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心態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


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心態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

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將人的思維模式分為固定型和成長型兩種,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很很害怕變故,他們認為聰明才智等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成長型思維模式認為天賦只是起點,人的才智可以通過鍛鍊提高,只要努力,再加上一定的模式就可以做的更好。

信念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心態,心態改變行動,行動改變習慣,習慣改變性格,性格改變命運。要改變命運,先確立信念。

心態決定看世界的眼光,行動決定生存的狀態。要想活出尊嚴,展現不凡,只有改變觀念,敢於和命運抗爭。

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改變自己;如果無法說服他人,那就想法說服自己。如果山過不來,那人就過去。

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決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對人生的態度;決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對事業的作為。我們的今天由過去決定,我們的明天由今天決定。

制勝不憑體力靠智力,成功不靠奇蹟靠軌跡。成功不在於是否拿到好牌,關鍵在於能否將手中的壞牌打好。人生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去哪裡。

不是井裡沒有水,而是挖的不夠深;不是成功來的慢,而是放棄速度快。得到一件東西需要勇氣,放棄一樣東西則需要智慧。

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奇正相生,循環無端,漲跌相生,循環無窮。機遇孕育著挑戰,挑戰中孕育著機遇,這是千古驗證了的定律。

種子放在水泥地板上會被曬死,種子放在水裡會被淹死,種子放到肥沃的土壤裡就生根發芽結果。選擇決定命運,環境造就人生。

懂得如何避開問題的人,勝過知道怎樣解決問題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選擇順其自然,也許是最佳選擇。勝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觀念。

在家裡看到的永遠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是世界。把錢放在眼前,看到的永遠是錢,把錢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錢的世界。

給人金錢是下策,給人能力是中策,給人觀念是上策。財富買不來好觀念,好觀念能換來億萬財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場,是在人的腦海裡。

要用行動控制情緒,不要讓情緒控制行動;要讓心靈啟迪智慧,不能讓耳朵支配心靈。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主要差在兩耳之間的那塊地方。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好的時候要找一條備胎,人不好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得意的時候要找一條退路,人失意的時候要找一條出路。

孩子貧窮是做父母的錯,因為他小的時候 ,父母沒給他正確的人生觀。家長的觀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線。

有什麼信念,就選擇什麼態度;有什麼態度,就會有什麼行為;有什麼行為,就產生什麼結果。要想結果變得好,必須選擇好的信念。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思想會變成語言,語言會變成行動,行動會變成習慣,習慣會變成性格。性格會影響人生。

習慣不加以抑制,會變成生活的必需品,不良的習慣隨時改變人生走向。人往往難以改變習慣,因為造習慣的就是自己,結果人又成為習慣的奴隸。

人生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到哪裡去。當你在埋頭工作的時侯,一定要抬頭看看你去的方向。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你來自何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遠不會失去自己。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化,任何優勢都是暫時的。當你在佔有這個優勢時,必須爭取主動,再佔據下一個優勢,這需要前瞻的決斷力,需要的是智慧。

提出問題遠比解決問題難,因為解決問題是技術性的,而提出問題則是革命性的。我們身邊並不缺少財富,而是缺少發現財富的眼光。

觀念改變並未改變事物本身,改變的只是對事物的認識,但觀念可以改變人,人可以改變世界。做人最重要的是品格、態度、思想觀念和人生價值觀。

改變觀念,就是改變可以改變的一切,適應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觀念,就是推陳出新,解放思想。

經驗固然重要,但觀念的正確與否起決定作用。經驗只能做好現成的東西,觀念則決定長遠的方向。思維觀念高於工作經驗。

你能夠成為什麼?惟一限制的就是你頭腦裡的框框,你的外部世界永遠反映你的內心世界,要想改善外部世界,必須努力改變內心世界。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人。阻擋你前進的不是高山大海,而往往是自己鞋底一粒小小的沙粒。

熟悉的習慣,熟悉的路線,熟悉的日子裡,永遠不會有奇蹟發生。改變思路,改變習慣,改變一種活的方式,往往會創造無限,風景無限!

