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衰落主要原因是什麼?

梁雲興


首先,我們要確定一下美國是否衰落呢?實際上,在關於美國是否衰落的問題上,長期以來有兩種觀點:

一部分持“唱衰論”的認為美國早就在衰退;而另一部分則認為美國並沒有明顯的衰退。我個人更傾向於後者,同時也認為這並非是美國在衰退,而是其他新興市場的綜合實力逐漸走強,此消彼長,相對而言美國的實際增速低於其他經濟體。

但是,我們也要客觀看待這種情況,畢竟美國的經濟總量(GDP)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個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的國家,像如此體量的情況下,近年來年度經濟實際增速仍然保持在3%左右,已經是非常不易的。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保持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之位已經超過120年以上(自1894年取代英國後)。

2018年,美國全年的經濟增速達2.9%,相比之下,包括德國在內其他歐盟主要經濟體的增速均低於2.0%,日本只有0.7%,韓國也僅為2.7%。因此,美國要比傳統西方強國的經濟增長更穩定,表現也更好。

▲2018年全球前十五大經濟體排名

顯然,之所以那部分持“唱衰論”的認為美國已經開始衰退,主要還是因為印度及我國在內的其他新興經濟體增長更快。

可他們卻忽視了經濟總量GDP的基數,就拿印度經濟總量來說,去年全年就2.716萬億美元,約相當於美國同期經濟總量的七分之一不到,因此它2018年的經濟增速達7.4%,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快的。

但即使如此,印度今年前兩季度的經濟增速已經下降至5%,根據印度國家銀行預測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增速可能是4.2%左右。這說明印度經濟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大環境下,受影響比較大。同時自身的經貿及產業結構都是不穩定的,而美國連續保持近10年的高速增長不變,這不能認為它已經衰退。

總體來說,除了經濟方面並沒有衰退以外,實際上它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強國,軍事、科技、金融及文化等實力也沒有明顯的衰退,就拿金融霸權地位而言,美元作為全球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貨幣,達到了60%,歐元約為20%;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比例中的佔比超過45%,這些優勢短期內還是較為穩定的。此外,它的全球地緣政治影響力和國際外交話語權等方面,仍然是一流的優勢。因此我認為直接談它的衰落有些為時尚早。大家只要看一看,美國修建邊境隔離牆為阻止移民就知道啦!


東震木


美國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認為美國衰落的人患上了癔想症,或是獲取的都是錯誤信息。美國的經濟處歷史上最好時期,股市連創歷史新高,失業率連創歷史新低,美元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未見其衰落的痕跡。只講事實,不講立場。


鷹jm


美國從未衰落,“美國衰落”一說從何而來?美國仍然是當今唯一的超級大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強國。2018年美國GDP達到20.494萬億美元,約佔世界的1/4;美國的金融在全球仍然首屈一指,美元霸權地位還是比較穩定;美國的軍事實力依然獨步天下;全球一百強高校美國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它仍然能夠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美國仍然掌握世界最多的核心科技和最強的科技創新實力……總之,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但是,世界上正崛起了一個新興大國,相信大家也能夠猜得到,就是我們中國。中國崛起是21世紀最大的事件,中國體量巨大,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而人口接近14億,是美國的4倍多,因此美國很多世界第一的指標,都被中國終結了,比如工業產值、農業產值、進出口貿易總額、世界500強數量等,中國都已經趕超美國。以中國的發展勢頭,未來美國會有更多的領域會被我們國家趕超,但論綜合實力,我們想要趕上美國仍任重道遠!



