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發現越來越多的學生黨沉迷於手機,是不是會被手機給害了?該怎麼控制這一現象?

木子李拍生活


手機對學生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基本一致的觀點,學校也是明令禁止使用手機的,當然,大學不包括在內。有個別人喜歡強詞奪理的認為手機有益處,就算真有益處,那點益處對它危害來講可以忽略不計。看看學生玩手機都在做什麼,就明白了,聊天、打遊戲。學生學習的時間就那麼多,特別是可以自習的時間就更少了,都去玩手機了,也就沒時間去學習了。學習本身是要吃苦的,吃苦肯定沒有打遊戲來的舒爽,有這麼舒爽的事情不去幹,誰去學習呀?沉迷於手機,慢慢地就會墮落下去。控制學生用手機是老師、家長都比較頭疼的問題,特別是現在上網課,本來都不玩手機了,這下不得不又拿起手機。

乾脆就別給學生買手機

你給了學生手機,他就會使用,使用手機做什麼事情,可就不好控制了,而且你去控制他,他會很反感,不如開始就別給孩子買手機。家長心都比較軟,孩子也是抓住了家長的軟肋,他這一鬧著要手機,家長磨不過孩子,最後就妥協了,完了又後悔了。與其這樣不如心狠點,不給他手機,免得買了手機以後去後悔。

使用權限控制

這幾天上網課,要用到移動客戶端,就把平板電腦給孩子用,讓他在上面寫作業,結果發現他在上面玩遊戲,你給他刪除了遊戲,他自己又裝了。逼不得已,仔細研究了一下平板電腦,發現裡面有完善的權限控制,就給他把下載的權限關閉了,乾脆連瀏覽器也隱藏了,平板電腦變成了只能做作業的學習機。這算是與孩子鬥智鬥勇,小勝一把。

引導注意點轉移

學生精力旺盛,學習完了沒事幹,就要找事,給他安排些別的娛樂,轉移興趣點,聽聽歌曲,彈彈琴,看看課外書,下盤圍棋,都不錯,再不行就讓他與同學去打球,鍛鍊身體。這些都比每天抱著個手機扒拉有意義的多。

手機癮要戒掉,很困難

對於已經沉迷手機的,有了手機癮的學生,就不是那麼好整了,這些孩子,你不讓他玩手機,癮發了,就會脾氣暴躁,玩完手機了,就恢復正常,和父母較勁,而多數都是以父母失敗告終。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你把他的癮培養起來了,現在後悔有些遲了。

怎麼辦,慢慢改吧,與孩子協商,每天少玩一會,規定什麼時間可以玩,慢慢地給他減少時間。或者乾脆就去上輔導班,把他玩手機的時間給佔了,讓他玩不成。

要徹底戒掉手機,終究還是要孩子自己明白,如果不是家裡有礦的,在玩下去怕將來沒飯吃。現在都有14億人口了,將來會到多少人口?就那麼多就業崗位,好的崗位更是鳳毛麟角,這些崗位要是招人,老闆會找個天天想著玩手機的員工?現在玩的爽,高考落榜時候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裝可憐,那時候可沒人同情你了,即使同情你也改變不了現實,人長大了,該醒醒了,趕快扔了手機吧。


關中龍爪手


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呀,而且是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呀,它既能提供知識,又能提供娛樂,它是中性的。

以前電視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會說電視危害太大了,他會毀了這一代人,現在回過頭來看,好像沒啥事

以前電腦剛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會說電腦危害太大了,他會毀了這一代人,現在回過頭來看,好像也沒啥事

現在手機流行了,大家又說手機危害大.....

我小時候電腦剛流行的時候,我爸就說,這可能引領下一個時代,你要好好研究,然後我家就買了一臺電腦,我一樣打遊戲,我爸還給錢讓我打遊戲,換著遊戲玩兒,暑假期間除了睡覺就在打遊戲。每天就睡四個小時。

說說結果吧,我並沒有沉迷,電腦也沒有毀了我,相反,我後來自學了編程,大學期間靠寫軟件賺錢,雖然後來做了老師,但電腦在我工作中太重要了

那我為什麼沒有沉迷,因為當我有了電腦的時候,玩遊戲的同時我也要研究電腦壞了的話我應該怎麼修理,我應該怎麼通過後臺查看它的進程數,我應該怎麼讓他運行的更快點,萬一中毒了的話,我應該怎麼查殺

