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蘇州的橫空崛起,無錫發展之路在何方?

沙漏遺愛


橫空二字何等可笑,蘇州經濟也好,文化也好,政治地位也好,從古至今,哪一樣都是超過無錫的,你應該問,蘇州一直遙遙領先,無錫該何去何從?

定位,無錫是從縣變市的,首先定位不清,按照無錫的人文積累,地理位置,周邊環境,無錫首先應該定義為輕工業城市和旅遊城市,想要在長三角玩出自己的特色,應該向浙江的城市學習,發展自己特色的產業,而不是一味追求招商引資,全面發展。

從實際情況來看,無錫在整個長三角的城市群當中,並無地理優勢,也無人力優勢,更無資源優勢,但是無錫這兩年已經開始改變經濟構成走向,生物製藥研發基地,動漫園,傳感園,電影特效基地,這就是無錫應該走的路線。

想要經濟全面發展,那是不現實的,樣樣俱全只會導致樣樣不行。





風花劫


蘇錫常,擠在一起的三劍客,只能用短劍,用不了佩劍。空間有限,避免互傷。

說到蘇州、無錫,不得不提到常州,因為捱得太近了,又因為城市的許多同質化,只能說是他們的命,也可能是他們的緣。記得剛工作時,參加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對滬寧高速公路的一場評估會,在結尾時大概有這麼一句評語,在這條高速公路上未來有一個世界級城市群,他們就是蘇州、無錫、常州共同組成的,意思耀亮世界的巨大連片的城市群。當時,改革開放不久,城市破破爛爛、像樣的馬路沒有幾條,就是解放後填沒的護城河還露著土,騎著自行車稍忘了踩剎車,可能就衝到了郊區,或者是無錫縣。跟什麼世界級城市群根本相差十萬八千里,看著這些所謂的結論,心裡想這幫日本專家對這裡太缺乏瞭解了,可能太湖三白、梁溪脆鱔,把他們給吃撐了,多講幾句好話吧。唉,情有可原。

改革開放後,蘇錫常幾乎同時發力,鄉鎮企業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好多人喜歡說自己的城市是蘇南模式的創立者,依我看這三個城市都是、都不賴,依仗著上海的輻射、自己城市裡的國企,鄉村活力獲得了空前的釋放,相對來說城市的步子稍微慢了半拍。那個時候的蘇錫常,基本都還差不多。

真正開始拉開城市之間的距離,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市管縣,二是新加坡工業園。說市管縣,無錫本來就沒有什麼優勢,剛解放雖然做過蘇南行署,但時間太短了,沒多久就劃歸了省會南京那兒管了。常州有過專區的經歷、蘇州一直是有蘇州市和蘇州專區,結果可想而知,無錫得到了三個縣(無錫縣、江陰縣、宜興縣),連最有可能進入無錫的沙洲、常熟也劃歸給蘇州,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沙洲的腹地是無錫,那個時候沙洲常熟人說進城就是到無錫去。因為蘇州得到的縣比無錫、常州要多,優勢慢慢地就開始凸顯,現在好像流行叫:人口紅利。

另一個拉開城市距離的就是蘇州成立了新加坡工業園,儘管當時許多人看不到它究竟能給地方帶來什麼好處,可敏銳的蘇州人捷足先登,很快成了囊中之物。不久,就開始呈現了它的巨大優勢,世界五百強的企業陸陸續續進駐、園區發展之路越走越寬,成就了這個能在全國叫得響、實力一流的華夏第一地級市,不容易很精彩。

面對蘇州的橫空崛起,無錫發展之路在何方?這個問題發問的好,但也有點太侷限。現在網上好多地緣經濟往往變成地緣叫板,喜歡打口水仗,傷了和氣得不到實惠。無錫的許多優點網上羅列的夠多夠多的了,這裡無需重複。像無錫這種空間、人口紅利不多的城市,無錫的出路應該是走集約化、品牌化、科技化的方向發展。

無錫應該走集約化的路子,是把有限的資源加以充分地利用,把骨幹產業的資源聚攏、加大、延長、做強,提升資源利用率和效率,形成一種勢不可擋的、難以複製的產業聚集優勢,在世界範圍的產業分工和競爭中,走的遊刃有餘、左右逢源。

無錫應該走品牌化的路子,想當初虹梅電視、梅花收錄機、菊花電扇,紅遍大好河山,結果全軍覆沒。格力電器、海爾電器等依然還是常青樹。有時候常想蘇南人算精明吧、有耐心吧,結果連起家的東西都弄沒了,不得不說是一種巨大的遺憾,這種現象兩旁的兄弟城市也有。一個品牌複製一個產業、控制一條產業鏈,連新加坡的一個賓館業都能出一個安縵集團,佔據著世界最好的地段、形成了不可複製的競爭優勢。聰明的無錫人難道在這方面想不出什麼招嗎。精的極致、精的鬼哭狼嚎,才是資源節約型城市的發展路子。

