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交通廣播3月6日消息 (通訊員 吳輝)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鬥爭中,湖北黃黃高速公路管理處沉著應戰、守土盡責,所轄鄂東381公里高速公路“疫道”暢通、職工平安、工作有序,成為屹立在鄂贛皖三省之間,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疫前哨。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講政治,班子當好領頭雁

“黑雲壓城城欲摧”,2020年元月22日,武漢實施交通管制的前夕,網上不斷更新的疫情信息讓每個人心頭沉重。

當天下午15:00,黃黃管理處防疫聯勤聯動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調度會,管理處處長、領導小組組長林景飛主持會議。他在會上冷靜的分析形勢、部署任務,為每位班子成員劃分責任區,明確黨總支、黨支部兩級防疫主體職責。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必須千方百計阻斷疫情通過高速公路傳播”、“必須千方百計保護職工生命健康安全”、“必須千方百計保障防疫通道暢通無阻”,這是交通部門的工作職責,更是一級黨委的政治責任。我在此要求你們,更拜託你們!林景飛鄭重強調。“三個千方百計”工作方向的確立,讓參會的路段黨總支書記、機關科室負責人目標明確、心中有底。

會議剛一結束,馬不停蹄返回崗位的黨總支書記、機關科長們連夜召集會議,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責任,管理處防疫鬥爭的機器迅速啟動運轉起來。

防疫戰役打響40多天,處聯勤聯動領導小組一直堅守崗位,先後組織召開調度會5次,研究制定防疫方案、操作手冊15份,協調解決了防疫物資採購、物資統一調配、應急值班值守、路地綜合協調、黨員下沉社區等一大批急事難事,成為快捷高效運轉的疫情防控“司令部”。

“過年後到現在都沒在家裡吃一頓飯,每天早出晚歸,單位成了家,家成了旅社”。同為高路人的林景飛的愛人心中理解,但仍不免掛念。“我是單位防疫工作的主要領導,我在指揮崗位上堅守,一線幹部職工的心裡才能踏實”。林景飛歉然的回答。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講大局,把牢防疫東大門

2月26日,黃黃高速黃梅—分路段出現特情,多臺江西九江牌照的車輛運送湖北籍人員返鄂,車輛為逃避防疫檢測,在收費站匝道內掉頭返回江西。

鄂東高速聯通鄂贛皖,是湖北東大門,千里之堤決不能潰於蟻穴。由於省界站已經撤除,只能在匝道、服務區進行布控。管理處迅速協調路政、交警和經營部門研究對策。根據達成的意見,養護人員日夜趕工,僅用一天半時間,就對全線19個收費站的匝道至主線、14對服務區的對外通道全部“硬隔離”,重點部位安排專人全天候值守,同時對高速公路沿線隔離設施進行大排查,加固刺絲網、隔離牆,增設宣傳提示牌,全面鎖死了高速公路的防疫死角。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防疫戰役打響後,按照“外防輸出、內防擴散”的戰時紀律,管理處無條件服從屬地管理,嚴控“離鄂離漢”通道。對高速公路上、下站車輛嚴格實行“一車一杆”操作,每一臺車、每一名車輛成員都必須“驗明正身”,經過健康監測、信息登記、衛生消殺等流程才能上下站。

高路收費站與地方防疫點毗鄰而居,路地幹部職工情相通、心相連。收費站登記的信息與地方防疫部門共享,收費站的水、電、網絡以及硬件設施也與地方防疫站點共享。“一家人、一條心、一起幹,無條件配合、無條件支持、無條件執行”,這是管理處各級幹部與地方幹部溝通時使用最多的詞彙。管理處高效迅捷的工作作風、不計得失的大局意識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講擔當,冰雪開闢綠色路。

2月15日14時30分,在G42滬蓉高速安徽與湖北交界處長嶺關,天空飄著潔白的雪花。此刻,由安徽省支援武漢市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車隊,共3臺運輸車、3套應急醫療垃圾焚燒設備順利通過剛剛被清理出來的“雪”路,一路暢行麻武高速前往武漢。

也許是上天為了進一步考驗高路人的意志,在防疫鬥爭進入白熱化的關頭,鄂東區域先後遭遇大範圍降雪2次、大霧天氣3次,給防疫物資運輸造成嚴峻挑戰。由於疫情期間車流稀疏,無法重車密集碾壓,“抗冰雪24字工作法”也遇到了新挑戰。

迎難而上、克難而進,黃黃人血液裡有一種不畏困難、不懼壓力的雄心鬥志。管理處迅速拿出應急方案,開闢防疫物資和民生物資運輸“綠色通道”。“鏟雪車披堅執銳衝鋒陷陣,灑布車密切銜接鞏固戰果”抗冰雪、“路、警、養巡邏車帶隊壓速通行”戰大霧的新戰法,保證了高速公路至少有一條車道具備通行條件,讓防疫運輸通道在任何條件下都不中斷。

