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因為柳湘蓮悔婚而自殺,為了一個男人,值得嗎?

文史田地


首先在那時是值得,在現在是不值得。

說實話,我也是不理解,尤三姐是誰,是一個風月女子,為什麼突然會對名節看得那麼重了。

所以從這我們可以看出曹雪芹是個多麼浪漫的人。為什麼以前尤三姐不在乎,現在在乎,因為有柳湘蓮的出現,一個尚不熟悉,一見鍾情男子,,曹公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歌頌愛情。

同樣也通過這種方式來批判封建對女子的壓迫,尤三姐不死批判就不夠有力。當然以上是跳出來看了。

如果結合時代背景,當時對女性約束往往十分的重,特別是貞潔方面,如果尤三姐不自殺,那麼也會被人指指點點,無法抬頭見人,雖然尤三姐之前也不是什麼良家婦女,但也是隻有賈府的部分人知道。

總結一句,尤三姐的自殺體現了紅樓夢的主題和總體基調。


複方醋酸


飛花《作娟悟語》,尤三姐因為柳湘蓮悔婚而自殺,為了一個男人,我認為當然不值得!確切的說她不僅僅是為柳自殺,而是對自己今後的命運絕望,與其被人退婚詬病,不如以死明志,這也是對湘蓮絕情退婚的抗議,也是對當時社會無聲的納喊和抗爭!

一,三姐來歷

三姐是一個美貌,風流,痴情,剛烈的女子。因家境貧寒,和姐姐母親,投奔沒有血緣關係的賈珍之妻尤氏,靠寧府賈珍賙濟過活。寧國府就是一個大染缸,其姐尤二和賈珍父子的醜事,被秋桐傳的沸沸揚揚,盡人皆知,連尤氏在王熙風面前都矮了半截,在尤二三姐被輕視的情況下,被人打壓的無話可說,抬不起頭來。

二,三姐之死

尤三姐是一個有獨立思想的女子。她不想靠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來解決自己的婚姻問題。正象辛風霞主演的評劇《劉巧兒》中的唱詞所說,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看原著她是怎麼說的:但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過守分,只要我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裡進不去,也白過了這一世。尤三姐五年前,看過柳湘蓮客串演戲,一見鍾情,也不管對方是否愛自己,就要等他五年十年。而柳湘蓮聽賈璉一說,是個絕色的,也不瞭解品徳如何,就草率送上定情信物,祖傳鴛鴦寶劍。兩人沒有感情基礎,倉促釘婚,互不瞭解,給尤二姐自殺埋下火種,待柳湘蓮不僅要絕色還要忠貞淸白女子,懷疑三姐不貞,退婚索要鴛鴦劍時,三姐在房裡聽的清楚,隨走出房說:你們不必出去再議,還你定禮。一面淚如雨下,左手將劍並鞘送與湘蓮,右手回肘只往項上一橫。可憐:

揉碎桃花紅滿地,

玉山傾倒再難扶。

就這樣標緻美人香消玉殞,魂斷劍下!我的婚姻我做主的美好願望化為泡影,還搭了一條命。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如果尤三姐真的因為柳湘蓮悔婚而自殺,尤三姐真的不值得。

一,柳湘蓮從來沒有愛過尤三姐。柳湘蓮在與尤三姐定婚之前,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個女子叫尤三姐,更別說對她有什麼感情了。而且定婚也是被賈璉催促之下,才不得不在打聽之前趕緊給了定情信物的。後來得知尤三姐住在寧國府時更是看不起尤三姐,因而,為一個不愛自己甚至輕視自己的人自殺,實在不值得。況且,尤三姐也不併是人們所想象的那樣喜歡柳湘蓮。

二,尤三姐也從來沒有愛過柳湘蓮。尤三姐對柳湘蓮的喜歡是五年前的,但這種喜歡淺薄的很,因為尤三姐在此後的五年並沒有因為見過柳湘蓮而有任何改變,該與人調情調情,該賣弄風騷賣弄風騷,直到她見姐姐尤二姐嫁了,她也想穩定了下來,她想起了五年前的柳湘蓮,於是她便讓賈璉為她定下了柳湘蓮。可見她想嫁柳湘蓮,並不是真的愛柳湘蓮,而是想為自己找一個比較合適的歸宿而已。尤三姐自殺,其實不是因為柳湘蓮悔婚,而是因為看不到前途而已。

