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前建成40%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有多先進?

天下布武


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在當時可以說是十分先進的,因為當時除美國外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自主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

該艦設計尺寸全長324.6米,寬39.8米,吃水11米,飛行甲板寬75.5米,標準排水量6萬噸,滿載排水量7.9萬噸。反應堆採用4座KN-3壓水堆,帶動4臺蒸汽輪機,4軸、20萬軸馬力,最大航速超過30節。設計搭載70架各型飛機,包括Su-33戰鬥機(Su-27K,海軍型),Su-25K攻擊機和Yak-44E預警機,雖然艦艏仍採用滑躍起飛甲板,但艦上在斜角甲板上擬裝二部蒸汽彈射器,定於1994年下水。

核動力加上蒸汽彈射的標籤,放到現在也不過時。

而晚一年建造的法國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技術上大部分來自美國支持而且排水量遠遠低於烏里揚諾夫斯克號。

也就是說蘇聯航母的技術大部分自主建造,而當時全世界只有美國可以做到核動力航母完全自主建造。

早就說過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意義在於核,現在連中國都沒有擁有核動力航母,而是改造蘇聯非核航母。

如果烏里揚諾夫斯克號建造完成,放到現在來講也僅僅只次於美國航母。

如果這艘航母落在東方陣營的一些強國,對這些國家的戰略意義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落到俄羅斯手中,對俄羅斯來說就意味著可以擁有兩個航母戰鬥群,而不至於一艘航母維修就無航母可用,而烏里揚諾夫斯克號的排水量接近8萬噸,力量遠遠強於現役航母。

如果落到中國手中,那麼會大大加快中國核動力航母研製的進程。

遼寧艦就是個例子,我國的山東艦總體設計並未擺脫遼寧艦的形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