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的華陽和現在成都的華陽是一個地方嗎?

趙仁斌


說華陽,就得說華陽縣誌。現在流傳下來的有清嘉慶、光緒版的,還有民國版的華陽縣誌。


根據嘉慶華陽縣誌記載,華陽縣在今成都東南部。成都、華陽兩縣,舊皆為成都府治地,一處西北,一處東南,無明顯的分界。各級衙署、學校、書院相互交錯,如華陽縣衙便設在成都縣境內,成都府學則又設在華陽縣境內。康熙九年(1670年),廢華陽縣併入成都縣。雍正五年(1727)又恢復了縣。

後來民國30年代,也發了華陽縣誌,但與清代的差別不大,主要對當時華陽縣人文、、教育、經濟等情況作了補充。


說到華陽,從《四川通志》可以找到其歷史,643年唐太宗貞觀十七年時,成都縣域的東部劃出一部份設置縣,為蜀郡郡治成都府的附郭縣,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更名為華陽縣,但當時的府衙均在成都城內。到了965年,宋太祖時期,當年的成都府、成都縣、華陽縣府衙均在成都,華陽縣署於成都府署東側現正府街東頭的市公安局辦證中心位置,而當時成都縣署於成都府署西側。一直延續到南宋、元、明,主要當時的成都縣、華陽縣都是“附廓縣”。

成都縣與華陽縣為成都府首縣共治成都府城。兩個縣的城區區域合起來就是現在的成都五城區範圍,縣界由南較場,經包家巷、君平街、三橋南街、西丁字街、青石橋,再北上經南、中、北暑襪街、凍青樹到北門喇嘛寺一線。以街心分界,東南為華陽縣,西北為成都縣。所以民間一直有“成都到華陽,縣過縣(現過現)”的說法。

到民國1928年設成都為四川省會,成都市政府把成都、華陽兩縣的城區部分合併為成都市區。成都、華陽兩縣只轄市區以外的鄉區,兩縣署在城內的成都市政公所合署辦公。到抗戰後,日本飛機經常轟炸成都市區,華陽縣署先是遷到了東門的牛市口,後遷到中和場,最後遷到更遠的中興場,從此中興規模開始發展起來。。到解放時,中興就華陽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1953年以成都市城區中的原華陽縣部分設置成都市東城區,原成都縣部分設置成都市西城區,又把成都華陽二縣的臨城區域分別設置龍潭區、望江區、萬年區。。1959年又把華陽的大面、洪河、西河、青龍4個鄉劃出與簡陽縣的龍泉驛籌建成立了龍泉驛區。1960年華陽縣的石羊、桂溪等2公社,雙流的簇橋公社與成都市郊區合併設置成都市金牛區。因而幾經調整,華陽縣的區域所剩無幾,最後在1965年帶著中和、中興一起併入雙流縣。中興鎮至此改名為華陽鎮。。。

總得來說,現在的華陽前身為中興場,在唐代以前是屬於廣都縣(雙流縣)的一部分。在唐代後中興場被歸屬華陽縣轄。抗戰時華陽縣署搬到中興場,到1965年銷華陽縣後,中興鎮再次被劃入了雙流縣,但更名華陽鎮。這便是華陽與華陽縣的歷史淵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