當然,我們也不能小覷美國,在美國建國的243年裡,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在美國的發展史上也從來不缺乏競爭對手,比如英國、德國、蘇聯和日本,雖然它們至今實力都比較強,但與美國相比已經不能相提並論。一直以來,關於“美國衰落”的討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但美國這個國家擁有很強的危機意識和糾錯能力,每當美國走下坡路的時候,它總會重拾增勢,繼續向前發展,因此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由此可見,想要趕超美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錦繡中源


美國的確在衰落!美國不是一個普通的國家,因此美國的衰落不能單單從其自身經濟實力來看,還要從其對世界的統攝力去看。美國的衰落是全方位的,我們逐個來談。

金融危機是美國經濟的轉折點

儘管現在拿美國的經濟數據來看,並不能看出美國經濟的衰落,但站在不一樣的視角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變了,為應對金融危機引發的天量的貨幣進入股市,讓美國股市從2009年3月走牛至今。虛擬經濟的空前繁榮,讓實業空心化,社會資金別無選擇的流向資本市場,資金空轉的現實是美國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的經濟實力大部分是靠資本市場支撐起來的,而資本市場極大程度的繁榮,意味著實體的衰落,資金的空轉。說白了,當前的美國經濟患有嚴重的“虛胖症”!因此,美國要極力維護美股的牛市,這是美國經濟的命門所在。

美國軍事霸權的衰落

巨大的債務已經讓美國無心在維持高昂的軍費支出,於是就有了總統出來向小弟收“保護費”的舉動。

隨著美國軍費的縮減以及對盟友的壓榨,美國的軍事霸權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四處崩塌,與俄羅斯克裡米亞之爭讓美國無計可施,土耳其也已經站在他的對立面,就連美國一直要制裁的伊朗也不打招呼的射下來他的無人機。然後美國並沒有拿出往日王者氣概,也僅僅是不痛不癢的譴責草草了事。

對外的不再強硬,是內部出了問題。債務是一條帶血的鏈子,美國被這條鏈子綁住了手腳。要知道美國的軍事霸權是為其金融霸權保駕護航的,軍事霸權的衰落緊接著就是金融霸權的坍塌。


懿財經


美國並未衰落。

目前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GDP高達20.51萬億美元,比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意大利這六個國家GDP加起來還要多,美國一個國家的GDP佔世界GDP的24%。

同時,美國的經濟依然在增長,美國2018年GDP增長2.86%,在全球經濟增長中貢獻了20%的僅重,而且美國的經濟增速依然高於很多發達國家。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利用美元的霸權,可以進行風險轉嫁,在經濟低迷時通過放水,讓全球共同承擔通脹,經濟回升後開始縮表,引導美元迴流,剪他國羊毛,使得美國長期保持了一枝獨秀之勢。

並且,美國自2000年科網股泡沫破滅後,各種網絡股相繼暴跌,最後退市的退市,倒閉的倒閉,但是大浪淘沙,也出現了一批真正具有實力的科技公司,比如微軟、蘋果、英特爾等公司,這些公司成為全球科技龍頭,並一直領先至今。

所以,美國並沒有衰落,我們經常所講的衰落,是指美國存在衰落風險,這是由於美國經濟目前處於經濟擴張的尾聲,沒有驅動實體經濟增長的動力,美國的科技創新也開始出現乏力之勢,而美國的各種霸權主義,讓各國對美國的信用感到擔憂。

不少國家已經開啟了去美元化之路,這使得美國一直依賴的美元殺手鐧可能不會再奏效,而美國已超過23萬億的國企和10萬億的企業債,很可能會成為引發衰退的潛在風險。


財經宋建文


我不知道題主是從哪裡看到美國衰落的,當然題主說的可能不是現在的美國,而是過去的美國。但是就是過去兩百多年,我也沒見美國有衰落過。

不說別的就說美國的股市吧,最近又創歷史新高了,十多年的牛市啊,對於我們來說真是遙不可及。

很多人這幾年一直在唱空美國經濟,說美股牛市結束了。可是人家美國股市就是牛了十多年,究竟是什麼原因?這個無人能知道,要是知道,早就發大財了。

我認為一個市場能夠如此穩步增長,肯定是和他的實體經濟分不開的。美國實體經濟怎麼樣,我無法分析,只能通過它的股票市場來猜測。

為什麼那麼多大企業都跑美國去上市,原因是什麼?說明人家在資本領域確實有著它獨特的競爭力,人家的市場是一個能優質企業有其該有的市值,讓爛企業早早就被淘汰。所以人家的資本市場是一個以優質資產為主的市場。

