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臺山-龍崗小溪裡藍天白雲


大連臺山-龍崗小溪裡藍天白雲


大連臺山-龍崗小溪裡藍天白雲


我生於大連的同泰街,但自幼生活在臺山,一直到我下鄉離開大連時。

台山,原本是一個郊區村落,因距離解放廣場不遠,附近有幾個大型企業和台山油庫、冷凍庫,這裡在解放初期就成為一個街道。台山街南北與大連華僑果樹農場的蘋果園相依,東接大連起重機廠和大連工礦車輛廠,西鄰台山水庫和淨水場。在南側的蘋果園和台山之間,有一條通往旅順的貨運鐵路,時而有貨運列車通過。通往旅順方向的五一路就在臺山街路過。

台山水庫位於台山街西北角一個丘地小山谷裡,水面不大,蓄水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幾千平方米,平時裡只有很少的蓄水,這與上游的河流太小有關。不過,雨季連續降雨的時候,蓄水還是蠻可觀的。水庫大壩蓄水一面是青色的石灰石砌就的斜面,坡度很緩,可以踩著石面輕易下到壩底水面。很多婦女夏天會到這裡洗衣服,並在石面上曬衣服,大壩斜面上就會成為萬國旗的展示地。大壩另一面是長滿青草的斜坡,草坡茂密而又柔軟,我們經常在游泳之後,繼續在斜坡上向壩底滾著玩,哪一次都玩得特別開心。

台山水庫北側是龍崗山,雖然稱之為山,其實只是一個海拔一二百米的小山丘。崗上非常平坦,駐紮著一支解放軍高炮部隊。那時候國民黨的飛機經常竄犯大陸,這裡是重要的防空區域。我在小學四年級的時候,附近的高炮部隊曾經擊落一架飛機,我們還去參觀過飛機的殘骸。

龍崗北坡是一座極大的烈士陵園,一排排烈士墓非常整齊,墳前大都鑲嵌著烈士的遺像,也有許多烈士沒有遺像。每年的清明,陵園裡就會擺滿花圈和鮮花,寄託著人們的哀思。

龍崗南側是進出部隊的道路,山腳下有一個上坡的彎路,可以沿坡進入部隊駐防區域。我們老百姓不允許進入軍事禁區,只能在馬路上遠遠地看到山崗上面用鐵絲圍起的陣地上有幾門高射炮,平時這些炮披著草綠色的油布。只有訓練的時候,才能看到高炮旋轉並可以看到解放軍戰士扛著錚亮炮彈在炮位上跑來跑去。

龍崗山下有一條小溪,是從老麻溝裡流出來的。龍崗與台山淨水廠遙遙相對,五一路在臺山淨水廠正門前大約100米處分成三條道路,南邊的路向左轉彎,從一片蘋果園和淨水廠之間穿過去,走南天門到星海公園、黑石礁,與去往旅順的南路相匯。中間的五一路在淨水廠門前路過,經過狗碑、由家村到淩水橋左轉與旅順南路匯合。北側的一條土路通往亂墳崗老麻溝,這條路進入老麻溝就是終點。

從老麻溝流出的小溪,在山溝裡拐了幾個彎後,沿著龍崗山腳,一直流入台山水庫。這條小溪穿過龍崗部隊的上山路口之後,在山腳下形成了一個水窪,水窪不大,長約50米,寬約7、8米,深約1米。水窪清澈,水底是黃白色的岩石,可以看到魚兒在水底遊動。小溪裡的魚兒都不大,黑黑的,有手指大小,我們經常用紗布網捉小魚,用罐頭瓶養活。我們有時會用小紗網在比較偏僻的路面上的積水窪裡撈水生小蟲餵魚,其實大都是蚊子的卵。有時我們還會到馬欄河的臭水裡撈線蟲,線蟲餵魚長得快,錢蟲還可以到市場上換錢花。

龍崗下的水窪裡有一種彎曲的小蝦,在水裡流動的時候,它的身體會一伸一彎,好像在水裡跳動似的。這種小蝦呈半透明狀,在水裡流動得特別快,如果抓到手裡,它會三蹦兩蹦就跳到水裡。後來,我到老麻溝裡開荒種地,在溝裡的小河溝中也見到這種小蝦,溝裡的小蝦比這裡更多。

我們經常到龍崗水窪裡玩,為了提高水位,我們搬了一些大石塊,把水窪流出的地方砌起一道石牆。雖然石頭牆縫照樣可以流出水,但可以把水位提高不少,我們就可以在水窪裡玩水遊戲。龍崗水窪藏在一片深草之中,河岸上是一片柳樹,路人看不到我們,我們就脫光了衣服在這裡玩天體浴。

夏天,驕陽似火,令人難以忍受,龍崗小水窪卻清涼無比。我們躺在水中,從體內到身外都會感到十分涼爽,躺在水裡享受的時候,我們都不想回家了。

有一天,我和老郭家的三小及後院鄰居小關等幾個人去龍崗水窪玩。我們突發奇想,用碎石頭和亂草把擋水牆的縫隙用心堵了一下,水窪的水位很快就提高了幾十公分,我們在水裡可以遊起來了。於是,我和幾個小夥伴便在水中比賽看誰遊得快。因為不限遊姿,我便潛游到水底。剛遊了不遠,感覺胸部好像被刀子割了一下。我急忙站起身來,低頭一看,胸前血流如注。原來,河床底的石尖比較鋒利,把我右胸部割了一個口子。我用手按住傷口,回家找了一塊橡皮膏粘住。吃了這個小虧,搞得我一個星期沒有下河,直到現在,還能看到一條傷疤。

也許是龍崗小水窪對孩子的吸引力太大的緣故,我幾乎每個夏天都要到這裡玩。有時專程來玩,有時在去老麻溝種地回來的時候玩。龍崗小溪,蜿蜒曲折,沿著山林邊際流淌,沿著山溝彎彎轉轉,一路吟唱,在龍崗山下聚水成窪。小水窪雖然不深,但一窪清水沁人心肺。小水窪不大,卻盛下一片藍天白雲,盛下兩岸的青山蒼翠。不下水的時候,我們靜坐岸邊,觀賞著水中的美景,我們如痴如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