三,柳湘蓮退婚,讓尤三姐看到了現實殘酷。柳湘蓮只不過是個敗落的世家子弟,父母皆亡,又行走於花街柳巷,結交優伶,說到底也不過是個破落戶,而尤三姐雖然出身不高,但她的大姐是寧國府主母,二姐是榮國府繼承人,這樣的身份絕對配得上柳湘蓮,可是當柳湘蓮得知尤三姐的歷史後,竟然也後悔與尤三姐定親。這樣,是尤三姐看到一個事實,這個事實就是,即使柳湘蓮這樣的破落戶也看不起自己。那麼她以後要想嫁個好人家根本就沒有可能。

尤三姐從柳湘蓮身上,看到自己即使將來謹小慎微,恪守各種規矩,但人們一旦知道自己的過去,也不會尊重自己。因而萬念俱灰,於是橫劍自盡。


萍風竹雨123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紅樓夢》中有這樣一位烈女子,她為了一個男人的背信棄義而當場自盡在這個男人面前,堪稱是書中最慘烈的情節。但是冷靜下來之後,我們不禁會想:剛烈的尤三姐為了一個悔婚的柳湘蓮,親手了結了自己的性命,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我的答案自然是:不值得!為什麼呢?

一個女人,她的生命裡應該有很多東西,愛情和婚姻只是其中的一樣;為了一個無法得到的東西而輕易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不知道當冰冷的鴛鴦劍橫過尤三姐的脖頸,她的腦海裡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的一生到底是為了什麼?”

她父親早逝,失去了依靠的母親帶著她和姐姐另嫁他人;尤氏母女三人,猶如失去了可以攀附之物的藤蔓;她們為了生存下去,只能屈辱地依附寧國府的姐夫賈珍。

這麼看來,似乎尤氏母女除了這一條路,就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事實當真如此嗎?

尤二姐自小被父親許配給了皇糧莊頭張家,倘若不是尤老孃嫌貧愛富,尤二姐貪圖富貴,一意退了張家的親事,將二姐偷嫁給了賈璉,尤二姐怎麼會落得個吞金自盡的下場?她受夠了被姐夫賈珍一邊接濟、一邊調戲的生活,想要借賈璉跳出賈珍這個火坑;豈料只是從一個火坑跳到另一個火坑、加速了自己的死亡進程而已。

尤三姐堅持要嫁柳湘璉,雖然不是貪圖柳湘蓮的錢財,也不是看上了他的勢力;但是她的目的是和尤二姐一致的:都是為了擺脫賈珍的糾纏,為自己尋一個好歸宿。當然,和尤二姐的結局一樣,尤三姐也失敗了。

可是,如果尤二姐當年沒有選擇退婚,而是依約嫁與家境沒落的張華,雖然家境清貧了些,也不至於落得個年紀輕輕就一命嗚呼的結局。

同樣,尤三姐如果看上的不是浪蕩公子柳湘蓮,而只是一個務農的農夫,又或者是商賈、工匠、屠夫、小販……平平淡淡過完這一生,難道不比衝動之下自刎而死要強嗎?

小結:人活一世,珍貴的東西有很多;但是,在追求這些東西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量力而行;當你只是一隻小小的麻雀,卻妄想去追逐高飛的鴻雁,那麼失敗簡直是註定的;尤三姐在不清楚柳湘璉性格為人的情況下,不顧一切想要留住柳湘璉的行為,說到底是一個輕率而又魯莽的決定,同時也是對生命的一種輕視。試問如果一個人連自愛都做不到,又怎能去指望別人愛她呢?

一個人如果不相信你,而你為了證明自己,就算真的成功了,你又得到了什麼呢?活著永遠是最重要的,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誠然,柳湘璉重情重義,和賈璉賈珍這幫人相比確實不知道強出多少倍;但是,最好的就一定會是合適的嗎?

