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年級,常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想寫就收起來”,孩子立刻收了,你怎麼辦?

教大育小


一不小心,家長就被孩子套路住了,這孩子多機靈啊,做媽媽的是覺得有趣又無奈。

此番鬥智鬥勇,孩子暫獲勝利。可是我們總不能就此擱淺,真的永遠不寫作業了吧。

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情

想來這位孩子是無數次的磨蹭,家長忍無可忍之下口不擇言,以為嚇唬嚇唬孩子能不磨蹭。事與願違啊。

家長如何解套,採用什麼辦法再次避免此類事件的發生呢?

1、分析孩子產生做事磨蹭、不想寫作業的原因

沒有不磨蹭的孩子,沒有不想偷懶的孩子。我女兒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早晨喊起床總是喊不起來,多種磨蹭、拖拉,然後就是遲到,而假期裡早晨五點多就起床,各種嗨,各種忙乎自己的事情。原來認為上幼兒園是給大人上的,假期是她自己的。於是我們幫她轉變掛念,把去幼兒園當成她自己期待的事情來做,磨蹭拖拉問題迎刃而解。


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同幼兒園相比又換了一種生活學習方式,早晨要按點上學,在學校要守規矩,一節又一節的課程,各種學科,又忽然多了許多同學等讓他們應接不暇。這勢必在猛然間加大了孩子的壓力。此時,如果家長不關注孩子的思想變化,就會造成孩子茫然失措,不知道該幹什麼,被動的接受學校的一切,被動的做事。繼而產生磨蹭、拖沓、對抗等情緒和舉措。

2、讓孩子承擔起不寫作業造成的後果。

題目中的孩子還沒有承受過不寫作業造成的後果,不知道不寫作業到學校怎麼辦?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嘗試一次。沒有不想學好的孩子,也沒有不想給老師留下好印象的孩子。家長可以和老師及時溝通,密切關注他的心理變化。


利用此次機會,和他分析其中不正確的行為,勇於承擔自己不寫作業造成的不好行為,讓他明白做一名學生就必須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做通思想工作。家長要剋制自己的情緒,不說狠話,不說氣話。


3、幫孩子制定生活學習計劃,用激勵機制來克服磨蹭的壞習慣。

愛磨蹭的孩子有這麼幾張,性子比較慢的,睡眠不足的,家長愛磨蹭的,受壓抑的。他們都有一個共性,時間分配的不合理。


家長要同孩子一起圍繞學校的時間規定,制定能實際完成的生活學習計劃,逐步調整到最合理。再採取健康有益的激勵機制,抓住孩子的敏感期,從而把磨蹭消失在萌芽狀態中。

4、告訴孩子磨蹭導致的後果,讓孩子自己反思。

孩子年紀小,剋制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往往不計後果,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早知道會這樣,早晨我就不遲到了;早知道寫不完作業老師會批評,我就不磨蹭早寫完作業了,等等。”


如果大人能心平氣和的地分析孩子磨蹭造成的結果,加以分析其中的利弊,就可以讓孩子規避開磨蹭。如果能提前給孩子做好預防工作,做事情提前讓孩子入手,精細的讓孩子做好事情,讓孩子享受到成就的滿足感,孩子也能少磨蹭,逐漸改變磨蹭的壞習慣。


5、在實踐中讓孩子明白磨蹭是時間安排的不科學。

很多時候孩子的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做一件事了,時間來不及了。這其中的原因是玩耍和雜事佔據了孩子本不該磨蹭的大好時光。比如早晨起床,他們以為十分鐘就可以完成洗漱,可以完成吃早飯,背起書包上學這一系列複雜的事情。其實不然,那麼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實踐,讓他們記錄好,倒推著計算做一些事情所需的時間。

6、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要想讓孩子不磨蹭,首先大人要以身作則,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遠離電子產品、遠離沒必要的社交等。大人什麼樣子,孩子就什麼樣子。


