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睡眠一般為幾個小時?

為和平而唱


一般而言,在準備睡覺

半個小時之後仍沒有睡著就可以視為失眠,如果這樣的狀況已經持續半個月以上就應該被重視,失眠是一種疾病,應及早治療。

那正常人的睡眠從淺入深需要多久呢?

人在入睡的過程當中,腦電波會不斷髮生變化,這種變化是一種有規律的變化。可以分為入睡、淺睡、中度睡眠以及深度睡眠四個階段,一個成年人每晚大概會循環4次睡眠週期

完成四個睡眠階段,全程需要花費1.5小時。想要進入深度睡眠,最起碼得花上一個半小時,而且人們進入深度睡眠的時間其實非常短暫,大概每個睡眠週期裡,深度睡眠佔有的時間僅有30分鐘左右。以此推算,成年人每天深度睡眠時間只有兩個小時。


對於一些並不清楚自己的睡眠質量是否正常的人群,以下幾條可供參考。

(1) 入睡陝,上床後10~30分鐘即可入睡;

(2) 睡眠深,呼吸深長不易驚醒;

(3) 無起夜或很少起夜,無驚夢現象,醒後能很快忘記夢境;

(4) 早晨醒後,精神好,起床快;

(5) 白天神清腦爽,不睏倦,工作效率高。


兒科醫生鮑秀蘭


我年輕時身體很好,那時睡覺幾分鐘都可以睡著,一直到六十歲,都是如此。原來我有棟二層樓的私房,我住在二樓,那天老伴不在家,結果小偷順著下水管道翻進二樓,從窗戶翻進房間,在家翻箱倒櫃,還把我的衣服拿到一樓,進行翻找。第二天早六點多鐘起床,才發現家裡進了賊,還好,損失不大。可想而知,我是睡得多麼的沉。我老伴長戲笑我,說我睡得跟豬一樣。但過了六十五歲以後,睡眠就沒那麼好了,特別是晚上,如果是打牌,或者是下棋,或者是看手機,那乖乖,頭腦中老是雜七雜八地想些問題,往往很難入睡。後來我就注意了,晚上儘量不要幹那些動腦筋的事,看看電視,聽聽音樂,在晚十一點之前上床,做做保健,然後按摩百會穴
睡眠穴


湧泉穴
各IOO下,很快就可以入睡。而且睡得很香,基本是早六時自然醒。

以上是我的一點體會,你也可以試試,歡迎大家多交流,一起健康起來。


淡定老者83944345


深度睡眠一般為幾個小時?

每個夜間睡眠深度睡眠有幾個小時?這因人因年齡而異。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知道什麼是深度睡眠。

睡眠的階段劃分

自古,人們就對睡眠非常非常的好奇,無數人花費了無數時間來琢磨睡覺這事,卻始終不得要領。

直到腦電圖被用於睡眠研究。

我們知道,生命活動需要不斷的信息交流,而這些信息大都是是以生物電流形式進行。我們使用一定的設備可以在體表記錄這些電信號,然後與觀察和測量到的其他信息進行綜合分析,以瞭解這些電信號的生物學意義。

臨床醫學和醫學研究中最常監測的是心電圖。

同樣的道理,在頭部放置一些電極也可以獲得腦電活動的信息,這就是腦電圖(EEG)。

科學家以EEG為基礎,結合觀察到的其他信息,將會睡眠分為4個階段(開始分為5階段,2007年美國睡眠研究所將原先的第3和第4階段合併為新的第3階段):

第1階段,入睡階段。這個階段,人進入昏昏欲睡狀態,身體逐漸放鬆,如果不受干擾,會很快進入睡眠,表現為全身肌張力消失(瞌睡,就是很明顯的例子)。即使進入睡眠,睡眠程度也很淺,受到一點刺激就可以被從睡眠中驚醒。

