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各種利好,二手房卻“有價無市”,留給囤房者的時間不多了?

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是最近的樓市依然很熱鬧!

前段時間某開發商打折賣樓的促銷信息普天蓋地。然後就是各種直播賣房、VR看房等花式賣房新招數。

相關部門也很給力,各種穩定樓市的政策,一個接一個的襲來,前兩天還聽說駐馬店因為樓市鬆綁政策的問題被省政府緊急約談了。

樓市新政+打折促銷+房地產銷售的各種朋友圈轟炸,有沒有讓你也產生一種立刻去買個房子的衝動?趁著疫情撿個便宜?看了下面的分析,也許你會改變主意!


房市各種利好,二手房卻“有價無市”,留給囤房者的時間不多了?


新房銷售的熱鬧,與二手房市場長期的不溫不火,折射出中國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怪狀:供需關係失衡。據悉,2018年我國商品房的閒置率高達21%,比國際警戒線高出11個百分點。外界預測,我國的空置房屋可供38億到40億人居住。

直觀來說,我國的房子很多,但是二手房市場無法完全按照供需關係來發展,這也導致二手房掛牌量和掛牌價的量價背離。看一下數據:

房市各種利好,二手房卻“有價無市”,留給囤房者的時間不多了?


二手房掛牌價從緩慢上升到逐漸平穩,而掛牌量卻有走低趨勢(即使忽略疫情影響)。這個圖說明什麼問題呢?

第一、中國的房屋存量很大,可是二手房掛牌量卻不增反減。除去疫情影響,大部分原因是政策限制。大部分房屋轉讓都有限售期。

第二、按照供需關係,掛牌量下降,掛牌價應該走高才是,可是掛牌價並未出現相應的走高趨勢。這可以說明一個問題:二手房市場有價無市現象很嚴重。簡單說就是:你掛價多少無所謂,反正我不買。如果你看一下二手房交易的各種稅費,你也會望而卻步。

無論是從二手房價格來分析其掛牌量,還是從二手房掛牌數量來分析其價格,都會出現明顯的背離現象。這說明,目前的二手房市場是受到嚴重壓抑的。

土地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一直蓋新房。而且也沒必要蓋那麼多房子。即使中國現在的房子數量不像外界預測的那麼誇張,未來的房子也不可能像現在這麼搶手。也許真如馬雲說的:未來十年,房價如蔥。

隨著中國存量房時代的到來,二手房市場的改變或許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一旦二手房交易進入自由交易時代,那有價無市的二手房市場怪狀,或將得到徹底解決。“即使賣不掉,也不降價”這跟弦估計也繃不下去了。


房市各種利好,二手房卻“有價無市”,留給囤房者的時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