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值得吗?

文史田地


首先在那时是值得,在现在是不值得。

说实话,我也是不理解,尤三姐是谁,是一个风月女子,为什么突然会对名节看得那么重了。

所以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是个多么浪漫的人。为什么以前尤三姐不在乎,现在在乎,因为有柳湘莲的出现,一个尚不熟悉,一见钟情男子,,曹公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歌颂爱情。

同样也通过这种方式来批判封建对女子的压迫,尤三姐不死批判就不够有力。当然以上是跳出来看了。

如果结合时代背景,当时对女性约束往往十分的重,特别是贞洁方面,如果尤三姐不自杀,那么也会被人指指点点,无法抬头见人,虽然尤三姐之前也不是什么良家妇女,但也是只有贾府的部分人知道。

总结一句,尤三姐的自杀体现了红楼梦的主题和总体基调。


复方醋酸


飞花《作娟悟语》,尤三姐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为了一个男人,我认为当然不值得!确切的说她不仅仅是为柳自杀,而是对自己今后的命运绝望,与其被人退婚诟病,不如以死明志,这也是对湘莲绝情退婚的抗议,也是对当时社会无声的纳喊和抗争!

一,三姐来历

三姐是一个美貌,风流,痴情,刚烈的女子。因家境贫寒,和姐姐母亲,投奔没有血缘关系的贾珍之妻尤氏,靠宁府贾珍周济过活。宁国府就是一个大染缸,其姐尤二和贾珍父子的丑事,被秋桐传的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连尤氏在王熙风面前都矮了半截,在尤二三姐被轻视的情况下,被人打压的无话可说,抬不起头来。

二,三姐之死

尤三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子。她不想靠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来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正象辛风霞主演的评剧《刘巧儿》中的唱词所说,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看原著她是怎么说的:但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过守分,只要我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比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这一世。尤三姐五年前,看过柳湘莲客串演戏,一见钟情,也不管对方是否爱自己,就要等他五年十年。而柳湘莲听贾琏一说,是个绝色的,也不了解品徳如何,就草率送上定情信物,祖传鸳鸯宝剑。两人没有感情基础,仓促钉婚,互不了解,给尤二姐自杀埋下火种,待柳湘莲不仅要绝色还要忠贞淸白女子,怀疑三姐不贞,退婚索要鸳鸯剑时,三姐在房里听的清楚,随走出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

揉碎桃花红满地,

玉山倾倒再难扶。

就这样标致美人香消玉殒,魂断剑下!我的婚姻我做主的美好愿望化为泡影,还搭了一条命。





文化领域创作者飞花娟


如果尤三姐真的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尤三姐真的不值得。

一,柳湘莲从来没有爱过尤三姐。柳湘莲在与尤三姐定婚之前,根本不知道世上有个女子叫尤三姐,更别说对她有什么感情了。而且定婚也是被贾琏催促之下,才不得不在打听之前赶紧给了定情信物的。后来得知尤三姐住在宁国府时更是看不起尤三姐,因而,为一个不爱自己甚至轻视自己的人自杀,实在不值得。况且,尤三姐也不并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喜欢柳湘莲。

二,尤三姐也从来没有爱过柳湘莲。尤三姐对柳湘莲的喜欢是五年前的,但这种喜欢浅薄的很,因为尤三姐在此后的五年并没有因为见过柳湘莲而有任何改变,该与人调情调情,该卖弄风骚卖弄风骚,直到她见姐姐尤二姐嫁了,她也想稳定了下来,她想起了五年前的柳湘莲,于是她便让贾琏为她定下了柳湘莲。可见她想嫁柳湘莲,并不是真的爱柳湘莲,而是想为自己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归宿而已。尤三姐自杀,其实不是因为柳湘莲悔婚,而是因为看不到前途而已。

三,柳湘莲退婚,让尤三姐看到了现实残酷。柳湘莲只不过是个败落的世家子弟,父母皆亡,又行走于花街柳巷,结交优伶,说到底也不过是个破落户,而尤三姐虽然出身不高,但她的大姐是宁国府主母,二姐是荣国府继承人,这样的身份绝对配得上柳湘莲,可是当柳湘莲得知尤三姐的历史后,竟然也后悔与尤三姐定亲。这样,是尤三姐看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即使柳湘莲这样的破落户也看不起自己。那么她以后要想嫁个好人家根本就没有可能。

尤三姐从柳湘莲身上,看到自己即使将来谨小慎微,恪守各种规矩,但人们一旦知道自己的过去,也不会尊重自己。因而万念俱灰,于是横剑自尽。


萍风竹雨123


大家好!我是醉吟扶夷。《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位烈女子,她为了一个男人的背信弃义而当场自尽在这个男人面前,堪称是书中最惨烈的情节。但是冷静下来之后,我们不禁会想:刚烈的尤三姐为了一个悔婚的柳湘莲,亲手了结了自己的性命,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我的答案自然是:不值得!为什么呢?