無錫應該走科技化的路子,這個就無需多說,整天可以看到這方面的報道,物聯網、醫藥、太陽能、集成電路等等,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裡想說的是,無錫是一個大學較少、科研又相對薄弱的城市,要想走科技興市的路子,必須充分正視自己的短板,下得功夫、捨得花錢、立得奇志,不拘一格、不擇手段把人才、機構、大學招募回錫。如果僅僅看到拿回了幾個科技成果轉化、有了幾家科創型企業落戶,還是短視。要想在未來大展宏圖、登上世界級城市群,這條路無法避免,雖然有點難,只能往前衝。祝福無錫,一個幸福而快樂的城市。

(2018.10.30。北京)


朱錫北


面對蘇州的橫空崛起,無錫發展之路在何方?蘇州這些年一騎絕塵,遙遙領先於包括無錫在內的所有地級城市,相比之下,無錫這十多年走的是一條充滿爭議的路子。

無錫的最輝煌應該是十一五期間,大概是2006-2010期間,那個時候的無錫,有搶佔頭版的尚德太陽能這樣的明星企業,有全國城市側目的530人才計劃,有太湖新城這樣的城市新區開發,整個城市充滿活力和激情,一片蒸蒸日上的態勢。

但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加上城市管理者的更迭動盪,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是無錫最困難的時期,城市變得暗淡無光,媒體和輿論不乏看空無錫發展的聲音,什麼新城開發太多、傳統商業重災區、轉型陷入困境等。

十二五期間開始整個國家開始加強管控,從城市和經濟上看,就是從之前的東南各級城市百舸爭流到開始扶持加強大城市強省會,對央企的合併、對省會的支持,天然地對地級市不利,或者說屬於東南沿海城市開放的紅利慢慢結束了。

幸運的是,無錫的底蘊還在,沒有在2016年的城市分化中落伍,房價上漲就是一個標誌,並且保持良好的勢頭,如果這幾年比如物聯網行業孕育幾家獨角獸企業,比如太新和錫東的開發初見成效,比如錫澄宜一體化真正破局,那就更讓人憧憬了。

無錫好像一個原本生龍活虎的人,但發展容易大起大落,情緒不穩定,然後前幾年突然大病一場,但經過中西醫療法,還是很慢慢恢復了身子,無奈的是周邊物是人非了,比如蘇州的城市發展就很少犯大錯,並總能抓住機會,天時地利人和讓無錫這座近鄰城市城市橫空崛起。

面對蘇州的橫空崛起,無錫發展之路在何方?無錫經過那幾年的折騰,以後會變得更加穩健,還是走向消沉,可能就看這幾年了,答案會越來越清晰。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沙漏遺愛


無錫和蘇州的發展,蘇州也沒有一絕騎塵。因為蘇州市本來就比無錫大,蘇州市是1+6(老蘇州市+六個縣級市),無錫市是1+3(老無錫市+三個縣級市)。蘇州市2017年是1.7萬多億的GDP,無錫市2017年破1萬億。無錫市2018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全江蘇省排第一的。以物聯網,石墨烯,芯片等技術為發展新動能。無錫發展越快越好,越來越有影響力。無錫的大交通在未來幾年完成鉅變。鐵路,地鐵,錫南的高速,連接宜興,江陰的S1,S2等等都會給無錫發展帶來巨大的動能。蘇州市的底蘊是有的。無錫要學習的一定要學習。無錫的發展一定不會慢。只是地域小了些,經濟總量上和更大的省會城市比有失公平。


至善林航


無錫蘇州常州,都是吳語區的重要經濟體,人文相近,歷史相仿,各有擅長。

這三地,歷史上大都風調雨順,民間殷實,民風溫順,少戰亂紛爭。

然而,本質上蘇錫常地區中,無錫極少成為區域的政治經濟中心,這就造成了在蘇錫常地區內無錫相對格局偏小。這三地的人文也頗有異同。

在大局觀方面:蘇州第一,常州第二,無錫較差。

在人民勤奮方面:無錫第一,常州第二,蘇州稍遜。

在注重財富方面:常州第一,無錫與蘇州相仿。

在注重生活品質方面:蘇州第一,無錫與常州接近。

在創新方面:無錫第一,蘇州其次,常州稍遜。

在接納度方面:無錫蘇州相仿,常州稍差。

在資源優勢方面:蘇州領先,無錫其次,常州略遜。

在交通優勢方面:無錫第一,蘇州其次,常州差一些。

在接受現代文明方面:蘇州最強,無錫常州土一些。

蘇州人最是大氣,無錫人小富即安,這也是江陰人不太認同無錫管轄的心理根源。

無錫要超越蘇州,已經很難了,應尋覓全新突破方向,抓住國家升級製造業戰略契機,激流勇進,也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無錫蘇州常州實現錯位發展,是蘇錫常地區新時代的發展戰略。

