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二戰的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裕仁天皇為何最後結局截然不同?

kuaineinv


1940年9月27日,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三國代表在柏林簽署《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軸心國集團正式成立。這個恐怖的軍事集團以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為核心,他們毫不顧忌國際公約,悍然向周邊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人類世界也由此陷入了一場浩劫。

(德意日三元首舊照)

不過,在戰爭結束後,德意日三國元首的結局卻完全不同,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三者的差異呢?

德、意、日在二戰時期的元首分別是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裕仁天皇。

我們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墨索里尼。早在少年時期,墨索里尼就因為打架而被學校開除。之後他加入了社會黨,併成為了一名新聞記者。一戰期間,墨索里尼因為鼓動意大利參戰而被社會黨開除。1921年,墨索里尼自立門戶,建立了意大利國家法西斯黨。他發動暴亂奪取了政權,建立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

墨索里尼是有抱負的,在他執政期間,意大利曾多次進行對外侵略。但無奈意大利國力不支,墨索里尼的野心也一直沒有得以實現。在後來跟隨希特勒發起二戰後,墨索里尼曾一度以為自己迎來了春天。

但隨著1943年7月盟軍在西西里島的成功登陸,墨索里尼的獨裁統治受到了嚴重威脅。7月25日,墨索里尼被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解職,並且還遭到了關押。

為了解救墨索里尼,希特勒策劃發起了“橡樹行動”。德國士兵利用滑翔機突襲,成功將墨索里尼從山頂上救了出來。在希特勒的幫助下,墨索里尼又出任了“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傀儡政府的總理。

(墨索里尼舊照)

1945年4月21日,盟軍佔領巴倫地平原,墨索里尼政權倒臺。在逃亡中,墨索里尼混入了一群德國士兵之中,不過他卻很快被意大利游擊隊員擒獲。

游擊隊員先是將墨索里尼夫婦關押在一個小屋中,但為了避免節外生枝,他們最終選擇將墨索里尼夫婦二人就地處決。隨後游擊隊員將他們的屍體運到米蘭羅雷託廣場倒掛示眾。墨索里尼在死後,仍遭到了萬人唾棄,不得安寧。

希特勒是墨索里尼的學生,是一個狂熱的戰爭販子。他在1921年成為納粹黨黨魁,1933年成為德國元首。

希特勒上臺之後,他以法西斯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多種病態主義改組國家,並在短時間內將德國打造成了一個強大卻畸形的第三帝國。

(閃擊波蘭)

為了使德國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希特勒在1938年迅速侵佔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在佔領法國後,希特勒曾一度想要橫渡英吉利海峽攻佔英國。但隨著“海獅計劃”的失敗,希特勒又向東發動“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了對蘇聯的入侵。不過,由於他在戰略上固執己見,拒不聽從古德里安、曼斯坦因等一眾將軍的意見,德國最終兵敗東方,而蘇聯軍隊也一路反攻殺進柏林。

1945年4月30日,蘇聯軍隊攻佔國會大廈,德國大勢已去。希特勒在地下室飲彈自殺,他的屍體被毛毯包裹,在總理府的花園被焚燒。

在整個法西斯集團中,希特勒是最受關注的元首。為了滿足自己膨脹的野心,希特勒挑起了世界級的戰爭,無數家園遭到破壞,無數百姓無家可歸。他是罪孽最為深重的一人,選擇自殺來躲避追責,算是他一個明智的選擇。

(裕仁天皇舊照)

至於日本的裕仁天皇,則是命運最好的一個。

在二戰中,日本對亞洲國家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儘管到目前為止,裕仁天皇是否直接下達過進攻中國的指令,仍然是一個未知之數。但他作為日本的元首,萬民景仰的神,理應對日本的所作所為,承受代價。

然而在美國的庇護之下,裕仁天皇竟然奇蹟般地逃脫了戰後的審判。在美國人主宰日本期間,他安心地當起了一個傀儡皇帝。等美國駐軍撤走後,他依然穩坐在天皇的寶座上,一直到八十年代才死去。