這個階段歷時一般幾分鐘。如果不受刺激,會進入睡眠的下一個階段。

第2段,進入睡眠。這個階段,我們的意識與外界的聯繫逐步斷開,失去了時間概念;身體徹底放鬆,呼吸、心跳逐漸變慢,體溫降低;此時,受到一定刺激也容易被驚醒。

該階段一般歷時30~45分鐘,佔一個睡眠週期一半的時間。

以上兩個階段睡眠程度都很淺,容易被驚醒,因而合稱淺睡眠階段。

第3(、4)階段,這個階段最顯著的特徵是EEG頻率越來越慢,以慢波為主,因此也稱為慢波睡眠階段。

在這個階段, 呼吸、心跳、血壓、體溫,以及人體整個代謝都降到一天中最低的水平,意識幾乎完全與外界斷開,很難被喚醒。因而,也稱深度睡眠階段。

這個階段通常維持約25~30分鐘。

第4(5)階段,EEG上表現為類似清醒狀態下的快波為主,眼球快速閃動。因此,被稱快速眼動(REM)睡眠。

這個階段的人,不僅EEG,其他生命體徵似乎突然活躍起來,心跳、呼吸、血壓和體溫驟然升高,在男性陰莖也會充血勃起。

人類的絕多數夢就發生在這個階段。

REM睡眠通常持續5~30分鐘。

我們的睡眠通常依次(不絕對)經過以上4個階段為一個週期。以每晚睡眠8小時來說,每個週期歷時90~110分鐘;每個夜間睡眠可經歷4~7個這樣的週期。

每個夜間深度睡眠總共有多長時間?

雖說每個夜間睡眠會經歷4~7個睡眠,但是每個週期並不盡相同,差異最顯著的就是深度睡眠時間的長短。

一般,在夜間睡眠的前半階段,每個睡眠週期深度睡眠時間要長一些,而後半階段淺睡眠和REM睡眠時間要更長一些。

這樣,一般年輕成年人,如果每個夜間睡眠總時長為8小時,深度睡眠可能會有2~3個小時。

研究也發現,一個人在不同年齡,深度睡眠的時間也不相同。

兒童和少年期深度睡眠時間最長,隨著年齡的增長,深度睡眠時間會逐漸減少,到了老年期,深度睡眠時間更被壓縮。

就是說,兒童少年期,深睡眠時間多一些;到了成年期,尤其是高齡成年期,每夜深睡眠時間比年少時會有所縮短。


掙脫枷鎖的囚徒


一、深度睡眠時長只佔睡眠時間25%

根據睡眠中腦電波、肌電波及眼球活動的變化,睡眠週期由非快速眼動週期和快速眼動週期組成。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為淺睡期、輕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算是一個睡眠週期結束,而後繼續啟動下一個睡眠週期。人的夜間睡眠,一般分5到6個週而復始的週期,每個睡眠週期約60分鐘——90分鐘。

正常睡眠週期的前兩個階段為淺睡眠階段,約佔總睡眠時間的50%左右,後兩階段為深睡眠階段,約佔總睡眠時間的25%左右,剩下的大約25%的時間就是快速眼動睡眠時間了。

二、深度睡眠保證優質睡眠

研究表明,佔整個睡眠時間大約55%的淺睡期和輕睡期,對解除疲勞作用甚微,而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動睡眠期,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可見睡眠質量主要和深度睡眠時間有關係,提高深度睡眠時間能保證睡眠質量。

此外需要了解的是,深睡眠有利於人體各項生理指標的恢復,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深睡眠時間越來越短,超過80歲高齡後,深睡眠甚至可以消失,從而影響人體生理和心理的恢復。

三、如何才能進入深睡眠

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個部分,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5%。深睡眠能緩解身體疲勞,讓人精神氣爽,但是未必每個人的睡眠週期都能達到深睡眠階段,因此想要睡得好要保證深睡眠,要延長深睡眠的時間。

1、睡前喝百合棗仁茶,寧神助眠,縮短入睡時間,確保深睡眠。老年人以及壓力大人尤為需要;

2、保證睡眠時間在8個小時左右,增加睡眠週期,延長深度睡眠時間;

3、營造好的睡眠環境,舒適的枕頭床墊棉被不可少;

4、睡前一個小時洗澡,聽聽音樂,舒緩身體壓力,放鬆心情;

5、養成良好睡眠**慣,床上不玩手機不打遊戲不看視頻等。

年紀越大睡眠越淺,為了彌補深睡眠缺失給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建議老年人增加總體睡眠時間。無論白天夜裡,當睏意來臨時隨時補覺,每天保持8-9小時睡眠。但午睡或小睡(如早餐後、晚餐後小睡)要固定,並以0.5——1小時為宜。


北藍健康之家


睡覺明明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可惜有很多人卻:

晚上睡不著,

早上起不來,

黃昏覺越睡越困,

明明週末都賴在床上週一卻更沒有精神

……

中招了吧?

