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剛出鍋熱乎時很不錯,涼了之後變硬、不鬆軟了是怎麼回事?

0o羊萌萌o0


大家好我是胖娃私房菜,我們陝南這邊飲食還算多樣化,米麵啥的都是搭配換著做來吃,饅頭一般都是夏天熱的時候蒸點饅頭煮點稀飯,在炒幾個菜吃,但不能頓頓吃。但是你說的饅頭涼了之後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涼了之後沒有口感,也不香甜。現在和大家來分享一下我的製作辦法。我蒸饅頭時,溫度高的話,先用20度左右的水將發酵粉融化,麵粉裡放少量糖,然後將麵糰揉好放在那裡發酵,等麵糰發到1倍大時將麵糰揉成大小一樣的饅頭形狀,放到蒸籠裡二次發酵,然後冷水上鍋蒸,如果水開放入會將麵糰燙死。饅頭上鍋大火蒸15分鐘後,關火燜5分鐘後再拿出來又香又軟,不過饅頭涼了之後容易變硬無味,所以饅頭一次不要蒸的太多,如果吃不完將饅頭放在保鮮袋裡放入冰箱保鮮櫃,需要吃的時候拿出來放在鍋裡蒸5分鐘關火,燜2分鐘拿出來就和剛蒸出來的饅頭一樣又軟又香,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胖娃私房菜


你好,看包子圖片是發得很好的,包子饅頭變冷後變硬是正常現象。

涼後放入保鮮袋密封保存可以防止包子中的水分流失,冷藏可以保存三天,冷凍保存1個月。

吃的時候再復蒸一次,大約水開6分鐘即可。這樣吃起來還是蓬鬆柔軟的包子哦!




李拼拼生活日記


謝謝你提的問題,我是愛美食的陶小淘,饅頭放涼變硬,一般的原因就是面沒有發酵好,或者發酵粉用量不當。在做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1、揉好的饅頭丕適當放一段時間,讓他再次發一下(就是我們常說的二次醒面)這樣做出來的饅頭才會鬆軟。

2、在放入鍋中蒸時,溫水時就將饅頭放入鍋內,讓饅頭經過逐步加熱有利於面發得更好。不要等水開再入鍋。

3、蒸好關火後,稍微悶5分鐘再打開鍋蓋,讓溫度逐漸下降,避免因快速打開鍋蓋使溫度迅速下降而造成饅頭回縮。

下面我分享一下我做饅頭時的秘籍:

1.我發麵時用適量的甜酒釀(酒糟),再放入少量的白糖,發酵好的麵糰還會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味。

2.等面醒發後,加入適量的食用油,少量的小蘇打,再次將面揉勻,再醒發一小會揉成饅頭丕。

蒸好之後的味道更是格外的誘人,口感又軟又甜還酥酥的,放涼後也不會發硬。

看到消息的你也可以試試[笑哭][笑哭][祈禱][祈禱]



愛美食的陶小淘


原因有二,第一面發過了,第二是你冷水下鍋一蒸好就開鍋。蒸好的饅頭在關火之後不要立即打開鍋蓋,要過3-5分鐘後再掀開。否則突然遇冷容易讓饅頭急劇回縮變硬並在表面產生難看的硬麵斑。其實有更好更容易的方法,可以避免這類情況。

具體做法是:和好面醒發10-30分鐘左右,水燒開放入饅頭,蒸8分鐘出鍋。



馨媚兒


饅頭,都是很常見的一種麵食,都是超級好吃的,做法相對來說有一些複雜。做好的饅頭一涼就變硬是怎麼回事?如何讓饅頭放涼也不硬?