發生一件事,喜歡它那就享受它,不喜歡它那就避開它,避不開那就改變它,改變不了那就接受它。接受不了是你的觀念,別埋怨事情的本身。

無法改變世界,可以改變觀念;無法改變事情,可以改變心情;無法改變別人的看法,可以改變自已的想法。

無法改變風向,可以調整風帆;無法左右天氣,可以調整心情。如果事情無法改變,那就去改變觀念。

要想事情改變,首先自己改變,只有自己改變,才可改變世界。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戰勝自己,才能戰勝困難。

思維的價值,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其實都是這兩種模式的混合體,一般人的思維模式既有成長型模式,也有固定型模式。但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想法還是差異很大,在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些人看到的是"這個困難通過努力,加一定的方法,是可以達到的",而還有人認為"我天生就不是。

我們的生活有太多無奈,我們無法改變,也無力去改變,更糟的是,我們失去了改變的想法。

在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請你,請你一定要溫柔地對待他

要懂得珍惜,沒有誰和誰是天生就註定在一起的。

滿目青山空念遠,不如惜取眼前人,因為陪伴與懂得,比愛情更加重要。一生中會有很多段愛情,陪你走到最後的,始終只有你一個人。找一個願意忍受你的人,一起走到最後。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已經得到的更加珍惜。不管風雨再不再來,讓我的愛伴著你直到永遠。無需言證的承諾,我的心早已給了你。今生今世只想和你在一起。

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見!

繁華落盡,與君老。一個人一生可以愛上很多人的,等你獲得真正屬於你的幸福之後,你就會明白以前的傷痛其實是一種財富,它讓你學會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愛的人。

古人曾經說過,大太極之中有小太極,小太極之中有小小太極,這句話用在人的思維非常合適。在我們當下,我們主動能動性是一個非常難以說明白。如果說必須依據在的客觀環境來考慮自己的思維,可是我們當先的客觀環境是之前所延伸下來的,也就是我們的思維每時每刻都處於變動之中,不是我們自己所能夠控制的。

但是同時我們的思維又有一個更要要命的功能,他必須要直到未來的行動。而且嚴格來講,現在的思維不光會指導未來的行動,某種程度上還會指導未來的思維。希望我們將來應該怎麼去做,同時當時我們應該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思維之中。如果思維與行動是一對陰陽的話,那麼在以上的分析之中,就不難發現過去的思維與行動曾經是一對陰陽;當下的思維按照道理應該與當下當下行為構成一對陰陽,可惜當下沒有行動,只能在過於行動基礎上所形成的種種客觀環境構成一對陰陽;同時在未來的思維與行動再構成一對陰陽。

也就是中間的思維非常重要,既要對過去曾經發生的種種事實進行合理的反省,這裡可以理解為陰;同時又不能過去不愉快的事情耿耿於懷,勇往直前,這裡可以理解為陽。

如果對自己定位不清楚,可能在自己思維中那個太極大大高於未來那個太極的時候,未來不能實現的時候,難免有點挫敗感。同時如果周圍人都告訴你目標過大,而你 不知反省,仍然堅持自己當初的想法,從心裡上來講,則可能有點強迫症的嫌疑了。

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真正要改變一個人的格局,應該從本性上去改變,要勇於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和為人處世的風格。

有大格局的人,都有以下這幾種境界,看看你有沒有。不管做什麼,都很大氣,一言一行都有不一樣的氣度,做任何事情,很有章法,都讓人心服口服。

第一種:難得糊塗的境界。《菜根譚》裡寫到:在小事上裝糊塗,才能成就一個人的大格局

。一個人斤斤計較,是不會有大格局的,反而會變成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但凡有大格局的人,有難得糊塗的境界。糊塗不是真糊塗,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一個人糊塗一點,學會做一個旁觀者,而不是參與者,很多事情就看明白了,正所謂“旁觀者清”。看透不說透,假裝糊塗,就不會得罪人了,也不會傷害到自己。

第二種;一笑而過的境界。一個人為什麼沒有大格局,也許是記性太好了。以前發生的事情,都牢牢記住了,一輩子都忘不了。要知道,人心就像一個杯子,什麼破事都往裡面放,“杯子”就滿了,再也裝不下任何東西了。心都是滿滿當當了,心胸就狹隘了。

聰明的人,學會了邊走邊扔,過去的事情都會看淡,即便還記得,也不會去想了。要知道,過去的一切,都無法重來了,想到頭痛都沒有用。

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雲淡風輕”。心情就是一朵白雲,隨著微風慢慢飄,隨便去什麼地方,都沒有關係,一切都是自由自在的。

有大格局的人,對過去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一笑而過,把心靈騰空,留下更多的空間去思考人生,去迎接未來的美好生活。

第三種:從不生氣的境界。俗話說:很多人不是老死的,而是氣死的。生氣的危害很大,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青筋暴露,眼裡有兇巴巴的光,甚至有自虐、摔東西等行為出現。如果一個人有心臟病,生氣的時候,心臟病很可能復發。

