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是如何做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

陳良昱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其實嚴格來說,胤礽除了自己父親康熙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什麼好牌,至少都不是什麼有實際價值的牌!

我們都知道,康熙從八歲就繼位,一共當了六十一年的皇帝。而胤礽是什麼時候被立為太子的呢?答案是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初三,這一年胤礽才滿週歲,而康熙22歲。

那麼也就是說,胤礽一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次被廢,這期間一共當了37年太子。這在歷史上還是少有的。

當然了,胤礽實際上也是一個很有才幹的人,因為他從小就是太子,所承受的壓力比其他的兄弟們要大得多。當看見其他兄弟們都在花園裡面玩耍時,自己卻還在書房裡讀書。

沒有童年的胤礽,幾乎把他的前半生都奉獻在了朝局上,都奉獻在了日後的皇位上。

康熙對胤礽的培養所傾注的心血很大,但是他卻沒有注意到自己長時間在位對兒子的影響。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君王,但是在對兒子們的培養上卻有所疏忽。特別是在對太子胤礽的培養中,更是隻知道對他灌輸國家大事,時事政治,但是卻忽略了他作為兒子的真實感受。

當然了,因為康熙的培養,使得胤礽手中的政治資源越來越多,其中就有上書房大臣索額圖的支持,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皇子都是站在他這邊的,其中就包括得有胤禛和胤祥。

但這些其實都不過是“附屬力量”,他最核心的支持者還是康熙。

但是在後來,這個當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終於被朝廷上的一些“圖謀不軌”的大臣說動了,其中就包括有索額圖。胤礽確實起了篡位之心,但是在沒有堅實的軍事實力之前,他是絕對不能成功的。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帝親征葛爾丹,特命胤礽留下來監國理政,但是在監國期間,胤礽所犯的一些過錯被大阿哥給誇大並報給了康熙。其中就有什麼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等罪過。最可笑的是,這明明都是些捕風捉影的事,但康熙卻對此深信不疑。

要知道,胤礽在這個時候已經是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了,康熙卻還是對這些捕風捉影的事情深信不疑,所以我們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清朝的中央集權已經是處於巔峰狀態。康熙對胤礽的不信任,實際上是對皇權的過度掌控。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被廢。但同時也在同年十二月被釋放,次年三月從新被立為太子。

這一次,胤礽知道了康熙的厲害,但是也同時讓他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萬無一失。

康熙是十九年四月,胤礽策劃逼迫康熙儘早讓位,只可惜計劃失敗。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次被康熙給廢除了。

總結:

皇太子胤礽是相當有能力的,但是面對從小就有的巨大壓力,使得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古怪,特別是在第一次被廢之後,他的行為舉止就變得異常奇怪。也許就他本人而言他是不想篡位的,但是面對其他人的勸說,讓他不僅聯想起了自己“悲慘”的身世,所以,他便著急的逼迫康熙退位。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中央集權高度集中的清朝,真正的權力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即便你是太子也不行。所以,胤礽除了康熙之外,其他的牌都不是什麼好牌,至少不是有用的牌。


方圓文史


先說這康熙老爺子吧!八歲登基,當了六十年的皇帝。是中國在位最長的皇帝。一口氣生了三十多個兒子,活下來的二十四個。生閨女估計也有一二十,但活下來多少,後來怎麼了就不得而知了。



太子胤礽是老二,母親是赫舍裡皇后。太爺爺是輔政大臣索尼,舅姥爺是索額圖。標準的皇二代,富貴逼人。皇后生下胤礽就難產死了。而康熙一改滿人不理太子的規矩,直接立胤礽為皇太子。不出意外,康熙駕崩後 他順理成章的是大清的新皇帝。



大清的規矩,阿哥出生後在宮中生活學習 ,待到成年便搬出皇宮居住,或開衙建府。而太子則一直留在宮中。康熙對這個太子還是喜愛有加的,政務閒暇至於還會抽空教太子讀書騎射。待到成年也將一些事物交由太子搭理。滿心熱情的培養這個大清的繼承人。



然而事情沒有按照老爺子的想法走。隨著康熙年齡日漸增長,精力也一日不如一日,所以很多政務都交給兒子們去處理。而這些兒子們也是優秀,處理政務得心應手。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勢力。不再是太子一家獨大。



