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就開始闖大思 兩年半後喜歡的動畫片他能翻譯成英文


從4歲到6歲,大思英語如何開啟鈺涵的英語啟蒙?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啟蒙期,先別急著讓孩子開口

媽媽大學裡考過了英語六級,但是對她來說,那只是應試教育的結果,她無法自如地用英語交流,花了很多年時間,只學了一個假英語。

鈺涵出生後,媽媽決心不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她研究過許多英語啟蒙的路徑,知道英語必須儘早學,最好在孩子母語強勢之前就介入。

一開始,媽媽會教鈺涵一些簡單的英語單詞和句子,但是她清楚自己的英語發音並不標準,“很擔心誤人子弟”。而且自己隔三差五地教,也不夠系統。

4歲就開始闖大思 兩年半後喜歡的動畫片他能翻譯成英文

如今正紅火的一對一外教,媽媽當年也讓鈺涵試學過。“那時候鈺涵還小,沒有英語基礎,整個上課過程都是懵的。”

後來,媽媽看到了大思英語的介紹。“當時我就感覺這種模式跟別的都不一樣。”媽媽說,別的英語機構都強調讓孩子開口,大思則讓孩子先鍛鍊聽力,等有了聽力基礎後自然而然說。

反覆比較之後,媽媽認為,鈺涵的英語啟蒙還是應該先從聽力訓練開始,“不然聽不懂上外教課的效果也不好。”

於是,大思英語的漫漫征途開始了。

4歲就開始闖大思 兩年半後喜歡的動畫片他能翻譯成英文

闖關1個月 他就開口說英語

後面的發展正如媽媽當初預想的,鈺涵在闖關1個月後,就開始自然而然說英語。“有一天他指著家裡的魚缸跟我說:The fish is swimming,當時真的很驚訝。”媽媽雖然沒做要求,但鈺涵逐漸在闖關時不由自主跟讀,他的英語發音也越來越流利,越來越標準。

3個月後,鈺涵步入獨立闖關的階段,每天至少闖10關,後來隨著難度增加,變成了每天30分鐘。“除了去年孩子剛上一年級,要適應學校的節奏,沒有做到每天上線之外,其餘的時間,孩子都堅持了下來。”

闖關4個月 他能翻譯“數字歌”

闖關4個多月後,鈺涵再次給了媽媽驚喜,他們在閱讀《日有所誦》時,鈺涵把裡面的“數字歌”翻譯成了英文。要知道,當時鈺涵只不過還是個4歲多的孩子!

後來,這種隨口把自己喜歡的故事翻譯成英語的狀態,時常在鈺涵身上發生,最近,他迷上了捷克動畫片《鼴鼠的故事》,更是經常隨口就來上一段英文版。

大思英語微信公眾號上每天都會推送睡前故事,遇到自己喜歡的動物類故事,鈺涵聽上幾遍就能背出來!

媽媽之前屯的英語繪本Biscuit、牛津樹,現在不用自己給鈺涵講了。通常鈺涵用點讀筆聽上一遍,再跟讀一遍,就能自己讀出來。“我和他爸爸的英語發音還經常被鈺涵嫌棄,說不夠標準。”

4歲就開始闖大思 兩年半後喜歡的動畫片他能翻譯成英文

闖完基礎課程 仍要繼續練聽力

2018年度,鈺涵曾經拿過大思英語班級裡的闖關第一名。接下來的這一年,他沒有再追求名次,因為長久的堅持已經成為習慣,細水長流更勝一曝十寒。

目前,鈺涵已經來到了基礎課程的最後一個課程水城之都,但這並不代表大思英語的學習即將結束。除了精靈島、繪本島外,媽媽還計劃讓鈺涵把基礎課程的第二第三級重新闖一遍。因為,可理解性的聽力輸入,在英語學習的任何階段,都是不可或缺的。

4歲就開始闖大思 兩年半後喜歡的動畫片他能翻譯成英文

張傑老師點評:

聽力是一切語言學習的基礎,這一點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正如鈺涵這兩年多時間裡呈現出來的狀態,當聽力訓練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會自然而然開口,輕而易舉閱讀,發自內心愛上英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