無錫蘇州常州人,都是一家人,新無錫蘇州常州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祝願我的家鄉無錫擺脫廢柴市領導留下的陰霾,大展宏圖,與蘇常齊頭並進。

祝願大蘇錫常地區未來更美好。


房文軍3


過去,無錫和蘇州都是以輕工業為主的中小城市,鄉鎮企業一度讓這兩個城市榮耀無限,尤其是無錫,下屬的無錫縣在當時創造了一天一個億產值的神話,被譽為“華夏第一縣”。

上世紀90年代中開始,鄉鎮企業逐漸式微,外向型經濟蓬勃興起,蘇州的金雞湖畔的中新合作工業園引領FDI的潮流,在國內掀起一股蘇州熱,古城蘇州搖身一變化身洋蘇州,GDP總值連續多年躋身國內城市排行榜前十,在所有非省會地級市中遙遙領先。

但是隨著人力成本的提高、稅收減免優惠政策的到期,外企逐漸遷出蘇州。而此時蘇州本地的企業尚處在轉型升級階段,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屈指可數。無錫同樣面臨外資撤出的窘境,此外,2007年爆發的太湖藍藻危機,大量工業企業外遷,排汙企業關停整頓。一度蘇錫兩地風聲鶴唳,GDP增長率雙雙在省內墊底,昔日的經濟明星城市有就此淪落的勢頭。

天佑蘇錫,痛定思痛的蘇錫兩地淘汰落後產能,大力發展科技創新企業、鼓勵歸國科技人員創辦小微企業,成效逐漸顯現。無錫則抓住了國家IC產業基地的光環,大力引進華虹、中芯等巨型芯片設計及製造企業,加大韓資海力士的招商力度,使之總投資將近200億美元。加之本來就以無錫為基地的各個國家級科研院所及企事業單位,無錫逐漸確定了以傳統制造業、物聯網、芯片設計與製造、休閒旅遊、大數據採集處理中心、區域交通樞紐、區域物流中心等綜合發展的願景規劃。

寄語蘇錫兩地:兩個淵源很深的鄰居城市,可以採長補短,錯位發展,共築蘇錫高地。


小沈瀆


1.無錫的人口還是太少,特別是市區外圍地區。而吸引人口和人才的有效方法就是辦大學。錫東引進了一個三本,但是封閉式校園,學校檔次太低,幫助不是特別大。

2.向太湖發展看來效果不是特別好。個人感覺應該放下面子,東部接軌蘇州,北部打通長江。規劃了S1和S2,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貌似蘇州和江陰對聯通無錫都不太感冒。

3.城市產業過於單一,作為一個無錫土著,想為家鄉出力而無門。不敢說自己是多大的人才,但是其他專業人才的流失,綜合性、交叉性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導致了無錫眼光不夠長遠,格局不夠寬廣。

從近期規劃上來看,以上三點市政府早就意識到,除了第三點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道路漫漫,前有蘇州,後有南京,圍追堵截,前途堪憂啊。


魔士十級


蘇州在歷史上就是區域性的大城市,春秋戰國時期,吳國都城在蘇州,不在無錫,二千五百年了,沒有什麼人懷疑過吧。四大才子,出在蘇州,不在無錫吧。上有天堂 下有蘇杭,是蘇州杭州,沒有無錫什麼事吧。蘇湖熟天下足,是蘇州湖州,也沒有無錫什麼事吧。明朝資本主義萌芽是在蘇州萌芽的吧,也沒無錫什麼事吧。蘇錫常,看看無錫和常州加起來的GDP和財政收入和蘇州比,還不如蘇州,所以說,蘇州幾千年來,一直是區域中心,沒無錫什麼事。江蘇省的名稱來歷就是江寧和蘇州各取一字,也沒無錫什麼事吧。


釋懷84188479


蘇州是從哪裡崛起的?很好笑。蘇州人均GDP落後於無錫,蘇州就是靠人多地大才超越無錫的,但gdp質量不如無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無錫的企業數排江蘇第一。無錫的科研和創新能力也超越蘇州,世界排名第一的計算機,蛟龍一號等都是無錫生產的。


hugh2009


無錫發展其實也不比蘇州慢,就人均GDP看,無錫還超蘇州了,無錫只不過就是地方小,蘇州5個縣,無錫才3個,也可以這麼說,無錫的Gdp是1萬億左右除3差不多是3千5億左右,蘇州5乘3500也差不多是1.8萬億左右,這樣算的話基本算是平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