一个女人,她的生命里应该有很多东西,爱情和婚姻只是其中的一样;为了一个无法得到的东西而轻易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不知道当冰冷的鸳鸯剑横过尤三姐的脖颈,她的脑海里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的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

她父亲早逝,失去了依靠的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另嫁他人;尤氏母女三人,犹如失去了可以攀附之物的藤蔓;她们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屈辱地依附宁国府的姐夫贾珍。

这么看来,似乎尤氏母女除了这一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事实当真如此吗?

尤二姐自小被父亲许配给了皇粮庄头张家,倘若不是尤老娘嫌贫爱富,尤二姐贪图富贵,一意退了张家的亲事,将二姐偷嫁给了贾琏,尤二姐怎么会落得个吞金自尽的下场?她受够了被姐夫贾珍一边接济、一边调戏的生活,想要借贾琏跳出贾珍这个火坑;岂料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进程而已。

尤三姐坚持要嫁柳湘琏,虽然不是贪图柳湘莲的钱财,也不是看上了他的势力;但是她的目的是和尤二姐一致的:都是为了摆脱贾珍的纠缠,为自己寻一个好归宿。当然,和尤二姐的结局一样,尤三姐也失败了。

可是,如果尤二姐当年没有选择退婚,而是依约嫁与家境没落的张华,虽然家境清贫了些,也不至于落得个年纪轻轻就一命呜呼的结局。

同样,尤三姐如果看上的不是浪荡公子柳湘莲,而只是一个务农的农夫,又或者是商贾、工匠、屠夫、小贩……平平淡淡过完这一生,难道不比冲动之下自刎而死要强吗?

小结:人活一世,珍贵的东西有很多;但是,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量力而行;当你只是一只小小的麻雀,却妄想去追逐高飞的鸿雁,那么失败简直是注定的;尤三姐在不清楚柳湘琏性格为人的情况下,不顾一切想要留住柳湘琏的行为,说到底是一个轻率而又鲁莽的决定,同时也是对生命的一种轻视。试问如果一个人连自爱都做不到,又怎能去指望别人爱她呢?

一个人如果不相信你,而你为了证明自己,就算真的成功了,你又得到了什么呢?活着永远是最重要的,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诚然,柳湘琏重情重义,和贾琏贾珍这帮人相比确实不知道强出多少倍;但是,最好的就一定会是合适的吗?

如果说尤三姐最初看上柳湘琏是一个错误,那么,她在面对前来退婚的柳湘琏时,自杀是她对自己犯下的又一个错误。为什么呢?

柳湘琏从答应娶尤三姐到后悔决意退婚,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他无意间从好友贾宝玉的口中知道了尤三姐的底细,因此对尤三姐的人品产生了怀疑,故而才发生了向贾琏索要定礼鸳鸯剑的事情。

尤三姐对此中缘由自然心如明镜。她悔,悔自己为什么要与贾珍贾蓉父子之间产生了纠葛;她恨,恨自己即便有一万张口,也无法向柳湘琏证明自己在贾珍父子日夜纠缠下苦苦保留下来的清白,无法向柳湘琏表明她苦苦爱慕他的一腔痴情,无法向柳湘琏表达自己一心追随他的坚定决心。

当千万句话无法说出口,烈性的尤三姐没有选择打碎银牙和泪吞,而是决绝地选择了用结束生命的方式,证明了自己。

小结:尤三姐成功了。面对尤三姐的死,柳湘琏痛哭流涕、后悔不迭、万念俱灰。但是,这真的就是她想要得到的结果吗?难道得不到就要将他毁掉?这样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呢?古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当一个人拼尽全力去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他往往也就失去了最初的初心,而最终得到的结果也未必是他想要的结果了。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将自己吊死在一棵树上?因此尤三姐不值得。