如果說尤三姐最初看上柳湘璉是一個錯誤,那麼,她在面對前來退婚的柳湘璉時,自殺是她對自己犯下的又一個錯誤。為什麼呢?

柳湘璉從答應娶尤三姐到後悔決意退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他無意間從好友賈寶玉的口中知道了尤三姐的底細,因此對尤三姐的人品產生了懷疑,故而才發生了向賈璉索要定禮鴛鴦劍的事情。

尤三姐對此中緣由自然心如明鏡。她悔,悔自己為什麼要與賈珍賈蓉父子之間產生了糾葛;她恨,恨自己即便有一萬張口,也無法向柳湘璉證明自己在賈珍父子日夜糾纏下苦苦保留下來的清白,無法向柳湘璉表明她苦苦愛慕他的一腔痴情,無法向柳湘璉表達自己一心追隨他的堅定決心。

當千萬句話無法說出口,烈性的尤三姐沒有選擇打碎銀牙和淚吞,而是決絕地選擇了用結束生命的方式,證明了自己。

小結:尤三姐成功了。面對尤三姐的死,柳湘璉痛哭流涕、後悔不迭、萬念俱灰。但是,這真的就是她想要得到的結果嗎?難道得不到就要將他毀掉?這樣的結果又有什麼意義呢?古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當一個人拼盡全力去得到一樣東西的時候,他往往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初心,而最終得到的結果也未必是他想要的結果了。

“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將自己吊死在一棵樹上?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古時候有個農人在幹活的時候,意外撿到了一隻撞死在樹樁上的肥兔子;當這個農人飽餐過兔肉後,竟然幻想能再次不費吹灰之力得到兔肉;於是,這個農人不再去烈日下辛勤勞作,而是天天守在曾經撿到兔子的樹樁旁,期待下一隻兔子的到來。當然,結果是他什麼都沒有等到,反而白白耽誤了收成。

這就是我們小時候就學過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尤三姐本來與母親姐姐一起依附寧國府生活,忽然有一天,柳湘璉的到來,給她無望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希望。

柳湘璉的出現讓尤三姐突然覺得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她為自己編織一個美夢,在夢裡,柳湘璉是能將她救出火坑的英雄;在柳湘璉的身上,她傾注了她所能想到的最美的想象。

而賈璉的一力促成,更是使得尤三姐的這個美夢無限接近可能。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成功或者失敗的可能。成功了自然皆大歡喜,但是,萬一失敗了呢?

尤三姐就像那苦苦守著樹樁等待兔子的農人,她苦苦等著她選定的柳湘蓮的如約迎娶;農人沒有等來兔子還耽誤了農時只能餓肚子,而尤三姐,硬是將一道多選題做成了單選題,生生將自己逼上了絕路。

小結:其實有時候,人太執著了也不是一件好事;難道除了柳湘蓮之外,這世上再無其他男子可以託付終身了嗎?潘金蓮若是本性純良,安心想過好日子,嫁給武大難道就是最壞的選擇嗎?說到底,還是她們追求了錯誤的東西,不是嗎?

總結:對於尤三姐來說,在她所生活的那個黑暗的封建社會,她大膽地想要試圖衝破身上那層枷鎖,卻以失敗告終;她求仁得仁,死而無憾,我們作為旁觀的讀者是無法對她的價格值觀去妄下評斷的;《紅樓夢》的作者通過塑造尤三姐這樣一個剛烈不屈的女性悲劇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殘酷壓迫,以及女性作為弱勢群體艱難生存的現實;然而社會發展到今時今日,早已是另一番新的氣象:越來越多的女子已經不再需要依附男人生存,而是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更廣闊的生存空間——這,是兩百年前的《紅樓夢》作者所沒有想到和看到的,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意義所在。


醉吟扶夷


值不值得很難定論!

