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RPD在先,捷格加廖夫研發,是一挺發射7.62×39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的輕機槍,二戰結束以後,就開始裝備蘇軍,國內引進仿製版被命名為“56式輕機槍”。

因此,國內軍迷對RPD輕機槍非常熟悉,相信許多讀者打過這挺100發彈鏈供彈,但裝在一隻鐵彈盒內,不明就裡的人以為是彈鼓供彈的輕機槍。

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此槍空槍重7.5公斤,理論射速為 70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1000米,在輕機槍中可謂出類拔萃,81式輕機槍有效射程為800米,95式輕機槍有效射程更銳減之區區600米。

RPK在後,卡拉什尼可夫研發,是以AKM突擊步槍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一挺輕機槍,1959年以後,才正式裝備蘇軍,同樣發射7.62×39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

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此槍初速為745米每秒,有效射程1000米, 理論射速每分鐘600發,空槍重5.6公斤,採用40發彈匣或75發彈鼓供彈。

RPD和RPK,是兩挺不同供彈方式的輕機槍,當年,都是裝備蘇軍步兵班的班用機槍,兩者發射相同的7.62×39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有效射程基本上相當都在1000米距離內。

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但蘇軍用RPK逐步取代RPD,成為步兵班攻防的主力槍械,原因還是前者的重量較輕,空彈鼓狀態下為5.6公斤,空彈匣狀態下僅5公斤,而後者在空彈盒狀態下則有7.5公斤,顯然同樣的輕機槍,發射同樣的槍彈,差不多的有效射程,蘇軍就考慮了槍械的減重。

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當然,RPD輕機槍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採用了100發彈鏈供彈,賦予了此槍強大的火力,1000米的有效射程,其實,與戰場上的重機槍火力有得一拼。

畢竟RPK在彈鼓供彈時,也只有75發,在彈匣供彈時,就下降到了40發,槍械重量是降下來了,但火力銳減也是非常嚴重的。

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我軍裝備的仿製RPD的56式輕機槍,儘管按計劃屬於逐步被81式和95式輕機槍所取代,但7.62毫米81式輕機槍75發彈鼓供彈,以及5.8毫米95式輕機槍75發彈鼓供彈,火力包括有效射程,供彈方式仍然不能使軍方滿意,所以逐步退役的56式輕機槍仍然被我軍所繼續保留,消耗大量庫存的7.62×39毫米中間威力步槍彈也是非常重要的考慮。

RPD和RPK:兩挺不同的輕機槍,都是蘇軍步兵班主力

56式輕機槍,確實也不負眾望,參與了62年、69年和79年那三場著名的邊境衝突戰,實戰中較遠的射程和強大的火力輸出,獲參戰官兵的一致好評。

而相比較而言,81式特別是95式輕機槍的口碑,在軍中就遠遜56式輕機槍了,複雜的彈鼓供彈惹的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