這些都是因為你沒有睡對!睡覺這麼重要的事情可不能看心情,而是要講科學滴。

4小時=8小時?

江湖盛傳的黃金睡眠法,說是四小時能睡出八小時的效果,小安剛聽到也很是吃驚,後來仔細研究了下,這種方法其實源於達芬奇睡眠法。

相傳著名畫家達芬奇每天的睡眠是分段的,每4小時睡15-20分鐘,這樣一天下來只睡2小時左右,餘下大把的時間從事創作,而且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工作時間甩出咱好幾條街啊,難怪達芬奇還是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

不過達芬奇的這種睡眠方式在科學界褒貶不一,最後達成一致的觀點是“因人而異”。話說回來,每天這麼折騰也不符合咱老百姓的實際啊,但是分段睡眠法經過改良後形成了適用於普通人的黃金睡眠法。

?------黃金睡眠到底是什麼鬼

人睡覺時候的狀態並不是全程都一樣,有的階段睡得深,有的階段睡得淺,成年人大約在90~100分鐘的時間內經歷一個不同的階段。

黃金睡眠是其中的最有效的深睡眠階段,在這個時間段裡,睡兩小時的效果抵其他階段的四小時。

成年人的黃金睡眠時間就在晚上十二點到兩點,但是進入深度睡眠前要經歷一個階段的淺睡眠,因此十點半一定要睡覺了。

是不是很簡單吶,可是你要怎樣保證自己睡得好呢?

?--------如何睡得香噴噴

判斷自己的睡眠質量好不好,有個簡單的小方法:

你記不起做過的夢,就是高效睡眠。

如果你每天回味自己的夢境,那就要照著下面的方法來改善睡眠質量了。

走出越睡越困的怪圈

很多人喜歡抱怨自己睡到大中午了還是覺得累,但是也有人只睡六個小時卻很精神。真相是每天睡十個小時的人,在黃金睡眠階段是無法真正進入深度睡眠的,這不是白白浪費時間嗎?

所以要想走出越睡越困的怪圈,首先得縮短睡覺時間。

動起來才能睡得好

縮短睡眠時間的前提就是要提高睡眠質量,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人睡覺時體溫較低,白天體溫升高保持頭腦清醒。

因此白天做些運動,能夠保持精力充沛,晚上睡眠質量也會提高,一舉兩得~

回籠覺是個巨大的坑

早上無論是被鬧鐘叫醒,還是自然醒,請立刻馬上起床right now!

因為人的睡眠週期大約是90分鐘一個階段,如果醒後再進入下一個睡眠階段,起床真的就是夢啦。

科學打盹,告別磨人黃昏覺

中午打個盹是很有必要的,這也是分段睡眠的改良版,午覺不僅可以補充體力,消除疲憊,還能提高晚上睡眠的質量和效率。

但是打盹也要會挑時間,拒絕睡成黃昏覺。

① 午覺時間應該遵循“中間錨點”原則,也就是選在每天睡覺和起床時間的中間點。例如,22點睡覺,6點起床,那麼午覺的最佳時間就是14點。

② 午覺時間最好保持在30分鐘,再長就會進入深度睡眠黃昏覺模式。

③ 打盹打盹,不一定非要躺平睡著,很多人沒條件睡午覺,那就閉目養神、靜坐、發呆、冥想都可以,關鍵是放空大腦。

這些睡眠小知識你造嗎?

週末補覺,越補越糟

經常聽朋友說加班加班,週末補一覺就好了。大錯特錯!人在睡覺的時候,開始的三、四個小時裡就完成深度睡眠,之後基本都是淺睡眠,就算你週六睡一天,主要增加的也是淺睡眠時間,真的沒什麼用。

學習小龍女睡古墓

每次看神鵰俠侶,看到與楊過重逢的小龍女小安都深深折服,那臉蛋還是“皎白勝雪,冰肌玉骨”,十六年啊,保持得才過了十六天似的。

其實小龍女的秘訣很簡單,就是睡在古墓裡。

睡眠不好的人,醫生都會建議把臥室打造成一個“古墓”,就是一點光都不能進來。

因為光線會抑制褪黑激素,讓人保持清醒。在伸手不見五指的環境裡,會很快進入黃金睡眠喲。每天都睡那麼好,小龍女肯定比過兒年輕啊哈哈。

這裡也要提醒各位手機黨,睡前不要總盯著手機、電腦看啦,會影響睡眠質量的。

腦力勞動,補瞌睡就是無用功

一般我們對疲勞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躺躺吧”,但這是一個陷阱哦。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暫時睡眠不足或體力勞動者適用。對於腦力勞動者來說,換換腦子才能得到有效休息,不信你看→(點擊回顧《最好的休息,不是睡覺》)