不得不說,裕仁天皇比起希特勒、墨索里尼兩位,實在是幸運得太多了。當然,美國人留著他也有不少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受到“神道教”影響嚴重,國民的封建思想過於強烈。與其殺死天皇,徹底激怒瘋狂的日本人,還不如把天皇變成一個幫助美國掌控日本的工具。

最終,美國人的計劃成功,而裕仁天皇也因此多活了幾十年。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第三帝國的興亡》)


張生全精彩歷史


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三人所處的國家不同,身份地位不同,註定了三人截然不同的結局。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是獨裁者,但是墨索里尼無論是個人魅力,還是個人能力都不如希特勒。因此在整個二戰時期,意大利的很多人們都反對墨索里尼,因此在戰爭還沒有結束之前,墨索里尼就已經被意大利游擊隊殺死,並且還被遊街示眾。希特勒對於德國的控制能力一直都比較強,在他接受德國之前,德國的經濟一片蕭條,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而希特勒上臺後,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振興了德國的經濟,讓德國再一次成為了歐洲軍事強國。當時的大部分德國百姓,都比較支持希特勒,所以希特勒才能一直堅持到盟軍攻克柏林。希特勒最後的結局是自殺,如果希特勒不自殺,盟軍恐怕也不會放過他,必然要判處他死刑。從東條英機的結局,就能夠看到希特勒的結局,特別是希特勒的老對手斯大林,肯定不會讓希特勒這麼一個危險人物活下去。

相比於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悲慘結局,日本裕仁天皇的結局要幸運的多。裕仁天皇不僅沒有被處決,而且繼續保持了天皇的地位,甚至在二戰後仍然活躍在國際舞臺上。上世紀七十年代,裕仁天皇先後出訪美國和歐洲,受到各國政府首腦的接見。1989年裕仁天皇去世,美國總統老布什和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親自參加葬禮,到場的各國首腦數量眾多,即使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的葬禮上,都沒有這麼多首腦人物親自到場。

裕仁天皇能夠被赦免罪行,主要是因為他在日本的強大影響力。日本人都十分信仰天皇,只要是天皇一聲令下,日本整個民族就會沸騰起來。在二戰的最後階段,美國多次轟炸東京,卻始終避開天皇的宮殿。因為美國人明白,只有天皇才能夠讓瘋狂的日本人停下戰爭機器。如果天皇被炸死,日本人必然要魚死網破。

日本無條件投降後,美國赦免了天皇的一切罪責,繼續保持了天皇國家元首的名譽。日本的普通民眾聽說天皇被赦免,都紛紛感激美國,轟炸東京和原子彈爆炸的仇恨甚至都被淡化了。在麥克阿瑟離開日本的時候,日本人感激他沒有殺死天皇,為麥克阿瑟送行的人,從麥克阿瑟的官邸一直排到了機場。正是因為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特殊的地位,盟軍在佔領日本後,才赦免了天皇的罪行。


史海泛舟擺渡人


希特勒是二戰時期德國元首,他親自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侵略了波蘭、法國、北非、英國和蘇聯,屠殺了六百萬猶太人,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戰爭罪。1945年4月末,在蘇聯軍隊攻入柏林後,深知罪孽深重的希特勒和他的情婦愛娃,在柏林地下總統指揮部服劇毒自殺,屍體被身邊親信用火焚燒。他一手發動戰爭,致使數千萬條性命毀滅,最終也終結了自己的生命,是一個讓人恨之又恨的魔頭。