面對其他阿哥的崛起,自小在權利核心的侵染,太子自然不會無動於衷。也加大培養自己的心腹和勢力。太子年富力強,又是皇太子。朝廷上有舅舅索額圖。無形中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勢力。而康熙作為少有的聖君,自然不能容忍任何人染指自己的權利,包括自己的兒子。便對太子逐漸心生不滿和防範。



矛盾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爆發了,康熙下詔廢太子。太子被廢,其他阿哥覺得有機會 便趁機做大。而康熙心裡還是喜歡這個太子的,最終把其他勢力打壓下去,復立太子。



太子復立,不是想的是謹慎為事。而是挾私包袱,放縱手下貪汙腐敗。不僅如此 ,太子竟策劃提早登基。康熙最終還是忍無可忍再廢太子圈禁起來。



康熙是徹底放棄了太子。這其中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只是胤礽自小為太子,一當就是四十多年,無形中形成了強大的勢力。對康熙皇權帶來挑戰,矛盾自然不可調和。而太子自小幽閉深宮,無法走入朝野瞭解時局。而其他阿哥則不然,對大清對社稷有更深的體會和了解。



康熙晚年倦怠政務,帝國已顯疲態。他心裡清楚太子不是可以扭轉頹勢的人。廢太子另選賢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太子落敗也是必然......


大頭雨傘我都有


太子胤礽,最得力的底牌老四胤禛、十三哥胤祥、肖國興等人。這些人可以說為太子馬首是瞻,最起碼一開始都全心全意的為太子辦事。這些牌用好了,那朝中八爺黨根本不是對手。退1萬步來講,這些人是也一個人就能收拾了,太子所做的事情就是做好一個明君形象,拉攏好四爺就可以了。

這些都是王炸級別的好牌,卻被太子一張張打廢了。這些好牌任何一張給老八,老八都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就在老四和老十三去辦差的時候,作為太子本該大力的肯定老四的作為,但是太子卻站在了其他大臣甚至老八老九的角度,說四弟做事可能太過操切。就連康熙看不過去環顧左右而言:天津的薩其馬如何如何。人心都是肉長的,老二這樣做,老四沒感覺嗎?一來二去肯定也會有些寒心。於是燕珍請來了鄔思道。那到底有什麼意圖?太子還是沒有反應。以至於後來老師辦事有些不那麼向著太子的意思。第一次太子被廢雖說老四老十三繼續保舉了太子。可這個時候已經不是他們的本意了。就連此時十三阿哥都勸說老四爭這個太子。可見太子是不會用人,愣是把這倆一文一武的得力干將給推出了自己的陣營。

最大的底牌嫡出的身份,就是這個身份,康熙老爺子親自撫養成人。為何說這是最大的底牌呢?在封建社會中嫡出要比庶出自然高那麼一個等級。這是社會上公認的事實,由於太子生母赫舍裡皇后早亡。康熙對待這個唯一的嫡出兒子的感情,那自然是別的阿哥所不能比的。

至於胤礽嫡出的身份,也在一次次做的那些出格的事,逐漸寒了康熙老爺子的心。讓這個曾經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康熙都感嘆。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言外之意那是失望透頂。這也是太子第二次被廢的主要原因。

太子有監國的身份,可以發太子手諭。可不要小瞧了太子手諭。這個手諭僅次於皇上的手諭潮中所有的文武大臣見到此手諭,只要不違背大是大非,那就得一概照章執行。否則就是謀逆的大罪。這個利用的好,拉攏的人什麼建個組織陣營,那都不是什麼難事。

這張王牌在太子手中太子是怎麼使用的呢?買官賣官。還國庫欠款用了一下,驚的康熙說不出話來。太子復立之時一下子罷了,那麼多支持老八的文武百官甚至連馬奇一併報復。這樣實在不是一個太子該有的度量。國家機制一直在高速運轉,你太子卻拿這個公報私仇。老四胤禛當時就告病辭職,把太子師傅王掞都氣的不輕。這樣亂用的權利那就離失去也是不遠了。


小賢歷史解說


愛新覺羅·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經過公開冊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聖祖玄燁第二子,清世宗胤禛異母兄,母為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殤諸皇子外序齒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長子承祜幼殤,在胤礽剛滿週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聖祖康熙帝北征噶爾丹,特命胤礽監國,後清聖祖北征都讓胤礽監國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駕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駕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鹹安宮,同年十二月被釋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複立為皇太子。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廢黜,仍禁錮於鹹安宮。此後多次有推薦其復立的建議,但康熙帝始終未再立胤礽。



