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前文講到揮拍中的兩次發力,這引發了不少愛好者的疑問:是不是發力越大,揮速越快,球速就越快?這兩次發力存在著什麼樣的必然聯繫?

今天就來講一講決定這些數據關聯性的一個重要的黑數據---對立面和臨界點,這可能會顛覆你對技戰術的理解和應用!

一、什麼是臨界點

物理和化學上的定義,是一個物質(物體)性質發生改變的條件,比如水在冰點會變成冰,在沸點會變成氣,而當溫度達到絕對零度時,所有物質的特性會發生本質上的改變,甚至消失,那麼在這裡冰點、沸點、絕對零度都可以稱為臨界點。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在生活中也有類似的定義,比如納稅基數,股市的盈虧點和止損點,這些特定的數值都可以稱為臨界點。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二、材料學中的對立面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大多材料的特性都具有兩面性和對立性,偏重某個性能就會降低另一個性能。

1)球拍材料

球拍是用碳纖維布製成的,目前主要有兩種特性的原材料,高拉伸強度碳纖維與高拉伸模量碳纖維,分別賦予球拍兩種對立的性能:高強度(耐用耐撞)和高彈性(輔助發力)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雖然兩種性能一直在提升,擔當彈性達到343時,強度開始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也就是說強度460和彈性343是碳纖性能的一個臨界值,然而這兩個數值僅僅是高強度和高彈性的最低限,這曾經也是全球材料科技的難題。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碳纖維的發展經歷了多次技術上的升級,彈性臨界點從230GPa到 294、343的突破,如今來已可以達到彈性377GPa、強度5.7GPa,這是目前已知的碳纖維最高臨界值。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不同時代的產品可以構成一條性能曲線,代表著強度與彈性之間的數學關係,而每條曲線都意味著材料臨界點的突破,是科技發展進步象徵。

對於球拍製造商來說,有些品牌偏好使用高強度碳纖,就不得不犧牲彈性,而有些品牌偏好使用高彈性碳纖,也不得不犧牲強度。

2)球鞋材料

球鞋的鞋底是橡膠製品,強度和彈性(耐磨和舒適)是它的對立面,同樣是相關產業的重大課題,不同的企業同樣有著不同的取捨。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3)羽毛球材料

鳥類的外側羽毛抗風(耐打),內側羽毛則保持穩定,這是羽毛球的對立面,所以不同的球不能同時兼顧飛行和耐打,總體上來說,從單邊--方毛--全園,飛行穩定性依次提升,耐打度依次下降。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二、力量與揮速

揮拍擊球的過程中存在著臨界點,當你在經過大量的揮拍練習之後,量變產生了質變,協調能力達到了臨界點,就會有實質上的進步,這是第一個臨界點,而在這之後將會出現另一個黑暗的臨界點:力量與揮速的對立面

1)力量極限

羽毛球運動是一個考量力量+耐力+速度的綜合性運動,那麼為了保證耐力和速度的輸出,肌肉的最大力量會被限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一旦超標則會降低其他素質,這是身體素質的臨界點,是羽毛球運動的力量極限,反之其他能力也存在同樣的極限。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上圖中,臥推和深蹲兩項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力量訓練世界紀錄大概分別是350和500公斤,假設羽毛球運動員的最大負荷可以提升至200和300公斤,那麼就需要將最大力量限制在150和200以內才能有效地保障肌肉的其他性能,而對於一般愛好者能達到100和150公斤就已經是極限了。

2)揮速極限

揮速是由揮拍距離和加速度決定的,揮拍路徑即是倒拍後,拍頭從腰部到頭頂擊球點的距離,加速度即是發力,兩者最大值都是恆定的,那麼理論上最大揮速也有一個極限值,大概可以達到300公里以上。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3)揮速臨界點

球速在一定程度上與揮速(發力)成正比關係,但或許很多人會發現隨著揮速的提升,球速也很難再有突破,甚至反而變慢了,這個就是揮速到了臨界點,與發力形成了對立面,轉化率開始下降,臨界值大概在200左右。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出現這個問題是由於鞭打階段是球拍的初次加速過程,而擊球階段存在一個隱形的加速過程,要知道觸球后能量被轉移到了球上,監測到的揮速只會比擊球前更低,所以最大揮速被限制在了擊球前。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而當你想提升這個數據時,會將極限力量過多的用於初次加速,導致擊球階段力量不足,失去二次隱形加速度,這樣的擊球就會退回到門外漢的反彈球方式。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注:圖表數據為虛擬計算值,與實際情況略有偏差,僅供參考)

所以揮速快並不等於球速快,一個合理的揮拍需要分配發力,保障擊球階段的加速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揮速數據。

當然當你的身體素質上了一個臺階,臨界點提升,整個球速曲線就會像碳纖維升級一樣站上一個更高的平臺。

羽毛球裡的黑數據,讓你顛三倒四的臨界點!(上)

綜上所述:

物極必反,一味的追求某個方面的極端,就會與其他方面形成對立面,產生反作用,所以不論是什麼運動,都要因事而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突破極限,這才是最合理最科學的訓練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