墨索里尼,意大利的獨裁統治者,也是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二戰時期與德國結成了軸心國,追隨德國入侵非洲,法國、英國並配合德軍進攻蘇聯。無奈,由於他任人唯親的獨裁政策,致使軍心渙散,軍人厭戰,戰鬥力削弱,在二戰中鬧出不少烏龍事件,成了二戰時期的一個笑話。1943年7月,墨索里尼在國內反戰情緒爆發的情況下被撤職關押,後被德國救出,不甘於就此結束政治生命的墨索里尼,又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了臨時共和國,出任總理。45年4月,深知留在國內絕無好下場的墨索里尼,逃往德國,途中被捉,第二天就暴屍於米蘭廣場。

從墨索里尼的結局,可以看出他在本國多麼不得人心,人們多麼恨他。他因為報復的情緒,發動不得人心的戰爭,最終死在了國人憤恨的情緒裡。

裕仁天皇的結局,要比希特勒、墨索里尼好得多的多。主要原因在美國,二戰結束,對德國的控制已成定局,由美、英、蘇東西分治。對日本的戰後重建,美國絕不想讓蘇聯插手,考慮到日本在亞洲的戰略作用,因此,美國利用天皇在民眾心目中的地位,維穩、制憲。所以,裕仁天皇逃過一死。

軸心國的三個首腦,二戰結束後,一個個從自己打造的權利王國裡,走向了自己不願走的路途上。


用戶53500519718


二戰結束後,二戰三元兇希特勒、墨索里尼和裕仁的結局如下:

希特勒在蘇聯紅軍兵臨城下時自殺身亡。

墨索里尼政府被推翻,後來被游擊隊抓獲後處死,並懸屍示眾。

裕仁由於受到了麥克阿瑟的包庇,沒有受到追究,繼續當天皇。後來解力夫編寫二戰三元兇的傳記時,把裕仁改成了東條英機。

三人結局不同的原因在於,三國國體和他們自己的權勢的不同。希特勒在發動二戰時,他已經在德國實現了獨裁,是他引發了二戰,而且他還親自指揮戰爭,因此,在失敗後如果不自殺,也一定會被處死。墨索里尼是希特勒的追隨者,儘管也有權勢,但沒有達到獨裁的地步,所以在戰爭形勢對軸心國不利時,他就被罷免了,然而,由於他帶領意大利走向了失敗,所以,很多意大利人肯定要追究他的罪行,而他卻很不幸運地落入了游擊隊之手,下場也就必然了。裕仁在二戰前就已經是天皇,早期,天皇並不具有很大的權勢,可是,由於少壯派軍官擁護天皇,屢屢發動兵變,暗殺首相,使得裕仁的權力越來越大,可日本的國家體制沒變,首相仍然存在,只不過換成了裕仁喜歡的好戰分子,所以,戰後裕仁有機會推卸責任,而日本的天皇制已經延續很多年,麥克阿瑟佔領日本時,由於對天皇的戰爭罪行不甚明瞭,裕仁自己也予以否認,綜合考慮到廢除天皇可能會引起日本政局的動盪,麥克阿瑟決定力主保存天皇,不追究裕仁的戰爭責任。


洞庭一葦1188


希特勒是德國元首,墨索里尼是意大利內閣總理,作為發動二戰的罪魁禍首,他們是一丘之貉,雙手都沾滿了人民的鮮血,罪行累累,馨竹難書。

墨索里尼在1922年就發動暴動奪權了,1928年強行終止議會制度,先於希特勒建立了法西斯獨裁統治,但意大利畢竟是個君主立憲國家,他的頂上還有國王,只是在他膨脹之時,國王暫時制約不了他,也有可能得到部分默許。墨索里尼自認是法西斯主義教父,希特勒是他的小學生,理想是恢復大羅馬帝國,1935年10月入侵埃塞俄比亞,36年10和德國結成柏林――羅馬軸心國,一起幹涉西班牙內戰,39年侵佔阿爾巴尼亞,40年6月10對英法宣戰,出兵法國南部,並向英屬索馬里,肯尼亞,蘇丹和埃及進攻,10月派兵入侵希臘,41年配合德國進攻南斯拉夫,6月22日對蘇宣戰,配合德軍進攻。