有大格局的人,從不生氣。他會控制自己的脾氣,遇到任何事情,都會靜心思考,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生氣有什麼用?氣壞了身體,還要自己負責,別人不會為你承擔責任。生氣就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顯得很沒有檔次。不如做一個聰明人,學會“消消氣”,用平和的心態面對人生的各種煩惱。

第四種:臨危不亂的境界。一個人慌亂之中,做什麼都會出錯。一個總是犯錯誤的人,應該不會有大格局,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情,也不能做到“進退有序”。

真正經歷過很多危難的人,顯得很沉默,學會了一個扛住所有的“苦”,還能夠砥礪前行。一個人行走的腳步越亂,說的話越急,那麼犯錯的概率越高,顯得很沒有氣度。

格局,佈局,步局。心中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真正有大格局的人,是擁有了一顆強大的心,可以承載人生的起起落落,可以悟透社會里的各種現象,可以放下過去的所有,可以一直保持亮堂堂的。

如果你可以擁有以上幾種境界,你的格局也會慢慢變大。換一種心境看世界,換一個角度思考人生,心中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欣喜。

看一個人有沒有洞見性,就看他的底層思維能力強不強。說到洞見性,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什麼叫“洞見”。“洞見”一詞語出宋•秦觀《兵法》:“心不搖於死生之變,氣不奪於寵辱利害之交,則四者之勝敗自然洞見。”

字典中通常指明察;清楚地看到。稍微引申一點就是指能夠透徹的瞭解,能夠透視不易察曉的事物,對事物的見解上比較高明,比較有遠見性。

當我們說一個人洞見性比較強的時候,主要是指這個人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深層邏輯,能夠觀察到別人觀察不到的細節。

通常我們都認為馬雲的洞見性比較強,能夠看得比別人遠,看得比別人深。我們佩服他總能夠在商業領域洞見到事物發展的未來趨勢,提前佈局,成就了一個巨大的商業帝國。

我國曆史上的古聖人——老子更是有著最為高深的洞見性,其代表著作《道德經》,雖然寥寥五千字,卻洞見到了宇宙、人生,乃至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和最底層的道理。白巖松說過這樣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四分之一《道德經》就可以治天下。”

生活中,每個人的洞見性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如何看一個人有沒有洞見性,洞見性強不強呢?

其實,你就看他的底層思維能力強不強就行了。底層思維能力強的人,能夠看到事物的底層邏輯,透過現象看到問題和事物的本質。

因此說,底層思維能力強的人,他的洞見性就會很好。

那麼底層思維能力來源於什麼呢?是來源於知識數量的多少嗎?為什麼生活中有的人看了很多書,掌握了很多知識和信息卻依然沒有洞見性呢?

為什麼有的人學了很多知識看了很多書仍然缺乏洞見性呢?生活中,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人,非常愛看書,非常愛學習,尤其是喜歡看網上、朋友圈、公眾號等轉發的各種學習文章和信息,然而這個人的洞見性卻並不強。

還有的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專業性很強,專業知識掌握很透徹,但是也同樣缺乏洞見性,一旦超出自己的領域,整體判斷事物的能力和洞見性就很差。

舉個例子,認識一個學園藝專業的博士朋友,在其專業領域,相對一般人來說,絕對算是高手。但是對於生活中其他領域的見解和判斷能力和普通人沒有什麼區別。

這是為什麼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從一個小故事入手。歐洲歷史上,拿破崙可謂是家喻戶曉,在拿破崙與普魯士戰爭結束後,當時出現了兩本比較出名的與戰爭相關的兵書。

其中一本是一個叫約米尼的人寫的,當時可謂非常暢銷,書的內容總結了拿破崙戰爭取勝的經驗以及他的炮兵戰術。

而另一本則是叫《戰爭論》,是戰敗國德國一個叫克勞塞維茨的人寫的。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並沒有就具體的軍事技術和個人的指揮能力展開,而是從戰爭的本質角度進行分析。在當時,由於德國是戰敗國,該書無人問津。

但是今天,經過了時間和歷史的檢驗,稍微瞭解軍事史的都知道《戰爭論》這本人類偉大的軍事著作,全球的軍事家們依然在研究和學習。而約米尼和他的著作,早就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了,因為書中的內容已經過時了,再也沒有人需要學習怎麼用炮了。

同樣是寫關於同一個時代戰爭方面的兩本書,結果為什麼會差異這麼大呢?