數羊不如數鮮肉

睡不著數羊這個方法從未得到過科學的檢驗,來自南伊利諾伊斯大學的斯蒂芬•海恩斯實驗發現這個方法對失眠人群不一定有用,但是對平時倒頭就睡的人,是有反作用的,數學不好的人會越數越清醒。

So~ 他建議可以嘗試數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數數小鮮肉?

請遠離安眠藥

請遠離安眠藥

請遠離安眠藥

有的人睡不好就會吃安眠藥或者鎮靜藥物,這些藥的確能暫時緩解失眠的狀況,但無法真正解決睡眠問題,而且時間久了人體會產生依賴性,其實就是一種飲鴆止渴的做法。

因此,對於睡眠狀況不佳的人,建議選擇紐崔萊®改善睡眠片。

它以酸棗仁提取物、γ-氨基丁酸為主要原料。

酸棗仁是安定神經、鎮靜催眠的天然食材,而γ-氨基丁酸是引發人體睡眠機制的首要神經遞質。這才是真正的藥食同源,天然助眠吶!

好啦,掌握了這些關於睡覺的小方法,你一定能睡個有效率的好覺!天氣已變暖,不要再賴床,莫辜負了這大好的春光!


美好生活anli


睡眠不是休眠

與傳統認識不同,現在已知,睡眠並不是休眠。

睡眠中我們的大腦依舊忙碌。在記憶處理方面,睡眠中某些腦區甚至比清醒時更忙碌。

記憶處理主要發生在深度睡眠階段。

同時,人類睡眠質量也首先取決於深度睡眠的時間和質量。


什麼是深度睡眠

腦電圖的發明為人類睡眠研究打開了一扇窗。

雖然目前有更多技術可以用於睡眠研究,但是腦電圖記錄的腦電活動仍是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以腦電活動為基礎,人類睡眠分為四個階段(傳統上曾經分為5階段,2007年美國睡眠研究所將第3和第4階段合併為新的第三階段)。

第一階段,開始進入睡眠。人開始進入昏昏欲睡狀態,如果沒有受到干擾,身體會逐漸放鬆,肌肉的緊張感慢慢消失。在這一階段,如果受到一些刺激,哪怕是很小的刺激我們也能驚醒過來,就是俗話說的“打了一個機靈”。有些人在這個階段還會體驗到手腳突然踏空或放空的感覺,稱為入睡抽搐,一種很常見的生理現象。

這個階段僅歷時幾分鐘。

第二階段,正式進入睡眠。這個階段我們的意識已經大部喪失,失去了時間概念。身體完全放鬆,呼吸、心跳逐漸變慢,體溫降低,意識與外界的聯繫逐步斷開,卻仍然沒有完全切斷,稍微強一些的刺激仍然能把我們喚醒。

這個階段通常歷時30~45分鐘,佔據一個睡眠週期的一半左右的時間。

第一、二階段又合稱淺睡眠階段。

第三(、四)階段,腦電波越來越慢,以慢波為主,因此也稱為慢波睡眠階段。這個階段, 心跳、呼吸、血壓、體溫和人體整個代謝都降到一天中最低的水平,意識幾乎完全與外界斷開,很難被喚醒。因此,也成為深度睡眠階段。

這個階段通常持續約25~30分鐘。

第四(五)階段,腦電圖上表現為快波為主,眼球快速閃動(主要以左右移動為主)。因此,也稱快速眼動(Rapid eye movement ,REM)睡眠。這個階段人似乎突然就開始活躍起來,心跳、呼吸、血壓和體溫驟然升高,男性陰莖會充血勃起。

人類的夢主要發生在這個階段。從這個階段轉醒的人才會記住夢境。

REM睡眠通常持續5~30分鐘。

睡眠通常依次經過以上四個階段稱為一個週期,以通常每晚8小時睡眠來說,每個週期歷時90~110分鐘。每個夜間的睡眠可以經歷4~7個這樣的週期。

前半階段睡眠週期中深睡眠時間更長,而後半階段淺睡眠和REM睡眠時間更長。


深度睡眠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總在驚異於兒童們超強的記憶能力:看上去他們並有專注於學習,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並記住很多東西。這種“神蹟”孩子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逐漸發現其中的秘密,原來記憶處理更多的是在睡眠中進行,尤其是在慢波睡眠中。而孩子們的慢波睡眠相對明顯長於成年人。

