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本期核心观点:

免费经济虽好,但不是万金油,捡来的孩子当球踢,很多时候免费的东西反而吸引不了客人,还不如收费,收费的东西感觉更有价值。


前几年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免费经济”这样的说法,用免费的产品或者服务来引流,然后再以后续的产品或服务来实现盈利,但是做促销活动打“免费牌”真的好吗?

免费经济虽好,但不是万金油,特别是当所有的同行都免费,就没有免费的价值了,现在市场上到处都是打着免费体验、免费领取广告语的商家,但是消费者未必会有多激动,第一,见多了,见怪不怪了,第二,甚至越看商家免费越害怕,因为就像是一个个商家设计好了的“碰瓷”陷阱。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01


早在2005年,当时我还在做成都吃喝玩乐网,当时吃喝玩乐网是当时本地最大的BBS社区,我们准备出一套车标,我的想法就是免费送,贴在车上,相当于移动的广告位,对网站的影响力应该会有很大的提升。


但是被我的合伙人阻止了,他是一位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老大哥,他的理由只有一个——免费的东西大家不会珍惜,哪怕你卖10元,甚至1元,多多少少要收点钱,才能让人感到价值感,才会真心对待,才会真正的贴在自己的车上达到我们期望的效果,果然,最后我们10元钱一个车贴进行售卖,反而购买的人非常火爆,并且都贴在自己的车上,这是我第一次对“免费商品”有了人性上的认识。


另外一个案例是有一家幼儿早教机构,生意还算可以,但为了追求更好,他不断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引流客源。从优惠打折到各种促销宣传活动,一系列的会员卡流程 ,隔三差五地派人到社区、街道发传单,甚至包括提供一些免费的公开课程。


但效果还是一般,后来有朋友建议他找一些异业合作,只要将之前那些免费卡制作成收费课程卡,标上 99 元的价格,然后交给母婴店,所得收入 100%全部归母婴店所有,这样等于母婴店没有花费成本就获得了一个收入来源,所以母婴店很卖力地推广你的课程。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接着他又到人才市场贴出招聘经销代理的广告,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进行代理,无任何条件,100%提成,仍旧是那个 100 元的课程,实际上招聘的是销售员,不过换了一个名称叫经销代理,好处就是不用付工资,不用管理,想招多少就可以招多少。


这家早教机构的方法只用了 3 个月,就必须停止了,因为生意太好了,因为老师有限,场地有限,容不下那些顾客,只有等内部扩张整顿好了,才敢开始继续招生。


捡来的孩子当球踢,很多时候免费的东西反而吸引不了客人,还不如收费,收费的东西感觉更有价值,而且收费把利益让给引流方,最好是个人,还有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人性如此。


02


2009年的时候,我也尝试过这样的引流方法,当时我在帮一家本地的桶装水企业做营销,需要拉新,找到新的订水用户。


我想到的方法就是找一家和桶装水用户重合的异业进行合作,从已有的用户数据上看,订桶装水的消费决策者主要是中年妇女,所以我们找到了本地最大的熟食品牌——廖记棒棒鸡进行合作,因为买他们家凉拌菜熟食的也是这个群体,目标任务是把一周的免费用水券给发出去。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我吸取了当年吃喝玩乐网车贴的经验,并没有免费送,而是买了廖记棒棒鸡多加一元送一周的水票,这一元钱归熟食店服务员小妹得,但是结果是有些店转化效果好,有些店转化效果差。


深入去寻找原因,结果原因是有些店原本生意太好,消费者都排队,熟食店的服务员根本没有时间去讲解这个“多加一元得水票”的活动,而有些店因为营业员小妹意识不到位,觉得这个1元钱的外快也不多,而且也不是他们公司的硬性kpi考核,所以就比较偷懒嫌麻烦,导致转化率不高,所以后来我们主动放弃了一些店,又新增了一些异业合作的店,并且在消费者的高峰时期每个店配了自己的活动讲解员等等做了很多调整措施,才把转化率大幅的提高。


所以,一样的方法,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异业让利金额,不同异业形态,不同的执行细节都关系着活动转化率的高低,只有死的方法,没有死的人,

一定要时刻调整,时刻试错才能真正的提高这种方法的转化率,但是核心就一个——能不免费最好不免费。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观点:千万不要免费送赠品给消费者

关注“脑细胞”微信公众号,解锁200万字的《高臻臻的营销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