曾聽美國回來的同事說,美國散戶基本不炒股的。他們多數是將自己的存款託付給公司管理,其實這有點像我們的公募基金。那這能說明什麼?我覺得也說明不了什麼,畢竟一個資本市場,散戶並不能主導市場。

美國能招攬全球優秀的企業到他們那上市,這個就是其他任何國家都比擬不了的。按理說國 內的公司到國外上市,成本更高,可是為什麼國內優秀的企業還走這一步棋呢?無從得知。

美國股市,完全是經濟晴雨表的體現。過去的54年美國名義GDP增速為6.6%,對應到股票市場就是牛長熊短。

特別是進入80年代後,美國央行整體保持了比較寬鬆的流動性,以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無風險收益率不斷下滑。

無風險收益率的下行帶來了估值提升,最終美國不斷走牛。所以80年代以來,美國股市出現了歷史上第一長的牛市(1982到1999),以及第二長的牛市(2009到今天)。

標普指數在1980年後,只有6個年份指數跌幅超過2%,而且只有一次出現過跌幅週期超過一年的長期熊市。我們許多人對於“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也是從研究美股中體會到的。

所以美股都沒有衰落,那又怎麼看出美國在衰落呢?說這話的人只是自欺欺人吧。


月牙亮投


直到今天,美國的單邊主義以各種形式仍然繼續。近年的所謂“重返亞洲”就有這種味道。儘管“重返亞洲”強調其和亞洲盟國的關係,但在對自身能力的估計上, 美國仍然是“單邊主義”。因為單邊主義最致命的地方,就是對自身能力的高估,脫離了美國一貫的現實主義路線。如果得不到糾正,仍然會促成美國的繼續衰落。


崔硯澤


為什麼美國的衰落是必然的。?

看看美國的地理位置就明白了。

美國獨懸在美洲,

離亞洲非洲歐洲都太遠了。

一件商品要跨越大洋才能送到。

而中國就方便多了,

歐洲專列,非洲專列,

隨便開。

美國人乾著急沒辦法,

美國的運輸成本就決定了美國的商品

沒有競爭力,

除非高科技產品可以彌補,

所以美國拼命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產品。

一旦打壓不成,

美國d高科技產品即便和中國的一樣,

美國也競爭不過中國。

中國崛起後,

美國的衰落是必然的。

這是沒辦法的事。


我說你聽你說我聽


美國衰落了嗎?美國真的衰落了嗎?而實際上,美國根本沒有衰弱,而是美國目前的所作所為被許多人認為,美國已經開始走向了衰落。而美國的經濟已經放緩了前進的速度,美國在世界上正面的影響力正在償失,而不是衰落。


雖然美國的GDP為全球的%約24左右,但是,美國的負面行為仍然有很多,美國在全世界各地稱王稱霸,掠奪資源,挑起經濟和硝煙的戰爭,侵略他國,導致導致數百萬人死亡,上千萬人無家可歸,人為難民等等,致使許多國家和人民,對美國產生了嚴重的不滿和憤怒。

而美國肆意對自己的盟友是施加壓力,要求徵收保護費,將美國優先政策凌駕於世界之上,這也間接的與盟友之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因此,美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在下降。



而美國在國際上應當承擔的責任,以及美國推出一系列的國際群,導致美國在國際上的信譽度大幅度下降,美國被背上了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罵名。所以,美國實際上,已經與當初(20年前)的美國大相徑庭。現在的美國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不惜向自己的盟友增收保護費,大肆掠奪盟友的財富,對許多國家發動戰爭,掠奪許多國家的資源。並且,通過自己的美元霸權,對大剪世界各國的羊毛,而這一切,都讓人感覺到美國的逆天之行為。