古时候有个农人在干活的时候,意外捡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肥兔子;当这个农人饱餐过兔肉后,竟然幻想能再次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兔肉;于是,这个农人不再去烈日下辛勤劳作,而是天天守在曾经捡到兔子的树桩旁,期待下一只兔子的到来。当然,结果是他什么都没有等到,反而白白耽误了收成。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就学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

尤三姐本来与母亲姐姐一起依附宁国府生活,忽然有一天,柳湘琏的到来,给她无望的生命注入了新的希望。

柳湘琏的出现让尤三姐突然觉得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她为自己编织一个美梦,在梦里,柳湘琏是能将她救出火坑的英雄;在柳湘琏的身上,她倾注了她所能想到的最美的想象。

而贾琏的一力促成,更是使得尤三姐的这个美梦无限接近可能。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可能。成功了自然皆大欢喜,但是,万一失败了呢?

尤三姐就像那苦苦守着树桩等待兔子的农人,她苦苦等着她选定的柳湘莲的如约迎娶;农人没有等来兔子还耽误了农时只能饿肚子,而尤三姐,硬是将一道多选题做成了单选题,生生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小结:其实有时候,人太执着了也不是一件好事;难道除了柳湘莲之外,这世上再无其他男子可以托付终身了吗?潘金莲若是本性纯良,安心想过好日子,嫁给武大难道就是最坏的选择吗?说到底,还是她们追求了错误的东西,不是吗?

总结:对于尤三姐来说,在她所生活的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她大胆地想要试图冲破身上那层枷锁,却以失败告终;她求仁得仁,死而无憾,我们作为旁观的读者是无法对她的价格值观去妄下评断的;《红楼梦》的作者通过塑造尤三姐这样一个刚烈不屈的女性悲剧形象,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压迫,以及女性作为弱势群体艰难生存的现实;然而社会发展到今时今日,早已是另一番新的气象:越来越多的女子已经不再需要依附男人生存,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这,是两百年前的《红楼梦》作者所没有想到和看到的,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意义所在。


醉吟扶夷


值不值得很难定论!

站在当事人尤三姐而言,是值得的。因为封建社会的女子,每天养在深闺,很难接触到外面的男子,柳湘莲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她一见钟情,渴望托付一生,她每天都在憧憬着和心上人在一起的日子。而柳湘莲悔婚让她的梦想彻底破灭了,对她而言,生无可恋,不如离开这个世界。

现代社会,女人眼界开阔,经济独立,见多识广,当然也不会为一个男人去殉情的。所以,现在我们现代人的看,真的不值得,我们也不赞成这样做。



天媛姐姐


尤三姐的死是因为他对所有的男人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一个在封建礼教下的弱女子,一个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拖油瓶,尤三姐在这样一个险恶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生存,她也真是步履维艰,在成为贾珍、贾蓉之流的玩物后,她也叛逆的把贾珍、贾蓉之流当成的玩物。她,一会儿骂得男人一句话没有,一会儿又哄得垂涎落魄。她,搞得男人欲近不得,欲远不能,迷离颠倒,并以此为乐。从此后,倒像是她嫖了男人,并非男人淫了她。她就这样纵容自己,玩弄着贾珍、贾蓉之流,注定了她最后的悲剧。

自从见到宝玉把女儿当宝贝一样的哄着 ,尤三姐对男人重新拾起了信心。想起来五年前见过的柳湘莲,决心洗心革面、守身如玉,痴心等待柳湘莲迎娶。哪晓得柳湘莲的一句话打破了她的美梦:“这事不好了,万万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两个看门的石头狮子,哪还有什么干净的?”就是这句话,让尤三姐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对天下的男人看透、看破。随着梦碎魂飞,尤三姐魂归太虚幻境,了却情债。


蓝紫色蒲公英


尤二姐尤三姐是红楼梦里很另类的姐妹俩。

本来是穷人家的孩子,到了贾府以后,见识了贾府的荣华富贵,就真的是“懃不住”了。太过羡慕,而且这姐俩,自始至终一直认为,她们俩非常漂亮,漂亮女人的自信,她们都太夸张了。

于是,她们真的想凭着自己的美貌,在贾府开辟一片天地。

她们想进入贾府的心情都太迫切了,都竟然跟贾珍有首尾。这其实在当时的社会,(甚至于现在),都是非常令人不齿的。但是,她们并不在乎。尤二姐很顺利的嫁给了贾琏,自以为终身有靠。

尤三姐呢,她比尤二姐想的长远,她就是想跟自己的过去一刀俩断,断的干干净净,好清清白白地开始新的历程。

殊不知,柳湘莲可不是那种糊里糊涂就娶妻的人。他拒绝了。其实王熙凤一语道破“省的当了活王八!”