就是因為《戰爭論》寫的是戰爭的本質,戰爭的底層邏輯和深層次規律,不僅能夠適用於過去的戰爭,而且能夠解釋未來的戰爭。這就是作者的底層思維能力比較強,對於戰爭有著極強的洞見性。而不是以現象說現象,就戰術論戰術,停留在淺層次中。約米尼雖然總結了拿破崙過去的成功經驗,但是,並不是戰爭的本質層面,在當時能夠流行一時,但並不能指導未來的戰爭。很顯然,一個講的是“知識”,一個講的是“洞見”。

說到根本就是對事物的洞見能力不同。而洞見能力並不取決於信息的多少或知識量的多少,而是取決於這個人的底層思維能力強不強,也就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能力,對事物認知的深層次分析能力。

洞見性強的人,總是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撥開事物層層表象的外衣,深入到事物的本質去思考和看問題。而事物的本質規律又有許多都是想通的,不僅能夠解釋一個現象,而是能夠舉一反三,解釋多個現象。

《易經》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理論就是宇宙萬事萬物的根本規律,也是事物的最為底層的原理。

說一個生活中常見的底層規律或原理,比如二八定律,很多領域都適用二八定律。百分之二十的客戶貢獻百分之八十的利潤,百分之二十的人口擁有百分之八十的財富,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工作等等。

底層思維能力強的人,總是善於從事物深層次和本質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因此就能夠覺察到別人覺察不到的層面,看到別人看不見的規律,久而久之,其洞見性就會越來越強。

因此說,洞見性並不是取決於學習了多少知識和看多了多少書籍,而是一種底層思維能力,是一種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問題。

事實上,網絡上那些碎片化知識以及信息,對於一個人的洞見性基本上沒什麼用,看得再多也無助於提高你得洞見事物的能力。

而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應該是培養自己的底層思維能力,加強自己認知事物深層次本質的能力。

如何培養底層思維能力來提高我們的洞見性,透過現象看本質,凡事多問為什麼,多問為什麼?

底層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遇到事情要從深層次去尋找問題的原因,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是從表象去看問題,用現象解釋現象。

同樣是看到蘋果落地這一現象,只有牛頓透過現象去思考為什麼落地的深層次的根本原因,而普通人只是看到了現象本身。

有沒有底層思維,看問題的視角就會不同。培養底層思維能力首先要養成凡事先問為什麼的思維習慣。按照美國人西蒙•斯涅克的“黃金思維圈”理論,要多從why的層面出發思考問題,而不是what層面。

我們拿近兩年比較火的民宿來說,表面上我們是在賣產品賣服務,更底層次上說是在賣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兩種不同視角和層次,就會產生不同的方法論,當然產生的結果也不同。做得好的民宿品牌都是針對擁有共同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那一部分小眾人群,而不是面向所有人賣產品本身。

為什麼蘋果(Apple)公司在全世界擁有那麼多忠實的粉絲,不是因為它的產品功能更強大,而是因為它們賣的是一種改變與創新的價值觀,而並僅僅是一件電子產品。

生活中,事物的本質和真相併不是長在事物的表面,一眼就能夠看到,而是潛藏在深處。因此,我們不要根據現象就輕易下結論,而是多問問為什麼,當你開始問為什麼的時候,就開始了向深層次去尋找答案,也就開始了用底層思維去思考問題了,你的洞見能力就會不斷加強。

底層思維能力是一種能夠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抽象思維能力。

培養底層思維能力一個有效的方法是能夠將複雜問題簡單化,能夠運用抽象思維抓住事物的本質。

我們所面對的社會已經變得越發複雜和多變,能夠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維習慣。

巴菲特在思考複雜問題時強調:“保持事物的簡單性。”也就是面對複雜問題時,你看到的層次越深,事物越顯得簡單,越是看表面,才越是顯得複雜。保持事物的簡單性,就是強調能夠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抽象思維能力,是以一個極簡出發來解釋複雜。

生活中,看似複雜的事物,背後都有一個簡單的原理。牛頓透過各種複雜的運動現象,抽象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即慣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才讓我們理解起來變得簡單。

愛因斯坦更是將複雜的天體、宇宙的運動抽象為著名的相對論理論,E=mc²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得公式卻揭示了宇宙運行的能夠守恆的根本原理。

以創新聞名於世的埃隆·馬斯克,曾是PayPal聯合創始人。後來一手創立了三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純電動汽車特斯拉(Tesla)以及光伏發電公司(SolarCity)。他在思考問題時習慣從事物的“第一性原理”思考。也就是把能夠複雜事情縮減至其最根本的實質。他運用這個原理成功地將火箭發射成本降到原來的幾十甚至上百分之一。

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抽象思維能力,是培養底層思維能力的重要方法。這種能力將複雜的問題拆解為一個較為簡單的問題,你抽象的層次越高,越接近事物本源,越接近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事物的本質,你的底層思維能力就越強。

