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前面寫到自己離開體制的問題,很多網友有所理解,今天我想寫的是關於體制內外的事物,來判定你是否願意選擇。前面我也說了願意離開體制的人,容易做出一番事情;當然言外就是體制內藏龍臥虎的很多,只是在裡面久了,就算九黎的神獸也容易變成國寶!


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當今人類社會正處在歷史轉折點上:未來十年人類社會將有非常大的變革,一方面技術進步在加速,人類改變世界的能力將愈發強大,越來越多的舊行業將被顛覆;另一方面傳統的故事、規則正在失效,貿易保護、反全球化、虛無主義日益盛行。

這裡我更想說的是,在社會經歷重大變革的前夜,大家學會往前看10年的能力,還要思考未來10年應該儲備什麼樣的彈藥,才能走上上坡路,而不至於被時代綁住手腳再扔到身後。

01

為什麼要跟著大勢:

小富靠勤,大富靠勢

中信建投前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曾經說過一句在業內很知名的話:“人生髮財靠康波”。

“康波”即康波週期,由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康波週期是一個為期60年的長週期。在週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著20年是大量再投資期,並在此期間新技術不斷採用,經濟快速發展,迎來繁榮期;後10年是過度建設期,過度建設的結果是5~10年的混亂期,從而導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現。

每個人的財富積累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來自個人努力,而是來自經濟形勢給你的機會。

三個大佬坐電梯到大廈頂樓參加活動。

一個在電梯裡原地跑,一個在電梯裡做俯臥撐,一個拿頭撞牆。

第一個人說,我跑上來的;第二個人說,我做俯臥撐上來的;第三個人說,我用頭撞牆上來的。

旁邊有人說:少吹牛逼,你們坐電梯上來的。

所以說小富靠勤,大富靠勢。


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喬布斯帶領蘋果開創了個人電腦時代。但是戴爾後來居上,抓住了個人電腦的浪潮。戴爾甚至在1998年宣稱“已經看不到蘋果存在的必要了”。

那個時候喬布斯已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趕出了蘋果,蘋果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到可憐的2%。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PC時代很快就要讓位移動時代了,喬布斯迴歸之後也沒有糾結日薄西山的PC行業,而是瞅準機會推出了當時大家都看不懂的iPod、iPhone。

從此以後蘋果走了上坡路,戴爾走了下坡路,到了2006年時兩家在市值上相遇了,都是800億美元。那一天喬布斯發了一封很簡短的全員信:“今天我們超過了戴爾,讓我們繼續努力”。

今天走向私有化的戴爾市值也就100億美金上下,而蘋果已經超過了8000億美金。

抓住時代大勢的走上坡路,失掉時代大勢的走下坡路,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

那要怎麼才能判斷並抓住時代大勢呢?

02

最好的人才、資本

越來越湧向前景好的行業

你要判斷一個行業是不是有前景,最簡單也最省力的就是看最優秀的人才和資本是長期流向這個行業,還是逃離這個行業。

很多人對在體制內工作的人有偏見,最毒的那一句就是“體制內是狗,體制外是狼”。不知道多少人因為這句話暗自高潮,意淫體制內的人都羸弱不堪。

我恰恰持相反觀點,體制內的人臥虎藏龍,牛逼的大有人在。就像我以前說的,哪怕體制內的一小部分媒體老師出來做內容,可能就都沒我們這些人什麼事了。


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大家可以梳理一下過去十年增長最快的企業,必然也都是人才和資本實力擴張最快的企業,比如BAT、華為、滴滴、小米、今日頭條、美團。當然這些人才和資本在這些快速擴張的企業裡也獲得了足夠優渥的回報。

03

父母說的一定對麼:

這句話從道德上我很難認同,但是從道理上我卻很難不認同。

我今年春節回家,期間去一位伯伯家裡吃飯,他想讓我幫忙勸他兒子在本市的銀行裡找一份工作,或者考個公務員。

我這個弟弟畢業於某知名985高校的金融專業,原本想到北上廣闖蕩一番。但他的父母就是不同意,非要讓他留在本市進入體制內。


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主要人生經歷在前四五十年的父母輩,可能很難理解這個時代發生的很多事情,因為他們會自覺不自覺的用那個年代的認知來看問題。

我們這個時代正在發生劇變,靠十年前的認知來規劃十年後的人生,恐怕行不通了。

04

看十年,勢在哪?

我離職之後,很多體制內的朋友找到我,他們告訴我自己也想離開體制內,但是發現自己在這裡工作了幾年以後想法特別複雜,一方面是恐懼,害怕自己找不到新工作,又或者未來會失業;另一方面是不捨,雖然體制內單位薪水低,但是真的輕鬆,出來以後怕是沒有這麼輕鬆的工作。

但真的不是這樣。

1

你之所以怕找不到新工作,又或者是未來可能會失業,歸根結底還是你自己的腰板不夠硬。


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2

這就好比讀莎士比亞這些西方經典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跟讀四書五經的慈禧太后,認知路徑一定是不一樣的。

我有一次在地鐵上看到一個程序員在讀一份全英文的論文。我跟他閒聊了幾句,他說他經常閱讀全英文的最新技術論文和國外博客,因為關注前沿技術和英語閱讀,能夠讓他的思維始終保持在sharp的狀態。

如果大家有條件,完全可以訂閱一些前沿的資料,同時關注一些優質的內容源,像那個程序員一樣讓自己的認知時刻保持sharp的狀態。

3

迷茫的時候先努力賺錢

我以前有個同班同學,是臺灣一家很大企業的老闆,有一次喝酒的時候告訴我們幾個小年輕:很多時候你想要什麼東西,是要在你足夠有錢之後才知道的,而且很多夢想也是需要花錢去實現的。


是否要離開體制?看完再做決定


你能夠進入到一個十分有前景的行業,那你實現人生價值的概率也會大得多,而單純地追求穩定,你就會像溫水裡的青蛙,待的越久,跳出來的幾率也就越小。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一種是造就歷史的人,一種是親歷歷史,看著它發生的人,一種是連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任歷史宰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