话粗理不粗。

其实,在柳湘莲赠贾琏“鸳鸯剑”的时候,就是非常不吉利的。哪有定情信物用刀剑之物,确实不吉利!

接着,柳湘莲又要跟贾琏出去说说,说什么,一定是说不愿意娶她的理由。

尤三姐突然意识到,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就是无法更改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浪女回头,没人搭理啊!

她太羞愧了,就自刎了!用的还是鸳鸯剑!


Longsuixinyuan


尤三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妹妹,亦称尤小妹。模样儿长得风流标致,偏又打扮十分出色,迷得贾珍贾琏酥麻如醉、垂涎落魄。

尤三姐性情刚烈、泼辣无人、充满自信。不似二姐性格懦弱无能、糊涂,但人温顺善良。

三姐一进贾府,便看出贾府男人个个风流好色,皆是色中饿鬼。笫六十五回中,三姐站在炕上,指着贾琏笑骂道⺀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的,借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亲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我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的姐姐拐了来做二房,偷的锣儿敲不得,我也要会会那凤奶奶去,看他是几个脑袋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们两个的牛黄金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差尤三姑奶奶了。″此话吓得贾琏这色中饿鬼酒都醒了。贾珍也想不到三姐这等无耻老辣,兄弟两个本是风月场上偷惯了的无耻之徒,这给三姐一吓,从此不敢随便轻薄了。

贾珍贾琏见上不了手,便和二姐商议把三姐嫁出去。但三姐见惯了风流好色之徒,她有自己的爱情理想追求。她滴泪对二姐泣道⺀即如今姐姐有了安身地,妈妈也有了安身之处,我也要自寻归结去。但这终身大事,一生至一死,非同儿戏。我如今改迷守方,只拣一个素日可心如意的人,方跟他去,若凭你们拣择,虽是富比石崇,才过子建,貌似潘安的,我心里进不去,也白过了一世。″

三姐真是个好姑娘,她不找富贵有钱的,她不找美貌有才的,只想找个互相喜欢互相理解的好儿郎。

原来,五年前三姐看上了一个唱戏的小生,名唤柳湘莲的俊男子。贾琏知晓后道:"怪道呢!我说是个什么样人,原来是他,果真眼力不错。你不知道这柳二郎,那样一个标致人,最是冷面冷心的、差不多的人,都是无情无义,最是和宝玉亲的来。″即和宝玉亲的来,必是和宝玉样才情聪颍性情高洁之人。三姐早下了必嫁湘莲之心:"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服侍母亲,等他来了,好嫁过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道去,并击簪明志,非柳不嫁。

三姐有嫁心,二郎却无娶意。湘莲归贾府后,对宝玉道:"她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月,怎么不知?这事不好,断乎的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王八。″三姐在后房听见,心在滴血啊!好不容易盼湘莲来,却等来令人心碎的言语。三姐知道湘莲的心思,必是闲弃自己也是淫荡无耻之人,不想结亲了,泪如雨下,心如死灰,拨刀自尽,了却尘缘。可惜了一个好姑娘啊!"操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难再扶。″柳湘莲你为啥不多调查接触呢,难为了三姐一片深情啊!

尤三姐的悲剧,在于贾府,更在于整个社会。当时整个社会道德低下、荒淫无耻,贾府更是荒淫无耻的代表。正因为贾府的荒淫无道,才给三姐带来不洁的名声。尤三姐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在那个道德低下无耻的环境下,想做一个好人太难了。无论善良温顺懦弱的尤二姐,还是刚烈清醒的尤三姐,都难逃一死,可悲哉!