學習那些底層規律性、原理性知識提升我們的底層思維能力。

提升底層思維能力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學習,大量的學習才能不斷增強一個人的洞見能力。

學習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學習什麼。不是什麼知識都去學,而是學習那麼底層規律性、原理性的知識才更有助於增強一個人的底層思維能力。

舉例來說,摩爾定律就是屬於底層規律性知識,摩爾發現,晶片裡的電晶體數量,大概每隔18-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通過這個發現抽象出我們大家熟知的摩爾定律。這個定律不僅解釋了電晶體數量發展趨勢變化的規律,而且在微處理器芯片、半導體存儲器和系統軟件等領域也符合這個規律。

其他類似的底層規律性、原理性知識,比如微笑曲線、安全邊際、長尾理論、從眾效應、陰陽之道等等。這些知識更有價值,也更能增強我們的洞見性。一個人的洞見能力並不取決於你的知識量大小,關鍵是知識的質量。

老子的《道德經》中講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說的是知識和技能,越學會的越多,越雜亂,而事物的本質和大道,底層原理性的、根本性的知識則越學越簡單,越學越少,越接近事物的本源。

要想提高我們的洞見性,就要多學習老子認為的那些根本性的“道”的知識。

一個人的洞見能力說到底離不開我們的親身體驗和實踐,上述通過提升底層思維能力來提高洞見性的方法無一不需要我們的踐行,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只有知行合一才是真正地習得,才能真正地讓思維方式成為習慣。

在踐行中體驗,在體驗中感知,逐漸培養出自己的洞見能力。

比如;男生在和女生交往的時候總有這樣的煩惱,談了這麼久戀愛,依然搞不懂女朋友的心思,常常不知道為什麼,就惹女朋友不開心了,而且總是不知道女朋友的“我沒有不開心啊”或者“別跟我說話,讓我安靜一會兒”哪句是真心的,哪句是違心的。好希望有讀心術,能夠讀懂女朋友的潛臺詞。

在東方語境裡,語言一般比較委婉含蓄,許多話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要表達更深層的潛臺詞。這就導致我們身邊常有類似的情景,比如在感情中,一方可能覺得“我已經表達得這麼清楚了,為什麼他還是不懂我”,而另一方卻總是摸不著頭腦;在日常裡,有段時間不聯繫的朋友突然詢問你的現狀,你也可能捉摸不透這到底是突然的關心,還是他要跟你借錢了。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希望能擁有“讀心術”,能夠一眼看懂對方的潛臺詞,其實所謂的“讀心術”,不過是微表情學與行為邏輯學的結合運用。比如,你和朋友正在聊天,當你說起一個話題,說得津津有味的時候,你的朋友卻忽然將雙臂環繞胸前,並且挪動腳尖,朝向遠離你的方向,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擅長讀心術,就會明白,這是一種逃避和防禦的反應,說明你的朋友並不喜歡這個話題,此時再聊下去只會惹人反感,你應該及時轉化話題。

微表情與動作分析,身體語言方面卓有建樹的心理學專家阿爾波特曾經做過研究,在一次談話中,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量只有7%,聲音與聲調佔據38%,剩下的55%來自無聲的語言,即身體動作和微表情。瞭解一些動作與微表情的涵義,可以幫助我們在交流時減少阻礙,更快速地理解對方。那麼具體來看,什麼樣的動作與微表情代表什麼樣的情緒呢?

我們按照從頭到腳的順序來看。首先,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當我們看到感興趣的東西,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瞳孔放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眼前忽然出現你最感興趣的東西,是不是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據說,古代波斯的珠寶商人會根據顧客瞳孔的大小來要價的,如果一枚鑽戒能使顧客的瞳孔擴張,商人就會把價錢要得高一些。所以,如果你是從事銷售行業的話,如果當你出示產品或服務時,你的顧客瞳孔突然放大,或者是眼睛突然亮了一下,哪怕他沒有表現出喜愛,也說明他是真的感興趣的。

並且,眼睛的細節還能說明許多問題,比如在笑的時候,如果對方的眼角處一點兒細紋都沒有,那麼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他並沒有動用到眼部的肌肉,而只是單純地拉起嘴角,真正的愉悅會同時抽動嘴巴和眼睛的肌肉,所以哪怕他的笑容再明顯,都只是一種委婉的假笑。大家有空時可以對著鏡子觀察一下。