比起其他皇子來,胤礽的確有一把好牌。 一是血統高貴。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原配赫舍裡皇后。赫舍裡皇后出身於世勳家族,她的先祖是開國功臣,祖父是輔政大臣索尼,哥哥是當朝大學士索額圖。 二是年幼被立。胤礽出生即失去了生母赫舍裡皇后,康熙面對難產而死的赫舍裡皇后,心裡悲痛不已,又想到他和赫舍裡皇后所生的嫡長子承祜,於是在承祜忌辰,把才1歲的胤礽立為皇太子。 三是深得寵愛。由於胤礽出生就失去了母親,康熙對他極為憐愛,沒有把他交給別的嬪妃撫養,而是親歷親為。一邊日理萬機操勞國事,一邊還對胤礽細心養育,悉心培養。


作為康熙帝期盼的繼承人,胤礽也沒有辜負康熙帝的期望,自幼聰慧好學,精通文韜武略,五歲就跟著父皇去狩獵,能連發五箭全中。年紀大點,康熙就讓胤礽學著處理政務,他也最得很不錯,被父王誇有著不俗的治國才能。最後,康熙帝幾次御駕親征都是命皇太子監國,可以見得對他的信任,但是常年的養尊處優以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使得胤礽的人格分裂,不在賢德。因為皇太子的身份特殊可又備受皇帝寵愛,導致他和其他兄弟關係疏遠。尤其是十八阿哥幼年病逝,康熙帝心情低落,太子卻表現得毫不在意,讓人心寒。在康熙47年,胤礽第一次被廢,並且囚禁在鹹安宮。第二年被釋放,康熙決定復立太子,可是胤礽卻不知悔改,還連通大臣要趁著康熙病重提前繼位。1724年,胤礽在被囚禁在咸陽宮中病逝,享年51歲。


其實從時間上來說,胤礽做皇太子時間也是比較長,但凡是個人,都很難熬。明明是太子,眼看都要當皇帝,可是,康熙一直不傳位。這讓太子胤礽有些熬不住,說白了太急了。 還有一個就是當康熙要下令追討欠款之時,太子胤礽比較急,因為他欠的比較多,雖說由老四胤禛負責。可是,老四胤禛做事比較認真,國庫欠款還要在十日之內交齊,不歸還者,要進行抄家。這讓太子更急,最終導致賣官還國庫欠款,讓康熙知道後十分失望。 最後就是太子胤礽做了出閣之事,讓康熙更加失望。其實,這件事也是被人利用的,最終此女子也沒有撈到好下場。


其實,最終害了他的,還是大臣索額圖,皇帝后期對他並不怎麼信任,這個大臣也心懷不軌,極力促進太子登基,在這個大臣的鼓動下,太子的越權行為越來越嚴重,也越來越不知天高地厚。後來,這位太子引起了眾怒,他的兄弟們像皇帝揭發了許多罪行,看了這些罪狀,皇帝大怒,下令廢掉了太子,並且幽禁起來。索額圖和楊起隆勾結,甚至密謀刺殺康熙,他的目的是太子胤礽登基,自己可以掌控朝政,家族繼續榮耀,很可惜這個太子不爭氣,康熙皇帝也看穿了他們的陰謀。

就這樣,胤礽因自己的囂張跋扈逐漸失去了父親的寵愛,又接連失去了唾手可得的皇位,他錯就錯在後期行事作風太過高調不得人心,才落得如此下場,這一手好牌,浪費的的確可惜!


大老二爺


總管康熙朝期間的九龍奪嫡,可以說皇太子胤礽是受萬千恩寵於一身,結果卻萬萬沒想到是九龍奪嫡中一個出局的。

我們來看下皇太子胤礽是如何將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第一、越位皇權

胤礽是真的不懂帝王權術。他的太子之位只是負責監國,況且在康熙第一次冊封眾成年皇子之後,允許他們可以參與朝政,目的也是為了分化一部分太子的權利,達到政治平衡。

但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在巡幸期間,發生了幾件事,促使康熙帝與皇太子矛盾激化: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報告了太子的許多不良表現。比如說他暴戾不仁,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以至兵丁“鮮不遭其荼毒”,還有截留蒙古貢品,放縱奶媽的丈夫、內務府總管大臣凌普敲詐勒索屬下等。種種不仁的表現,都令康熙帝非常不滿。

