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線上展覽)

戰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線上展覽)

一波線上藏品展來襲了,去線上展廳逛展覽。

戰“疫”閉館期間,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不打烊”。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進行線上展覽,讓大家宅在家裡同樣可以享受高品質文化大餐。

受疫情影響,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原有的展覽及體驗活動雖不能如期舉辦,但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在做好場館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堅持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為廣大市民準備了豐富的線上展覽和藏品鑑賞,在非常時期豐富公眾的公共文化生活,選擇楊魯安藏珍館部分藏品分類推出,讓大家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逛博物館、刷展覽、漲知識。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

楊魯安先生是我國著名書法家、篆刻家、收藏家。2000年以來,楊魯安先生將自己畢生收藏的具有文物價值和歷史價值的藏品捐給呼市政府,包括青銅器、甲骨片、古錢幣、碑帖等在內的8328件(套)文物及2534本圖書。

楊魯安藏珍館位於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三樓。按照文物保護和展陳需求,結合展陳計劃,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在新建的展館,專門開闢一層建設為楊魯安藏珍館,並於2014年7月18日正式對外免費開放。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楊魯安先生塑像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扇面展區

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藏品線上系列微展將按類別分為幾個部分,分期推出,第一部分為:扇面

我國的扇子有悠久的歷史,沈從文《扇子史話》在闡釋扇子作用時說:“出於招風取涼,驅趕蟲蚊撣拂灰塵,引火加熱種種需要,人們發明了扇子。”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關於扇子的起源,最早應是晉人崔豹《古今注》中提到的“舜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明永樂年間,明成祖喜摺扇舒捲之便,“命工如式為之,自內傳出,遂遍天下。”由於摺扇在民間廣為流行,為書畫家施展藝術才華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扇子有很多形狀,最常見的就是團扇和摺扇,文人墨客在摺疊上面進行書畫創作,自明代以來成為一種新的書畫創作形式,“至明代沈、文、唐、仇四家始為書畫,開吳地書畫扇面之風氣”。

扇面畫興始於宋代,至明清盛行。在古代,扇子是文人墨客隨身必備的物品,是古代文人之間的一種雅執和“時尚飾物”。由於材料生長的地域所限,扇面畫多出自江南一帶書畫家之手。 扇面畫是我國傳統藝術的一種形式,是中國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藝術風格及其手法與中國畫的卷軸、冊頁有所不同,作畫時必須在特定的形狀篇幅中匠心獨運,安排佈局,表現出妙趣盎然的意境來。

扇面藝術受到歷代書畫名家的喜愛,許多名家均有扇面作品流傳於世。且集書法、繪畫、印章於一扇,則始於明代,這是因為摺扇形式的出現。明清時代,由於江南制扇工藝高度發達,由此留下了許多具有江南特色的扇畫。在微展作品中可以欣賞到吳昌碩等書畫大家的扇面作品。

鑑賞一葉扇面,無論是寥寥數筆,墨竹、秋蘭,還是全景工筆,亭臺樓閣,筆致毫髮。展開扇面,從畫面的精神、氣韻、造詣、趣味及意境著眼,細細品味,來領略作者對整個扇面佈局,構圖的意圖,筆觸的深淺、虛實。水墨還是設色,更之重彩,書法、印章,來反映作者的思想,體味其流派的特點,作畫的風格。

感受山水寄情、花鳥娛心、容影隨性、詩文詠志的清麗淡雅、超絕脫俗,或是煙江草樹、幽谷溪泉,空寂曠遠的自然抒懷、精神家園的寄託,無不在觀賞之餘,令人市井之心稍去,田園之意漸萌。

扇面畫燦若繁星。其中不乏傳世佳作,欣賞中修心養性、滋養心靈。

楊魯安藏珍館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清、民國時期)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清 王昌仿燕文貴扇面扇橫54釐米,縱23釐米,王昌,清乾隆二年,第一任綏遠將軍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2、清 湯雨生扇橫,52釐米,縱25釐米, 湯雨生,清代畫家,與戴熙齊名,合稱“湯戴”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3、清 董婉貞扇面,扇橫51釐米,縱24釐米,董婉貞,清代畫家,湯雨生之妻,以畫梅著名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4、清 戴熙仿黃子久扇面 ,扇橫54釐米,縱26釐米,戴熙,清代畫家,與湯雨生齊名,合稱“湯戴”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5、清 吳穀祥扇面,橫52釐米,縱24釐米,吳榖祥,清代畫家,戴熙的學生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6、清 張熊扇面,張熊,清代海派畫家之一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7、清 朱偁扇面,扇橫53釐米,縱25釐米,朱爯,張熊的學生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8、清 張熊扇面,扇橫52釐米,縱24釐米,張熊,清代海派畫家之一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9、清 任薰扇面,扇橫52釐米,縱24釐米,任薰,清代海派畫家之一,任熊之弟。(任熊是任伯年的老師)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0、清末 吳昌碩扇面,扇橫55釐米,縱26釐米,吳昌碩,清代海派名家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蒲華、虛谷齊名為“清清末海派四大家”。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1、清末 王闓運扇面,扇橫52釐米,縱21釐米,王闓運,清代學者,齊白石的老師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2、清 惲冰團扇,扇直徑25釐米,惲冰為惲壽平之族曾孫女,此扇為精品。惲冰,清代畫家,為著名畫家惲壽平的曾孫女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3、清 王素扇面,扇橫53釐米,縱25釐米王素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4、清 汪昉扇面,扇橫51釐米,縱24釐米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5、清 徐浩扇面,扇橫53釐米,縱24釐米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6、清 姚元之扇面,扇橫51釐米,縱24釐米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7、清 周爾墉扇面,扇橫51釐米,縱24釐米,周爾墉,清代學者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8、清 姜筠仿扇面

扇橫53釐米,縱24釐米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19、民國 顏伯龍扇面,扇橫54釐米,縱25釐米,顏伯龍,民國畫家,與李苦禪、王雪濤為同學

傳承經典、解讀文物、瞭解歷史、留住文明。以上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19幅扇面藏品,惟您細細品鑑,回味作品藝韻,端摹箇中精髓,在無為與有為中回甘留馨,在戰疫中以籍精神。

戰“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楊魯安藏珍館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之後,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還將為公眾展示其它藏品,呼和浩特民族美術館在非常時期所呈現的公共文化服務社會中,與您溫暖同行。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 綜合編輯:呼和浩特市旅遊服務中心

战疫中的文化陪伴-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杨鲁安藏珍馆藏品系列微展之——扇面(线上展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