我現在有一個兩歲多的女兒,我自己用手機比較費,基本上每一年就要換一個手機,換下來的手機就會給我丫頭,我還會告訴她,這個手機現在是你的了,這樣的話,我玩兒手機的時候,她也會玩兒自己的,她還知道給手機充電,知道如何用微信跟我視頻,她喜歡看小視頻,我也從來沒管過她。我自己都玩兒手機,我怎麼能要求她不玩兒呢。

同時,我不僅玩手機的時候讓我女兒看到,我用電腦手機工作的時候也讓她看到,有一次她打開她媽媽的電腦,我問她在幹什麼,她對我說,我在工作。你瞧,你做的你說的他都看在眼裡。身教重於言傳。

如果你每天回家之後就是在沙發上看電視耍手機也不陪她,那孩子也這樣做沒有什麼問題呀,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有什麼理由要求孩子變得更好呢?


三場


中國大概2.8億少年兒童,沒有數據統計有多少少年兒童沉迷於手機。

但是,經常有家長反應:孩子沉迷手機,而且還“振振有詞”說 ,孩子管不了。

天吶!家長連自己的孩子都管不了!這是多麼失敗的教育!

據報道,蘋果前CEO喬布斯先生在一次訪談中提到:從來不會讓自己的兒子看手機!

這是莫大的諷刺呀!

孩子們肯定不是對手機上的數字鍵感興趣。為什麼會沉迷於手機呢?

1、只是在學習大人而已。假如成年人都不使用手機,那麼大概率就是手機被淘汰。當然,不使用手機目前是不現實的。

2、學校老師佈置的某些作業,需要手機完成。然後,孩子們會再偷偷的“玩玩”手機。

3、一些家長把手機作為哄孩子的工具。

4、一些家長把手機作為獎勵的工具。

5、一些家長把手機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

6、手機革命帶來的效應。手機可以上網,就可以看電影、聽音樂、打遊戲、聊天。

成年人都拒絕不了這些,何況孩子們呢?

但是,辯證哲學認為,事物總有兩面性。

1、孩子們在手機上完成了老師佈置的作業。

2、孩子們在手機上學到了知識。

3、孩子們在手機上看電影、聽音樂,陶冶了情操。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是不必要用手機了。因為手機給孩子們也造成了許多不良後果。

怎樣來控制呢

1、家長們在家裡,除非必須要用手機的情況外,不要沉迷手機之中,應該樹立榜樣的典範。

2、學校裡不再佈置需要用到手機的作業。

3、用其他方式代替手機。比如:看電影、聽音樂、看書等方式。

其實,我們的民族要發展,終究需要有人付出、奉獻。我們可以想象,廣大科研人員以及其他的很多人,他們根本沒有時間在擺弄手機。也仍然會有很多少年兒童沒有沉迷於手機中,他們每天保持陽光積極的心態,每天都在健康茁壯成長,他們是我們未來的希望。


加鹽的鹹魚


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沉迷手機,是不是會被手機被害了?怎麼控制?手機強大的功能已經是現代人生活離不開的必需品但是作為學生黨校園的學習生活,其實也可以離開手機,如果學生學習期間沉迷手機,顯然有很多不利的影響。

手機控制了人

要想了解學生帶手機的危害,先看看學生上學拿了手機之後有什麼用途吧。

①打遊戲

沉迷遊戲的學生打遊戲,不分時間,課間打、吃飯前飯後打,晚上熬夜打,甚至課堂上也無心學習,偷偷的把手機取出來打遊戲!

②看電子書

所化費時間和打遊戲差不多,並且,所看電子書有很多內容不適合學生看。

課堂上忍不住偷偷看手機

③和同學朋友聊天

打電話在晚上就寢,上課期間偷偷通過微信等方式聊天。不僅耽誤時間,還容易造成思想不穩定,分散學習注意力。有些學生交往不良的社會青年,容易發生一些意外事件。

④其他用途

比如購物、網上賣東西,看網絡直播、電影甚至瀏覽不良的網站。

以上種種用途,沒有一項不吸引孩子!對缺乏抵制力的孩子,很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從而荒廢學習。

此外,手機還會給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帶來損害。

①有研究表明,沉迷手機喪失了很多與人正常交流的機會,容易誘發抑鬱等心理問題。

②長期使用手機可能帶來輻射,影響神經

,造成頭暈、頭疼、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失眠等症狀,長時間低頭玩手機,還容易導致頸椎病

③青少年經常使用手機,眼睛近視的比例大大增加。

孩子眼睛要近視了

那怎麼控制孩子,不讓手機給孩子帶來危害?