這些報告或許有些不實之處,因為權利爭奪之間本來就是爾虞我詐,相互排擠。但是讓康熙最為生氣的是胤礽的越位之事:恣行捶撻諸王、貝勒、大臣等,這等於是做了一個皇帝做的事情。

康熙評價皇太子胤礽的行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第二、心無君父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七月,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胤礽到行宮看到父皇病容,卻絲毫沒有擔憂父親的樣子,於是康熙就感覺這個兒子毫無忠愛君父之念,於是康熙讓他先回了北京,但是康熙認為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以至於在廢太子之後,康熙說這件事在心中已經包容了20年,但念頭也是從這件事情發生的,可見此事給康熙留下了多深的印象。

第三、脾氣暴烈、無德

康熙氣憤地責備太子:作為嫡長子,毫無做兄長的樣子。但是皇太子不僅不接受批評,而且還忿然發怒,蠻橫地與父皇頂嘴。返京途中,康熙發現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這件事也刺激他下決心立即廢掉皇太子。

第四、太子黨額外多索銀兩之事

這件事也是徹底斷了胤礽的皇儲之位。

皇太子雖復立之後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四月,議處戶部尚書沈天生等串通戶部員外郎伊爾賽等,包攬湖灘河朔事例額外多索銀兩一案。皇太子在策劃逼父皇儘早讓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

這個時候的胤礽已經決定反叛開始對康熙下手,康熙怎麼留他。


拂心莫停手


胤礽由皇父康熙一手帶大,耳提面命,時時勤導,時皇帝對太子的下血本教育頗讓諸臣驚歎。

其一,胤礽的聰明絕頂,又肯不要命的讀書,因而他的成績很好,四書五經,政書通鑑等古代傳統教材統統不在話下。故例行在眾大臣之前講書讓康熙狠狠驕傲了一把。 也許鮮有人知,他不僅本國知識不在話下,甚至還追隨乃父景仰起了外國文化。康熙喜愛西方科學文化,故他也願意將此教授給自己最重視的兒子。

其二,年輕時的他謙和懂禮,為年老諸師父看座、賜食,儘管學習很好卻仍很謙遜地表達自己還不夠精深,讓卑下慣了的諸師父“不勝惶悚”,受寵若驚。


其三,文武雙全,自不用多說。時人對他的字的評價最高。大概他的字體有康熙的影子,也不乏他自己的風格。

其四,彰顯大國儲君風采。籠絡漢族文人 也是康熙授意。太子與江南名士的交結同樣給他們留下了良好印象;而與外國傳教士的交往更是彰顯泱泱大國儲君的風華絕代。

其五,不俗的政績。數次監國多少減輕了康熙帝的負擔與後顧之憂。保成的負面評價數不勝數,似乎世界上所有的罪名都能安在他身上。但事後他爹卻又努力為其開脫,二立太子詔上的太子居然又成了一個十全十美的人了。但他長期養成的壞習慣卻是不可否認。



我覺得看待任何人物都應持正反兩面去評,保成絕不是某些狗血影視小說裡那麼懦弱不堪,若如此他怎麼可能穩居儲位將近40年?除非在位的皇帝是無道昏君。


尕蛋讀史


胤礽是如何做到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瞭解更多歷史,請關注長城說歷史)

胤礽是康熙的大兒子,也是康熙原配妻子所生之子。同比幾個阿哥來講,他有很多別人享受不到的待遇。在九王奪嫡中,胤礽也是被利用了好多次。九王奪嫡前,胤礽可以說有一手好牌。而在九王奪嫡,卻把這手好牌打壞了。

接下來長城君詳細的聊聊,胤礽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

胤礽的一手好牌

說起胤礽,他的母親孝誠仁皇后,在他剛出生就難產而死,當時其母親只有21歲。當時,康熙皇帝非常傷心,下定決定要親自撫養胤礽,並親自教育。在這之前,康熙有一個兒子夭折了,因此,對這個兒子非常好。胤礽生下來不得一個月便被封為太子,可以說,非常幸運,待遇非常好。

從小胤礽貴為太子,在各方面都好,不能讓康熙失望。胤礽聰明好學,騎射也非常好。作為滿人,又是太子,如騎射不好,那就笑掉大牙了。有一次,康熙帶幾個皇子前去狩獵,太子胤礽基本都是百發百中。