再往下看,我們的嘴唇在不說話時也會傳遞很多信息,當一個人緊閉嘴唇並且拉扯嘴角的時候,一般說明他有了負面情緒,並且正在嘗試壓抑不滿,如果是在交談中對方有這樣的表情,就該想想自己是不是有哪裡說錯話了。

再到頸部,我們的頸部有許多神經末梢,只要稍加按摩,就可以有效降低血壓與心跳速度,消除緊張,所以,當你的對話對象觸摸或按摩頸部,常常說明他正處於緊張的狀態中。另外,按摩耳垂,或者在腿上摩擦雙手,也都是一般人緊張時會出現的動作。而如果男生拉著領帶,或是女生玩弄頸上的項鍊,也代表同樣的意思。

但是,這些微表情只是通常情況下,大部分人會有的表現,在不同情況下,也有少部分人並不適用於這些情況,而且表情動作並不能反推原因,比如剛剛所說的,在緊張時可能會不自覺地在大腿上摩擦雙手,並不代表和你交流時,在腿上摩擦雙手的人一定是緊張,也有可能是他今天褲子比較緊,或者是腿上被蚊子咬了一個包。再加上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特別的行為小癖好,所以微表情並不能一概而論,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所以這個時候,行為邏輯學的一些方法反而能更加準確地讓我們去“讀心”,知道對方在想什麼。

每一句話都有動因,就像躺在床上的室友一般問你是不是要下樓吃飯的時候,結合這句話的場景你就知道,其實他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想讓你幫他帶飯。所以讀懂動因的核心就是要找到對方的需求。

需求分析;這個時候,“空椅子技術”就該上場了。空椅子技術”屬於臨床心理學,一般是用來處理情緒的,但在“讀心”方面也有用處。我們需要在腦海中想象兩把椅子,將椅子放在你想要讀懂對方的場景裡,你首先坐在其中一張上,以自己本人的身份來提出想要詢問的問題,再坐到另一張椅子上,帶入對方的身份,面對著你自己,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我們來嘗試一下這個方法。比如,想象這麼一個場景,你的戀人提出了分手,你在難過之餘更多的是不解,不明白為什麼TA會突然放棄這段感情,這時候,你就可以設想一個放有兩把椅子的房間,首先請你坐在其中一張上,提出這個疑問,再請你坐在另一張上,此刻你是TA,而對面坐著你本人,你想跟對面這個人說什麼?這時候你內心第一時間湧現的回答,基本就是對方會有的答案,畢竟你已經非常瞭解對方了,很多疑問不是沒有答案,而是你並沒有去細想,而“空椅子技術”就是創造這麼一個能讓你拋開雜念,仔細思考的場景。

其實,讀心術並不是讓你成為心理學專家,也不是讓你在生活中學會窺探身邊人的內心,作為非心理學從業者,我們學習基礎的讀心術,是為了能夠以更加細膩的情感,去關注身邊人需求與心情變化,培養“共情”的能力,懂得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從而在生活中對朋友、對家人多一些關心,也能在溝通中更加順暢。

我想大家都知道,大腦是不會無中生有,其具體含義是:只有感覺器官感覺到什麼樣的事物,才會有什麼樣的信號輸入到大腦中,只有輸入大腦中什麼樣的信號,大腦中才會有什麼樣的信號;只有當大腦中有什麼樣的信號,大腦才會輸出什麼樣的信號。 或者說大腦只是接收、存貯和利用知識和信息的器官,而不是生成信號的機器。

大腦之所以會思維,之所以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之所以會提出創造發明的方案,是人從萬事萬物的變化與發展中學來的,而不是大腦“想”出來的。

思維之源、創造發明之源、問題解決之源、語言之源不在大腦之內,而在大腦之外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之中,以及在事物的變化和發展中所產生出來的新事物之中。

大腦思維的真正奧秘不僅在大腦內,而且還在大腦之外的具體事物的變化與發展之中。大腦只是思維之末,大自然才是真正的思維之本。

僅從大腦之內來尋找大腦思維的奧秘是很片面的,在目前的情況下也是不可能的。我們應該從大腦之外的具體事物的發展變化中來尋找大腦思維的奧秘。

要想揭開大腦思維之迷,就必須追根求源,而不是僅僅研究大腦和思維,還要研究知識和信息以及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的特性。可惜的是,人們在研究大腦思維時,忽視了知識、信息和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在大腦思維中所起的作用。

“大腦只是接收、存貯、利用信號的器官,而不是產生信號的器官”

