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蒐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

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肆虐,封城的命令突如其來,一切都發生得那麼突然。


湖北省農科院社區現有住戶3668戶,居民6000多人,繁重又瑣碎的防疫抗疫工作,僅靠社區工作人員肯定承擔不下來。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幾位幹部、職工主動下沉到社區:負責物資籌措、人員管控、環境消毒和社區支援等工作,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投入到抗疫的第一線。


不讓鬚眉的女幹部羅紅梅


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的主任羅紅梅,自 1月22日抗擊新冠病毒戰鬥打響那一刻起,立即動員全中心人員投入戰鬥。她主動協助社區對本區進行拉網式大排查,組織力量認真做好確診送診、心理疏導和各種思想工作。

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 羅紅梅帶領中心職工下沉社區


有一位需要送去隔離的社區居民,無論如何也不願離家,社區工作人員多次勸說無效,無奈之下,向後勤服務中心求援。


此時已是晚上,羅紅梅冒著被傳染的風險,立即帶人星夜上門,一遍一遍給這位居民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做通了工作,而此時已是深夜。


為搶時間,防止疫情擴散,羅紅梅又帶人連夜將其送往指定隔離點收治,等所有事情安排完,筋疲力盡回家時已是凌晨。

長期擔任後勤工作,羅紅梅深刻認識到“糧草”的重要性。防疫期間,她帶領中心採購組,通過反覆協調,跑遍附近多家商超,聯繫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等各種關係,想方設法籌措防護物資,這些採購來的物資,一到就分發給全社區居民使用。

同時,她還盡力幫助農科院下屬的各科研所籌措防護物資。恩施中藥材所告急求援,求救轉到羅紅梅這兒,她沒有推辭,四處找人想方設法籌到物資,安排通道盡快寄到恩施,解決了該所的燃眉之急。


隨時補位的金丹

“請單位把我當成‘賴子’,哪裡需要就隨時補缺。”後勤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金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防疫抗疫期間,只要單位一聲召喚,不管是深夜,還是凌晨,他都會馬上趕到,他的手機24小時開機。

由於疫情爆發突然,在單位財務不能正常支付的情況下,金丹主動墊款購置急需的防護用品。物資一到手,他又第一時間分發下去,唯恐發慢了耽誤防疫工作的進度。

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 金丹下沉小區開展疫情排查工作


除了籌措發放物資,金丹還主動下沉到社區,協助社區對農科院職工逐一開展疫情排查工作,務必做到不漏查一人。


小區封閉管理期間,他生怕居民的物資生活不到位,尤其擔心一線防控人員生活保障,主動聯繫菜農並親自到田間採摘蔬菜,聯繫商戶採購便宜的肉類食品,動用各種資源,千方百計滿足單位和小區的民生供應。


把溫暖送到每一戶的馬世明


作為一名黨員,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職工馬世明在家裡坐不住,他覺得在這個嚴峻的時期,一定要做點什麼。

因為疫情爆發的突然,社區第一時間封閉,很多沒有準備的家庭既缺乏防護用品,也無法採購基本生活資源,保障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就由馬世明和他的同事承擔。

馬世明頻繁出入各藥店、超市、商場,採購回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酒精等各種防護物資和柴米油鹽等生活用品,忙起來有時顧不上吃飯,常常只能用一包方便麵簡單應付過去。

疫情前期,社區醫生張建榮因為發燒,全家都居家隔離,當馬世明瞭解到他們家沒有任何防護用品後,十分著急,立即領了口罩,為他們送去。隔著門,馬世明殷勤叮囑他們一家人一定要做好防護,有什麼困難就告訴自己,讓張建榮非常感動。

居民陸媽媽的重症藥用完了,這種藥很難買,只有到一家藥店有賣,這家店偏偏又很遠,老人擔心沒人幫忙,馬世明知道後,立刻開著自己的車,去藥店把藥買回來交到老人手上。

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 馬世明為社區消毒


社區消毒工作人手不夠,馬世明放棄輪休,主動請纓,加入到社區消毒的第一線,每天開著消毒車,定時定點噴灑消毒液,清掃垃圾。


馬世明憑著一腔熱血,衝在抗疫的前線。一次次地付出,一次次地堅持、一次次地奉獻,給社區居民送去一份份安慰、送去一份份信心、送去一份份戰勝疫情的力量。


退役不“退疫”的程火星


在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的湯鋪村,每天都活躍著一個“特殊”的志願者,他身著迷彩服的身影,經常在村裡的哨卡口、防疫指揮辦公室、防疫各小組之間穿行,雷厲風行的執行著測體溫、勸返、登記車輛、籌措物資等工作。

他叫程火星,是一名退役軍人,2018年轉業安置到湖北省農科院工作。

作為重疫區的黃岡,各村都要求封路,而湯鋪村已有5例確診病例,屬於重點防控村,村幹部人手不夠。年前休假回家探親,因疫情滯留老家的程火星聯繫村委會,主動要求擔當志願者。

湖北省農科院後勤服務中心:下沉社區,做居民的貼心人

▲ 程火星檢查來往車輛,為乘車人員測溫


無論下雨下雪,還是太陽暴曬,程火星和其他志願者一起,對來往的車輛認真檢查通行證,詢問去向,測量體溫,消毒並做好登記後放行,全套工作繁雜,但他一絲不苟的有序完成。程火星經常說,“我們現在嚴格盤查是對他們負責,也是對全村、全縣人民負責。”

“程火星,今天幫我帶點菜回來。”這是村裡人每天都會對他說很多次的話。

湯鋪村裡很多人都是常年在外打工,回家過完年就走,沒有儲備多少生活物資。買不到吃的用的,有些村民開始抱怨。程火星通過各種渠道,為村民緊急籌措大米、油、面、蔬菜、肉、水果等各類基本生活物資,分發給村民,穩定了村民的情緒。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防疫抗疫大戰中,省農科院的每一名員工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憑著上下一心,眾志成城,他們誓言“不勝不休”!


採 寫:陳 靜

通訊員:楊俊勇

設 計:張宇瑄

審 校:饒 迅

黃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