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分別指哪幾味藥?

MinRinDa-


今天看了點中醫的書,瞭解到“君臣佐使”,是中藥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據《素問·至真要大論》:“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君是指方中治療主症,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藥。臣是協助主藥或加強主藥功效的藥物。佐是協助主藥治療兼症或抑制主藥的毒性的藥物。使是引導各藥直達病變部位或調和各藥的作用。例如,“麻黃湯”是治療傷寒的方劑,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四味藥組成。其中麻黃是君藥,發汗解表;桂枝是臣藥,協助麻黃解表;杏仁是佐藥,助麻黃平喘;甘草是使藥,調和諸藥。

關於君臣之道,魯定公問曾道,“君主差使用臣下,臣下服侍君主,應該怎樣做?”孔子回答,“君主應依禮差使臣下,臣下應忠誠服侍君主。”

突然想到,我們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團隊中不都有四種人嗎?團隊成員分別就對應叫君、臣、佐、使。或者說,團體裡的每一個人,都在君、臣、佐、使這四個位的其中一個位上。因為團隊是相對的,一個單位就是一個團隊,而一個單位的一個部門也是一個團隊,甚至一個學科、一個課題組也都是個團隊。

君是君主的君,也就是這個團隊中可以做主的、在遇到問題時可以下決定的人。君是一個團隊的核心所在,是負責的人。

臣其實指的就是那些(在團隊中)可以成為君但是不是君的人。臣為團體做事,為團體出謀劃策,這些其實都跟君是一樣的,君對團隊忠心,把團隊視為家,臣也一樣對團隊忠心,視團隊為家,一切以團隊利益為出發,為團隊進度的開展而開心,為團隊的停滯不前而操勞。

佐就是輔佐。輔佐(對於團體)就是像軍師那樣的一個存在。

使當然就是具體做事情的人了。

中藥要發揮很好的藥效,必須“君臣佐使”,各盡其能,那麼,我們的團隊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otvq7zbqc1302


中藥方中的君、臣、佐、使,不是專指哪一種藥,是針對不同疾病、不同的人,採用的不同的方法,表現為中藥方子中的先後順序。這就是中醫的高明之處之一,‘一事當前,誰有本事,誰來當政,誰為君……’。


東方長嘯


君、臣、佐、使應該指藥性,一個好方子四種藥性都應該有,君指一國首領指的是猛藥,用的少的話就是小國之君人民安居樂業,用的量大的話就是大國之君可以開疆拓土,臣藥指的說是根據君藥使得整個藥方更符合藥理的藥材,佐應該指的是一個國家的人才層面在藥中指的是能夠擔當住藥的治病功能並且有益於身體的藥材,使指的是一個國家的使者能夠聯繫其他國家,指的是能夠促進人體循環並且加固身體和體魄。


用戶6182630899451


藥方中君臣佐使:主病之謂君,位中;應君之謂臣,位左右或前後;扶正藥性之偏是為佐;歸髒、腑、經、絡之引藥,謂之使。


黃帝內經本草養生


病因不一樣,君臣佐使(反佐)和中,引經,歸經。除和中外其它的都不會一樣的中草藥。


鄧錫成1


君臣乃制國之位,君乃國王,臣扶君,佐輔助於後而成,從組成上可以理解一君,二臣,三五味佐,使藥一兩味而成……但今之方可以有兩藥成君,三藥撐臣,佐三五味,使兩味而成方


無為一生2


別學了,醫生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