墨索里尼同希特勒關係的翻轉,就是在野心指向希臘的時候,本想吞併希臘,結果被希臘打的落花流水,不得不求希特勒為其收拾殘局,以後都是在希特勒的庇護下勉強維持。

43年7月盟軍開始登陸,意大利由於軍事失利,國內反法西斯運動高漲,墨索里尼被國王撤職,並監禁在阿布魯齊山的大薩索峰頂,希特勒冒險派出德國特種部隊的傘兵將其救出,後在意北部的薩洛地區任“意大利社會共和國”的傀儡政府首腦,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國途中被游擊隊捕獲,次日被處決並移送米蘭廣場吊起暴屍。

希特勒的理想是廢除《凡爾塞條約》,建立一個以日爾曼人為主體的統一的大德意志帝國,驅逐並清除猶太人,33年上臺後不斷擴充軍備,屠殺猶太人達600萬,吞併奧地利,閃擊波蘭,佔領法國,轟炸英國,進攻蘇聯,同意,日結成邪惡的軸心國,使億萬人民在炮火硝煙中喪生,他狂妄自大,不可一世,當蘇聯紅軍把四分之三的柏林包圍之時,他才大夢初醒,1945年4月30日,蘇軍終於佔領了國會大廈,總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內,希特勒在地堡裡開槍自殺,侍者遵照希特勒的遺囑將屍體用軍毯包上,抬到總理府花園澆上汽油焚燒,希特勒的一生隨著熊熊的火焰化為灰燼。

希特勒是自殺的,墨索里尼被捕後次日就被國內游擊隊槍斃了,都沒經過紐倫堡軍事法庭的審判,即使審判也難逃一死,希特勒算是有骨氣,死的也乾淨,墨索里尼有點怕死,就是逃到了德國又能怎樣?還是要被抓獲的,這一點不如希特勒,最後屍體還受到了汙辱。

裕仁天皇是幸運的,逃過了東京大審判,在美國的支持下,繼續做天皇,儘管是沒有了實權,但畢竟還是養尊處優,直到89年去世,活了88年。


裕仁天皇能逃避審判除了美國考慮到當時的政治原因外,還與日本的政體有關,到底天皇有沒有直接下令發動戰爭?至今都沒有結論,日本侵華的野心不是裕仁才有的,在明治天皇之前就有的,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才慢慢有了侵華的實力,不是說日本侵華是天皇一聲令下,日軍從國內全面進攻中國,早在侵華之前,日本就在中國駐有三支軍隊,這是歷史遺留問題,我傾向認為日本是沒有預謀的,如果有預謀也不至於等到侵華後期再在國內招兵買馬,這個事先都應準備好,包括“九.一八”,“七,七蘆溝橋”事變應都是軍人為建功立業私自盲目的行動,當然這種盲目也是看準了日本的大治方針,天皇是隨著事態的演變事後再認可的,但這也逃脫不了戰爭的罪行,完全可以憑著天皇的威望加以有效的控制,甚至是制止,不過大家要想到,裕仁畢竟是日本的天皇,考慮的也是日本的利益,從小也受日本軍國主義的教育,站在日本的立場上,他的措施也屬正常,美國在日投放了二顆原子彈的情況下己經沒有了原子彈,當時一共才生產了三顆,一顆做了試驗,如果用軍隊進攻去佔領日本全島,美國估計要損失100萬美軍,裕仁在45年8月15日發佈“終戰詔書”,代表日本向同盟國投降,也是立了一大功,還有就是美國為穩定戰後形勢的需要,建立一個反共產主義經濟圈也需要天皇出面協調,因為日本長期推行神話天皇,實行效忠天皇的教育,天皇己成為日本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柱,由於種種原因,裕仁逃過了東京大審判,避免了上絞刑架,最後導致他和希特勒,墨索裡索截然不同的命運。