不寫作業只是表象,歸根到底是磨蹭的呈現方式。總之,大人如果及時關注孩子,設身處地想孩子之所想,給孩子分析各種狀況,幫孩子理順各種狀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告訴孩子這是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讓孩子很好的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孩子就會很快樂的接受一年級的變化。積極地享受初上學的時光,也會用愉悅的心情接受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安排,從根本上杜絕因為磨蹭造成不寫作業的根源。


三毛的教育視界



孩子沒寫作業,我很平靜。

我什麼也沒說,走出孩子書房,輕輕地關上了門。

我走出家門,直奔超市。

在路上打了個電話。

走進超市,我買了排骨,雞翅等等好多東西,回到家開始哼著歌在廚房裡忙活。

我做了一大桌子菜,然後溫和地叫孩子來吃飯。


孩子看見滿桌的菜,愣了愣,我和顏悅色:“吃吧,孩子,多吃點才壯實。”

他坐下來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第二天中午回來,他的臉上還掛著淚痕。

我說:“孩子,去寫作業吧。”他走進書房認真地寫起來。

熊孩子,不收拾哪成?

我很不容易,老公長年在外出差,我一個人帶著兒子,我盡心盡力地想讓他好好學習,但女人總少陽剛之氣,所以我只能求助外力。

還記得我打過電話吧,您知道我打給誰了嗎?當然是孩子的班主任了。我說:“xx,沒寫作業,你一定檢查他,狠狠地揍他一頓。”


這一頓打太管用了,他乖乖地去寫作業,並且很快做完了。

過了幾天,班主任打來電話,高興地說:“這幫熊孩子都變得乖巧可愛了,謝謝你呀,姐。”

遇到此類事,生氣發火就輸了,逼他回來寫就驗證了“大人從來不說真話”。這時,只有和老師溝通好,讓他體驗“不做作業會被懲戒”,他就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已不可推卸的責任。”


努麗


曾經我也這樣做過,大寶磨蹭不寫作業,一會兒說不會寫,一會兒說餓了,一會兒說手累了。把我氣得火冒三丈,一氣之下,我大聲怒吼道:“不想寫,別寫了。”

大寶高興的說道:“真的可以不寫嗎?”而且邊說,邊高興地把本子收起來了。

所以真實的情況就是父母氣得要死,孩子認為她就是不想寫了,你讓她不寫,她就是不會寫。



  • 為什麼面對孩子的磨蹭父母會發怒:根據我的經驗一是因為孩子寫不完作業,自己什麼事都不能去做,要陪著。耽誤。我的事,所以面對孩子的磨蹭,內心著急,遷怒於孩子。

  • 二是因為認為孩子寫不完作業,第一天老師又會因為作業的事,請家長,又一堆事,麻煩。
  • 三是因為家長的放不下,我們在育兒書上看到:要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接受她自己應該要承擔的後果。比如不寫作業,讓她去承受老師的責怪,但是家長害怕孩子犯錯。

  • 孩子磨蹭的原因是:大部分都是因為自己不會寫。我家大寶那時就是因為少上一個月的課,面對老師佈置的作業很陌生,所以不想寫。

  •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要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才一年級年齡小。所以也要看老師佈置的作業是不是多?孩子小,一般容易放棄,如果作業多,孩子就會有畏難情緒,不願意寫。

有了孩子磨蹭的原因,那麼家長面對孩子的磨蹭到底該怎麼做呢?

那就是順其自然,不願意寫就不寫。我家大寶就如此,我被她氣了幾個晚上之後,我就在想,為什麼寫個作業,大家都不開心。不想寫就不想寫吧。所以我就放任孩子,想寫就寫,不想寫就不寫。一段時間以後,孩子竟然主動找我要寫作業,還要拍視頻作業。因為他經常不寫作業,不發視頻作業,老師不會表揚她,也沒有獎勵。而她的同桌都有,所以她也想要。

  • 我覺得我能夠順其自然的原因:

  • 一是因為孩子才在幼兒園大班,不寫也沒關係。所以我不存在焦慮。
  • 二是因為幼兒園的老師,面對孩子不寫作業,不會有懲罰。家長老師對於作業都不是強要求,而且老師對於孩子每天行為都有鼓勵,久而久之大寶沒有接受到,自己著急了。
  • 讓她嘗受到了順其自然不寫作業的後果。



那麼針對一年級的孩子,我知道大部分家長都不能這麼淡定,因為不寫作業,即使家長佛性,學校老師也不願意。必定第二天會讓請家長,試想哪個家長會願意天天被請到學校呢?

