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小孩誰帶合適?

鴻大橙


我家寶3歲,相信大家都也有這樣的困惑:孩子總是精力充沛,父母陪伴總是經常感覺疲憊感到累……這都是普遍存在的客觀現象,這也是聰敏寶寶👶的表現,這是他們對大千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所以帶孩子我建議家庭👪成員多元接觸及刺激!

我想用《三字經》分享一下:

1、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是重中之重,但並不是父母全職全天帶孩子就是對孩子的最大負責。父母是一個家庭的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也要打拼自己的事業併為孩子營造一個工作努力積極學習的正能量榜樣。事業外要全身心高質量陪伴孩子。

2、首孝悌,次見聞:教育首先要讓孩子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才是學習知識增長見識。我建議平時可以讓我們最親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帶孩子。前提且最重要是父母要多做功課,家庭對於育兒理念要經討論達成高度一致,且父母確保大家庭和睦相處,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孝敬父母,言傳身教,家合萬事興!

綜上所述,我的觀點是:寶寶是我們一大家族的榮耀與希望!在家庭和睦的前提下,大家庭成員(以父母思想主導,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為輔,其餘錦上添花)儘可能分階段地輪流都參與寶寶的成長,讓寶寶有多元刺激,成就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親子育樂薈


家裡誰帶小孩:一般的家庭都是有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幫忙帶帶小孩,爸爸媽媽上班,下班後再陪陪孩子。我們家倆個孩子都是我跟我老公自己帶大的,說實話真的很辛苦,很累。當然有個人能搭把手要輕鬆很多。但是自己帶有自己帶的好處,孩子的成長階段沒有缺失,孩子也會跟爸爸媽媽很親,說點事情也很好溝通。總之,家裡小孩爸爸媽媽帶要比老人帶要合適一些!



安小羽or安小翼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我也是一位媽媽,我家寶貝五歲,我家孩子完完全全是我一手帶大的,因為沒有婆婆,孃家媽年齡也大了心疼她就沒讓帶。通過這幾年來自己帶孩子心得還有身邊朋友的為例,我覺得沒有萬般無奈還是自己帶孩子比較好,辛苦這是自然的不用說的,我不但一個人帶孩子我還是邊工作邊帶孩子。為什麼說自己帶好點,首先人人都聽過隔輩親這個話吧,是的爺爺奶奶疼愛孫輩比自己孩子多,盡一切可能滿足孫子孫女要啥買啥,所以我試探了好多回我孩子跟他爺在一起每天放學都要買零食而且自己說啥就是啥爺爺還管不了,不同意就哭鬧,老人麼辦法,又不捨得打不捨的罵時間久了這傢伙們就有了自己一套辦法。在我跟前我說該買的買不該買的我是堅持原則不買的,他頂多也就是叨叨叨,當然我也有讓他認識為什麼有些東西不能買,讓他心服口服,慢慢他也就不堅持了,還會說媽媽我聽你的話。在著吧,現在孩子上學不像我小時候就是學習沒有太多娛樂項目,如今動不動這活動那活動要求父母參加,可是有些孩子只能孤零零看別人家小孩爸爸媽媽心疼的在一邊哭,然後這個作業網絡化,有些爺爺奶奶搞不定,孩子也就草草了事,同樣學習啥也不會,自理能力也差。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上老人家跟年輕人還是有思想差異的,我覺得年輕人帶的孩子孩子幸福指數能高點,當然不是絕對化,有些老人反而比年輕人優秀,這個得話也要根據自身條件判斷。自己照顧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就拿什麼來說,我孩子爺爺總會拿自己冷熱標準指責我給孩子穿多了穿少了,這個真沒必要,該添該減我心裡是有標準的,可是他們就會看不慣不停說。老人愛孩子孩子也不怕老人這個問題影響會很大,所以我覺得媽媽帶孩子還是最佳選擇。從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習慣等等各方面把控,孩子多少還是會害怕會聽話的多一些。這也是為了孩子好。



燕子趙Vlog


以前覺得兩個人相處互相覺得合適不合適最重要;現在才發覺,除了兩個人合不合適還有結婚面對兩個家庭兩邊的親戚、以及生娃後雙方家長即想帶小孩也不想帶小孩的兩個坎要過……

週末和一個 souler聊天:說到生了小孩後,誰帶小孩的問題。

對方說:父母年紀大了,不願意帶小孩,肯定女方在家帶小孩啊。

我懟了他說:你收入沒有我高,要不你辭職在家帶小孩吧,問他同意不同意?

他一開始支支吾吾,最後說:如果他的愛人比他能力強,他也願意在家帶小孩。

今天中午和同事吃飯時,也說到了這個問題,幾乎我所有的女性同事都說,不願意辭職,在家做全職太太,而是願意出來工作,哪怕收入再低,小孩可以交給老人,如果老人年紀大,可以請個保姆,讓老人看著保姆就好了,週六週日自己帶小孩。

其實雖然現在社會在各個方面都在呼籲男女平等,但是男女永遠沒辦法平等。

首先:生理上 女性體力不如男性;

第二:對於生小孩,至少女性各種身材走樣,各種忌口。男性還是該做什麼做什麼;

第三 即便結婚後 同樣大家都工作一天,不做家務,但是社會對於女性的職責遠遠多於男性(尤其是婆家);

第四:生了小孩後,同樣工作的男女,女性可以在加班後,第一時間回家給小孩做飯,輔導作業,打掃衛生,而男性會以加班,應酬不願意去做這些。同樣都是努力學習,通過殘酷高考,通過重重面試篩選,努力加班才有的工作,為什麼女性就應該放棄?





