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相信大家都對古代文人墨客的小故事比較感興趣。解讀歷史人物之間的小故事成為我們茶餘飯間的小樂趣。今天我們來細談一下西漢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漢代才女,西漢臨邛人。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字長卿,西漢辭賦家,祖籍左馮翊夏陽,後人稱之為賦聖和"辭宗",中國文化史文學史上傑出的代表。兩人可謂是才子佳人,至今,他們兩個之間的故事還被人們津津樂道。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景帝中元六年,司馬相如回到蜀地。蜀地有個富豪叫卓王孫,卓王孫,秦時被從趙國發到四川。到了四川之後就辦起了冶煉企業。很快卓王孫就富甲天下了。

這天,卓王孫宴請縣令王吉和司馬相如還有一些達官貴人,席間王吉請風度翩翩堂堂儀表的司馬相如彈一曲助興。司馬相如琴藝精湛,琴聲悠揚如痴如醉一曲"鳳求凰"博得眾人的讚歎,卓文君聽罷便為此傾倒。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是卓王孫的女兒,剛死了夫婿,被卓王孫接回了家,當她聽到這如痴如醉的琴聲,便隔著簾偷窺彈琴的司馬相如,見他相貌堂堂,於是就對司馬產生了愛意。從那以後兩人經常來往。

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個是被臨邛縣令奉為上賓的才子,一個是孀居在家的佳人。他們的故事,是從司馬相如作客卓家,在卓家大堂上彈唱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開始的:"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很重要的一位作家,他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尤其令人津津樂道。不過,據說當他在長安,被封為中郎將的時,由於自己覺得身份不凡,曾經興起休妻的念頭。有一天,他派人送給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寫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十三個大字,並要卓文君立刻回信。

卓文君看了信,知道丈夫有意為難自己,十分傷心。便書信一封,司馬相如收信心驚歎不已,夫人的才思敏捷和對自己的一往情深,都使他心絃受到很大的震撼,於是很快地打消了休妻的念頭。

近代以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故事因為契合了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時代潮流,更是成為宣傳忠貞愛情的古代精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