但是作為老師的我認為,即使這樣,家長也可以順其自然,讓孩子自己承受不寫作業的後果。

那麼可以怎麼做呢?

  • 一是首先在孩子磨蹭不寫作業時,就明確如果不寫作業,第二天到校都會有哪些後果。
  • 二是和老師溝通好,面對孩子不寫作業,你的想法就是接受老師的任何對孩子的懲罰,比如中午留下寫作業。
  • 三是:自己承擔作為家長的責任,那就是讓孩子寫作業,你沒有做到。那就安然的接受請家長,不要因為請家長遷怒孩子。這是家長應該承擔的。對於孩子不說不責備。家長不能回家吃飯,家長就陪著孩子。寫完回家。
  • 就是這麼自然。

對於孩子的磨蹭,家長做到淡定,分清到底哪些是孩子的責任,有界限。相信關於磨蹭都能慢慢改正。


暖萌肉肉


那是前期沒養成良好的習慣,加上那個時候覺得孩子小,學不學無所謂,等一年級老師一點就通了,如果你前期打不好基礎,後面肯定越來越差。我家的還好,前期我沒聽任何人的話,努力把孩子培養的還可以,雖然之前習慣很好,但是由於疫情原因,把孩子丟家裡十幾天養成了墨跡的壞習慣,佈置的任務雖然可以完成,但是稍微有點墨跡,已經在慢慢改了還可以,但是她很自覺。網課學的特別認真以下是我們練的字,抄的筆記,還行吧,寫字挺快的











諸葛筱蝶


如果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像媽媽一樣做。


我曾經接手一個二年級,有這樣一個學生:上課總是焉不拉嘰的,毫無精神。一翻一年級成績,語文數學都只有八九分。聽同事說,他在很小的時候被村裡的牛頂過,算是受了刺激,影響到了智力。所以,開始我基本沒怎麼管。智障嘛,誰來教估計都差不多。我講課,要麼玩東西,要麼睡覺,基本不聽,學習似乎不管他的事。



但我後來一觀察,只要一到了下課,他就特別有精神,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這哪裡像個智障的孩子啊?我再留心觀察,這傢伙特別喜歡踢球,不是足球,而是學校幾近報廢的籃球。每次下課或者體育課,他都踢得滿頭大汗,意猶未盡。


可是一到了上課,人就沒了精神,奄奄一息,或者埋頭大睡。對學習始終提不起興趣。而到了下課或體育課則滿血復活,玩得汗流浹背,紅光滿面。

看到這個樣子,我憑直覺判斷:這不是個智障的孩子,而是一個對學習還沒培養起興趣的人。你不是喜歡踢球嗎?你不是總感覺球沒踢夠嗎?那我就讓你踢。



一次下課,我就給他說:“你覺得球沒踢夠,以後你就天天踢吧!”小孩子也沒其他心眼,點頭同意了。或許有的人會覺得我很過分,我讓他上課踢,下課踢,有時我還陪他踢。他也從沒拒絕過。整整踢了三天。三天後他給我說:“老師,我不踢球了。”我說:“那你幹啥?”“上課。”他回答道。

於是,我就讓他進教室上課。說來奇了,這下他上課有精神了,聽課認真了,課堂上也不睡覺了。再加之我經常給他抽問,這下子,他幾乎成了課堂上最活躍的學生之一。

期末學校統考,數學我沒印象了,只記得語文考了五十幾。或許有的人會說,這也不算高啊!確實不高,但我只想尊重事實,無意誇大。

但你想想,一個被定性為智障的孩子,一個對學習毫無興趣的學生,現在能考到五十多分,而且,對學習更是興致勃勃。這難道不是一個勝利?