小丸子的一說


自己一直就是在一個人缺愛的環境下長大的,雖然兒時和爸媽一起,但是他們工作太忙了,他們忙事業,我忙著讀書,上中學就開始了寄宿生活了,我們都在忙各自的生活,小時候羨慕那些有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陪伴的同學,我也只有寒暑假長能和他們一聚,其實小孩需要的愛和陪伴還是很多的,需要爸媽的輔導,需要老一輩的關愛,人的一生並非永遠一種角色,在不同的年紀都要適應不同的角色轉換,能自由轉換角色的人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享受生活,遇見不同的生活問題才能換位思考,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小孩還是和家人一起說吧!讓她擁有不同的愛,讓她體會不同的角色,總而言之,大家庭長大的孩子總是要比自己單獨長的孩子要開朗些,性格開朗的孩子更容易融入到不同的環境中。我是獨生女,在成長的路上走了很多彎路,如果前方有人點燈也許有些道理懂得早些,孤獨長大的人生前行的路上總會有很多擔憂,如果內心的愛足夠多,或許前進的腳步更加堅定,而不是猶猶豫豫。還是那句話,如生活沒那麼艱難,請給小孩一個健全的環境。共勉



乾榮雨家


父母能幫忙帶最好了,不然只能兩口子 一人賺錢 一人帶孩子,但是一人賺錢哪裡夠開支。 我個人的經歷就是 小孩兩歲以後就讓父母幫忙帶 兩口子工作。 有空就常回家看看,現在孩子也在家裡上幼兒園了,感覺這樣也挺好的。



來碗牛雜


我聽到過周圍不少年輕人(包括我自己)都認為“有了孩子一定要自己帶”,一是怕父母帶小孩把孩子慣壞,二是不放心。雖然我們的爸媽都把我們養得還算挺好,但可能是有個“責任歸屬”的問題,比如小孩出了什麼事,生病了受傷了學習成績不好了自私自利欺負人了,如果是自己帶出來的,就不會轉嫁責任到父母頭上, 針對小孩適合誰帶我發表一下我個人的看法,我是河南的我愛人是江西的,因為我自己父母都不健在所以我兩個小孩是我丈母孃幫我帶,但是我和我老婆的工作性質是這樣的,因為我自己還做一些小生意,我老婆還開一家母嬰店所以有時候就比較忙,我是每個月都要出差大概10天左右所以我每個月基本上有20天在家帶孩子,因為我可以瞭解孩子的性格,這樣關係也比較親近!所以我建議有條件的還是自己帶,只為時代不同,,所以觀念不同!








饅頭拌飯


爸爸媽媽親自帶是最完美的。

我家大寶半歲前我跟爸爸帶(大部分時間是我帶)。半歲後我上班,奶奶白天帶,晚上我帶,所以孩子跟媽媽感情比較深厚。

二寶也是半歲前我跟爸爸(還有哥哥[耶])帶,半歲後白天奶奶帶,晚上爸爸媽媽和奶奶輪流帶。媽媽陪哥哥寫作業(我是陪讀媽媽一枚),有時候顧不上二寶。

這半年下來感覺二寶心裡安全感不如以往那麼好了,大寶安全感和自信比二寶剛出生那段時間好多了。真是此消彼長,顧此失彼。二胎媽媽想要一碗水端平確實挺不容易的,只能儘量照顧不同年齡段寶寶的不同需求。


育兒路上艱難勇敢前行


我覺得還是媽媽帶更好一點。每個家庭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媽媽是寶寶最離不開的,寶爸是必須要出去上班的。如果我再出去上班,就必須給寶寶斷奶吃奶粉但是我懷孕之後辭職在家,就算出去找工作,工資也不算特別高,掙的工資可能就用來買奶粉了,最重要的是寶寶也缺少了父母的陪伴。以後讀書工作寶寶在自己身邊的時間會越來越少,那為什麼不趁他能待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好好陪伴孩子呢?

所以說媽媽們犧牲這幾年的時間換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彤彤媽1122


首先,你沒表述清楚是男孩女孩,多大的孩子,或者家裡成員的一些情況,所以無法判斷你的家庭由誰帶比較合適。

說說我自己的經歷吧:我的兒子今年20歲,孩子生下來到1周半由我自己帶,1周半至3周由姥姥帶,一直到孩子大學都是我親自帶孩子,以一個過來人的親身經歷來講,自己的孩子一定要爸爸媽媽親自帶,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做為爸爸媽媽一定很辛苦,可是自己的孩子都不上心,還能指望誰,長輩們偶爾給帶帶還行,但隔輩親的那種愛孩子的方式對以後管教孩子實屬不利(當然這也要取決於長輩的文化素養),不要給自己留有遺憾!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