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如果你稍微关注一点娱乐圈,会发现这段时间热搜让“肖战、Ao3”等关键词刷屏了,伴随着各种讨论后,小众圈子逐渐浮出了大众的视野。


这些深度垂直的小众圈子潜力巨大,在如今被各大巨头分割的蛋糕越来越小的情况下,小众圈子似乎是一种新出路。


先回顾下这次事件。

什么是Ao3?

Ao3全名Archive of Our Own,是一个用于储存同人文学的网站。

肖战是谁?

现阶段最火的流量,当下最火的明星,主流平台的宠儿。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者,因为Ao3的一篇名为“下坠”的文章产生了碰撞,因为这篇文章人设及配图均使用了肖战。


当肖战的粉丝发现这篇文章之后,便展开了举报行动,这其中不仅仅举报了Ao3,捎带手还把B站部分视频和各种同人网站一并拿下。


对于男生来说,这个做法相当于因为不喜欢一个MOD把整个steam给举报了。


又因为这些内容的特殊性,基本上一举报一准,最终导致了墙的墙,删的删,凉的凉。


随即而来的便是Ao3的反攻。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数圈子的用户和创作者自发性联合了起来,展开了各种骚操作。


打蛇打七寸,首先举报了肖战代言的产品和APP。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最惨的是,在外网,因为肖战把头像换成了黑色的,被国内网友杜撰成了一个出轨的明星,被举报,最后不堪重负自杀了,为此他们还带了话题 #we love xiaozhang#。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网友的回复

一个啥都没干的超巨流量,因为粉丝,已经半凉了。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知乎的相关搜索

一、小众圈子的力量

小众圈子团结程度,战斗力是惊人的。


根据肖战和Ao3的这次事件,让一些小众圈子逐渐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拿Ao3举例,作为一家同人小说作家网站,Ao3汇聚了世界所有热爱同人作品的用户,无数作者在这上传自己的作品,作品库已经保存了近550万件作品。


2013年被时代杂志列为“2013年度50个最佳网站”。2019年被授予雨果奖"最佳相关作品奖"。

作为一个非营利网站可以获得如此高的成就,累积到数量巨大的素材库,展现了小众圈子的可挖掘的内容有多强。


因为Ao3的特性,不需要主动获取用户,它的粉丝必定是主动找上门的,它更像一个你懂、我懂、但他们都不懂的存在。


Ao3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避风港,在这里可以享受自己精神世界的乐趣,无需防备他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用户都会自发地维护圈子,甚至产出内容,每个人在非利益的情况下,为网站的运营出一份力。

二、小众圈子的消费能力

小众圈子不仅仅对应着高消费,并且消费频次更高。


我们拿肖战的粉丝举例,在此次事件之后,诸多品牌立刻更换了代言人,但如果你在淘宝搜索肖战周边,你会发现同样还存在不少没有撤下的商品。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拿其中一款立牌举例,其造价成本往多了说不过是几块钱,带上明星之后,售价将近翻了好几番。


并且像是明信片、海报、等产品粉丝也乐于收集,并且一出新的就立刻购买。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不单单是追星才有高消费,像“手办圈”、“汉服圈”、“盲盒圈”这些小众的圈子都属于高消费、购买频次高的范畴之内。


一款汉服近千元太正常不过了,更高的甚至上万,在耳机吧里也一直流传了千元以下听个响的段子。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毕竟谁都想为自己的爱好买单,又安耐不住喜欢的心情,很容易进入到“上头了”的冲动状态,大大降低的消费前的冷静的决策,形成了反复剁手的状态,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收集欲,造成了出一个新品就买一个的状态。

三、小众圈子的潜力

如果一个小众圈子足够出色,并有用心的人去经营,那么很可能进入大众的视野,变成主流,并且拥有超高的商业价值。


曾经的B站,作为动漫圈,前期依靠搬运的动漫内容累积到了一定量的用户数,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鬼畜”、“混剪”等新的尝试,又因为其大师兄A站的混乱,导致了大量用户流入。


又通过长时间的耐心经营,与资本的注入,才形成了如今的样子。

我曾就职的一家宠物公司也是如此,早期针对爱猫的人,研发出一款APP,通过日更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所有有关于猫的内容,累积到一定用户数,开始研发针对宠物的产品,到如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其实进入小众圈子失败的人数不胜数,我们要对小众圈子保持敬畏。


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保证品质的过硬,才可以吸引用户。


就像汉服圈,很多东西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圈内人却很简单就能分出三六九等,正是因为品质的区别,才造就了差异。

Ao3大战肖战粉丝,“小众”的圈子还存在那些商机

手办圈就更不用说,国内外生产、厂子、办公室,每一项都决定着手办的价格。


还要耐得住性子,烧得起钱,用时间和资源培养用户。


想要从小众圈子找到用户,一点是抢现有的受众。


尽管小众圈子竞争对手少,但是作为后来者,想要打破前者在用户心中的地位,难度要比想象中的高。

我之前在一家专注于北京的周边游公司工作时,因为业内已经有两家运营近十年的公司,在跟他们争抢市场时,通过前期各种让利、砍价拼团活动,不断割肉补贴用户,才有的第一批用户,代价就是那一年差点连工资都开不出来。

还有一点是扩大受众市场,通过增加分母的方式,来获取用户。


扩大用户市场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用户买账,但是你需要不断砸钱吸引用户来使用,培养用户习惯,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又或者本身产品受众就很少,所以需要根据现有的特性,开发出近似属性的产品。


比如B站,B站在二次元圈子中已经是国内的老大了,甚至说没有竞品,但是还是通过签约冯提莫、引进各大企业账号、引进抖音的主播,来吸引非二次元用户,为自身增加流量。


保持平台调性,找到用户的“啊哈时刻”。


相比于其他,调性是个很玄学的东西,就好比你一看“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种霸气的文风,你就知道是金庸。


一看到教堂、白鸽、枪战,你就知道,导演是吴森宇。


对于小众圈子来说,他们更在乎调性,让他们一眼就知道,这个是你,这也是吸引他们的地方。


最后,要对小众圈子保持一颗敬畏的心。


很多人希望他们的圈子不断变好,但又不希望被外人熟知,这种感觉,就像你发现了个出色小众的歌手希望他生活得更好,但又不希望他火起来,是一种微妙的情绪。


保持尊重、保持敬畏,才是步入小众圈子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