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張館藏高清玉璧細節圖,學習漢代手工刻劃陰刻線的鑑定(乾貨)

本文圖片,來自筆者參觀北京萬壽寺漢代玉器展所拍攝。紋飾與工藝特徵,是我們鑑定古玉的重點。

3張館藏高清玉璧細節圖,學習漢代手工刻劃陰刻線的鑑定(乾貨)

漢代分區玉璧,檔次很高,內區多為蒲紋,外區為獸面紋或鳳鳥紋。外區的紋飾,一般為遊絲毛雕手工刻劃,並且常有較寬的直陰線襯托,濃淡相宜,深淺對比,畫面感極強。

3張館藏高清玉璧細節圖,學習漢代手工刻劃陰刻線的鑑定(乾貨)

遊絲毛雕為徒手抓握鐵質或細石器工具,在玉器表面刻劃而成,線條不甚工整,常有毛道、衝出痕等。線條整體連貫,但常有斷續。長直陰線是採用金屬片狀工具或直刃砂岩類,反覆推磨而成,溝底呈現平行劃痕,並非很多人提出的砣具雕刻。

3張館藏高清玉璧細節圖,學習漢代手工刻劃陰刻線的鑑定(乾貨)

這件玉璧表面,有一道明顯的切片殘留痕跡,這是原料加工過程中留下的印記。整個玉璧古樸厚重,紋飾粗細分明,畫面感強,顯示出漢代玉工徒手加工玉器的技藝。

通過一件玉璧,分析兩種痕跡,得出兩種工藝,提升你我眼力。希望本文,能對您有所幫助。也希望您能關注轉發,留言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