站在當事人尤三姐而言,是值得的。因為封建社會的女子,每天養在深閨,很難接觸到外面的男子,柳湘蓮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她一見鍾情,渴望託付一生,她每天都在憧憬著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日子。而柳湘蓮悔婚讓她的夢想徹底破滅了,對她而言,生無可戀,不如離開這個世界。

現代社會,女人眼界開闊,經濟獨立,見多識廣,當然也不會為一個男人去殉情的。所以,現在我們現代人的看,真的不值得,我們也不贊成這樣做。



天媛姐姐


尤三姐的死是因為他對所有的男人失去了信心、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一個在封建禮教下的弱女子,一個寄人籬下仰人鼻息的拖油瓶,尤三姐在這樣一個險惡的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中生存,她也真是步履維艱,在成為賈珍、賈蓉之流的玩物後,她也叛逆的把賈珍、賈蓉之流當成的玩物。她,一會兒罵得男人一句話沒有,一會兒又哄得垂涎落魄。她,搞得男人慾近不得,欲遠不能,迷離顛倒,並以此為樂。從此後,倒像是她嫖了男人,並非男人淫了她。她就這樣縱容自己,玩弄著賈珍、賈蓉之流,註定了她最後的悲劇。

自從見到寶玉把女兒當寶貝一樣的哄著 ,尤三姐對男人重新拾起了信心。想起來五年前見過的柳湘蓮,決心洗心革面、守身如玉,痴心等待柳湘蓮迎娶。哪曉得柳湘蓮的一句話打破了她的美夢:“這事不好了,萬萬做不得!你們東府裡,除了兩個看門的石頭獅子,哪還有什麼乾淨的?”就是這句話,讓尤三姐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對天下的男人看透、看破。隨著夢碎魂飛,尤三姐魂歸太虛幻境,了卻情債。


藍紫色蒲公英


尤二姐尤三姐是紅樓夢裡很另類的姐妹倆。

本來是窮人家的孩子,到了賈府以後,見識了賈府的榮華富貴,就真的是“懃不住”了。太過羨慕,而且這姐倆,自始至終一直認為,她們倆非常漂亮,漂亮女人的自信,她們都太誇張了。

於是,她們真的想憑著自己的美貌,在賈府開闢一片天地。

她們想進入賈府的心情都太迫切了,都竟然跟賈珍有首尾。這其實在當時的社會,(甚至於現在),都是非常令人不齒的。但是,她們並不在乎。尤二姐很順利的嫁給了賈璉,自以為終身有靠。

尤三姐呢,她比尤二姐想的長遠,她就是想跟自己的過去一刀倆斷,斷的乾乾淨淨,好清清白白地開始新的歷程。

殊不知,柳湘蓮可不是那種糊里糊塗就娶妻的人。他拒絕了。其實王熙鳳一語道破“省的當了活王八!”

話粗理不粗。

其實,在柳湘蓮贈賈璉“鴛鴦劍”的時候,就是非常不吉利的。哪有定情信物用刀劍之物,確實不吉利!

接著,柳湘蓮又要跟賈璉出去說說,說什麼,一定是說不願意娶她的理由。

尤三姐突然意識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為,就是無法更改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印象了!

浪子回頭金不換,浪女回頭,沒人搭理啊!

她太羞愧了,就自刎了!用的還是鴛鴦劍!


Longsuixinyuan


尤三姐,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中的人物。尤氏繼母帶來的女兒,尤二姐妹妹,亦稱尤小妹。模樣兒長得風流標致,偏又打扮十分出色,迷得賈珍賈璉酥麻如醉、垂涎落魄。

尤三姐性情剛烈、潑辣無人、充滿自信。不似二姐性格懦弱無能、糊塗,但人溫順善良。

三姐一進賈府,便看出賈府男人個個風流好色,皆是色中餓鬼。笫六十五回中,三姐站在炕上,指著賈璉笑罵道⺀你不用和我花馬弔嘴的,借水下雜麵,你吃我看見,你別油蒙了心,打諒我們不知道你府上的事。這會子花了幾個臭錢,你們哥兒倆親著我們姐兒兩個權當粉頭來取樂兒,你們就打錯了算盤。我知道你那老婆太難纏,如今把我的姐姐拐了來做二房,偷的鑼兒敲不得,我也要會會那鳳奶奶去,看他是幾個腦袋幾隻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罷,倘若有一點叫人過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們兩個的牛黃金寶掏了出來,再和那潑婦拼了這命,也不差尤三姑奶奶了。″此話嚇得賈璉這色中餓鬼酒都醒了。賈珍也想不到三姐這等無恥老辣,兄弟兩個本是風月場上偷慣了的無恥之徒,這給三姐一嚇,從此不敢隨便輕薄了。