步驟

1、麵粉和水的比例不對

在做饅頭的時候,麵粉和水是2:1的比例,如500g麵粉需要加入250g的溫水;包子的麵糰要稍微鬆軟一些,500g麵粉需要加大約265g的水。如果水的比例變大,麵糰就會變軟,揉麵團時就需要加入大量的麵粉,就會造成饅頭放涼後發硬。

2、發酵完成後,麵糰沒有揉到位

發酵後的麵糰一定要仔細揉均,但是不能摻入太多的麵粉,多揉幾遍,大約需要二十分鐘左右才能揉好。

3、醒發不夠

第一次的發酵要到位,發酵好的麵糰會比原來大2倍,用手指沾麵粉戳個洞,洞口不會回縮也不會塌陷,這樣才算發酵完成。做好的饅頭包子坯子需要二次醒發,但是要注意醒發時間不能太長,夏天大約15分鐘,冬天大約2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否則饅頭口感會很差。



烤肉海鮮啤酒


▂ ▄ ▅ ▆ ▇ █ 精彩的回答 █ ▇ ▆ ▅ ▄ ▂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一個原因就是你的面沒有發酵好,另一個原因就是用的發酵粉用量不當。在做的時候注意以下幾點:

1、在揉好饅頭後適當放一段時間,讓他再發一發(就是我們常說的醒面)這樣做出來的面才會鬆軟。

2、在送入鍋中蒸的時候,要在水未開之前即可將饅頭放入鍋內,讓饅頭經過逐步加熱有利於面發得更好。不要水開了之後才放下去。

3、蒸好關火後,稍停一會再打開鍋蓋,以使溫度逐漸下降,避免因快速打開鍋蓋使溫度迅速下降而造成的熱漲冷縮現象。這樣蒸熟後取出效果就好了。

(1)稱謂:饅頭,又稱之為饃、蒸饃,中國特色傳統麵食之一,是一種用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圓而隆起。本有餡,後稱無餡的為饅頭,有餡的為包子。通常北方人選擇饅頭作為主食,而南方人選擇大米作為主食,且北方人多稱饅頭為“饃饃”。

(2)原料:饅頭,以小麥麵粉為主要原料,是中國主要的日常主食之一。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開始重視主食的保健性能。營養強化和保健饅頭多以天然原料添加主。

(3)營養價值:饅頭中含有酵母,酵母分為鮮酵母、乾酵母兩種,是一種可食用的、營養豐富的單細胞微生物,營養學上把它叫做“取之不盡的營養源”。除了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以外,酵母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酶類。

蒸饅頭的小竅門:

(1)蒸饅頭時,如果面似發非發,可在麵糰中間挖個小坑,倒進兩小杯白酒,停10分鐘後,面就發開了。

(2)發麵時如果沒有酵母,可用蜂蜜代替,每500克麵粉加蜂蜜15~20克。麵糰揉軟後,蓋溼布4~6小時即可發起。蜂蜜發麵蒸出的饅頭鬆軟清香,入口回甜。

(3)冬天室內溫度低,發麵需要的時間較長,如果發酵時在面裡放點白糖,就可以縮短髮面的時間。

(4)在發酵的麵糰裡,人們常要放入適量鹼來除去酸味。檢查施鹼量是否適中,可將麵糰用刀切一塊,上面如有芝麻粒大小均勻的孔,則說明用鹼量適宜。

(5)蒸出的饅頭,如因鹼放多了變黃,且鹼味難聞,可在蒸過饅頭的水中加入食醋100~160克,把已蒸過的饅頭再放入鍋中蒸10~15分鐘,饅頭即可變白,且無鹼味。

(6)蒸饅頭時,在麵粉裡放一點鹽水,可以促使發酵,蒸出的饅頭又白又香。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 ▄ ▅ ▆ ▇ █ 謝謝大家關注█ ▇ ▆ ▅ ▄ ▂


博學主


說一下我的經驗。

如果你的饅頭包子放涼了變得硬變得不在鬆軟這才是正經的饅頭包子哦。從小到大我還真沒見過誰家的饅頭包子放涼了,皮還是軟的,當然小籠包除外哦。

解釋一下原因。

中餐當中饅頭的地位大致相當於西餐中的麵包。可有人就說了為什麼麵包涼了之後依然鬆軟,而饅頭卻變得硬邦邦?這得從製作饅頭和麵包最大的區別說起。那就是“油”。麵粉中油的引入起到了軟化和幫助麵筋支撐的效果,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麵包組織中的水分。所以麵包涼了之後還是很鬆軟。但是我們常吃的饅頭,那真是啥都不加。傳統饅頭都是用天然酵母也就是老麵肥製作的,老麵肥當中不僅有酵母,還有乳酸菌和其他一大堆我說不出來的菌,所以饅頭吃起來真的是除了麥香和一絲絲的甜啥味道都沒,但就是越嚼越香。因為沒有油的存在,所以饅頭在自然放涼之後水分蒸發,內部的鬆軟的蜂窩狀組織由於缺水導致麵筋的支撐效力下降,澱粉佔據上風,變得不在鬆軟有彈性。所以你會發現涼饅頭一切那饅頭渣子掉的啊!但是上鍋復蒸一下,又變的一如從前般可愛了!