不會鞏固;只有形象的沒有抽象的;只有具體的沒有概括的。其具體含義是:複習之所以可以使記憶得到加強,不是因為複習鞏固了已形成的記憶痕跡,而是因為又形成了新的記憶痕跡。傳統記憶理論則認為複習之所以可以使記憶得到加強,是因為複習鞏固了原有的記憶痕跡,或者說產生了一個概括的記憶痕跡。大腦會不會在複習的過程中形成新的記憶痕跡,傳統理論並未說明,也未否認。“不會鞏固”的理論認為,每次看到“人”字,都有可能在大腦中產生一個新的記憶痕跡,大腦中有很多很多的各種各樣字體的“人”字的記憶痕跡。傳統的記憶理論並未說明大腦中有多少個“人”字的記憶痕跡。

而傳統理論言下之意認為大腦中只有一個概括的“人”字的記憶痕跡,只是誰也未說出這個概括的“人”字長什麼樣。其實這個概括的“人”字只是大腦在接收了大量的“人”字的信號後而自動產生的。

傳統的大腦思維理論很推崇抽象和概括。雖說有很多人研究抽象概括,然而時至今日,也無人說清楚抽象概括是什麼,也未說清楚大腦通過抽象概括而生成子什麼樣的新信號。抽象概括猶如“燃素”、“以太”、“上帝”、“神鬼”一樣,只是一種假象,而事實上並不存在的東西,或者說是大腦在獲得了大量知識信息後而自動產生的功能。抽象概括是大腦思維領域中最害人的兩個妖魔。只有徹底剷除抽象概括,才能真正揭開大腦思維之迷。

大腦中只有形象的信號,而沒有抽象的信號;只有具體的信號,而沒有概括的信號。“人”字雖說是具體的“人”的代表符號,然而對眼睛而言,“人”字對眼睛所產生的刺激與張三這個具體的人對眼睛所產生的刺激,本質上是完全一樣的,都是具體的刺激信號。

大腦先天就有的最主要的功能只有神經元的興奮和抑制,猶如計算機只有0和1一樣。

概念、比較、判斷、推理、想象、抽象、概括、語言、學習、問題的解決、創造發明等等並不是大腦先天就有的基本功能。這些功能都是在興奮和抑制功能的基礎上,在大量的知識和信息這種軟件的擴充下而產生出來的功能,大腦中沒有實現這些功能的對應的生理機制。

大腦思維中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模式識別。小孩可以很容易地認出母親,而計算機就難以實現這種識別過程。無數計算機專家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來研究計算機模式識別問題,然而都以失敗而告終。我也研究過此問題,也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然而我受多重記憶痕跡的啟發,找到了一種可以提高計算機模式識別靈活性的方法:把“母親”的各個側面的“模式”都放入計算機中,“模式”越多,識別的靈活程度就越高。

要研究語言問題,也應該從大腦之外來找答案,從大腦內部來找答案肯定找不到結果。後天學習是人產生語言能力的決定因素。

我在上述基礎之上建立起了全套的大腦思維理論。用此理論可以很簡單扼要地解釋所有思維現象。我只是利用簡單枚舉歸納推理法而得出了上述假說。我無法徹底證明我的假說,然而只要一個反例就可以把我的假說全部推翻。我找了20年也未能找到這個反例。

“不可加工”與“不可鞏固”這兩個念頭都是一秒種之內就產生了。然而我為了證明這兩個念頭,用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也未完全證實。這兩個結論看起來簡單,其實涉及到與大腦思維的各個方面。這兩個問題是揭開大腦思維之迷的突破口。

我的觀點只要用一個例子就可以徹底推翻。這個例子是這樣的:只要證明從大腦中輸出的某一信號不是來源客觀存在的具體事物,而是來源於人的大腦即可。這個例子就可以徹底推翻我的假說:大腦不會無中生有,或者說就可以證明“大腦可以無中生有”。

證明這兩個觀點很困難,然而要推翻它也不容易。可喜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人能推翻這兩個假說。

我們每一個人的大腦的生理機制是相同的。我們每一個人(先天生理缺陷、畸形者除外)的大腦的生理機制是相同的。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科學家的大腦的生理機制與普通人也是一樣的。偉大的科學家發明家的大腦中沒有與眾不同的創造發明的機理機制。

假說之三也是揭開大腦思維之迷的一個關鍵問題、基礎問題。目前還沒有讓大家公認的證據來證明或否認這個觀點。有人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與眾不同,也有人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是與眾相同的。雙方都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服對方。

如果說能證明人的有關思維大腦生理結構都是相同的,那麼由此就可以推出“智慧的源泉不是人的大腦”、“創造發明的源泉不是大腦”。

如果說人們的大腦的生理結構是不一樣的,牛頓的大腦中有一種特殊的、可以產生萬有引力的生理機制,愛因斯坦的大腦中有一種特殊的、可以產生相對論的生理機制,那麼我們就更難揭開大腦思維之迷。