賈珍賈璉見上不了手,便和二姐商議把三姐嫁出去。但三姐見慣了風流好色之徒,她有自己的愛情理想追求。她滴淚對二姐泣道⺀即如今姐姐有了安身地,媽媽也有了安身之處,我也要自尋歸結去。但這終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兒戲。我如今改迷守方,只揀一個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憑你們揀擇,雖是富比石崇,才過子建,貌似潘安的,我心裡進不去,也白過了一世。″

三姐真是個好姑娘,她不找富貴有錢的,她不找美貌有才的,只想找個互相喜歡互相理解的好兒郎。

原來,五年前三姐看上了一個唱戲的小生,名喚柳湘蓮的俊男子。賈璉知曉後道:"怪道呢!我說是個什麼樣人,原來是他,果真眼力不錯。你不知道這柳二郎,那樣一個標緻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是無情無義,最是和寶玉親的來。″即和寶玉親的來,必是和寶玉樣才情聰潁性情高潔之人。三姐早下了必嫁湘蓮之心:"從今日起,我吃齋唸佛,服侍母親,等他來了,好嫁過去,若一百年不來,我自己修道去,並擊簪明志,非柳不嫁。

三姐有嫁心,二郎卻無娶意。湘蓮歸賈府後,對寶玉道:"她是珍大嫂子的繼母帶來的兩位小姨,我在那裡和他們混了一月,怎麼不知?這事不好,斷乎的不得了,你們東府裡除了兩個石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我不做這剩王八。″三姐在後房聽見,心在滴血啊!好不容易盼湘蓮來,卻等來令人心碎的言語。三姐知道湘蓮的心思,必是閒棄自己也是淫蕩無恥之人,不想結親了,淚如雨下,心如死灰,撥刀自盡,了卻塵緣。可惜了一個好姑娘啊!"操碎桃花紅滿地,玉山傾倒難再扶。″柳湘蓮你為啥不多調查接觸呢,難為了三姐一片深情啊!

尤三姐的悲劇,在於賈府,更在於整個社會。當時整個社會道德低下、荒淫無恥,賈府更是荒淫無恥的代表。正因為賈府的荒淫無道,才給三姐帶來不潔的名聲。尤三姐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的悲劇,在那個道德低下無恥的環境下,想做一個好人太難了。無論善良溫順懦弱的尤二姐,還是剛烈清醒的尤三姐,都難逃一死,可悲哉!


我是伍洋


柳湘蓮悔婚,是導致尤三姐自殺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於當時的社會大環境。


儒家文化認為,萬惡淫為首。尤三姐,一個沒有出閣的閨中女子,不顧人倫,小小年紀便和自己的姐夫、外甥有了醜事,就是放在今天,也是一件令人作嘔的事情,何況那時。

在封建社會,女子的貞操是非常寶貴的,它甚至勝於一個女人的生命。他們提倡,生死事小,失節事大。在那樣一個社會環境下,尤三姐和尤二姐的作為,是十分令人不齒的。

她和賈珍父子的醜行,已經被傳得沸沸揚揚。儘管她年輕美貌,卻已被冠以“淫”的字號,臭名在外。這在當時是沒有什麼好的出路的。尤三姐深知這一點。

賈珍父子所在的寧國府,臭名昭著。老奴焦大怒罵他們,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爬灰的爬灰。其他人焉有不知之理。