碼字確實有點累,如果您閱讀完,認可我的觀點,請別忘了點贊,謝謝了。



雪上長留馬行處


。二戰結束後,希特勒自殺身亡,墨索里尼被槍決。然而日本的裕仁天皇卻得以壽終正寢。比起前兩位而言,這一位不知有多瀟灑自由。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通過廣播宣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無條件投降。隨後在長達2年的東京審判中,東條英機等25人被列為戰犯。有人提議裕仁天皇也應該列為戰犯。然而當時的盟軍總指揮麥克阿瑟卻拒絕了這一提議,並且還說,他既不會讓裕仁天皇死,也不會讓裕仁天皇退位。他要將裕仁天皇成為自己的傀儡,通過他來改造日本。

當時,蘇聯、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等國家都抵制麥克阿瑟的這一提議,甚至於,連美國的絕大多數民眾都認為要治裕仁之罪。然而麥克阿瑟卻認為裕仁雖然是日本的天皇,但他只是個代表,他自己也無力去阻止日軍的暴行。而且若將裕仁列為戰犯,日本政府就會崩潰,一場大的暴亂隨時會發生。這對於控制日本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麥克阿瑟的堅持下,裕仁天皇活了88歲,執政長達63年。


那是易烊千璽jfs


希特勒:與其被擒處死,不如自我了斷

1945年4月30日,蘇軍密集炮火強行攻入柏林市中心,德軍效忠希特勒,誓死衛護著這位德國人眼中的“英雄”。

國會大廈地下室裡突然一聲槍響,二戰頭號戰爭狂人希特勒在服用了劇毒藥物後開槍自殺,與他一起走向另一世界的還有情婦愛娃。隨後,他的下屬將兩具屍體澆上汽油焚燒了,蘇軍在花園內找到了兩具被燒焦的屍體,經檢驗確認是希特勒。

墨索里尼:妄圖流亡國外,沒料一槍斃命

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帶上情婦準備逃往瑞士,被意大利解放組織的游擊隊拘捕,當場就被手提機槍給處理了,屍體被運往米蘭的雷羅託廣場示眾,有人向他屍體上吐唾沫,有婦女在他屍體上撒尿,可見他的國人對他恨之入骨。屍體被倒掛在廣場上的加油站旁邊,他的腦漿還從頭部右側的槍口裡流出…

後來,他的屍體被運往米蘭大學的醫院,美國醫生從他的頭腦裡取走了一些腦組織,至今還放在華盛頓伊麗莎白肉體病醫院保管。

昭和天皇:本該死有餘辜,誰知逍遙法外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打算處置昭和,誰知數萬日本士兵拼死抵抗,依然護衛著他們的主子,昭和的一句話讓這些日本士兵乖乖地退下了。

麥克阿瑟明白了天皇對於這個國家的重要性,於是他告訴美國:如果處置天皇,要有100萬軍力駐紮日本,防止日本變亂。美國是沒有這麼多軍隊駐紮的,處置天皇之事也就擱置下來。

後來美國聲稱留下天皇是為了讓他配合改造日本,指揮和策劃造成3500萬中國民眾傷亡的侵華戰爭,以及襲擊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罪行,也就統統推到了東條英機等戰犯身上,繼續當著至高無上的天皇。

外界猜測昭和與麥克阿瑟之間秘密進行了交易,才換回一條狗命,至於什麼交易無人知道。戰後,天皇制度並未受到影響,直到1989年1月7日昭和逝世,終年88歲。皇太子明仁登基,2016年7月明仁因健康有問題又讓位給皇太子德仁。

甲級戰犯的岸信介也被無罪釋放,戰後還做著首相,他的外孫安倍晉三今在日本首相位子上。由於日美之間的交易,日本法西斯罪行沒有得到徹底清算,日本也就復辟了軍國主義。(圖片、資料源於網絡,如侵權請告之,立馬刪除相關部分)


天寧閣


作為軸心國核心領導的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為何一個自殺,一個被處死,另一個卻保住了皇位而且免受戰後處罰和審判呢?