可惜,我在那裡只任教了一年就調離了,至今不知道這孩子以後的學習如何,發展怎樣。



所以我在思考:一個高明的教育者首先就應該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那他絕對是一位“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勤奮學習者。對一個自己懂得勤奮學習的人,試問,有幾個家長還需要操心?

我的孩子也經常遇到不想看書,不想做作業的情況。但我從來不強求,我給他的建議就是:“不想看書就睡覺,休息,玩耍。”

記得是李大釗的一句話:“要學就學個踏實,要玩就玩個痛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迫孩子學習必是最失敗的教育方式。

這就是我像媽媽做的原因。


櫓翁


我外甥開學就上六年級了。暑假期間,我姐說,8月中旬鋼琴就考級了,你抓緊練練。可是我外甥只想玩,我姐說,不練琴可以,那你就去太陽底下跳繩,2小時候再回來,今天這琴就不用練了。結果,我外甥拿著跳繩就下樓,真的在樓下2個小時才上來,當然不是一直跳繩,但是一直在太陽地是真的。所以說, 有些孩子,只要不寫作業之類的,讓幹啥都行...

你想讓他聽話的時候,他不聽話,你不想他聽話的時候,他乖的又不得了。

我兒子快4歲了, 我們家離幼兒園很近,幾分鐘就到了,他每天都在家磨蹭,很多次到學校後,晨檢都結束了。班裡的其他孩子早餐都吃完了,我就想,早餐不吃,就餓著,反正磨蹭的人不是我,結果,小孩覺得,不吃早飯挺好的...要是學校有活動之類的,他倒是早上挺麻利的。所以現在我早上就早點叫他起床。他要是不想起我就說,原本不該起那麼早的,就是因為你磨蹭所以才需要早起...慢慢的他動作也能快點了。

所以,家長對於這些情況,慢慢的來,好好的跟孩子說。而且一年級的孩子,不想寫作業可能是不會寫,或者是耐心不夠,家長可以陪著孩子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的。


懶懶推文


我們家大寶也是今年9月上的一年級,剛開始寫作業也經常磨蹭到讓我抓狂,但經過這2個多月的時間,現在寫作業的狀態好多了,跟寶媽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首先,從父母的角度來看。父母一般都會苦惱孩子寫作業專注力差,磨磨蹭蹭,寫作業的時候總是走神,東摸摸西看看,一遇到這種情況,父母一般先是焦慮、著急、看著不順眼,說了孩子不聽後,就升級為吼叫、打罵。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不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比如孩子無形中也學會了用吼叫甚至拳頭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其次,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之所以不愛學習,寫作業磨蹭,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是一年級的孩子本身專注的時間就有限,教育專家一般認為,一年級的孩子,如果能保持專注一件事10分鐘,就已經快到達孩子的極限了,所以在孩子剛升入一年級時,一般都會建議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但不能操之過急。二是父母沒有做到言傳身教,我們可以反思一下,在孩子面前,我們有沒有專注於安靜的學習過,還是不停的在刷手機或者看電視或者忙些其他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都做不到,孩子又怎麼會受到影響而做到呢?三是孩子沒有從學習中得到快樂,如果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就被罵,或者即使不被罵,又非常枯燥,找不到任何樂趣,孩子怎麼會願意做呢?