在從處理政務上,也得心應手,平時也非常勤奮,康熙幾次的御駕親征,都是太子胤礽在處理朝政。有幾次,康熙還誇獎胤礽治國有方,很好的處理朝政,康熙皇帝對他也非常有信心,也比較信任。

如何把好牌打爛

這要從九子奪嫡說起,那時太子胤礽已經當了30餘年的太子。

其一,從時間上,也是比較長,但凡是個人,都很難熬。明明是太子,眼看都要當皇帝,可是,康熙一直不傳位。這讓太子胤礽有些熬不住,說白了太急了。

其二,當康熙要下令追討欠款之時,太子胤礽比較急,因為他欠的比較多,雖說由老四胤禛負責。可是,老四胤禛做事比較認真,國庫欠款還要在十日之內交齊,不歸還者,要進行抄家。這讓太子更急,最終導致賣官還國庫欠款,讓康熙知道後十分失望。

其三,太子胤礽做了出閣之事,讓康熙更加失望。其實,這件事也是被人利用的,最終此女子也沒有撈到好下場。

其四,胤礽最後聽信手下之言,調動兵力想逼康熙退後,可是,此次行動提前被康熙皇帝預料,剛出動就被康熙派去的人所擒獲。這一次徹底的被康熙所失望,導致終身圈禁。

太子胤礽也被老八胤禩坑過;也被老四胤禛坑過,只是老四胤禛不知道而已,因為由鄔思道在後面操縱。

長城君曰:太子胤礽被康熙兩次廢除,說明他自己沒有明智之舉,所做的事情都有些糊塗。明明可以做皇帝,但是,所做之事被他人所利用,導致康熙對他徹底失望,最終老四胤禛做上皇帝,稱為雍正皇帝。


太史簡


一、康熙的執政時間過長,讓胤礽的心理開始失衡。胤礽於康熙十四年被立為太子,康熙四十七年第一次被廢,整整三十三年的時間。一個當了三十三年的太子,心理肯定會不爽。

二、競爭對手太多。康熙的生育能力極強,兒子多達34人,序齒的也有24人。並且,康熙歷來十分重視對兒子的教育,教育出來的兒子大多文武雙全,就能力而言,都是當皇上的料。這對於大清對於國家來說,都是好事。但是對於胤礽來說,憑空多了那麼多競爭對手,實在是不妙!

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則是將這種競爭推向了高潮!這些皇子都或多或少給胤礽小鞋子穿,最惡劣的當屬皇長子,他暗中魘鎮胤礽,還勸康熙殺掉胤礽!

三、長期處於政治鬥爭的旋渦中,胤礽的人格開始變得分裂,做出了許多有失水準的事情。結黨營私、鞭撻百官等等。皇十七子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慮,而胤礽卻無動於衷。種種不良表現,讓康熙對胤礽越發不滿。最終導致被廢!

胤礽的被廢是很可惜的,其實他只要做好自己,憑藉他的太子地位,以及康熙的恩寵斷不至於被廢。然而,康熙執政的時間過長,再加上諸皇子的圍攻,導致胤礽人格分裂,舉止暴戾,最終被廢!


歷史宴


愛新覺羅·胤礽是康熙與第一任皇后仁孝皇后(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康熙非常喜歡這個皇后,兩人是在康熙13歲是就成親的,所以是結髮夫妻,青梅竹馬,所以赫舍裡皇后生的嫡子胤礽本就很受重視,加上赫舍裡皇后在生產時因難產死亡,導致康熙對胤礽更是心懷愧疚,所以更加看重愛護。

胤礽本擁有好的出身,加上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所以從小就是眾人擁護的。胤礽在剛滿週歲時就被確立為皇太子,這對於胤礽來說既是好事又是壞事。好事是可以看出康熙對胤礽的看重和賦予大任的決心,壞事是這樣一來就把胤礽立於所有皇子針對的矛盾中心,但凡是想坐皇位的都必須將胤礽拉下位才可以,所以所有皇子是表面上和胤礽關係好,但是私下都在想著怎麼對付胤礽。