希特勒,作為二戰影響力最大的軸心國元兇,把歐洲大陸翻了個底兒朝天,還把玩弄大陸平衡的英國打得生活差點不能自理。死磕了這麼多年,深受其害的西歐諸國能放過他?光這個種族屠殺,就是滔天大罪!東邊的斯大林更不會放過他,恐怕提到這個小鬍子都恨不得活劈了。斯大林直接放話抓了他非得好好羞辱他不可,士可殺不可辱,既然兩頭都沒好果子吃,作為一國元首,尊嚴的死去,總比尊嚴掃地的被審判和處死好多了。於是拉上整個第三帝國為自己陪葬:德國人民選擇了自己,那麼他們也該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希特勒無路可走,因為,他拉的仇恨值最高,惹了一群boss.


而墨索里尼,本來帶著意大利在二戰中還是露了一把臉,他最終下臺,除了盟軍對意大利的壓力以外,就是本國民眾還有各派政治勢力對他的拋棄。意大利人,很勢力,你從一二戰中扮演的搖擺角色就可以看出了。曾經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權讓意大利民眾感覺帶來了曙光,帶來了穩定和發展,但是,隨後,墨索里尼把國家拖入了戰爭泥潭,參戰也就罷了,但戰績可憐,想當年,差點連埃塞俄比亞都搞不定,打希臘,被攆著回來,連被德國打趴下的法國軍隊都打不過。在各個戰場,損失巨大,還連帶著把本國經濟拖入了深淵。不顧國情,學著希特勒那一套打壓猶太人,也不想想本國有多少財富實力是在猶太人手裡,結果,造成了嚴重資本外流。你當初對各個階層該兌現的承諾一個都沒兌現,還把國家置身於危難之中,老百姓不幹了,各個政治勢力也不幹了。這個時候老國王現身了,什麼?意大利居然有國王?原來,墨索里尼並不是意大利的頭頭。老國王聯合各方勢力,擺了墨索里尼一道,開了個會,把它彈劾下去了,門還沒出就被軟禁了。雖然後來被希特勒救了出來,但還有誰買他的賬。墨索里尼的命運,取決於他給意大利帶來什麼,當他給意大利帶來厄運的時候,他就只能下臺了。(軟禁以後如果沒逃走,說不定不會死)



日本天皇裕仁,二戰後居然還能保皇位而不失,這一直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亞洲國家耿耿於懷的原因。希特勒、墨索里尼都得了應有的下場,而你裕仁呢?


原因差不多就是:雖然當時日本已成孤島,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本土軍隊實力依然不可小覷,美國盤算過,要攻入日本本島,恐怕要付出上百萬的傷亡。光外圍戰役的傷亡就已經讓軍方還有國內民眾難以接受了,再登陸本島,那傷亡,得讓美國人心碎。原子彈也不是像炸彈一樣想扔多少有多少。算了吧,就不在什麼無條件投降上較真了,早日解決這無底洞的戰事才是王道。太上皇麥克阿瑟跟裕仁達成了什麼交易我們不知道,反正,日本是有條件投降了,天皇保留了下來。麥克阿瑟肯定想到了,真要把天皇審判或者斃了,就以天皇在日本的威望,日本還不得反了天,罷了罷了,就給你個徒有虛名的天皇保留著,我何必自找麻煩,再說了,我把你慢慢改造成我想要的樣子就好了。而且,北邊蘇聯已經讓人感受到威脅了,與其幹掉你結不世之仇,還不如留著你,扶植日本,在東北亞幫我牽制蘇聯吧,做我的小跟班,做我的馬前卒,以後還可以讓我薅羊毛。…美國人就是這麼務實,國家利益至上,至於我們中國人還有其他國家對保留天皇什麼感受,不是他們考慮的。因為當時的中國,聲音微弱!天皇被保留,完完全全是美國出於他們自己國家利益考量的結果!