闔府人等都知道賈珍和秦可卿的事情,後來事發,秦可卿上吊身死,賈母再也沒有登過寧國府的門。

可是,年少無知的尤氏二姐妹,羨慕寧國府的榮華富貴,在尤老孃的默許下,和賈珍之流鬼混在一起,辱沒了自己的名聲,落了個悲慘的下場。

柳湘蓮就毫不客氣地對寶玉說,寧國府除了門口的兩個石頭獅子是乾淨的,恐怕連他家的貓兒狗兒都不乾淨。可見寧國府的名聲之惡劣。

尤三姐確實是因為柳湘蓮悔婚而自殺的。她心氣兒高,一般人她看不上。而她看得上的人,則嫌棄她不守婦道,不願娶她為妻。

她的媽媽嫌貧愛富,也不願尤三姐嫁個貧寒之家,使她自己老無所依。尤二姐退婚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然而,富貴之家的子弟,肯定不會要她女兒。

沒有結婚,就已失去了名節,是個有個性的男兒都不會願意戴這頂綠帽子。除非兩個人感情深厚,為了愛情,他暫不計較。

這在當時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因為那時的男女不能自由戀愛,只能聽憑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尤三姐是絕望而死。她對生活絕望,對自己的未來絕望。更是因為自己的夢想破滅,走向了極端。所以就談不上什麼值與不值。


飛雪迎春666


確實特別不值得,而且是為了柳湘蓮這個人,他們之前可以說沒有任何交集,柳湘蓮也從未對尤三姐付出過什麼,尤三姐“只是因為在人群裡面多看了你一眼,從此難以忘懷你容顏。”於是,徹底淪陷了。

根據尤二姐對賈璉介紹的情況,五年前,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姥姥家做生日,兩姐妹跟著尤老孃去了他們姥姥家拜壽,這時候看到他們家請了一起串客,裡頭有個做小生的,叫做柳湘蓮,他看上了,如今才要嫁他。

我覺得這段話信息量還蠻大的,尤家既不是富貴之家,也不是貧民之家,雖然這之間的關係有點複雜,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尤老孃帶到尤家來的。賈珍能夠娶尤氏為續絃,而且以尤氏的辦事作風,尤家應該也是小康之家。尤老孃的孃家做壽,請得起戲班,說明尤老孃的孃家家庭條件還不錯,至少也是小康之家,這樣家庭出身的有老孃,加上本人應該長得不錯(尤二姐和尤三姐這一對尤物可以證明),所以才能帶著兩個貌美如花的女兒嫁入尤家。

尤二姐和尤三姐沒有了父親,跟著母親改嫁,母親又帶她們住進了賈家,可見她倆的生活亦如浮萍。急切地想要給自己找一個可依靠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尤二姐如此,尤三姐也如此,連同她們的母親也是一樣的態度。

尤三姐對柳湘蓮的一見鍾情,完全是因為外貌決定的。她對他其他的品性並不清楚,在作者的筆下,柳香蓮出生於沒落的世家子弟,讀書不成,素性爽俠,不拘細事,酷好耍槍舞劍,賭博吃酒,以至眠花臥柳,吹笛彈箏,無所不為。

在那個年代,對男人和女人執行的是雙重標準,男人在外面無論做什麼,大概只要不殺人放火,都不會有人拿道德來約束他。可是女人卻不行,尤三姐僅僅是因為生活在寧國府,就被柳香蓮從主觀上判了死刑,因為在柳湘蓮的概念裡,那裡只有門口兩個石獅子是乾淨的,他自己可以眠花宿柳,尤三姐即使是被男人看一眼都不行。在這種雙重標準下,尤三姐即便渾身是長滿了嘴,也無法為自己自辯。

愛情沒有什麼理由可說,也沒有什麼值得不值得。電視劇《大宅門》裡面,白景琦的妹妹白玉婷,因為愛上個唱戲的,對方有家室,不接受她,她也不能嫁給他,最後抱著他的相片結婚。相過相信看過這部電視劇的人都印象深刻,把一輩子捆在一張照片上,和尤三姐選擇剛烈的自吻,也沒有太大區別,這都只說是了出當時女性在婚姻選擇方面的悲哀和無奈,他們沒有任何別的好的選擇,為愛不成,最後選擇一死了之。

設想一下,柳湘蓮對尤三姐的態度僅僅是他一個人對尤三姐的態度嗎?應該是那個社會整體的態度。也就是說,即便是尤三姐不是看中的柳湘蓮,一旦尤三姐進入了寧國府這個大染缸,也沒有了別的出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