正因為這樣,所以很多皇子私下都對康熙表達對胤礽的不滿,說胤礽暴戾,而且放縱下屬,不善管理等,其實本沒有多大的事情,康熙也沒有出言警告,只是偶爾提起一兩句,但是最重要的事情是胤礽犯了康熙的大忌,所以才會慢慢導致康熙對胤礽失去信任,那就是胤礽觸犯了康熙的權力,讓康熙以為胤礽是要奪權掌權,權力對於古代中央集權的皇帝來說是不容侵犯的。但是其實這權力也是康熙賦予的,年輕的胤礽又懂得什麼呢,如果康熙能在適時加以引導,可能胤礽也不會犯下大錯。

就這樣,因為一件事情不滿導致康熙就改變了對胤礽的看法,後來的康熙覺得胤礽不光想要奪權,而且對父對兄弟都沒有一點憐愛之心,記得是康熙南巡途中,康熙老來得到的兒子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急,但是此時的胤礽卻沒有表現出一點著急的樣子,這讓康熙很是生氣。胤礽可能也沒有意識到康熙的不滿,反而該幹嘛幹嘛去了。到了晚上的時候,康熙注意到胤礽竟然夜探康熙的帳篷,這讓康熙很是不安,難道是胤礽要“謀逆”,所以導致了後來康熙從其他皇子中選太子,而廢掉了胤礽皇太子。

後來因為諸皇子爭儲位,康熙沒辦法,後又復立胤礽,但自從第一次被飛出之後,胤礽一反常態,行為瘋癲,便被康熙帝懷疑他是被鬼附身;康熙帝也痛惜不已,無日不流涕,寢食不寧。後來雖然胤礽復立,但是原有的矛盾並沒有解決,還是存在太子黨派和其他皇子黨,其他皇子也沒有放過胤礽,所以導致後來在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又廢黜了太子胤礽,並將廢皇太子事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後來胤礽一直被禁。直到去世,康熙晚年的時候冊封了胤礽的兒子、女兒,也算是保住了胤礽的後代。

綜上,其實胤礽的失敗並不是一個人的原因,雖然自己也有很大的問題,但是沒有正確的人指導,其實也很難成就大事。


丫丫說史


要說太子胤礽把一把好牌打的稀爛還真是沒有說錯,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胤礽的一手好牌

1、有先機

胤礽本身就是太子,是大清國的儲君,是當了三十多年的太子。

“九子奪嫡”其實就是奪的胤礽的位置,這個位置在胤礽出生後不久就是他的,他已經在這個位置上面坐了有三十多年了,根本不需要和別人去搶奪,這是他的先天優勢。

2、有後臺

胤礽的母親是康熙皇帝的第一個皇后赫舍裡皇后,赫舍裡皇后和康熙結婚的時候,康熙還沒有親政,兩個人一起度過了康熙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因此康熙對赫舍裡有著深厚的感情。

赫舍裡皇后在生胤礽的時候不幸難產死亡,因此康熙將對赫舍裡皇后的愛全部轉化到了胤礽身上,在胤礽一週歲的時候就冊封他為太子,備受恩寵。


3、有權利

太子的權利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要太子能夠好好利用,禮賢下士,肯定會比別的皇子更加的具有優勢。

二、為何好牌會被打爛?

1、沒有能力和主見

胤礽是儲君,將來整個國家都要交給他治理。但是在黃河發生氾濫,百萬災民流離失所的時候卻不能夠想辦法為康熙排憂解難,為國家出謀劃策。

只是唯唯諾諾的做應聲蟲,在以後的幾件大事中不但不能夠出面解決,而且還牽涉其中,只會給康熙添亂,一點兒未來國君的氣魄都沒有。

2、找了一幫豬隊友

胤礽利用自己的太子身份也聚攏了幾個大臣,但是這幾個人都是什麼人呀!太子賣官鬻爵、草菅人命、私放欽犯、陷害皇子、起兵謀逆等做的種種錯事都是這幫人從中慫恿。

這是一幫名副其實的豬隊友。


3、自己的品德有虧

太子胤礽本身的品德和個人素質也有問題。

不但引誘康熙皇帝的妃子鄭春華,事發後還讓胤祥殺人滅口,消除罪證。

妒賢嫉能,見不得別人受到康熙的賞識,自己舉薦的四阿哥胤禛有了功勞,太子反而在康熙面前對胤禛進行打壓。

太子復立後不能吸取教訓,反省自己的行為,反而變本加厲,懲治百官,還妄想利用任伯安的《百官行述》控制官員。

最終胤礽因為貪心和僥倖心理,起兵謀反不成被康熙皇帝二次廢黜並被圈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