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繡花”功夫——陸良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引導工作紀實

下足“繡花”功夫——陸良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宣傳引導工作紀實

社區志願者開展入戶宣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陸良縣緊急吹響了宣傳引導“集結號”,科學統籌安排,下足繡花功夫,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宣傳輿論支持。

城市宣傳與農村宣傳相結合

——覆蓋群體廣泛

天剛矇矇亮,架設在村頭大槐樹上的陸良縣芳華鎮乘民村的大喇叭便開始了每天的廣播,宣傳內容除了播放陸良縣人民政府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告》外,還重點講解新冠肺炎疫情必須掌握的基本常識。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陸良縣採取超常規舉措,動用所有宣傳工具展開“全天候”“輪番式”宣傳攻勢,力求防控宣傳延伸到每個角落、輻射到每個地方,確保疫情防控宣傳不留任何死角。在縣城,各個入城通道口都懸掛起了醒目的宣傳標語,城市中心地段、廣場和大型商場門口則通過電子顯示屏幕進行視頻宣傳,普及防疫知識;在農村和社區,除了宣傳標語、充分利用“村村響”大喇叭循環播放防控知識外,鎮、村、組三級幹部馬不停蹄地發放《告知書》《防控手冊》等宣傳資料,並依託243個面向基層群眾開展社會宣傳的微信群,準確、及時地推送縣人民政府《公告》和疫情防控知識。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宣傳資料52.9萬份,懸掛宣傳標語2705條,開闢宣傳欄3515個。

防疫知識與政策法規相結合

——內容通俗易懂

“大家要聽著咯,這個肺炎疫情開不得玩笑,病毒是會交叉感染咯,你實在要出門麼,整個口罩戴著……”疫情發生後,不論是在縣城的大街小巷,還是在地理位置偏僻的村寨角落,隨處都能聽到陸良味十足的方言版廣播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為了讓疫情防控知識入腦入心,變為老百姓的自覺行動,陸良縣採取防疫知識與政策法規相結合的辦法,力求宣傳內容簡單明瞭、通俗易懂。一方面,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快板、小品等宣傳形式,充分利用陸良方言土語把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知識進行有效轉換和嫁接,使得宣傳更加接地氣、有溫度、易接受。另一方面,強化輿論引導,及時發佈國家、省、市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權威信息,通報全縣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進展情況和工作成效,快速、公開回應群眾關心關切,正確教育引導群眾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科學理性地認識和對待新冠肺炎疫情。

傳統手段與新興媒體相結合

——形式立體多樣

正月十六是陸良縣特有的傳統節日。為儘可能地避免人群聚集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風險,該縣斷然取消了這一傳統節日活動,取而代之的是該縣官方利用H5網頁開展主題為“眾志成城,戰勝疫情”的“正月十六線上過”的活動,用現代媒體手段開展線上“扔石子”祈福活動。

疫情宣傳防控工作一開始,陸良縣就充分發動所有宣傳資源參與其中,實現了傳統宣傳手段與新興媒體宣傳的巧妙融合。在陸良縣融媒體中心官方抖音賬號《爨鄉陸良》創作發佈了43個小視頻,獲得了3448.3萬點擊量;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立了“陸良縣心靈N95雲空間”微信群,邀請專業心理輔導志願者為廣大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

典型報道與一般報道相結合

——宣傳效果明顯

近段時間來,國家級、省級、市級多家主流媒體相繼大容量、寬鏡式地報道了《陸良向湖北等地調運蔬菜》《陸良防疫春耕兩不誤》《陸良派專車專人護送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陸良縣取消婚喪宴席600場》《陸良警徽閃耀》等多篇報道,引起了社會的反響。截至2月20日,全縣共發佈原創稿件932條,其中被國家級、省級以上媒體採用124條,被曲靖日報、曲靖電視臺等市級媒體採用200多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