從類推的角度而言,人的大腦的生理結構應該是相同的,因為人為其它生理器官的生理結構全都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男女的生理結構的差異。

大腦思維活動與知識和信息密切相關。如果說牛頓、愛因斯坦自出生後就被關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的地方,不讓他們看到任何東西,不讓他們聽到任何聲音,也不讓他們觸摸到任何事物,那麼,他們長大以後只會成為白痴,不可能發現萬有引力定律,不可能創立相對論。

大腦思維的公理,假說三也可以當作大腦思維的公理:人們實現思維的大腦生理結構都是一樣的(先天大腦畸形人除外)。人與人之間的大腦的差異只有量的差異而無質的差異,牛頓、愛因斯坦的大腦生理結構與普通人也是一樣的。

本書的結論就是建立在這個公理的基礎之上。人們的生理結構都是一樣的,只有男女之間的生理結構之間的差異。下圖則是與正常人不一樣的“畸形人”。

於我而言,一個三觀不正的人,不配談“思維”。近些年,思維模式十分熱門。在眾多的思維方法當中,批判性思維最受關注。

許多人看到“思維”二字,就本能地將之和批評甚至吵架畫上了等號;至少,也會覺得這是一種激烈的思維模式,咄咄逼人,讓人緊張。

這是我們對思維認知的一大誤區。實際上,批判性思維並不是直接地去反對什麼。它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技能,在西方的教育體系中,思維被普遍確立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換言之,這是每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應當具備的思維模式。

那麼究竟,什麼是思維呢?思維是一種評估、比較、分析、探索和綜合信息的能力。其中“批判”指的是審慎地判斷,所以僅僅持有與他人或主流不同的觀點並不是批判性思維。

最早給出“思維”定義的人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杜威在《我們如何思考》中稱之為“反思性思維”(reflective thought),並做了這樣的定義:

(反思性思維是)對觀點和被認同的知識所採取的主動的、持續的、仔細的思考;其方式是探究知識具備什麼樣的支撐,可以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目前最為通行“批判性思維”定義來自教育家羅伯特·恩尼斯,他認為這是一種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維,其目的在於決定我們相信什麼和做什麼。

從這個定義來看,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建構性的思維,一種實踐取向的思維,並不代表對他人論點的一味詰難。

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過程,往往會不求甚解,聽過一件事就是知道了。有些人稍微想的深一點,會想辦法搞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用因果聯繫的形式去理解這件事情,但也就僅此而已。

批判性思維要求不能夠僅僅停留在對信息的盲目吸收這一層級,而是要進行分析、比較與評估,全面地審視之後再去得出自己的認知。

從這個角度來說,批判性思維當然也是一種具有質疑與反駁傾向的思維;但是,這種質疑與反駁首先是“理性”的,它不以單純的肯定或否定為目的,而以合理的判斷為宗旨,以建構與發展為方向。因此,它的質疑與反駁是基於實證與邏輯的,是基於自我反思與理性自治的。

也就是說,批判性思維不是辯論的吵嚷,也不是對他人觀點和人身的批評攻訐,而是運用邏輯工具對自己的思考進行精煉的過程。

舉一個例子,很多人都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方式。在新聞熱點事件中,非此即彼的道德綁架處處可見:你在這個問題上支持日本,你是不是不愛國?販賣兒童罪大惡極,死刑你竟然不支持,你為何這麼冷血?

其實,愛國與是否支持某國家的某個具體舉動沒有直接關聯;法律代表著程序正義,並不是傾瀉憤恨的工具,是否判處死刑,需要足夠的證據支撐,並依照嚴格的審判方能認定。

這種思維方式就像“不好好讀書將來就要掃大街!”以及“是中國人就轉發!”這樣的粗陋觀點,無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現實世界。

批判性思維的要點,就是“理性考察之後再決定”,“理性考察”才是開鎖的鑰匙;它的內容,或者我們說的“探究和實證”,“好論證”,才是批判性思維的心臟地帶。

對批判性思維的使用者來說,探究的出發點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探究過程的公正、開放和全面性。不管思維的過程是為了找錯,還是要找正面證據增強信心,只要在思維過程中遵循全面多樣,公正開放的原則,那麼不管最初意圖是什麼,最終正反兩面的觀念都會被包括進來,自然會得出切中肯綮的結論。

說到這裡,還不得不談談批判性思維在西方思想史當中的起源。

作者;青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