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认识他,纯属怀着一颗想找渠道为武汉捐口罩的急迫心情,偶然间刷博刷到了他。

那时他才刚刚骑着“小摩托”,开始主动为急需药品的家庭送药没几天。

现在回想那些日子,阴天多、温度低,大家基本都安静宅家了。

他的“小摩托”挺破,跑不了很远,隔几个小时就要回来充电,电动车上有彩色小雨点的挡风,前面驾着一张破旧的硬纸板壳子,潦草但有力地笔迹写着,“免费帮送药品、食品”,为更加详细地说明,骑在小破车上的他手中还拿着一个药盒子。

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我泡上一杯热茶,怔在沙发里。

哭了。

一塌糊涂。

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他有一颗侠义之心,

总想着为别人做些什么,

总想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一双温暖的手。

他打心眼儿里尊重钟南山院士,

敬佩老一辈医务工作者。

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他有有限的力量,

在做不好的时候总会自责。

他总在想办法,

为路程太远“小摩托”送不到药、

食的地方的朋友出主意。

他为生病发烧的老人揪着心捉急,

第一时间送去安慰。

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他的头像是奥特曼。

我用文字释意为“保卫”。


大家为他加油、鼓劲。

但不全都是这样的声音。

被曲意误解被喷,他着急多于心痛。

他害怕这些评论会带偏走向,

让真正急需药的普通百姓带上怀疑,不敢再来求助。

他把砸向他的石头铸成了更加坚固的堡垒。

守护他的勇敢和坚持。

他淡淡的语气却无比坚定的决心,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

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他喜欢吴亦凡。

爱看电影。

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有时会犀利的吐槽。

养过一只可爱的猫。

他是你我中的一个。

但又在艰难疲惫的时刻闪闪发光。


我们尊重您。

我们想在这个时代留下您的故事。

向您致意!




战“疫”日志丨骑着“小摩托”的江城“侠客”

公益行动·心理加油站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与王邈心理团队率领的一百零一志愿者组成了这个心理加油站,志愿者们提供了包括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层的心理援助,为了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心理援助,我们将每期根据后台求助需求提供十名志愿者联系方式,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也请大家将机会告知给有需求的朋友!


(注:若非心理咨询求助,请勿随意添加,请将求助的机会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志愿者联系方式:

(微信号+证书等级+援助群体+咨询年限)

1号:王邈(fxrdwx+二级+老中青少年+15年 )

2号:张耘菲(13909109977+三级+青少年+3年 )

3号:米萍(13317176741+二级+老中青少年+6年)

4号:姚德清(18956410177+二级+青少年+3年)

5号:王鲜果(15956708155+二级+青少年+3年)

6号:李蕾(TLWxinli525+二级+中青年+4年)

7号:宁慧平(SXhznhp+二级+青少年+3年)

8号:张征(ZhangZhengPsycho+二级+青少年+5年)

9号:杨红宇(13831235008+二级+青少年+3年)

10号:刘白香(k435255682+二级+青少年+3年)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武汉战“疫”数博馆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作品资料正在征集中——

没有救死扶伤的巧手让生命重生

但我们希望以字为书 以视频为媒

共同记录当下的每时每刻

记录这段故事中的每位参与者

【征集要求】

*来稿应为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内容,题材不限,VLOG、文字、图片等均可,务必客观真实,反映疫情当下的民生现况及个人见闻;

*提供作品者都将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宅家悦读大礼包”

*作品一旦录用,将提供完整规范的版权保护

·医务人员和前线工作者,希望您讲述抗“疫”战争中的故事;

·患者,希望能留下您与病魔斗争的行动轨迹、心路历程;

·各方志愿者,请全面展示你们逆行的勇气,记录下你们的无私和大爱;

·“疫区”群众,说出您的宅家生活,用积极乐观为抗“疫”增添力量!

音视频:[email protected] 、文字:[email protected] 、图片:[email protected] 或点击下方链接直接投稿 http://2019ncov.xiushewang.com/

请务必留下

真实姓名详细联系方式

公益事业需要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