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code>[美璟世界]為您提供空間體驗服務,
[美璟設計中心]為您提供空間營造服務,

[美璟營銷中心]為您提供空間營銷服務。/<code>

【身臨其境】緬甸·蒲甘古城,點擊 即可深度體驗古老的藝術空間!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萬塔之城

位於緬甸國境中部伊洛瓦底江左岸的蒲甘古城,是緬甸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這裡保留著緬甸各個歷史時期建造的佛塔佛寺,展現緬甸古老建築藝術縮影的同時,又體現出緬甸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

古語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詩句中所描繪的那種古寺林立的壯美景象,在如今的華夏大地恐再難尋覓。

但在緬甸,卻有這樣一個地方:2000多座古塔和400多所寺廟,星羅棋佈地散落在一片荒涼的平原上,斑駁的塔身在晨光和夕陽的照佛下,仍舊溢彩流光,令人震撼。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蒲甘古城空中鳥瞰。攝影:Earth Trekkers。

這裡,就是蒲甘,緬甸著名的宗教古城。它也是東南亞最重要的佛教遺址之一,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尼的婆羅浮屠並稱為“亞洲三大佛教遺蹟”。

“萬塔之城”的緣由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遠山與佛塔連成一片。攝影:Corto Maltese 1999。

其實,蒲甘早期又名阿利摩陀那補羅,是個由多村落彙集而成的小鎮。1044年,阿奴律陀統一了這兒,並在此創建了緬甸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蒲甘王朝,自此,蒲甘就成了歷代君王的都城。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阿奴律陀國王雕像。攝影:Britannica。

而由於阿奴律陀本身是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加之又在統一戰爭中獲取30多部《三藏經》,以及數百名技藝精湛的工匠和高僧。於是,他便在蒲甘大興土木,建造佛塔佛寺,在他看來,建造佛塔是人生最大的善果,而這個善果可以惠及眾生。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萬塔之城。攝影:lonelyplanet。

所以此後歷朝歷代,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將修建佛塔作為畢生夙願。在建塔最為狂熱的時期,蒲甘平原上屹立起了超過1.3萬座的佛塔,甚至在民間傳說中,佛塔的數量一度達到444萬座。

故而,“出門見佛塔,步步遇菩薩”,成了蒲甘最真實的歷史寫照,這座古城也因此有了“萬塔之城”的美譽。 雖然後來由於戰爭、地震等災害,很多佛塔佛寺不復當年的風采,但規模依然龐大,數量仍舊驚人。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佛塔內部彙集的精美佛像。攝影:awenstrom。

佛塔的結構大致分為塔基、壇臺、鐘座、復缽、蓮座、蕉蒼、寶傘、風標、鑽球九大部分。設計者圍繞這些基本結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使得建成的佛塔佛寺變化無窮。因而古城中的千座佛塔與佛廟,竟然沒有一座雷同。

而塔內的佛像亦是姿態萬千,浮雕壁畫也頗為技藝精湛,故而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民眾前來參觀朝拜。

最古老:瑞喜宮佛塔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瑞喜宮佛塔。攝影:Christopher Groenhout 。

在蒲甘所有的古塔群中,瑞喜宮佛塔算是最古老的一座佛塔,1031年由阿奴律陀王始建,1090年由其子江喜陀王建成,是一座全部用巨石塊砌成的佛塔。

它是緬甸宗教建築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座佛塔,緬甸全國的舍利塔幾乎都是以其為摹本建造的,這對傳統緬甸宗教與小乘佛教的關係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佛塔全景。攝影:Esme Vos。

相傳,在建塔前,阿奴律陀曾讓白象馱著佛祖前額的皮膚行走,欲在其停下的地方建塔,結果白象停在一沙丘上,所以瑞喜宮又寓意著是一座建在沙丘上的佛塔。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瑞喜宮佛塔近景。攝影:Stefan Munder。

整個塔高40多米,佛塔最下層的四方形基座,代表著阿鼻地獄;中間八角形的一層象徵著人間的浮世紅塵;再往上一層的梵鐘形,象徵著諸神所在的天界;塔尖部分則表現了佛教徒所追尋的超脫生死、擺脫六道輪迴之苦的至高境界——涅槃。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佛塔周邊。攝影:Brian Smith & smile_capu。

塔中供奉著斯里蘭卡國王送給阿奴律陀的一套佛牙以及從印度傳來的一件佛陀額飾。在佛塔的最底層,曾經還放置了37個代表緬甸宗教聖靈的人物雕像,後來這些雕像被移到平臺東南部的一個小廳堂內並取名“37聖靈”。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蒲甘“周恩來涼亭”修繕竣工並移交當地。

1961年初,周恩來總理率團訪蒲,併為這裡的文物保護捐款。為表謝意,緬甸人民用捐款在瑞喜宮佛塔東門外修建了一座蒲甘涼亭。涼亭正面用緬文鐫刻了“人民群眾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所捐之款做的善事”,象徵中緬友誼長存。後來陳毅副總理訪蒲時,又在此賦詩:“蒲甘聖地欣同遊,佛塔百萬四野稠”。

最高大:他冰瑜佛塔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他冰瑜佛寺遠景。攝影:Baron Reznik。

除了瑞山陀佛塔,由阿隆悉都在1144年主持興建的他冰瑜佛塔,則是蒲甘眾多遺留下來的佛塔中塔身最為高大的一座,從室外地面到塔頂總高約65米。

說是佛塔,其實更準確一點,他冰瑜應該是一個佛塔寺院,裡面包含了他冰瑜塔殿、伽呦咗塔和拱形大門等建築。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他冰瑜佛塔近景。攝影:Hulivili。

