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夠,見面,好過見字;如果不能夠,也請好好地,用心地編輯一條文字,屬於你和TA的情感密碼,哪怕簡單到只有兩個字——想念。
臨近年根,沉寂了一年的人們紛紛忙碌起來,彼此問候相約聚會互相拜年,其中最熱鬧的,當數微信——“春夏秋冬,四季輪迴,元旦來到,新春伊始,送上我的祝願!”“紅紅火火,事業有成,心想事成,一帆風順!”……各種華麗的祝福和花式的表白鋪天蓋地襲來。
收到祝福本該高興,再細看文字內容,未免無趣。“平安、順利、富貴、發財、健康、如意”,千篇一律。而微信的功能強大,複製、粘貼、套用格式、自動製圖、自動回覆、群發……一切本來應該人為的事全部由機器代勞了。如此反覆讀之,更加索然無味。有個網絡熱詞,叫做“認真你就輸了”,反正都是一樣的祝福,再長的一段,你就把它約等於“Hello”就好,何必在意寫了啥。可是,生活的樂趣不就是來自仔細推敲嗎?有時,計較還是必要的。比如,一個人剛失業,你發一條“財神圍你繞,金錢花不了”,你存心的吧?一個剛離婚的人,看到“閤家歡樂,春風得意”一定氣得吐血;“鵬程萬里,飛黃騰達”對老年人顯然不合適;“人丁旺盛,多子多福”對於那些“丁克”多年的中年人來說,分明是觸其心境,頗含譏諷之意;“琴瑟和諧,閤家幸福”本來沒錯,但在飽受催婚之苦的“齊天大聖”看來,似是嘲諷,讓人深度懷疑,你根本蓄意戳人傷疤……
不走心也罷了,更奇葩的,有人還不過腦,彷彿為了表示支持原創似的,把別人發給自己的,原封不動地倒手轉發給更多的人,來個拷貝不走樣,連名字都不曾改動。讓收到的人在莫名奇妙之餘,還啼笑皆非。
我有個喜歡書法的朋友,每年春節都要親手製作“祝福”。那種叫做“賀年片”的東西,早就在通訊發達的社會里銷聲匿跡,他卻要固執地重複著買卡、研墨、書寫、晾乾、封口、郵寄的繁複,保持著最後一點手工的溫度,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念想。手捧賀卡,沉甸甸的,有紙的質感和墨的清香;撥開幾枝古雅的紅梅,照見幾行靈秀的小楷;你跟著字體的起承轉合,體會到書寫的儀式感,感受到製作者的用心。
也有懶得寫字的。一位跨國公司的青年白領,每到節假日,就會抱著一束康乃馨,或拎一盒凱司令的小點心,挨個兒去看望從小到大對他特別關照的老師們。一邊重溫過去的趣事,一邊默默細數鬢邊的白髮,心中暗暗祈禱老教授長命百歲。他感慨地說:“節日真好,它像酒店的morning call,又像手機記事本里設置的鬧鈴,提醒我到了時間去看望生命中重要的人,不能錯過。”
有一檔很火的文化節目,叫做《見字如面》。其實,“見字”並不如”見面”。微笑,反應,每一個表情抵過千言萬語,每一句話翻越萬水千山,說得立體,聽得真切;哪怕不說話,只要面對面,膝碰膝,便有情誼在流動,傳遞的信息遠遠大於一條幹巴巴的微信祝福。所以,如果能夠,見面,好過見字;如果不能夠,也請好好地,用心地編輯一條文字,屬於你和TA的情感密碼,哪怕簡單到只有兩個字——想念。(湘君)
閱讀更多 新民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