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圍棋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人生的道路很漫長,未來的事情難以預測。然而前進的方向道路卻是由自己決定的,儘管誰也不知道最後能走多遠。用下圍棋來舉例子,就好比

千古無同局,哪怕是阿法狗也不能窮盡,然而常見佈局卻就這麼幾十種,有許多基本的“定式”。和圍棋一樣,總是有些東西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尤其是在開局階段!所以下圍棋特別強調“謀定而後動”,“多算勝,少算不勝”。這是贏棋的秘訣,更是人生的法則。所以說,人的一生就像下圍棋一樣,首先就要有人生規劃!


大家都聽過聽過這樣的話

小學老師:“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初中。”

初中老師:“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高中。”

高中老師:“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大學。”

大學老師:“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著工作。”


然而,老闆卻如此質問:“你在學校的時候是不是光顧著學習了?!”

下圍棋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尹渠

我們這一代的教育似乎都被這些家長老師的傳統思維和“言傳身教"深深影響著,“讀書改變命運”(有那麼一段時間),”書中自有黃金屋”(有那麼個別人),“書中自有顏如玉”(從各種流量明星都不是學霸,學霸又不許早戀等矛盾中給人留下了無限糾結)?因此大多數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各種莫名的壓力下拼命學習,把任何形式的娛樂唾棄之,甚至把自己思想上偷懶娛樂的慾念視為一種“原罪”,深深的加以自責,可有幾個人是心甘情願的呢?

比如,有的家長就看不得孩子玩,孩子在外 面多玩一會兒他就著急。為了不鬧矛盾,孩子作業寫完了也只好繼續假裝學習,趁家長不在家的 時候,抓緊時間玩一會兒。生活中這樣的家庭太多了,他們把玩耍看成學習的對立面。

著名足球評論員黃健翔就說過一句話:“孩子一定要有會玩的能力

,同時要擁有內心的平和”。曾經身為 學霸的他,在對待女兒的學習上,就完全和大多數家長不一樣。他不會要求女兒考第一,告訴女兒第一 不是最重要的,成績和快樂也不取決於考試的第一與否。這個希望孩子能有自己的想法,懂得玩,懂得 成長的爸爸,對女兒這種引導式的自由的教育,真的是對女兒最大的愛意了。

下圍棋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那麼除了讓孩子開心,讓孩子健康成長,玩還有什麼價值?孩子需要玩耍,玩耍是孩子的精神食糧,玩耍提供的養分是必不可少的。事實上,玩耍是“主食”,是成長過程中孩子與周圍環境建立交流和互動的重要方式,當精神飢餓(無聊)的時候,孩子們第一時間自發啟動的是各種遊戲,而不是向別人請教, 找人教導自己。遊戲不是所謂的“瞎玩”,比如下圍棋的過程也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學到了什麼或許當時並沒有被意 識到,但是在日後一定會被我們不停地咀嚼回味。


不同時代的童年有不同的玩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當年的樂趣,也有不一樣的收穫。孩子不是不可以玩, 而是如何玩的有意義,不僅僅是單純的消磨時間。那麼下圍棋對孩子有什麼幫助呢?


首先就是一種謀定而後動的能力。圍棋強調“多算勝,少算不勝”。也就是說,成功是需要付出的需要努力的,尤其是動腦子,需要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這對智力的開發毋庸置疑。

下圍棋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徐嘉驁


其次,下圍棋是一種挫折教育。圍棋特點就是每一盤棋都要分出輸贏,既有成功的喜悅,又有失敗的痛苦。然而,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一盤一盤在失敗中成長,正是所謂“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百折不撓,鍥而不捨。因此,下圍棋的大師又被稱作“勝負師”。堅韌不拔的靈魂在勝利的巔峰與失敗的深淵中反覆的捶打。

圍棋第三個最容易被人所忽視的啟迪就是:圍棋可以讓人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當坐到棋盤面前的時候,世界中只剩下了你和對手,只能一個人去戰鬥,只有一個人可以勝利。有再多關心愛護你的人在這段時間裡都幫不上你的忙,這與未來所要面對的人生是何其相似啊。對局出現的每一個意料之外的問題,都可能是你這盤棋所獨有的,都沒有先例可尋,都要靠你自己開動腦筋在有限的時間內自主決定,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去戰勝對手。從這個角度講,就好像是智力上的荒野求生。因此下圍棋特別鍛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在棋盤上能夠從容地按自己的戰略行棋的時候,推而廣之,這不是就是一個最簡單的人生規劃嗎?

