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胤禛行樂圖冊 杖桃蒲團頁

北京故宮博物院


24

12-2019

寶璽上的帝王

從“看破塵世”到“工作狂”皇帝……

The moment


說到雍正帝,給大家的總體印象大概是兢兢業業的帝王典範,在他十三年的皇帝生涯中,雍正勤勉於政事,據說他一天工作時間幾近二十個小時,比現在的996更拼命許多,每天不是上朝議事,就是擱書房裡批閱奏章,就是這樣名副其實的“工作狂”雍正,才得以上承康熙、下啟乾隆之盛世。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雍正 黃壽山石“朝乾夕惕”章

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 雍正寶藪(節選)

法國吉美博物館


雍正的敬業,甚至從他所用的帝王寶璽中亦可見一斑,“兢兢業業”、“朝乾夕惕”、“親賢愛民”都是有名的雍正自用印印文,而且還不止一方。比如“兢兢業業”就有:花壽山石長方章,鈕頭刻群螭,造型模仿古代玉劍璏,當中有一方形穿孔;以及兩枚黃壽山石素章,分別為方章和橢圓章,質地溫膩勻淨。而“朝乾夕惕”則多是素章,可以看出“四爺”的典雅品位。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雍正 壽山石“兢兢業業”章(三枚)

北京故宮博物院


不過,成為這樣的“工作狂”之前,在尚且叫做“胤禛”而非“雍正帝”的皇子時期,他卻有著一些頗為“出世”的別號印,比如“破塵居士”、“破塵尊者”、“圓明主人”、“閒雲道人”、“塵外散人”……所謂“破塵”就是看破紅塵,尊者、居士都是佛道對於修法之人的敬稱,胤禛將這些作為自己的別號並篆刻成印章,鈐印在他自己的法書作品中,無非是刻意塑造自身看破紅塵、“與世無爭”的形象。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 雍正寶藪(節選)

法國吉美博物館


雍正還有一方壽山石質的雙獅鈕印章,印文為“壺中天”。所謂“壺中天”,典故出自《後漢書》的《方術列傳》,說的是一位叫做費長房的人隨仙翁通過一隻壺進入仙境的故事,“壺中天”即比喻仙境,這充滿了仙術道教色彩的“壺中天”印文,亦是胤禛對外界所表明其“無意於皇位”的態度。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雍正 壽山石雙獅紐“壺中天”印

北京故宮博物院


正是這樣“看破塵世”的“閒散人”做派,讓雍正得以在在複雜殘酷的皇權鬥爭中蟄伏蓄勢,獲得最終的勝利,並從此成為了一位兢兢業業的“工作狂”皇帝,再沒有什麼“閒散”的時間了。唯有這些篆刻了“破塵居士”、“破塵尊者”、“壺中天”的壽山石印,仍記錄、見證著他過往的那段“閒散人”時光。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雍正 白壽山石雙獅紐“破塵居士”方印

北京故宮博物院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雍正 壽山石“破塵尊者”方章

北京故宮博物院


這不免讓人想起雍正皇帝另一方名印“為君難”(實際上“為君難”印也有多方),同樣是壽山石質地,紅白相間的色澤分外鮮明,印紐為浮雕螭紋,線條曲而韌,相當見刀法功力。雖然人人敬稱皇帝為“天子”,但“天子”畢竟不是天而是人,像雍正這樣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政事中的君王,大約更能夠體會到身為帝王的不易。倘若說“破塵居士”是皇子胤禛將“難”掩飾為閒散與出世,那麼“為君難”就是帝王雍正對於“難”直抒胸臆的吐露吧。


在成為“工作狂”之前,雍正也曾做一位“看破塵世”的閒散人

清 雍正 壽山石“為君難”章(三枚)

北京故宮博物院



傳播最全的印石書畫文玩資訊,弘揚傳統文化。我是傳統文化愛好者燕子,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載分享評論,私信均會回覆。非常願意和您分享交流。點擊我頭像可查看歷史文章,歡迎分享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