小孩子應該重在引導

上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家長多陪伴!和孩子一同讀書、玩耍,多陪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同時引導孩子使用手機上有益於健康的功能,比如搜索學習方面的內容,還是感興趣的某些事,開擴孩子眼界。

②家長先做榜樣減少手機使用

在孩子面前儘量減少手機的使用,不能一直拿著手機看新聞、打遊戲、追劇。

不擔心孩子玩手機上癮啊!

③不要過早給孩子買手機

孩子手機是家長給買的,家長如果能首先預估手機帶來的危害,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那麼強的自律能力,可以先不給孩子買手機。

④做好與老師的溝通,或者買非智能手機。

有些家長是出於安全考慮,方便孩子跟家長系,給孩子買個手機,但孩子在使用手機的時候,除了給家長聯繫,更多的是用於玩。這種情況家長就要注意與孩子老師的溝通,孩子住校期間,手機讓老師保管,該星期或者該放假了,再把手機還給孩子。如果這樣嫌麻煩的話,乾脆就給孩子佩戴一個非智能手機,比如,電話手錶、老年人使用的手機也行。

電話手錶

如果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家長無法做到既避免手機的危害,有充分利用它的作用!那就取其關鍵吧,孩子的健康和學業才是關鍵,手機可以長大再見!


荒原十禾


只能說,這是現實,控制不了,這是大趨勢!

在手機上看新聞,

在手機上點外賣,

在手機上聊天,

在手機上看電影,

在手機上刷短視頻,

在手機上買火車票,

在手機上導航,

在手機上辦公,

在手機上玩遊戲,

在手機上拍照,

以上這些需求在以前的生活往往需要用很多設備,換很多場所才能完成。

但是現在一部手機就夠了。

你怎麼控制呢?

在當下這個貧富分化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底層社會的人想往上爬太難了,他們很艱苦,很焦慮,但是手機可以用最低成本的需求滿足他們絕大多數的精神需求啊!

他們為什麼不玩手機呢?

換成是我,我也玩!

太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太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了!

手機對他們來說,不是妖魔鬼怪,而是精神的鴉片!

手機從來不會主動去找我們,而是我們離開不了他們!


我是大餘啊


隨時互聯網時代的爆發,手機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實學生玩手機並且部分沉迷手機等在中國已經是一種現象和常態了,而且年齡逐漸低齡化,甚至小學生放學後或者寒暑假也整天在家玩父母手機,很多為人父母的就會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和怎麼引導孩子儘量少玩手機,把心思用到學習上來,以下幾點屬於本人個人觀點和大家分享一下,並給出部分建議和方法控制孩子玩手機,希望對出題的朋友有所幫助。

一、我們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沉迷玩手機而不是其他東西。

當下的智能手機已經可以和電腦媲美了,網絡速度也上升到下載一部電影只需要幾分鐘,手機相當於一本百科全書,裡面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所以吸引好奇心很強的學生很正常,學生打開手機玩得最多的就是各種遊戲,其次就是看視頻看諮詢,其實和大人也差不多,比如一款名為什麼榮耀的手遊不就是學生和大人都喜歡玩的遊戲嗎,打遊戲累了還可以登錄qq或者微信和同學或者陌生人聊天,家庭好一點的學生也會在網上購物,這麼多有趣的事情加起來別說孩子,大人都是整天抱著手機度過的。

二、既然很多學生都沉迷玩手機,是不是意味著手機害了這部分學生並且怎麼控制。

1、既然是沉迷手機肯定意味著學生每天會花大量時間在上面,其實任何事情都是多面性的,手機也是一把雙刃劍,學生上學覺得枯燥乏味回到家自然想通過手機釋放壓力,為什麼不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溝通勒,就是每天可以給孩子玩,但是有要求,一次只能要多久,還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些比較好的學習類型的app或者網絡教育,從用手機玩遊戲向用手機自己尋找學習方法過度,如果只是單方面的打罵和控制適得其反,目前手機除了上網其實還可以拍照和拍視頻,而且效果不比專業設備差,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利用手機自帶的拍照等功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這樣即愉悅了身心也轉移了注意,可以經常帶孩子去藝術館看一些攝影展和繪畫展,讓孩子也多多參加網上的各種比賽,我相信通過這樣的引導家長應該不會擔心了吧。

三、針對比較小的孩子怎麼控制玩手機

1、我們家孩子看大人玩手機也想搶過去玩,我們就下載了例如寶寶巴士之類的學習類遊戲,孩子在玩的過程中還能學到大量知識,給孩子買一個有指針的鬧鐘定好時間,提前問孩子玩幾分鐘,順便引導孩子的時間觀念和知道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兌現,現在我們孩子只要時間一到就主動關掉去玩別的了,因為孩子知道哭鬧解決不了問題,而且還容易受到懲罰。