防疫戰役打響以來,管理處轄段通行車輛32.05萬臺,絕大部分是運輸防疫物資、民生物資的車輛和愛心志願者車輛,沒有發生長時間、大面積車輛擁堵情況和重大交通事故。

數據的背後是默默的付出,是無言的堅守。為了捍衛防疫“綠色通道”,實現“一斷三不斷”、“三不一優先”,全處收費、養護、信息監控等戰線的幹部職工們堅守一線,湧現出一大批“夫妻檔”、“忠孝難兩全”的逆行者,他(她)們用沸騰的熱情、旺盛的鬥志融冰除雪、驅散大霧;他(她)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虧欠了對家人的責任;但他(她)用平凡的付出,讓社會看到了高路人樸實無華的美。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講黨性,黨員先鋒展英姿。

黃黃管理處轄段周邊有革命戰爭年代的鄂豫皖蘇區,是兩百位將軍同一故鄉的熱土,紅色的歷史、紅色的基因、紅色的文化鍛造了紅色的高路,培育了紅色的隊伍。

疫情不息,服務不止,點點星光匯聚志願星河。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鬥爭中,全處因交通管制無法返崗的黨員們以革命先烈為榜樣,紛紛走上了社區防疫的戰場。“您好!我是中共黨員,向社區報到!”“向管理處報備,我申請參加社區志願服務……”。除了100餘名黨員始終堅守一線值班值守外。截至3月5日,已有130餘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向所在社區、村組報到。他(她)們戴上紅袖章充當志願者,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貢獻力量。

黃梅南所入黨積極分子湯方珍在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從事高強度志願服務9天后,又加入到雷神山醫院建設的志願者行列。每天從事10餘個小時的體力勞動,還要在家和工地之間驅車往返近百公里。湯方珍說,“能夠有幸參加醫院建設是我的義務,也是我的光榮,累點苦點不算什麼。”3月4日,處黨委經專題研究,批准湯方珍同志火線入黨。

武穴所黨員呂海霞憑著認真負責的出色表現,下沉社區的第5天,就被武穴市祥龍、彭家網格防疫臨時黨支部任命為黨小組組長,負責6棟居民樓,240餘戶居民的防疫工作。社區的老人們都親暱的稱她“霞妮子”。黃梅所黨員聶娟年底剛動完大手術,還處於免疫低下的恢復期,但她不甘落伍,多次向社區電話請戰。

在交職院北校區大門口,3名來自管理處的志願者劉海燕、李明昊、石瑛撐起了一間貨品齊全的“物資代購點”,解決了小區100多戶居民的生活所需。他(她)們的事蹟被居民們剪輯成視頻轉發。

心懷對群眾的熱愛,無論在工地揮汗如雨,還是在社區精打細算,黃黃路的志願者們事無鉅細,盡職盡責。這一刻,他(她)們是一口清、一秤準的“售貨員”,是一溜煙、一陣風的“快遞員”,是一肩挑、步步穩的“貨運員”,是一推平、一剪靚的“理髮員”,“活力黃黃、激情綻放”的路魂在他(她)們身上體現,一封封來自地方防疫黨組織的表彰通報,一聲聲來自社區群眾的感激話語,是他(她)們獲得的最好禮讚。

為了向疫區群眾盡一把力,全處200多名黨員還主動繳納“特殊黨費”,向武漢疫區捐款3萬餘元,並通過各種方式貢獻微薄之力。在武漢交通管制之前,家境並不富裕的處機關黨員王雅麗帶著千辛萬苦購得的2000只口罩回到天門老家,免費發放到村民手中。全村近300餘戶人家,每家都分到了6—7只,緩解了村民們的燃眉之急。在她的宣傳下,村裡的老人們不願意戴口罩的越來越少。

黃黃高速:守護“疫路”情滿路

講原則,職工安危掛心頭。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像一塊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擾亂了無數人的生活節奏;也像一面鏡子,照見高路大家庭中的溫暖。

作為高速公路窗口服務單位,職工自身防護到位是贏得疫情防控鬥爭的關鍵。但在湖北防疫物資市場整體趨緊的大背景下,管理處防疫物資保障是一個棘手的難題。決不能讓一線人員、下沉社區人員在沒有防護的情況上崗,這是處黨委確立的鐵原則。

為了打贏持久戰,管理處千方百計拓寬採購渠道,先後投入資金24萬餘元,在多地購得3.2萬隻口罩、1.7萬雙手套、600副護目鏡,以及酒精、防護服和其他防護物資。處聯防聯控領導小組實時掌握、統一調配防疫應急物資,先後20餘次送物資到站所、進社區,使有限的防疫物資精準調度、用到實處,有效滿足了工作運轉所需及一線幹部職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管理處還精心編制了《職工返崗疫情防控操作手冊》,細緻入微的指導基層加強內防內控。截至目前,全處沒有一起疫情擴散事件、沒有一名職工感染病例。職工們都說,有管理處做堅強後盾,一切困難都會解決,春暖花開的日子很快就會到來。

疾風知勁草,危難見貞堅,戰“疫”硝煙雖未散去,但鬥爭形勢以日益明朗。全體黃黃人將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須有我的精神,踏著黎明的曙光,高擎紅旗,繼續奮鬥,迎接勝利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