我是伍洋


柳湘莲悔婚,是导致尤三姐自杀的直接因素,而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


儒家文化认为,万恶淫为首。尤三姐,一个没有出阁的闺中女子,不顾人伦,小小年纪便和自己的姐夫、外甥有了丑事,就是放在今天,也是一件令人作呕的事情,何况那时。

在封建社会,女子的贞操是非常宝贵的,它甚至胜于一个女人的生命。他们提倡,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下,尤三姐和尤二姐的作为,是十分令人不齿的。

她和贾珍父子的丑行,已经被传得沸沸扬扬。尽管她年轻美貌,却已被冠以“淫”的字号,臭名在外。这在当时是没有什么好的出路的。尤三姐深知这一点。

贾珍父子所在的宁国府,臭名昭著。老奴焦大怒骂他们,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爬灰的爬灰。其他人焉有不知之理。

阖府人等都知道贾珍和秦可卿的事情,后来事发,秦可卿上吊身死,贾母再也没有登过宁国府的门。

可是,年少无知的尤氏二姐妹,羡慕宁国府的荣华富贵,在尤老娘的默许下,和贾珍之流鬼混在一起,辱没了自己的名声,落了个悲惨的下场。

柳湘莲就毫不客气地对宝玉说,宁国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石头狮子是干净的,恐怕连他家的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可见宁国府的名声之恶劣。

尤三姐确实是因为柳湘莲悔婚而自杀的。她心气儿高,一般人她看不上。而她看得上的人,则嫌弃她不守妇道,不愿娶她为妻。

她的妈妈嫌贫爱富,也不愿尤三姐嫁个贫寒之家,使她自己老无所依。尤二姐退婚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然而,富贵之家的子弟,肯定不会要她女儿。

没有结婚,就已失去了名节,是个有个性的男儿都不会愿意戴这顶绿帽子。除非两个人感情深厚,为了爱情,他暂不计较。

这在当时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那时的男女不能自由恋爱,只能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尤三姐是绝望而死。她对生活绝望,对自己的未来绝望。更是因为自己的梦想破灭,走向了极端。所以就谈不上什么值与不值。


飞雪迎春666


确实特别不值得,而且是为了柳湘莲这个人,他们之前可以说没有任何交集,柳湘莲也从未对尤三姐付出过什么,尤三姐“只是因为在人群里面多看了你一眼,从此难以忘怀你容颜。”于是,彻底沦陷了。

根据尤二姐对贾琏介绍的情况,五年前,尤二姐和尤三姐的姥姥家做生日,两姐妹跟着尤老娘去了他们姥姥家拜寿,这时候看到他们家请了一起串客,里头有个做小生的,叫做柳湘莲,他看上了,如今才要嫁他。

我觉得这段话信息量还蛮大的,尤家既不是富贵之家,也不是贫民之家,虽然这之间的关系有点复杂,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尤老娘带到尤家来的。贾珍能够娶尤氏为续弦,而且以尤氏的办事作风,尤家应该也是小康之家。尤老娘的娘家做寿,请得起戏班,说明尤老娘的娘家家庭条件还不错,至少也是小康之家,这样家庭出身的有老娘,加上本人应该长得不错(尤二姐和尤三姐这一对尤物可以证明),所以才能带着两个貌美如花的女儿嫁入尤家。

尤二姐和尤三姐没有了父亲,跟着母亲改嫁,母亲又带她们住进了贾家,可见她俩的生活亦如浮萍。急切地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可依靠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尤二姐如此,尤三姐也如此,连同她们的母亲也是一样的态度。

尤三姐对柳湘莲的一见钟情,完全是因为外貌决定的。她对他其他的品性并不清楚,在作者的笔下,柳香莲出生于没落的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

在那个年代,对男人和女人执行的是双重标准,男人在外面无论做什么,大概只要不杀人放火,都不会有人拿道德来约束他。可是女人却不行,尤三姐仅仅是因为生活在宁国府,就被柳香莲从主观上判了死刑,因为在柳湘莲的概念里,那里只有门口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他自己可以眠花宿柳,尤三姐即使是被男人看一眼都不行。在这种双重标准下,尤三姐即便浑身是长满了嘴,也无法为自己自辩。

爱情没有什么理由可说,也没有什么值得不值得。电视剧《大宅门》里面,白景琦的妹妹白玉婷,因为爱上个唱戏的,对方有家室,不接受她,她也不能嫁给他,最后抱着他的相片结婚。相过相信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印象深刻,把一辈子捆在一张照片上,和尤三姐选择刚烈的自吻,也没有太大区别,这都只说是了出当时女性在婚姻选择方面的悲哀和无奈,他们没有任何别的好的选择,为爱不成,最后选择一死了之。

设想一下,柳湘莲对尤三姐的态度仅仅是他一个人对尤三姐的态度吗?应该是那个社会整体的态度。也就是说,即便是尤三姐不是看中的柳湘莲,一旦尤三姐进入了宁国府这个大染缸,也没有了别的出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