雖然說美國擁有世界上大約24%左右的GDP總量,但是,美國卻也是世界上負債最多的國家之一。美國的國家債務22.9萬億美元,超過了美國的GDP總量的19.45萬億美元,這也顯示出,實際上美國已經成為了超萬億美元負債大國。而美國不斷的有大富(翁)豪們逃出美國,而選擇到其他國家去定居和投資的現象再次表明,美國確實存在著不確定性。因為 他們不看好美國的未來經濟,他們擔心美國會出現嚴重的金融危機。所以,才會選擇離開美國。這也充分的說明了,美國確實存在著巨大的金融風險。



如果要說美國真正的衰落了,那麼,只能說美國在世界上的正面的信譽度衰弱了,美國的科技水平,和美國的引以為傲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正在與其他國家縮短了距離。而美國在國際上的GDP比重,正在逐步的下降,而不是衰落。而去美元化正在席捲而來,也促使美國在全球化的金融地位遭到了懷疑。


但是,美國也不可能永遠的長久的強盛下去,美國多年來沒有對自己國家的基礎設施進行投入,讓美國的基礎設施嚴重的成就和老化,導致美國似乎已經成為了日益破舊與衰落的國家,而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衰落。而美國真正的要衰落,可能還要很長的時間,而不是現在,現在就言美國衰落,其實,並不現實。當然,未來的很長時間之後,美國一定會衰落,這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即便如美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它也有衰落的地方。

美國的學者曾經寫過一篇論文《抵禦地理位置的不滿:為落後地區制定戰略》,我做了全文翻譯,為了便於讀者更好的理解,我重新取了一個題目——《不平衡經濟的終極挑戰——美國深度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深度反思了美國不發達地區的衰敗情況,並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主要內容如下。嗯嗯嗯嗯嗯,

產業鏈轉移,城市群湧現

近幾十年來,美國最大、最繁榮的大都市和非大都市之間的關係發生了巨大變化。全球化削弱了曾經連接這些地區的供應鏈。信息經濟的崛起提高了城市技能的回報,降低了非大都市地區在製造業經濟全盛時期提供的資源和體力勞動的重要性。就這一點而言,那些仍然依賴供應鏈生產實物產品的高科技製造商——可能曾經從美國的“心臟地帶”採購——已經將生產和組裝職能轉移到了海外。

在過去10年裡,美國經濟增長的最大份額集中在少數幾個城市中心,而美國其他地區的經濟要麼停滯不前,要麼節節敗退。在經濟衰退結束近10年後,許多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就業率仍未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如果羅斯福新政後的半個世紀是一個區域趨同的世紀,未來的歷史學家很可能會把當前的時代視為一個分化的時代。

公共政策失失誤

公共政策在阻止甚至減緩這一趨勢方面收效甚微。事實上,從整體上看,近幾十年的政策幾乎肯定加劇了這種情況。放鬆對交通和金融的管制,以及未能更新和執行反壟斷政策,對人口較少的地區產生了影響。大城市考慮不周的法規推高了住房成本,阻礙了低技能勞動者向快速增長地區流動。與此同時,沒有緊迫的數字技能或沒有嚴肅的以技術為導向的地區增長戰略,未能制定出有效的、對地區敏感的政策,這使得增長和機遇得以集中在越來越少的地區,而將其它地區甩在了後面。

民粹主義顯現

在整個西方,代表那些感到自己已經失敗的人的政黨,與代表那些從最近幾十年的經濟和文化變化中受益的人的政黨是對立的。毫不奇怪,“失敗者”把投票箱看作是他們扭轉頹勢的最後機會。在美國,他們的政治聲音被有利於農村居民的代表制放大,引發了城市居民的政治不滿,反映了農村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不滿。這樣,由經濟變化產生的民粹主義政治,以及由此產生的兩極分化,構成了一種很少有經濟學家預料到但又不能再忽視的外部性。

以上內容供參考。如果您需要更詳細的信息,請關注,後臺留言討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