貴陽教育聯盟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沉迷其中後果很嚴重,如果能合理利用,其實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工具。

孩子沉迷手機,其實跟父母脫不了干係。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如果我們自己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孩子也不會要求玩。就是因為看我們玩手機看得多了,孩子才會迷上手機。

要想改變這種情況,下面三個辦法可以試試:

一、父母以身作則,不沉迷手機。

孩子一些問題的形成其實是父母惹的禍,父母自己沒有做好榜樣,才讓孩子有了壞習慣。所以,孩子的任何問題,也離不開家長的正確引導。父母如果能做到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下班回家能專心地陪伴孩子,陪孩子一起看書學習,相信孩子也不會老想著玩手機。

二、利用手機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要引導孩子認識到,手機是一個工具,要合理利用。手機裡除了遊戲,還有很多資源,這些資源能好好利用起來,不僅會對學習有幫助,也能給生活帶來很多便利。

三、如果孩子已經沉迷手機,不要一味禁止,要限制他玩手機的時間,提高玩手機的成本,以此慢慢讓他脫離手機。比如,規定每次只能玩15分鐘,每天不能超過三次。玩手機之前,要先完成一項比較難的學習任務......如果一個星期都能按要求做到,可以獎勵一次玩手機的時間,有獎有罰,讓孩子覺得為了玩幾分鐘手機,付出代價太大,不划算,慢慢就會失去興趣。

生活中處處都有手機的影子,不要說小孩了,有些大人都沉迷其中難以自拔,所以,完全不讓孩子觸碰,這是不現實的。家長能做的就是引導好,讓手機真正成為一種方便生活的工具。

 

 


小陳微見


手遊對孩子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這已經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這一普遍現象,困擾著眾多家長。

所謂堵不如疏,家長越是禁止孩子玩,孩子越是好奇,而現在的環境,孩子很容易接觸到各種手機遊戲,騰訊手機遊戲是大戶,類似《王者榮耀》等。

現在一些在線教育的網站或者手機教育類app,也都是採用遊戲化的設計,來吸引小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知識。所以孩子接觸遊戲,接觸網絡是必然的,就想我們小時候玩的玩具一樣。

但是,過度或沉迷遊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要不得,嚴重的會對小孩子的性格習慣造成終身的影響。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孩子游戲時間、好奇度及判斷力。

第一個問題:什麼時候給孩子配手機比較好?

個人建議小學不配手機

家長給孩子配手機的目的是為了方便聯繫,孩子上小學時基本都是父母接送,只要家長準點接送基本不會出現聯繫不上孩子的情況。若擔心可以給孩子買個電話手錶。

第二個問題:讓不讓孩子玩手機?

家長不讓孩子夏天吃冰棍,孩子會照辦嗎?不讓孩子看動畫片,孩子會幹嗎?阻止下的服從是迫於威嚴暫時的屈服,只要有機會就一定會伺機行動,且成癮。

因此建議,可以允許孩子有節制的玩手機。家長不能將孩子關在籠子裡,將一切誘惑與危險人為的隔絕。這樣反而會讓其經不住誘惑,對刺激新鮮沒有任何抵抗力。讓他自由行走,去接觸,去認知,手機的利與弊,如何正確的使用手機。

問題出現必有其因,那些手機不離手,手機被沒收就要死要活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去尋找其沉迷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幫助其改變。

一般情況下孩子特別沉迷手機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父母愛玩手機,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特別的少

前天看了一個視頻,一個五歲的小孩子參加歌唱比賽哭著說爸爸成天玩手機都不陪他玩。一個五歲的孩子而已,哭得特別傷心。可見孩子的心是及其敏感,極需要陪伴的。現在很多家庭一個孩子,非常的孤單,情感上就會更多的依賴父母。父母顧著玩手機,小孩子也就會跟著玩手機,這就是言傳身教。

▲:為了安靜省心,主動拿手機給孩子玩

有些父母一日三場牌,為了能夠安靜的打牌,就遞個手機給孩子玩,於是自己打牌到幾點,孩子就玩手機到幾點。等到孩子離不開手機了再痛斥孩子玩物喪志,不聽話。這是典型的自己挖坑埋自己的行為。若在忙可以引導孩子做其它的事情,玩玩具,邀請小朋友來家裡陪他玩,玩積木,在白紙上塗鴉都可以啊,塞個手機一時省了心,卻給孩子的成長埋下了諸多隱患。

為何現在的孩子們都這麼迷戀手機?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才能儘快幫助他們擺脫手機的控制呢?