若說的不對,請指正哦!


貓兒為什麼這樣紅


因為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水澱粉和糖,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分子活躍性都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越低,活躍性越差,關聯中的彈性就越差,所以,感覺起來他們的聚合體(饅頭)就越硬。

問題可能出在麵糰的調製過程,因為鹼面的緣故,鹼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加熱之後,碳酸氫鈉分解出碳酸鈉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就把饅頭內部“撐”出了很多小小的區室。這樣饅頭就膨大鬆軟了。

加熱可以使其中一部分支鏈澱粉恢復柔軟澱粉老化就會變硬,所以加熱後只能部分回軟,直鏈的不能恢復。

水蒸氣不斷衝擊饅頭,就像熱水的沸騰主要原因應該是饅頭裡的水蒸氣起得作用,水分子活動迅速加快,改變了澱粉之間了摩擦力。



苗家小仙女


饅頭具體做法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和麵階段,醒發階段,蒸制環節。具體你是在哪個階段失誤造成的饅頭冷了就會發硬,但是從你的描述中大概知道你是發麵存在一些問題,應該是發酵時間過長。一個發的好的饅頭是不會存在很多蜂窩狀,應該是很細膩的。以下我寫了3個階段會導致饅頭髮硬的原因。你可以參考是對比下哪個環節出現了小失誤。

一、和麵的原因

1.和麵不充分,麵粉未充分攪拌,且還有可能攪拌不夠混勻。這種情況下,麵筋未能得到充分的擴展,延伸性較差。

2.攪拌過度,麵筋受到過度拉伸,導致麵筋受到破壞,這種情況經常會出現在用包子機時,麵筋被破壞有可能導致包子的回縮。

3.和麵機攪拌速度過快或是攪拌軸不夠光滑,也會在攪拌時破壞麵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攪拌時間過長,麵筋會被破壞。

二、醒發原因

1.醒發溫度過高,當醒發溫度超過50℃時,有可能使包子表層的酵母失活,且麵皮表面會呈燙麵狀態,在蒸制時,燙麵的表皮阻止了蒸汽從麵糰中的排出,從而導致回縮。

2.如果醒發時間過短,酵母產氣量較少,麵糰收縮力太強,持氣能力不夠,蒸制時麵糰的持氣能力下降導致麵糰回縮。

3.醒發過度,會破壞麵糰的持氣能力,膨脹超過了麵筋的抗拉伸極限,蒸製出的包子饅頭體積小,容易出現皺縮或塌陷等回縮現象,特別是麵糰過硬時尤為突出。

三、蒸制環節的問題

1.蒸箱或蒸爐內部溫度不均衡,局部過熱或局部熱量不足,一些包子饅頭蒸過頭,一些未熟透,蒸出的包子饅頭復蒸時易回縮。尤其是在室外蒸制包子時,這個情況尤為明顯。

2.蒸箱密封性過好,空氣無法排出,導致蒸箱內壓力過大,無法形成熱量的交換;或者蒸箱的排氣口過大,造成蒸汽直接排除,造成蒸汽不能很好地在蒸櫃或蒸爐內循環,使熱量不均衡。

好了,以上的整個過程希望可以幫到你改善並解決問題


呂布教烘焙


饅頭剛出鍋熱乎很不錯,涼了變硬怎麼回事?剛出鍋的饅頭,是因為它有熱氣膨脹在饅頭裡面,熱氣散發出去以後,他就會變硬,這就是熱脹冷縮的原理,變硬也不是壞了,吃的時候再上鍋蒸一下,就恢復原樣了,口感和新蒸的一樣。我的解答就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