最後,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對應的採取一些措施。一是多給孩子及時、積極的鼓勵,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強化正面引導,減少負面打擊,讓孩子從一年級開始就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動力,為愛上學習打好基礎。二是把學習融入到遊戲中,讓學習豐富多彩起來。比如一年級的孩子學口算、學拼音、學寫字,可以讓他當小老師,或者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專業的教具和有趣的APP,比如數學蛇形棋等等,使學習動靜結合。三是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父母要放下手機拿起書,給孩子做榜樣。四是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品嚐不做作業的後果。父母要儘量減少焦慮,如果像題目中說的,孩子立刻把作業收了,那就收了好了,一年級的孩子還是非常在意老師的態度的,等到學校了,老師批評一次,比家長批評10次都有用。

以上是我的一點看法,希望對提問者有所幫助。


二胎媽咪歡樂多


  身邊就有一位兒子上一年的寶媽,剛開始上一年級和這個情況很相似,她的孩子也是,寫作業很慢,甚至常磨蹭不寫作業,每次寫作業的時候常常停下來弄弄橡皮,摸摸這摸摸那,頭抬起來“冥思空想”...也不知道他要幹嘛,剛開始媽媽一下班就坐他旁邊盯著他寫作業,有時候媽媽做旁邊看著急了都打罵起來,雖然剛開始改了,可以等情緒一過,孩子“磨蹭狀態”又跑出來了,寶媽非常苦惱。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兩三個月,最後寶媽實在急了,沒招了,有一次還是因為磨蹭作業寫的太慢了,最後媽媽就說“不想寫就收起來”,孩子立刻收了起來,很開心。但是第二天到學校,作業要上交,這時候孩子心裡犯愁了,一是作業沒寫完,二是家長沒有簽字,開始擔心老師批評了!最終老師對他進行了懲罰,並且進行了批評。晚上回到家如實告訴了他媽媽,開始乖乖寫作業了。

  其實,孩子常常磨蹭,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我們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可以放一個鬧鐘在書桌前,告訴孩子現在指針在哪裡,你需要指針到哪裡的時候,這些題目要寫完,讓孩子有時間觀念,有緊迫感。


  其次,要和孩子探討,只有把作業寫好了,才可以利用剩餘的時間去玩,如果你磨磨蹭蹭的寫,剩餘玩的時間就會減少,讓孩子知道只有寫完作業才能玩。


  再者,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磨蹭不寫作業的後果得自己去承擔,作業不寫完,家長不簽字,到學校其他孩子都寫好了,只有自己沒寫完,不僅有心裡落差,也將接受老師的批評與懲罰,知道磨蹭不寫作業的結果嚴重性。


最後,作為父母的我們,也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榜樣,可以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自己也拿本書,或者學習一些提升工作的內容,這樣讓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在認真學習,我也要好好學習,好好寫作業。不僅可以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也可以增進親子之間的關係遞進。


呆呆育兒說


孩子磨蹭寫作業,這種情況太常見了。

有時候想看手機,就一直看,耽誤了寫作業的時間;

有時候剛打開書本,又想摸一摸玩具,反正就不想開始寫作業;

剛寫了一行字,就開始蹂躪橡皮,或者在桌子上寫字,發現怎麼著都比在本子上寫字好玩……

我們自己小時候也是這樣過來的,雖然現在孩子們學業壓力更大,但是對著他吼也是無濟於事。還會對父母心生埋怨,影響親子感情,也會讓做作業這件事產生心理陰影,以後會越來越抗拒寫作業這件事。

對待孩子寫作業,父母佛系一點反而更好。

孩子一年級,常磨蹭不寫作業,媽媽說不想寫就收起來,孩子立刻就收了,其實在孩子看來,不管你是生著氣說這句話,還是壓抑情緒說這句話,一旦你說了這句話,那就是允許他暫時不做作業了,對他來說就是赦免了他做作業這項“苦差事”。

我看到很多父母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往往父母被氣得夠嗆,在這件事上,真不能跟孩子較真。

既然就說讓他把作業收起來,那不如換個房間,一起做做遊戲,約定玩一個小時後,再繼續做作業。

反面例子,我親妹,平常拖延晚上狂補作業

我比我妹妹大了一輪, 所以也算是親歷她的成長過程,平常也是喜歡拖延,明明是做作業,卻忍不住偷偷拿出手機,不知不覺,一天下來也寫不了幾頁作業,反倒因為拖延,補作業到凌晨兩三點,爸爸媽媽也只是催問,也沒有監督。