起初,發現這種記憶處理主要在REM睡眠進行,後來發現慢波睡眠即深度睡眠更為重要。

現在認為,睡眠中的記憶處理主要在深睡眠階段由海馬和相應腦區共同完成,海馬在記憶處理中居於核心地位。海馬對於記憶的處理並非被動儲存那麼簡單,而是像我們的電腦一樣,將白天學習中儲存在硬盤(相應腦區)中的凌亂的記憶取出,由海馬區加以重新編碼歸檔後整理儲存。

深睡眠的長短對於學習和記憶能力具有重大影響。研究發現,兒童和少年期深度睡眠時間最長,這可能就是孩子們擁有更強的學習記憶能力的秘密。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前額葉內側皮質灰質丟失,慢波睡眠逐漸減少,因而成年人對新事物記憶能力也越來越弱。

同時,深度睡眠還的確與我們傳統認為的“休息”密切相關,深度睡眠時間越長,睡眠質量越好,睡得更解乏,第二天清晨感覺越神清氣爽,精力旺盛。

可見,深度睡眠對於人健康和學習記憶都是非常重要的。


深度睡眠多久為最佳

深度睡眠當然是相對越多越好。

然而,這個時間卻並非完全由我們所能控制的。

首先它受年齡階段影響。如上圖所示,通常越年輕,深度睡眠時間越長;年齡越大,深度睡眠時間越少。這也是老年人睡眠質量越來越差,學習記憶能力逐漸減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我們可控的因素也影響深度睡眠的時間,比如睡眠習慣、睡眠節律。不良的睡眠習慣,或者經常打亂睡眠週期,比如夜間倒班、經常跨時區旅行、睡眠時間不定等,都會影響深睡眠的時間。

另外,一些精神類物質和藥物對深睡眠也有影響。酒精、咖啡因、菸草中的某些化合物,一些影響睡眠的藥物,比如苯二氮卓類(安定類)等對深睡眠也有影響。

喝酒助睡眠的說法就是一種明顯認識誤區。因為,雖然酒精具有腦抑制作用可以幫助人們更快進入睡眠,卻干擾人們的深睡眠,致使睡眠質量顯著下降,因而總體上不是幫助睡眠反而破壞睡眠週期降低睡眠質量。

人進入睡眠的一個因素是所謂的睡眠壓力,其中已知的重要因素是腺苷的集聚。人在清醒狀態下某些腦細胞會不斷產生腺苷,集聚達到一定程度會導致人陷入昏昏沉沉狀態。睡眠中又可以清除腺苷而使人神清氣爽。

咖啡因正是可以與腺苷結合而起到暫時提神的效果,這也是睡前喝咖啡和茶導致難以入睡的原因。同時,咖啡因對於睡眠週期和深睡眠也有干擾。因此,咖啡因並不能替代睡眠;而且一般建議中午過後,尤其是下午4點後不要再攝入咖啡因。

綜上所述,睡眠對於人類不可或缺的,其中的深度睡眠尤為重要。雖然深度睡眠主要與年齡相關,但是養成良好睡眠習慣,戒除菸酒等不良嗜好,合理使用睡眠相關藥物,也可以優化睡眠週期,增加深度睡眠時間,改善睡眠質量,提高學習記憶能力,提高生活質量。


夏日消消氣


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個部分,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5%,深度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

人的夜間睡眠,一般分5到6個週而復始的週期,每個睡眠週期約60分鐘~90分鐘。根據睡眠中腦電波、肌電波及眼球活動的變化,睡眠週期由非快速眼動週期和快速眼動週期組成。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為淺睡期、輕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算是一個睡眠週期結束,而後繼續啟動下一個睡眠週期。研究表明,佔整個睡眠時間大約55%的淺睡期和輕睡期,對解除疲勞作用甚微,而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動睡眠期,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

