清了。如果当时的祖大寿不曾降清,而是同锦州城、同大明朝共存亡的话,那么也许世人眼中的祖大寿还是那个曾一手创下了“宁远大捷”的优秀将领;但随着祖大寿的倒戈降清,他的名声也至此淡出了历史舞台和世人视野。

祖大寿,吴三桂的亲舅舅,放眼于明朝末期,祖大寿亦算是个威震关外的人物了。公元1628年,即崇祯元年,祖大寿因首创“宁远大捷”,并在战争中成功击伤了努尔哈赤而被升迁为前锋总兵官,进而被派往锦州驻扎。公元1631年,大凌河之战爆发,因明朝阵容不敌清军故战败,祖大寿因此诈降于皇太极,最终祖大寿诈降成功,在有幸返回锦州城之后继续对抗清军。公元1641年,松锦之战爆发,祖大寿面对孤立无援的锦州城之时,再次降清。祖大寿的这次降清,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656年病逝北京。

其一:爱国情愫系于故国

如同我上边所提到的那样,祖大寿能够选择在降清之后再次高举爱国旗帜的这一举动,足可以充分证明祖大寿当时至少还是忠君爱国的。爆发于公元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因诈降而骗取皇太极信任,进而留有时机再次御敌保国。后来的10年间,皇太极面对这位晚明的爱国将领,曾多次设计言和,欲将祖大寿从明朝“挖”过来,但当身为一位护国将领的祖大寿在面对满清对他的这一度招降之时,却显露出了一份极其坚贞不屈的气概。至于祖大寿之后“松锦之战”的再次降清,依我个人之见,祖大寿这个举动则是表明出了其对“明朝必亡”的无奈。不过尽管祖大寿投降了清廷,但是他却以“余生的碌碌无为”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深厚念想。

其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论祖大寿降清之后的待遇)

明朝末期降清的“明人”倒是不少,细细数来的话,出名之人有这么几个:洪承畴、祖大寿、吴三桂以及白广恩。但如果细究他们降清后的“俘虏待遇”的话,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洪承畴的待遇是远远高于祖大寿的,这也是祖大寿在降清之后为何沦落至隐姓埋名的重要原因。①祖大寿本人并不如同洪承畴一般首次降清,而是经历了满清对其的反复招降,如若不是锦州沦陷,恐大寿再难降清!②祖大寿身为辽人将领,降清之时身边随从了大批士兵,如若清廷冒然对之施以重用,恐后祖大寿“翻云覆雨”,进而威胁到清朝统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从中发现这样一个道理:“清廷对祖大寿的反复招降”并不与“之后清廷必须重用祖大寿”有着必然性的内在联系。简而言之,清廷之所以耐心招降祖大寿,是因为祖大寿对于那些爱国将士起着重要的心理支持作用,正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亦是如此!


历史课课代表


祖大寿,明末著名抗清将领,当时关宁铁骑的领袖级人物。他曾是袁崇焕得力的部下,也是吴山桂的舅舅。1642年被皇太极兵围锦州一年多后,二次降清。

明末降清比较著名的人物有很多,最有代表性的三个:吴三桂、毛文龙的两旧部尚可喜、耿仲明(耿精忠的爷爷),他们都被封王封侯。吴被封平西王,尚被封平南王,耿被封靖南王。这三人都是清兵入关后,率部随清军南征北战,对自己的同胞作战非常凶猛,很快就肃清了大明残部和农民起义军,为大清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被封王封侯。

而祖大寿降清后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作为,好像是销声匿迹了,在降清15年后因病去世。这15年关于他的记载很少。那么,为什么名气更大的祖大寿降清后没有像上述三人一样为大清建立“不世之功”呢,我想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清廷方面不敢用他。要知道,祖大寿第一次降清反悔逃走后,又足足和皇太极对抗了十年,这十年也是让皇太极吃了不少苦头。皇太极再次接受他投降后,不敢再给他拥兵的机会。

第二,祖大寿已没有军队,价值大打折扣。在锦州被围一年后才投降,手里已没有多少兵马,他仅剩下大明著名降将这面旗的价值。

第三,或许他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矛盾,或许他不忍心亲手屠杀大明残部和大明的子民,也或许他已被大明的悲剧折磨的麻木了。

总之,祖大寿降清后,没有像上述三王及洪承畴一样调转枪头以屠杀同胞,也没有再次谋反,最终也寿终正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