我建議,孩子正在養成作業習慣的年紀,爸媽一定要有一個人陪伴一下,瞭解孩子是不想動筆的原因,教她不懂的地方要怎麼理解,孩子做作業變輕鬆,答題對,老師表揚,才會形成正循環,以後孩子做作業也有方法可循。

我觀察學齡期的孩子們,學霸越愛學,學渣越討厭學習作業,並不因為天資差異,而是有時候會遇見一些小誘惑,家長要教會孩子跨過這些干擾因素,給孩子提供一個“降噪環境”才是。


我是點點媽,育有2歲男娃,身邊一大圈媽媽朋友。關於婚姻育兒,我們一定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


點媽帶娃


我們的孩子是今年小學一年級。我家的小外甥今年是小學六年級。

剛開始我小外甥上學的時候,我一直以為就我小外甥是這麼慢的磨蹭,不願意寫作業了,後來發現了,這是現在所有小孩的通病。他為什麼就不願意寫作業,只要不寫作業做什麼都行。

小外甥,讓他寫作業,不是一會兒要上廁所,就是一會兒要喝水,要麼就,餓了要吃點東西。如果你檢查作業的時候,要求他必須完成作業的時候,他可能跑到衛生間去洗澡了,平時洗澡,三五分鐘就完事兒,一說到學習,洗澡可能就得三四十分鐘。

真是,只要不讓學習,幹什麼都願意,平時讓做別的,非常不聽話,但是跟學習比較起來,其他呢就是比較聽話了。

這次的暑假作業,要求背誦的又沒有完成,所以就不給簽字,但是呢,不簽字就不簽字。不知道他們老師是怎麼檢查暑假作業的,竟然沒有訓學生,竟然沒有找家長,竟然沒有反饋。作業的檢查應該是老師的責任跟義務。

我們家孩子,課外美術留的家庭作業,總要拖延到上美術課那天才完成,平時畫5個小時都未必能畫出來,但是馬上要上課了,可能一個小時都畫出來的,畫出來的又快又好,你不服都不行。

給不同孩子要有不同的對策,現在的孩子太聰明瞭,他們的小腦瓜小聰明一使出來,有時候把家長耍得一愣一愣的。家長在孩子面前關於孩子的學習,玩上面儘量少說話,少許諾,否則就會容易被孩子鑽空子。

針對這麼不願意寫作業,想玩聽話的孩子,下次就不要這樣說了,告訴他必須寫完作業,寫完作業才能去玩,寫完作業才能做最喜歡的事情,想看電視還是想玩什麼玩具啊,或者是想吃什麼好吃的。

要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另一個問題產生了。就是作業雖然說完成了,但是看著慘不忍睹啊。字寫的。都沒法認,結果就更不要說了,所以這時候一定要有對策,要改變方式。作業完成是結果,但是我們作業完成要求的是做好會寫,會背會記住。

這個方法今年我準備也要用在我的小外甥身上,這幾天我每天敦促兩個孩子,一天要讀一句名言,同時對我小外甥格外要求出現名言的出處和作者的時候,一定要自己百度去找這個名言的出處的介紹,包括作者的介紹,同時反饋給我複述出來。

好多家長是非常勤奮的,勤奮的有點過了頭。把孩子應該做的事情或者孩子主動,或者孩子略微費點事都能做的事情,家長都幫著孩子完成了,慢慢的孩子就變得越來越懶惰了,現在手機這麼方便,孩子看手機不僅僅是玩和看遊戲,看圖片,看視頻看抖音的,要讓孩子用手機學會學習,要讓孩子看手機去查找內容,同時有人說孩子看手機他不學習就是偷著看遊戲,很簡單,你佈置孩子學的內容之後要讓孩子複述,比如我讓我的小外甥去查作者查那個名著的,我讓他查完之後他告訴我查完了,不行我要讓他給我複述出來,同時要歸類總結出來,不會慢慢的學,誰會還要學呀,都是不會才學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