在深睡眠狀態下,大腦皮層細胞處於充分休息狀態,這對於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深度睡眠,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5%。因此對睡眠好壞的評價,不能光看時間,更重要的是看質量。提高睡眠質量,最終要看深度睡眠時間的長短。在睡眠科學來說,“深度睡眠”是你入睡以後大腦不進行活動的深度休息,你睡覺的這一個晚上,先進入淺睡眠然後自然進入深睡眠,然後又是淺睡眠然後又深,來回交替直到醒來。深度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說的“金質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生理時鐘
1. 00:00--01:00 淺眠期--多夢而敏感,身體不適者易在此時痛醒。
2. 01:00--02:00 排毒期--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臟得以完成代謝廢物的作用。
3. 03:00--04:00 休眠期--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
4. 09:00--11:00 精華期--此時為注意力及記憶力最好,為工作與學習的最佳時段。
5. 12:00--13:00 午休期--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正午不可飲酒,易醉又傷肝哦!
6. 14:00--15:00 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創造力得以發揮淋漓的極致時段!
7. 16:00--17:00 低潮期--體力耗弱的階段,最好補充水果來解饞,避免因飢餓而貪食致肥胖。
8. 17:00--18:00 鬆散期--此時血糖略增,嗅覺與味覺最敏感,不妨以準備晚膳來提振精神。
9. 19:00--20:00 暫憩期--最好能在飯後30分鐘去散個步或沐浴,放鬆一下,紓解一日的疲倦困頓。
10. 20:00--22:00 夜修期--此為晚上活動的巔峰時段,建議您善用此時段進行商議,進修等需要思慮周密的活動。
11. 23:00--24:00 夜眠期--經過整日忙碌,此時應該放鬆心情進入夢鄉,如果依舊忙碌讓身體過度負荷,則得不償失。

絲集網


在深度睡眠狀態下,大腦皮層的細胞處於充分休息狀態,這對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及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深度睡眠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四分之一左右,約2~3個小時。

人的睡眠可分為快波睡眠與慢波睡眠,而慢波睡眠就是人體能夠得到充分休息的深度睡眠,慢波睡眠時長被認為是決定睡眠質量高低的關鍵因素。老年人睡眠質量普遍較差,這大多與缺乏深度睡眠有關。關於深度睡眠的作用及過程,詳細介紹如下:

什麼是深度睡眠?

深度睡眠也叫“黃金睡眠”,是睡眠的一部分,約佔總睡眠時間的25%。我們在夜間的睡眠可分為5~6個週期,每個睡眠週期約60~90分鐘。根據睡眠期間腦電波、肌電波和眼球活動的變化情況,睡眠週期由非快速眼動週期和快速眼動週期組成。

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為淺睡眠期、輕睡眠期、中睡眠期和深睡眠期四個時期,然後就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這樣一個睡眠週期就結束了。研究顯示,佔睡眠總時長約55%的淺睡眠期和輕睡眠期對緩解疲勞的作用不大,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的中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動睡眠期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

睡眠的時相

正常睡眠由兩個交替出現的時相組成,即慢波相和異相睡眠。其中,慢波相叫“非快速眼動睡眠”,異相睡眠叫“快速眼動睡眠”。在異相睡眠中眼球會快速運動,而且經常做夢。非快速眼動睡眠的作用主要是恢復體力,快速眼動睡眠則用於恢復腦力。

異相睡眠是在睡眠過程中週期出現的一種激動狀態,腦電波呈快頻低壓電波,與清醒時的腦波類似。另外還表現為自主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如心率、呼吸加速,血壓升高,腦血流和耗氧量增加等,男性還會出現陰莖勃起。正常成年人入睡後首先會進入慢波相,通常依次為1~2~3~4~3~2等期,約70~120分鐘不等。

然後就會轉入異相睡眠,約5~15分鐘,這時就結束了第一個時相轉換,接著又開始進入慢波相,並轉入下一個異相睡眠,依次循環進行。在整個睡眠過程中一般有4~6次轉換,慢波相時程會逐漸縮短,主要以第2期為主,異相時程則逐漸延長。需要指出的是,睡眠中的慢波相睡眠約佔80%,異相睡眠佔20%。