吐蕃國護法國師鳩摩智


這是個好問題。首先不妨來看一看這三位法西斯頭子各自的下場。

法西斯的創始人墨索里尼是最早遭殃的,實際上在1943年7月,墨索里尼就已經因為國內的政變而被軟禁,意大利正式宣佈投降。但希特勒不甘心意大利就這麼失敗,於是派德軍將墨索里尼救出,送往意大利北部,成立了一個意大利偽政權。墨索里尼在苟延殘喘一年多後,由於盟軍解放意大利,其在逃亡德國途中被游擊隊抓獲,與其情婦被游擊隊處以絞刑。



將法西斯發展壯大的希特勒,結局也可謂是一個“慘”字。當蘇聯紅軍和英美盟軍兩面攻入柏林後希特勒見大勢已去,於是開槍自盡(一說服氰化物)。


而東方的日本裕仁天皇,其命運卻與歐洲的那兩位截然不同。裕仁在1945年8月15日發表《終戰詔書》後,繼續做自己的太平天子,一直活到了1989年。並且,在戰後的昭和時期,日本的經濟實現了極大的發展。裕仁可以說是三位法西斯領導人中,唯一一位善終者。

那麼,造成三個法西斯頭子不同結局的原因何在?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裕仁天皇不是戰爭的直接發動者,換言之,裕仁可以找到人背鍋。翻開二戰歷史,可以發現,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兩個人,可以說是直接發動戰爭,絲毫沒有任何疑問;而日本的戰爭命令,則多數是軍部發出的,雖然裕仁實際上也在支持軍部,但是,當真正問責時,裕仁可以以“軍部不受控制,脅迫做出決定”的理由推卸責任。所以,日本在戰後的審判中,被判刑的甲級戰犯都是軍部的重要人物。

第二,日本沒有選擇抵抗。實際上,希特勒不自殺,他一定會面臨審判而不是直接被殺,但希特勒無法接受被審判,於是他選擇自裁,而墨索里尼由於落到了游擊隊手中,而此時意大利已經投降,所以便自信審判了墨索里尼。而裕仁則是直接選擇投降,這體現了他的妥協。再加上大部分鍋已經被甩給了軍部,此時又做出這樣的姿態,自然加分不少。

其三,其對英美而言,戰略地位並不如歐洲重要。英美蘇三國實際上在二戰中主要對手為德國,雖然美軍在太平洋戰場與日軍交戰次數不少,但歐洲依舊是其戰略重心所在。所以,在對於亞洲的日本問題上,他們並不想,也沒有理由趕盡殺絕。

第四,出於對日本改造的需要。眾所周知,在《人間宣言》之前,天皇在日本同時也是宗教領袖,是天照大神的後代,是“神”。因此,在戰後改造日本的過程中,自然少不了天皇的作用。一旦處死日本天皇,那麼日本國內因為狂熱的對天皇的信仰,一定會給後續的改造造成麻煩。果然,人間宣言一發布,日本的情況變得更加易於掌控。

以上,便是為什麼三位法西斯頭子結局迥然不同的原因。


庭州行者


1.國際形勢的瞬息萬變

希特勒的德國需要支離破碎和合理的歐洲利益的支配,蘇聯和其他歐洲國家以及美國瓜分了德國,作為戰勝國,掠奪了大量的財富。

此時的德國基本已經被控制,而且社會已經被軍事管制,非常穩定,並無後顧之憂。

由於利益的瓜分以及分配,在每個地區都需要平衡,所以德國需要被瓜分,而日本因為分配不均得以保留。

2戰爭情況的不一樣

德國主力部隊基本已經被消滅,國土基本已經佔領,統帥及高層都已經被打擊或者殺死,而日本本土還會遭受攻擊,而且日本軍國主義氣焰高漲,具有很強的反抗能力可以對盟軍造成大量的傷亡。

而日本的中心就是以天皇為主的專制,所以保留天皇,可以對他們的國家繼續穩定統治和戰後的利益進一步瓜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