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六年五月,我和夥計從渭南華縣去大荔換糧食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華州小夥大荔換糧記

作者 秦獲幸

這是一位朋友的真實經歷,下面用第一人稱敘述。

一九七六年五月四號,我和本隊一個夥伴結伴,拉了一架子車華縣特產前往渭北去換糧食。所謂的華縣特產即關中農村人常用的竹編——大小竹籠、竹篩等竹器,我們並非是去做生意,完全是為了渡春荒。

一九七六年五月,我和夥計從渭南華縣去大荔換糧食

渭河古渡 劉煥民攝

俗話說,麥梢黃,餓斷腸。當時家裡有母親、我們弟兄三個和兩個妹子,偏巧我的姑媽從外地來。總共大小七口人,眼睜睜就要斷頓了。

之所以要到渭北去換糧,是因為那邊人均土地多,遇到豐年餘糧也能多些。再一個是我這夥伴在渭北有一個親戚,到那裡也有個落腳地。華縣特產在渭北很受歡迎,兌換糧食比較合算。

那天天不亮我倆就上路了。過了渭河後,在一個大鎮上就遇到當兵的拿槍在站崗,堵住來往行人,不讓通過。理由是,當天在華縣那邊要打仗哩。那天出門時,我們怕路上遇到麻煩事,就在兜裡裝了一盒紙菸,這時正好派上用場。我們把煙硬塞到當兵的懷裡,說了些好話,才放我們通過。

到了渭北目的地,我們拉來的華縣特產很受歡迎,一架子車竹器不大功夫就換完了。那個渭北親戚人精幹,有頭腦。他怕我們在這裡待的時間長了出啥意外,當即安排人抓緊淘糧食,當天晾曬。隊上正好有鋼磨子,當晚磨面,第二天就能把麵粉拉回去……

第二天磨完面,我們就抓緊時間往回趕。走到矦坊渡口太陽都快落了,對岸只有一個艄公,不一會兒撐過來一條小船,船上放一輛架子車剛好。

過河來到矦坊街,天已經黑了,街上供銷社食堂早都關了門。我們兩個人又飢又渴,乏困難忍。無奈之下,硬是叫開了食堂門,軟磨硬泡,掏議價錢(身上沒糧票),總算吃飽了肚子有了勁,就抓緊往回趕……

過了石堤河橋往東走著,碰見了高塘塬上在華縣五、四武鬥喪命者的親人,拉著遺體往回趕,一個個唉聲嘆氣,痛苦不堪……

回到華縣城西頭的家裡,剛卸完架子車上的麵粉,傾盆大雨正好來臨。我敬愛的姑媽抱著我,失聲痛哭:我的娃呀!……

難忘的換糧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