睡眠紡錘波與睡眠的關係

有些人在非常吵鬧的環境中也能安然入睡,而有的人只要稍有響動就會驚醒。研究顯示,與淺睡眠的對照組相比,無論在什麼環境中都能入睡的人大腦活動(睡眠紡錘波)更加活躍。睡眠紡錘波只在睡眠期間出現,這時大腦的波形會減緩。科學家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發現了這種腦電波,但並沒有將其與人的睡眠深淺相聯繫。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發現了睡眠紡錘波的源頭——丘腦,這是一個負責控制睡眠同時向大腦皮層處理和轉達感官信息的區域。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發現,紡錘波頻率高的睡眠者相對更不容易被喚醒,紡錘波似乎代表著丘腦正在阻止噪音到達大腦皮層或擾亂睡眠。

睡眠時間並非越長越好

有些人只睡四五個小時就能保證一天的精神狀態,而有的人一天睡10多個小時還也會感到睏倦,這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認為,每天應保證8小時睡眠,右側臥比左側臥更有助於心臟運轉。專家表示,睡眠時間的長短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硬性規定睡眠時間及睡覺姿態是不合理的。與睡眠時長相比,睡眠質量更加重要。

哪怕每晚只睡六七個小時,只要第二天能感到全身輕鬆、精力充沛,就說明睡眠時間是足夠的,不一定非要睡夠八個小時。人的睡眠受環境、情緒、疾病、個體機能狀態及勞動強度等諸多因素影響,睡眠時間也並非越多越好,睡眠質量才是健康的重要保證,睡眠質量的關鍵在於深度睡眠。

掌握好入睡時間

由於深睡眠對身體的修復至關重要,所以提高睡眠質量的關鍵是保證足量的深度睡眠時間。深度睡眠只需2~3個小時就夠了,一般午夜至凌晨3:00是深度睡眠的最佳時間段。進入深度睡眠狀態需要1~1.5個小時的過渡期,所以每天22:30~23:00是最佳入睡時間,在該時間段入睡可為深度睡眠做好充分的準備。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在睡覺時肌肉、骨骼和其它組織會在深睡眠期間進行修復工作,如果此時床被不舒服或是比較冷、熱以及臥室雜亂,身體就會在淺睡眠階段耗費更多時間。這樣一來,人體為得到充分休息,睡眠時間就會有所延長。

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的原因

導致老年人睡眠質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心理社會因素、生理性因素、腦部器質性疾病、全身性疾病以及精神類疾病等。可通過補充B族維生素、鋅、鈣、鎂等營養元素改善。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有蛋奶類、肉類、新鮮蔬菜及全穀物食品。含鋅、鎂豐富的食物有海鮮、肉類、全穀類及堅果等。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睡眠時間的長短與睡眠質量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有效的深度睡眠才是關鍵。隨著現代人生活及工作節奏的加快,很多人對睡眠不太重視。實際上,睡眠不僅能儲存體力和精力,而且也是一個機體、功能全面修復的過程。健康的身體需要維護與保養,只有保持充沛的精力與體力才能盡情做自己想做的事。


jianxing2000


我個人的作息時間及經驗,希望大家有好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06b24a1dbd924b5f827d4b2330968f86\

蘇勤學


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個部分,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5%,深度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深度睡眠是睡眠的一個部分,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5%,深度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人的夜間睡眠,一般分5到6個週而復始的週期,每個睡眠週期約60分鐘~90分鐘。根據睡眠中腦電波、肌電波及眼球活動的變化,睡眠週期由非快速眼動週期和快速眼動週期組成。非快速眼動睡眠又分為淺睡期、輕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4期,然後進入快速眼動睡眠期,算是一個睡眠週期結束,而後繼續啟動下一個睡眠週期。研究表明,佔整個睡眠時間大約55%的淺睡期和輕睡期,對解除疲勞作用甚微,而只有進入深睡眠狀態的中睡期、深睡期及快速眼動睡眠期,才對解除疲勞有較大作用。因為在深睡眠狀態下,大腦皮層細胞處於充分休息狀態,這對於消除疲勞、恢復精力、免疫抗病等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這種深度睡眠,只佔整個睡眠時間的25%。因此對睡眠好壞的評價,不能光看時間,更重要的是看質量。提高睡眠質量,最終要看深度睡眠時間的長短。在睡眠科學來說,“深度睡眠”是你入睡以後大腦不進行活動的深度休息,你睡覺的這一個晚上,先進入淺睡眠然後自然進入深睡眠,然後又是淺睡眠然後又深,來回交替直到醒來,人在淺睡眠時可能做夢,但深睡眠不會。深度睡眠也被稱作是“黃金睡眠”,也就是通常說的“金質睡眠”、“金子般的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