下圍棋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證書神童”孫奕東,11歲拿的獎掛滿整個房間,前段時間參加《最強大腦》,靠著敏捷的思維和內斂的性 格圈粉無數。而他談到他的愛好,其中之一就是下圍棋。

廣東江門市文科狀元陳俊彥,從小學棋。被問及成為學霸的秘籍,他說自己不是那種每天抱書苦讀的孩 子,並將學習好的原因歸功於學棋。他說:“下棋能開發智力,促進人多⻆度、多方面地思考和分析問 題,這對成績有莫大的幫助。”

此外,還有今年的安徽省理科狀元王杜辰,堅持下棋數十年;台州市高考狀元陳御天從小開始學圍棋; 北大學子李思澄,3歲半下棋至今從未間斷........學霸們如此熱衷於圍棋,背後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很難 再找到一種方法,能像圍棋這樣全方位、大幅度地提升孩子各項能力。


圍棋,可以培養專注力。


一盤棋局,少則一兩個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全身心的投入讓孩子安靜下 來,在棋局中靜心思考問題,擁有更高專注力。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就代表了智力水平,就是人們常說的“智商”。


圍棋,可以提升記憶力。

一個棋盤有361個交叉點,完整下完至少需要100多手,孩子需要清楚知道棋子位置才 能做出應對,圍棋還有幾十種開局,幾百個定式,深刻理解後信手拈來準確應用,很直觀地鍛鍊了孩子的記憶能力。

下圍棋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圍棋,可以鍛鍊邏輯思維

在人工智能時代,谷歌等大公司都用下圍棋去驗證人工智能。這就說明圍棋可以出色的鍛鍊人的邏輯思維能力,圍棋已經變成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打開智慧的大門。

圍棋,可以提高情商。

落子如出兵,掠地如占城。每下一步棋,孩子都需對棋局進行認真地觀 察、比較、分析,能很好地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面對棋盤上每一個意料之外的危機,孩子們都必須喜怒不形於色的從容應對,暗中化解。既要有運籌帷幄的權謀,更要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勝負師氣質。艱難的棋局就像是在懸崖上跳舞。不由得讓人想起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中國式教育一直爭議很大,有贊成也有反對。必須承認,學校教育跟走上社會之後會有一個極大的反差。這個反差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玩的能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必要遮遮掩掩。


馬雲說:"未來的社會人的成就取決於玩的能力“。其實這是有深刻必然性的,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上的需求都解決了,人們就有了更多的精神上的,娛樂上的需求,這不就是玩兒的能力嗎?比如現在的文化產業,遊戲產業,電影動漫等等,這不都是滿足人娛樂的需求嗎?B站跨年晚會如此受歡迎說明什麼?說明大家都想娛樂自己,這是人生的正事啊。畢竟,人們總是有二十年寒窗之苦,但沒必要把這個加諸於一生吧,變成一生的詛咒。玩的能力代表的是人生質量,應該勇敢去追求。


而且還有一個想不到的點,玩的能力決定了你的社交能力。大家不妨想一想你周邊的朋友都是些什麼人?除了價值觀相同之外,更重要的還不是大家能說的一塊,玩到一塊吧。如果大家只是在工作上面有合作,那隻能叫工作夥伴,那不叫朋友,那太無趣了。所以,一個人多才多藝風趣幽默,會許多娛樂活動一定是受人歡迎的。當你新交一個朋友的時候,首先會選擇那些能陪你吃飯,陪你逛街,陪你唱歌,陪你做運動的。

有幾個人會選那種陪你自學,陪你考試,陪你去考會計證書的呢?

從這個角度講,玩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擴列表”的能力,這就是最大的情商啊。


所以說,玩兒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成就;玩的方式決定了一生的生活質量。自主學習,學會有價值的玩,是孩子最需要的成長方式。而圍棋是一個有情趣,能鍛鍊人情商智商,讓你變得很高級的玩法。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學會下圍棋,就是孩子第一份人生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