作為整座佛寺的核心建築,他冰瑜塔殿坐西向東,是典型的高臺式建築。中間有一根巨大的塔心柱,圍繞柱子下部是四層佛殿和多層高大的塔臺,上部中央則聳立著一座主佛塔。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他冰瑜佛塔內部構造圖紙。

一層塔臺打破四面對稱的格局,外牆四周分設大門,厚厚的牆壁讓大門與迴廊間形成門廳,東側是入口門廳。二層有兩道拱券迴廊,三層東側是中央佛殿,圍繞佛殿也設有一道拱券迴廊。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禱告的小和尚。攝影:Lim Chee Keong。

四層的拱券迴廊與三層拱券迴廊的位置上下對稱,四面外牆均設窗洞,且三四層外牆的尺寸較一二層出現了明顯收退。當光影透過窗洞滲透進迴廊內部,那曼妙的感覺似在訴說時光的變遷,歌唱他冰瑜塔殿的前世今生。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伽呦咗塔。

位於寺院東北角的伽呦咗塔,是一座獨立小塔,它的存在非常有意思,是用於計數的。據說每使用一萬塊磚修建他冰瑜塔殿,就要用一塊磚修建這座小塔。佛塔西面正對伊洛瓦底江,在其正北部的中軸線上還有一紅磚砌築的拱形門洞,極具緬甸傳統特色。

最美麗:阿南達佛塔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阿南達佛塔。攝影:thebackpackway。

阿南達佛塔以對稱均衡之美聞名,是蒲甘地區現存造型最美麗的佛塔之一。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塔頂特寫。攝影:Frank Schroeter。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入口。攝影:thebackpackway。

塔身為圓形,通體貼滿黃燦燦的金箔,並鑲嵌有無數光彩奪目的珠寶。塔的下部嵌有500多幅彩陶浮雕,底座是印度風格的四方形大佛窟,東南西北面各有一門,門內有一尊高約十米的釋迦立佛。在主塔周圍又環繞著眾多的小塔、佛像及各種動物和怪獸雕塑。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佛塔夜景。攝影:Manfred Sommer。

每天早上會看到許多當地人和各方香客來此朝拜、獻花,入夜後,燈光會照亮塔頂,金光璀璨,格外迷人。

最宏偉:達瑪央吉佛塔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從遠處眺望達瑪央吉佛塔。攝影:thebackpackway。

達瑪央吉佛塔是蒲甘現存體積最大的佛塔,也是磚塔建築的傑出代表,在蒲甘的任何地方,幾乎都可以眺望到其磚紅色的塔身。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遊客在達瑪央吉佛塔內部拱門的留影。攝影:thebackpackway。

佛塔的建造者是緬甸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拿勒胡,他謀殺了父親和哥哥奪得王位,為了彌補自己的罪過,所以下令建造了這座佛塔。

而這座塔也是蒲甘唯一一座供奉兩座佛的塔。

整個塔身非常的堅固,據說建塔的時候兩塊磚中間如果能插進針,那麼砌磚的工匠就要被殺頭。塔內的拱門環環相扣,造型獨特,迴廊窗戶裡透進的自然光線,可以照亮整個佛塔內部。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達瑪央吉佛塔入口 。攝影:Chaichit ผู้ชายคนนี้รักในหลวง。

頗為可惜的是,佛塔的塔尖在地震中被損毀且至今未被修護,這使得達瑪央吉塔不似蒲甘地區的其它佛塔,反而有點貌似埃及的金字塔,因此它又被譽為蒲甘的“金字塔”。

探秘蒲甘古城的最佳方式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乘坐熱氣球追尋最美日出。攝影:Phung Huynh Vu Qui。

蒲甘的日出日落景象,曾被評為“全球十大美景之一”。每年10月到次年4月,莫蘭迪色系的熱氣球會飄蕩在這片宗教聖地的上空。伴著溫柔的晨光,俯瞰腳下的森林和萬千佛塔,感受來自千年蒲甘的震撼,內心似乎都變得無比寧靜。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古城日落時的景象。攝影:Earth Trekkers & bucketlistly & Matthew Seow。

而每當夕陽西沉,古城的觀景臺上又會擠滿了形形色色的遊客。當落日的餘暉映照在林立的佛塔上,一點點勾勒出金色線條時,古城、佛塔、落日、平原、駿馬和遊客彷彿融合成了一幅圖景,夢幻而又真實。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 最美蒲甘古城。攝影:rtravel。

在2019年舉辦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緬甸蒲甘古城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座有著“萬塔之城”美譽的佛教遺蹟終於不再是一顆遺珠。

我們也相信,每一種紮根於自己生存土壤的文明,都凝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非凡智慧,都有著存在的必要價值。

項目信息

地址:緬甸曼德勒省

空間營銷服務及技術支持:美璟營銷中心

攝影:Earth Trekkers、Corto Maltese 1999、Britannica、lonelyplanet、awenstrom、Baron Reznik、Hulivili、Lim Chee Keong、Esme Vos、thebackpackway、Frank Schroeter、Manfred Sommer、Phung Huynh Vu Qui、bucketlistly、Matthew Seow、smile_capu、Stefan Munder、rtravel、Christopher Groenhout 、Brian Smith、Chaichit ผู้ชายคนนี้รักในหลวง

音樂:Chris Haugen

關於美璟

美璟的使命是連接人與空間,讓想象中的“任意門”變成現實,讓每個人都可以身臨其境全世界。

美璟的定位是一站式空間服務平臺,為用戶提供空間體驗、空間營造和空間營銷三大服務場景。

您可通過以下方式身臨其境全世界5000處最值得體驗的空間(部分項目等待發布中)。

【小程序:美璟世界】

【官網:

點擊進入VR,身臨其境全球十大美景之一。

這裡有比人口還多的佛塔和寺院,一座名副其實的“萬塔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