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讓孩子擺脫對手機的依賴。

一、家長要以身作則。

只要孩子在身邊,家長做到堅決不玩手機。俗語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家長每天都迷在手機、電視上,很難想象孩子能經得住誘惑。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所以,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先要“管教”住自己。

二、看課外書,充實孩子的精神生活

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可以試著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譬如給孩子很多有趣的圖書,帶孩子一起讀故事,或是帶孩子到戶外去活動,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三、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

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開闊視野。對於有的孩子來說,玩遊戲也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的。比如爸媽特別忙,根本無暇顧及孩子,這時候孩子就會利用遊戲來消磨時間,長此以往,就對遊戲產生了依賴感。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看書學習,並且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嚴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會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學習上。

四、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

增強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和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如果家附近有幼兒園或者有孩子聚集玩耍的地方,父母不妨多帶自己孩子一起加入。這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和其他同齡小夥伴玩耍的樂趣。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五、提高自控能力。

逐步讓孩子認識到沉迷於手機遊戲的危害,提高自控能力。家長要通過平和的溝通,擺事實講道理,和孩子達成共識。不要情緒過激,也不要危言聳聽,否則很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對於其他成癮行為,手機成癮只要能夠認識到其中的危害,並能得到身邊人的幫助和支持,還是比較容易戒除的。

孩子沉迷電子產品,是因為在現實世界缺乏安全感,缺乏支持,不夠自信,壓力大,轉而到虛擬世界尋找安慰和刺激。對現實世界的失望,無法得到欣賞和肯定,他們也很苦。家長要心平氣和交流溝通,瞭解孩子具體的心理想法,提供心理支撐和幫助,以疏導為主,有節制地、慢慢地引導,不要操之過急。


小黃老師教數學


學生沉迷手機害處確實很大!家長要痛下決心根治。軟得不行來硬的,孩子的手機一定沒收,大人的手機堅決不讓孩子動。可以讓孩子上個興趣班,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琴棋書畫當然很好,其他跆拳道啊輪滑啊都可以,運動起來也強過玩手機,不求孩子考什麼等級證,能把孩子從手機中挪開也就夠了。省錢的辦法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談談閱讀感受,交流閱讀收穫等,年齡小的讀讀童話,百科知識類,初中的孩子讀讀史書,讀名人傳記,找科學家啊,軍事家啊,孩子感興趣的名人傳記讀,再就是科普類讀物,劉慈欣的科幻也很好。

讀書的時候要端端正正坐在書桌邊,莊重地虔誠地閱讀,在床上沙發上隨便一趟就讀書那不是閱讀,那是消遣。

家長要肯下功夫才行,陪孩子一個月,度過難耐期,就好辦了。

手機完全戒掉也不好,搜資料,上網課還要用,這方面家長和孩子談好,如果孩子自制力差,家長要監督孩子用手機,用完收回。

不管用什麼辦法一定要讓孩子戒掉手機,上大學之前一定遠離手機。否則孩子一生就毀在手機上了。作為老師,看到的這樣例子太多了!


孟老師說


隨著互聯網絡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孩子擁有了手機,用的不好的話,就會讓孩子游戲成癮,沉迷手機、不僅危害孩子健康更會耽誤前程,好多學生黨沉迷手機無法自拔,那要怎麼控制這一現象呢?

1、注重家庭教育

家長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或者是有的家庭家長在忙的時候,就會給孩子一部手機,讓孩子保持安靜,這樣的情況我們司空見慣。要改變這一情況,家長必須以身作則,先改掉自身的不良習慣。

2、與孩子達成約定

當然除正當用途以外,其餘時間孩子要玩手機,就需要家長與孩子達成某種約定,讓他們只能在規定時間內看手機,其餘時間玩手機的懲罰一定要制定出來,要做到獎懲分明。

3、關注孩子的內心成長

現在許多家長他們對孩子的教育重視程度更多是停留於成績層面上,沒有和孩子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觸碰不到孩子的內心世界。這個浮躁社會中長大的孩子都難免孤獨,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能夠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有時間的話,可以帶著孩子出去走走,讓外面的世界吸引他的注意力,也是促進家人感情的一種方法。

總之:孩子沉迷手機的後果很嚴重,家長還是得趁早關注起來。

最後附上教育部“防迷網”三字文,與君共勉

互聯網,信息廣,助學習,促成長。

迷網絡,害健康,五個要,記心上。

要指引,履職責,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養。

要陪伴,融親情,廣愛好,重日常。

要疏導,察心理,舒情緒,育心康。

要協同,聯家校,勤溝通,強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